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關注!倫敦一高層公寓樓發生大火|火災中這“逃生十三招”請記牢!

英國倫敦西部一座20多層的公寓樓發生火災, 45輛消防車和約200名消防員出動滅火, 被困人員數量還不得而知。

倫敦消防局局長丹妮·柯頓表示,

消防員在接警6分鐘內抵達現場。

現場觸目驚心!

遭遇火災最有效的逃生方式是什麼?

最近網上一個臺灣消防員的演講爆紅

其中顛覆了很多傳統的逃生觀念

我們先來看看他是怎麼說的

臺灣消防員蔡宗翰是一線消防員, 親身經歷過火場滅火, 火場救人, 看到過燒焦的屍體, 並目睹了桃園火災6位戰友的殉職。

我們每個人從小受到的逃生教育都是一旦發生火災, 要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迅速逃生。 所以, 該視頻在大陸流行後, 網路上一片驚呼:原來我們幾十年來所接受的火災逃生知識竟是錯的!

這可能嗎?!這可能嗎?!這可能嗎?!臺灣一名普通消防員, 一次普通的演講, 就把大陸幾十年的火災逃生常識給否定了, 可能嗎?消防專家對此進行了詳細分析與解釋。

消防專家丁大鵬:

很多人只看了視頻的題目--“發生火災時, 用濕毛巾捂口鼻孔逃生?你死定了!”或者並沒有把整個視頻看完。

在蔡宗翰的演講中和同步播放的PPT, 都強調的是在遭遇濃煙的情況下, 不要再往房間外面跑, 要關門。 在遭遇濃煙的情況下, 用濕毛巾捂口鼻孔逃生是逃不了生的。

“濃煙”是前提, “逃不了生”是本意。 脫離了前提,

就全錯了。

在蔡宗翰的演講中

最有價值的是 “小火快逃, 濃煙關門”。

關於濕毛巾在突遇火災時

到底有沒有用?

火災中, 物體燃燒會釋放出大量的有毒煙霧, 這種煙霧根據燃燒物材質和房屋裝修的不同, 成分非常複雜、差異很大, 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熱能、氣溶膠、和形形色色的毒性成分。 因此,真正在火災中被燒死的人是很少的,90%的遇難者都是先被滾滾的濃煙嗆暈,導致呼吸困難窒息而死,或者是暈倒後再被火燒死。

所以在火災逃生的時候,需要彎下腰用濕毛巾或者濕口罩捂住鼻子,迅速沖出火場。這是一個從幼稚園小朋友到社會上所有人的共識,也是寫入高等院校消防專業教材的內容。

應該說,絕大多數人對此都是沒有疑問的。

下面我們來看看日本國民應急科普教育短片:火場煙霧逃生

火災脫險逃生應緊急採取的措施有:

1、沉著冷靜:根據火勢實情選擇最佳的自救方案,千成不要慌亂。凡火災倖存者大多方寸,不大呼大叫,而是根據火勢、房型冷靜而又迅速地選擇最佳自救方案,爭取到了最好的結果。

2、防煙堵火:這是非常關鍵的,當火勢尚未蔓延到房間內時,緊閉門窗、堵塞孔隙,防止煙火竄入。若發現門、牆發熱,說明大火逼近,這時千萬不要開窗、開門,可以用浸濕的棉被等堵封,並不斷澆水,同時用折成8層的濕毛巾捂住嘴、鼻,一時找不到濕毛巾可以用其他棉織物替代。另外,應低首俯身,貼近地面,設法離開火場,以避開處於空氣上方的毒煙。

3、設法脫離險境:底層的居民自然應奪門而出。樓上的住戶若樓道火勢不大或沒有坍塌危險時,可裹上浸濕了的毯子、非塑制的雨衣等,快速沖下樓梯。若樓道被大火封住而無法通過,可順牆排水管下滑或利用繩子緣陽臺逐層跳下。

4、儘快顯示求救信號:發生火災,呼叫往往不易被發現,可以用竹竿撐起鮮明衣物,不斷搖晃,紅色最好,黃色、白色也可以,或打手電或不斷向窗外擲不易傷人的衣服等軟物品,或敲擊面盆、鍋、碗等。

5、切不可因貪戀錢財而貽誤脫險時機。

上面的火災逃生方法有臺灣的,有日本的,現在我們再看看公安部消防局是怎麼說的吧。

逃生十三招

(一)逃生預演,臨危不亂

每個人對所在建築物的結構及逃生路徑要做到了然於胸,可通過組織應急逃生預演,使大家熟悉建築物內的消防設施及自救逃生的方法。這樣,火災發生時,就不會覺得走投無路了。

(二)熟悉環境,暗記出口

進入公共場所,要注意觀察安全指示,記住疏散方向。

(三)通道出口,暢通無阻

樓梯、通道、安全出口等是火災發生時最重要的逃生之路,應保證暢通無阻,切不可堆放雜物或設閘上鎖,以便緊急時能安全迅速地通過。

(四)撲滅小火,惠及他人

如果火勢不大,且尚未對人造成很大威脅時,當周圍有足夠的消防器材,如滅火器、消防栓等,應奮力將小火控制、撲滅。千萬不要驚慌失措地亂叫亂竄,置小火於不顧而釀成大災。

(五)明辨方向,迅速撤離

在火場逃生時,一定要保持鎮定,不要慌張,要明辨方向,迅速撤離,一定不要慌張,確定出口後,要迅速果斷的離開。

(六)不入險地,不貪財物

逃生時,不要朝著明亮的地方跑,因為在火場中,日常用電已經被火破壞,明亮的地方很可能是火燒得很旺的地方,反而是很危險的地方。還有就是在逃生的過程中,不要貪戀財物,因為很有可能就因為去搶救財物而延誤了逃生的時間,如果已經逃出火場,就更不應該再跑進去搶救財物了,這個時候要知道舍才保命。

(七)簡易防護,蒙鼻匍匐

火災煙氣比空氣輕,通常會沿著天花板蔓延,具有溫度高、毒性大的特點,人員吸入後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統燙傷或者中毒,因此在疏散中應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起到降溫及過濾的作用。在逃生時也要記得,把重心放低,必要時匍匐前進,以防止煙氣的吸入。

(八)善用通道,莫入電梯

在高層建築中,電梯的供電系統在火災時隨時會斷電或因熱的作用電梯變形而使人被困。同時,由於電梯井猶如貫通的煙囪般直通各樓層,劇毒的煙霧直接威脅被困人員的生命,因此,千萬不要乘普通的電梯逃生。一般可以從封閉樓梯、疏散樓梯或消防電梯逃生。

(九)緩降逃生,結繩自救

有緩降器、逃生軟梯或繩子的,可以利用這些工具從高層逃生,如果沒有這些工具,可以把床單、被罩或窗簾等撕成條並擰成麻花狀,如果長度不夠可以將數條床單連接在一起,按繩索逃生的方式沿著外牆爬下,但要切記將床單等紮緊扎實,避免斷裂或結頭脫落。

(十)避難場所,固守待援

在房間內,著火時千萬不要隨便開門,室外著火,門已經發燙時,更是不要開門,以防大火竄入室內。要用浸濕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門窗的縫隙,並潑水降溫,在室內等待消防隊員的救援。

(十一)緩晃輕拋,尋求援助

被煙火圍困暫時無法逃離時,應儘量呆在陽臺、視窗等易於被人發現和能避免煙火近身的地方。同時,可通過晃動鮮豔衣物,拋輕型晃眼的東西,晃動手電筒,敲擊東西,及時發出有效的求救信號,引起救援者的注意。失去自救能力時,應努力滾到牆邊或閘邊,以便於消防人員尋找、營救。

(十二)利用陽臺,轉移疏散

在發生火災的時候,如果旁邊的樓房還沒有著火,而且離自己著火的這棟樓房又比較近,這是可以用木板或其他材料在兩棟樓房之間搭起一座橋,然後通過這座橋,轉移到另一棟樓房逃生。

(十三)萬不得已,跳樓求生

火場上切勿輕易跳樓!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住在低樓層的居民,可以採取跳樓的方法進行逃生。但首先要根據周圍地形選擇較低的地塊作為著地點,然後將床墊、沙發、厚棉被等拋下作緩衝物,並使身體重心儘量放低,做好準備後再跳。

注:上述“逃生十三招”,摘自公安部消防局官網“消防知識”板塊中的“逃生知識”欄目。

-End- 因此,真正在火災中被燒死的人是很少的,90%的遇難者都是先被滾滾的濃煙嗆暈,導致呼吸困難窒息而死,或者是暈倒後再被火燒死。

所以在火災逃生的時候,需要彎下腰用濕毛巾或者濕口罩捂住鼻子,迅速沖出火場。這是一個從幼稚園小朋友到社會上所有人的共識,也是寫入高等院校消防專業教材的內容。

應該說,絕大多數人對此都是沒有疑問的。

下面我們來看看日本國民應急科普教育短片:火場煙霧逃生

火災脫險逃生應緊急採取的措施有:

1、沉著冷靜:根據火勢實情選擇最佳的自救方案,千成不要慌亂。凡火災倖存者大多方寸,不大呼大叫,而是根據火勢、房型冷靜而又迅速地選擇最佳自救方案,爭取到了最好的結果。

2、防煙堵火:這是非常關鍵的,當火勢尚未蔓延到房間內時,緊閉門窗、堵塞孔隙,防止煙火竄入。若發現門、牆發熱,說明大火逼近,這時千萬不要開窗、開門,可以用浸濕的棉被等堵封,並不斷澆水,同時用折成8層的濕毛巾捂住嘴、鼻,一時找不到濕毛巾可以用其他棉織物替代。另外,應低首俯身,貼近地面,設法離開火場,以避開處於空氣上方的毒煙。

3、設法脫離險境:底層的居民自然應奪門而出。樓上的住戶若樓道火勢不大或沒有坍塌危險時,可裹上浸濕了的毯子、非塑制的雨衣等,快速沖下樓梯。若樓道被大火封住而無法通過,可順牆排水管下滑或利用繩子緣陽臺逐層跳下。

4、儘快顯示求救信號:發生火災,呼叫往往不易被發現,可以用竹竿撐起鮮明衣物,不斷搖晃,紅色最好,黃色、白色也可以,或打手電或不斷向窗外擲不易傷人的衣服等軟物品,或敲擊面盆、鍋、碗等。

5、切不可因貪戀錢財而貽誤脫險時機。

上面的火災逃生方法有臺灣的,有日本的,現在我們再看看公安部消防局是怎麼說的吧。

逃生十三招

(一)逃生預演,臨危不亂

每個人對所在建築物的結構及逃生路徑要做到了然於胸,可通過組織應急逃生預演,使大家熟悉建築物內的消防設施及自救逃生的方法。這樣,火災發生時,就不會覺得走投無路了。

(二)熟悉環境,暗記出口

進入公共場所,要注意觀察安全指示,記住疏散方向。

(三)通道出口,暢通無阻

樓梯、通道、安全出口等是火災發生時最重要的逃生之路,應保證暢通無阻,切不可堆放雜物或設閘上鎖,以便緊急時能安全迅速地通過。

(四)撲滅小火,惠及他人

如果火勢不大,且尚未對人造成很大威脅時,當周圍有足夠的消防器材,如滅火器、消防栓等,應奮力將小火控制、撲滅。千萬不要驚慌失措地亂叫亂竄,置小火於不顧而釀成大災。

(五)明辨方向,迅速撤離

在火場逃生時,一定要保持鎮定,不要慌張,要明辨方向,迅速撤離,一定不要慌張,確定出口後,要迅速果斷的離開。

(六)不入險地,不貪財物

逃生時,不要朝著明亮的地方跑,因為在火場中,日常用電已經被火破壞,明亮的地方很可能是火燒得很旺的地方,反而是很危險的地方。還有就是在逃生的過程中,不要貪戀財物,因為很有可能就因為去搶救財物而延誤了逃生的時間,如果已經逃出火場,就更不應該再跑進去搶救財物了,這個時候要知道舍才保命。

(七)簡易防護,蒙鼻匍匐

火災煙氣比空氣輕,通常會沿著天花板蔓延,具有溫度高、毒性大的特點,人員吸入後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統燙傷或者中毒,因此在疏散中應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起到降溫及過濾的作用。在逃生時也要記得,把重心放低,必要時匍匐前進,以防止煙氣的吸入。

(八)善用通道,莫入電梯

在高層建築中,電梯的供電系統在火災時隨時會斷電或因熱的作用電梯變形而使人被困。同時,由於電梯井猶如貫通的煙囪般直通各樓層,劇毒的煙霧直接威脅被困人員的生命,因此,千萬不要乘普通的電梯逃生。一般可以從封閉樓梯、疏散樓梯或消防電梯逃生。

(九)緩降逃生,結繩自救

有緩降器、逃生軟梯或繩子的,可以利用這些工具從高層逃生,如果沒有這些工具,可以把床單、被罩或窗簾等撕成條並擰成麻花狀,如果長度不夠可以將數條床單連接在一起,按繩索逃生的方式沿著外牆爬下,但要切記將床單等紮緊扎實,避免斷裂或結頭脫落。

(十)避難場所,固守待援

在房間內,著火時千萬不要隨便開門,室外著火,門已經發燙時,更是不要開門,以防大火竄入室內。要用浸濕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門窗的縫隙,並潑水降溫,在室內等待消防隊員的救援。

(十一)緩晃輕拋,尋求援助

被煙火圍困暫時無法逃離時,應儘量呆在陽臺、視窗等易於被人發現和能避免煙火近身的地方。同時,可通過晃動鮮豔衣物,拋輕型晃眼的東西,晃動手電筒,敲擊東西,及時發出有效的求救信號,引起救援者的注意。失去自救能力時,應努力滾到牆邊或閘邊,以便於消防人員尋找、營救。

(十二)利用陽臺,轉移疏散

在發生火災的時候,如果旁邊的樓房還沒有著火,而且離自己著火的這棟樓房又比較近,這是可以用木板或其他材料在兩棟樓房之間搭起一座橋,然後通過這座橋,轉移到另一棟樓房逃生。

(十三)萬不得已,跳樓求生

火場上切勿輕易跳樓!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住在低樓層的居民,可以採取跳樓的方法進行逃生。但首先要根據周圍地形選擇較低的地塊作為著地點,然後將床墊、沙發、厚棉被等拋下作緩衝物,並使身體重心儘量放低,做好準備後再跳。

注:上述“逃生十三招”,摘自公安部消防局官網“消防知識”板塊中的“逃生知識”欄目。

-End-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