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一人管大家”到“大家管一人”——南雄市大力推進全國規範化家長學校實驗區建設側記

編者按:近年來, 我市各地各學校越來越重視發揮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對於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作用, 在發揮學校育人功能之余, 通過加強家庭教育、家校共建、“三結合”教育等有關工作力度, 提高家長、社會在學生教育中的參與度, 形成了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近日, 本報記者對我市部分縣(市、區)有關部門、學校進行走訪, 瞭解各地經驗做法, 並於即日起推出系列報導, 敬請垂注。

近日, 記者在南雄市部分學校走訪時總能看到家長忙碌的身影。 曾幾何時, 只在召開家長會時才走進學校的“爸爸媽媽”們,

如今在南雄已是校園“常客”。

有時, 他們跟自家孩子一樣, 以“學生”的身份走進校園, 學習科學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有時, 他們是學校的得力“助手”, 參與教學活動的管理;有時, 他們還扮演“監督員”的角色, 為學校教育提出具體意見建議。

早在2005年, 該市城區義務教育階段7所學校全部創辦家長學校。 自2014年被確認為首批“全國規範化家長學校實驗區”以來, 當地教育部門和有關學校更是不斷探索, 走出了一條南雄特色之路。

“家長學校”增長家庭教育智慧

“孩子上小學之前, 我們不太會教育孩子, 總認為不聽話就該打罵, 教育的效果也不理想。 後來孩子上小學, 作為家長, 我們也在接受學校的培訓, 更懂得如何與孩子溝通, 教育孩子感覺也更輕鬆了。

”南雄不少家長對“家長學校”頻頻點贊。

但在創辦“家長學校”之初, 很多家長對此不理解也不看好, 認為無非是“家長會”換了名稱。 一次次的培訓課改變了家長們的原有看法。 在南雄市“全國規範化家長學校實驗區”, 各學校以《父母課堂》為教材, 堅持每學期以班級為單位進行1-2次的培訓活動。 為了提升教學水準, 該市教育局關工委每年還在試驗區開展《父母課堂》教學研討公開課活動, 組織該市中小學德育副校長和班主任代表參與研討或觀摩交流。 《重視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家長學會放手, 孩子方能獨立》等示範課程均用身邊人、身邊事為案例, 啟發廣大學生家長學會放手, 懂得引領, 通過鼓勵式教育, 促進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該市“家長學校”師資力量同樣強大, 例如永康路中心小學打造的“1+2”隊伍, “1”是相對穩定的以班主任為主講的師資隊伍, “2”是由南雄市各級名班主任、韶關市心理學科帶頭人等組成的骨幹隊伍和“五老”等參加的隊伍。 教育專家和各行各業專業人士參與培訓講學, 讓學生家長更加明確父母在孩子成長中的角色責任, 育兒方法也更為科學。

隨著“家長學校”培訓活動的持續開展, 家長們逐漸意識到, 教育孩子不僅僅是學校的事, 家庭教育同樣非常重要。 過去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原來並不利於孩子成長, 過分溺愛會給孩子成長帶來不少“後遺症”, 學會科學育子的方法, 才能藥到病除。 家長們通過培訓, 摸准了孩子的“脈”,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互配合, 效果不言而喻。

南雄市教育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儘管大部分家長工作繁忙, 但他們非常主動地參與學校開展的培訓課。 不少學校開展培訓時, 家長參與率達到90%甚至95%以上。

家長志願者服務校園活動

記者採訪時, 南雄市第一小學正在舉辦校園足球聯賽, 體育老師充當裁判, 學生們激戰正酣, 幾名家長志願者正在場外維持秩序。 該校副校長汪慎告訴記者, 家長志願者已經全面“滲入”校園, 成為學校的得力助手。

不僅是南雄市第一小學, 在黎燦學校、永康路中心小學等“實驗區”學校, 家長志願者已成規模。 每天每班有2名左右的家長志願者到校“執勤”, 或是協助老師引導學生上下學,

或是在學校開展活動時維持秩序、給予指導。

在當地不少學校, 家長志願者已是制度化發展。 黎燦學校在2016年3月發放《家長義工招募倡議書》後不久便收到300多份自薦表, 學校篩選後吸收138位家長為家長義工, 制定了相應章程, 明確相關指導思想、作用、職責等, 根據義工的愛好、特長進行分工分組。 目前, 該校家長義工隊伍有書法小組、繪畫小組、足球訓練小組、籃球訓練小組、安全衛生檢查小組、健康保健小組、手工小組、維修小組等。 參與學校活動時, 家長義工還會對教育教學進行監督, 提出意見建議。

家長義工、家長志願者的參與, 不但豐富了學校教育資源, 促進了學校教育管理, 還使親子關係更加融洽, 成為南雄校園一道靚麗風景線。

家校合力減少留守兒童

“我們的工作都是為了孩子。”黎燦學校的家長義工劉文品的一句話道出了不少家長心聲。然而,作為勞務輸出地的南雄,留守兒童占比很大。隨著“家長學校”工作的推進,“留守兒童”情況有了很大改觀。

記者瞭解到,“家長學校”培訓活動一方面讓家長意識到家庭教育對於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促進了家長之間的溝通交流。對於在外務工的家長,學校家委會勸說他們回到孩子身邊。不僅如此,學校家委會成員還利用各自資源,主動幫助回鄉的家長找工作,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郭振海就是被“勸回”的家長之一。兩年前,孩子剛上一年級時,在深圳打工的郭振海回來參加“家長學校”培訓,立即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毅然決定回到南雄。“當時因為不在身邊,孩子甚至都不大願意跟我溝通。回來後慢慢改觀了,現在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都挺好。”郭振海說。

郭振海並不是個例。黎燦學校校長曾凡輝告訴記者,該校去年秋季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中,留守兒童人數從入學時的112人降至61人。放眼南雄城區學校,留守兒童人數從2012年6800多人下降至現在的2387人。“以前是老師看管一群孩子,現在是學校、家長乃至社會共同為孩子健康成長出力。從‘一人管大家’變成‘大家管一人’,效果肯定好很多。”曾凡輝“一語道破天機”。

作為我市建設“全國規範化家長學校實驗區”的“先行者”,南雄取得的階段性成果讓人欣喜,他們也有著更高的目標和要求。該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加強家教隊伍建設,逐步擴大“實驗區”的試點範圍,推廣成功經驗,全面提升家教水準。

家校合力減少留守兒童

“我們的工作都是為了孩子。”黎燦學校的家長義工劉文品的一句話道出了不少家長心聲。然而,作為勞務輸出地的南雄,留守兒童占比很大。隨著“家長學校”工作的推進,“留守兒童”情況有了很大改觀。

記者瞭解到,“家長學校”培訓活動一方面讓家長意識到家庭教育對於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促進了家長之間的溝通交流。對於在外務工的家長,學校家委會勸說他們回到孩子身邊。不僅如此,學校家委會成員還利用各自資源,主動幫助回鄉的家長找工作,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郭振海就是被“勸回”的家長之一。兩年前,孩子剛上一年級時,在深圳打工的郭振海回來參加“家長學校”培訓,立即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毅然決定回到南雄。“當時因為不在身邊,孩子甚至都不大願意跟我溝通。回來後慢慢改觀了,現在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都挺好。”郭振海說。

郭振海並不是個例。黎燦學校校長曾凡輝告訴記者,該校去年秋季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中,留守兒童人數從入學時的112人降至61人。放眼南雄城區學校,留守兒童人數從2012年6800多人下降至現在的2387人。“以前是老師看管一群孩子,現在是學校、家長乃至社會共同為孩子健康成長出力。從‘一人管大家’變成‘大家管一人’,效果肯定好很多。”曾凡輝“一語道破天機”。

作為我市建設“全國規範化家長學校實驗區”的“先行者”,南雄取得的階段性成果讓人欣喜,他們也有著更高的目標和要求。該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加強家教隊伍建設,逐步擴大“實驗區”的試點範圍,推廣成功經驗,全面提升家教水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