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了不起的行政審批“江夏速度”:全力服務招商引資“一號工程”

江夏報全媒體消息 昨(13日)日, 我市工業項目幫辦代辦現場會在江夏區會議中心召開。 會上, 江夏區行政審批局和幫辦專家分別作了題為《奮力拼搏趕超, 推進“三辦”改革》和《系統集成、綜合預審、平行推進、速度倍增》的交流發言。 市政務辦有關負責人對江夏區政務服務與幫辦代辦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並指出江夏區在審批服務“江夏速度”方面的探索與創新、以標準化引領“三辦”改革的做法以及開展的“五項服務”令人印象深刻, 值得學習借鑒。

區行政審批局幫辦團隊為協力誠公司詳細解答辦理施工許可證的手續及所需資料 吳付強 攝

據悉, 今年以來江夏區行政審批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及市審改辦關於推進審批服務“三辦”改革精神和要求, 以行政審批改革為契機, 努力實現審批事項最少、審批流程最簡、審批時限最短、審批服務最優環境的目標。

3月31日, 江夏區行政審批局啟動了“前臺統一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統一視窗出件”模式, 實現了審批職責、審批事項、審批環節“三個全集中”, 完成了區國土局等18個區直部門116項行政許可事項, 和41名審批人員的劃轉工作。 按照“三辦”改革要求, 截至5月31日, 共辦理行政許可事項4749件, 踏勘261次。

“保姆式”精准服務 , 助企業最快速度辦理審批手續

7日, 武漢協力誠精密製造有限公司終於拿到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

只需在建設局視窗辦理安全措施審查等施工許可的前置手續, 即可開工新建生產車間。 該公司有關負責人李燕說:“企業最寶貴的是時間, 辦事節省時間就是幫我們贏得先機。 ”

武漢協力誠精密製造有限公司位於江夏區藏龍島科技園, 是一家主營電子產品及汽車零部件銷售的企業。 3月初, 該公司需新建兩個生產車間, 但在辦理施工許可證時遇到了麻煩。

5月23日, 協力誠公司辦事人員來到江夏區行政審批局, 該局負責人瞭解情況後, 25日即派四名辦事人員赴藏龍島走進企業, 説明企業查閱報建資料, 為企業制定辦證程式清單, 倒排時間, 爭取讓協力誠在5月底就拿到證。

然而, 協力誠公司在辦手續期間,

辦證人員崗位調整, 事情又被耽擱下來。 本月3日, 協力誠公司只好委託施工方人員繼續辦理, 因施工方對業務不熟, 江夏行政審批局決定讓幫辦人員跟蹤服務, 在辦事流程單上標注需聯繫的單位及電話, 讓企業不走冤枉路。 最終協力誠在7日順利拿到施工許可證。

“辦施工許可證需要9種資料, 而我們當時只準備了3種。 能這麼順利辦下來多虧區行政審批局跟蹤服務, 跟‘保姆’似的每天打電話問進度, 告訴我們接下來該怎麼辦。 ”昨日, 李燕介紹, 起初她們完全不懂辦事流程, 以為先跑消防再辦施工證, 哪知跑了幾個月才發現順序反了, 白白浪費時間。 “要不是我們中途換人了, 有行政審批局幫忙估計一個星期就辦好了。

江夏區行政審批局負責人說:“只有想企業所想, 急企業所急, 才知該如何幫助企業, 進而推動招商引資‘一號工程’。 ”他介紹, 為更加精准服務企業, 區局會及時參加區規委會、招商會、重大專案協調會、“千名幹部聯繫企業”問題協調會, 第一時間瞭解招商和企業動態, 掌握企業需求。

此外, 江夏區行政審批局先後與區內企業金盤電器等7家重點專案投資方面對面交流, 擬定“個性化”幫辦措施, 幫助企業做好審批準備工作。 將27個專案納入企業幫辦專案庫, 安排幫辦專家和審批人員跟蹤指導。 目前, 區局運用省投資專案聯審監管平臺, 已先後為100個投資專案提供線上幫辦服務。

市民多上網少跑腿 細緻服務更有人情味

武鋼資源集團烏龍泉礦醫院需辦理換證手續。

放在過去, 醫院辦事人員會按部就班到紙坊城區的行政審批局辦手續, 而現在辦事人員不用再來回折騰, 直接上網就能辦好手續。

上月10日, 醫院工作人員登錄江夏區行政審批局網站, 根據指引準備所需資料, 將資料拍照直接傳到該局。 兩天后, 行政審批局人員上門查勘核實情況。 由於當日勘驗現場未合格, 立即指導整改, 又兩天后醫院將整改現場拍照片再次上傳, 行政審批局於16日再次上門勘驗。 這次查驗通過後, 區局在17日審批通過, 以快遞形式下發新證。

烏龍泉礦距離紙坊街約需40分鐘車程, 區行政審批局政務上網後, 免了市民跑腿辦事, 讓資料跑而不用市民跑, 整個辦完只用了一周時間。

群眾辦事省時省力的背後,是政務資料在後臺的飛速傳輸。

為給市民提供更加專業高效的服務,區行政審批局把服務進一步做細、做實。按照“前臺統一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統一視窗出件”要求,區局聘用了33名幫辦服務人員,進行統一培訓和科室實踐學習後,充實到幫辦服務區、諮詢導辦區、排隊叫號區、視窗受理區、統一發證區,審批服務進一步提速。截至目前,共收到感謝(表揚)信214封,錦旗8面。

借智借力,率先組建審批改革和智慧政務專家智庫

“行政審批工作只有本身環節設置得更加科學合理,才能有效運轉和高效服務。”江夏行政審批局負責人介紹,區局與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以及武漢海德智庫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對江夏的行政審批工作進行頂層設計和細節優化。

區局與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合作,成立了“行政審批改革協同創新研究中心”,重點在制度建設、仲介管理、流程再造、法律法規等方面進行設計,開展了前期審批改革工作和政務服務環境的評估,進一步查找存在的問題。

與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建立合作,成立了“武漢(江夏)大資料研究中心”,重點在政務服務大資料、智慧政務雲平臺建設等方面進行設計。

與武漢海德智庫管理有限公司建立夥伴關係,聘請12名土地、建設、環保等方面專家組建專案建設幫辦專家指導團隊,啟動“3+N”模式(1名幫辦專家,1名幫辦人員,1名審批人員,加上園區代辦人員、企業辦事人員、仲介人員等),深入企業摸排,為6個項目制定“私家定制”建設方案,為27家企業提供上門服務、幫辦服務。

撰文:王佳 林敏

群眾辦事省時省力的背後,是政務資料在後臺的飛速傳輸。

為給市民提供更加專業高效的服務,區行政審批局把服務進一步做細、做實。按照“前臺統一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統一視窗出件”要求,區局聘用了33名幫辦服務人員,進行統一培訓和科室實踐學習後,充實到幫辦服務區、諮詢導辦區、排隊叫號區、視窗受理區、統一發證區,審批服務進一步提速。截至目前,共收到感謝(表揚)信214封,錦旗8面。

借智借力,率先組建審批改革和智慧政務專家智庫

“行政審批工作只有本身環節設置得更加科學合理,才能有效運轉和高效服務。”江夏行政審批局負責人介紹,區局與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以及武漢海德智庫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對江夏的行政審批工作進行頂層設計和細節優化。

區局與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合作,成立了“行政審批改革協同創新研究中心”,重點在制度建設、仲介管理、流程再造、法律法規等方面進行設計,開展了前期審批改革工作和政務服務環境的評估,進一步查找存在的問題。

與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建立合作,成立了“武漢(江夏)大資料研究中心”,重點在政務服務大資料、智慧政務雲平臺建設等方面進行設計。

與武漢海德智庫管理有限公司建立夥伴關係,聘請12名土地、建設、環保等方面專家組建專案建設幫辦專家指導團隊,啟動“3+N”模式(1名幫辦專家,1名幫辦人員,1名審批人員,加上園區代辦人員、企業辦事人員、仲介人員等),深入企業摸排,為6個項目制定“私家定制”建設方案,為27家企業提供上門服務、幫辦服務。

撰文:王佳 林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