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提示」招生騙子套路深,房山法官來支招

高考結束了, 考生和家長們迎來了更為重要的填報志願、等待錄取通知書環節。 能否在現有考分前提下進入一所理想高校就讀幾乎成了全家人的頭等大事,

為此有些家長不惜付出高額代價。

此時也是騙子們“大顯身手”的時候, 他們抓住家長的這種心理, 謊稱有“門路”能使考生通過各種非正常途徑被高校錄取, 騙取家長錢財。

對此, 北京市房山區法院法官梳理了一些招生錄取的行騙套路。 收好, 不謝!

案例一

謊稱親戚系高校教授 花錢即可入讀名校

李浩(化名)在交往中得知高飛(化名)的獨子即將參加高考, 於是告知對方:自己的舅舅在北京某知名高校任教授, 有門路幫孩子上這所大學, 只要肯花錢就行。 不久, 成績出來後, 高飛獨子的成績只能上三類本科院校。 心有不甘的高飛找到李浩尋求説明, 並根據對方的要求支付了15萬元“活動”經費。

不久, 各大高校紛紛開學。 高飛也拿到了李浩帶來的錄取通知書, 但與此前李浩承諾的不同, 這份通知書上載明的錄取學校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學院而非知名高校, 於是高飛當即提出質疑。 對此, 李浩解釋稱, 只是暫時先在這家學院軍訓, 軍訓結束後就可以轉入之前所說的名校讀書。

考慮到孩子的實際考分, 高飛對此將信將疑。 然而, 事情並未像李浩描述的那樣, 軍訓結束後, 高飛的獨子仍然在這所不知名學院讀書, 同時, 高飛還瞭解到這家學院根本就不招收應屆高中畢業生, 也無法提供國家承認的學歷, 與李浩所聲稱的知名高校更是沒有任何關聯, 更諷刺的是, 這家學院也在社會上進行招生, 故即使沒有任何關係, 也能自行選擇進入這裡讀書。

意識到自己被騙了的高飛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 最終, 李浩被法院認定犯詐騙罪並被判刑, 所騙款項也如數退還給了高飛。 但此時, 已是好幾個月過去了, 這意味著在其他落榜考生已經早早開始複讀的同時, 高飛的獨子白白荒廢了一段時間。

案例二

前培訓班老師打包票可讀名校 考生支付高價仍然夢碎

方夏(化名)是一名藝術類考生, 在高考前一直在一家藝術考試培訓班接受輔導。 在此期間, 培訓班的一名輔導老師王老師(化名)告訴她, 自己可以幫助她以私下運作的方式通過某藝術院校的專業課考試併入讀該院校。 同年高考中, 方夏因發揮失常, 未能達到這所藝術院校的錄取分數線。 不想放棄藝術夢想的方夏想到了王老師此前的承諾, 於是找到他尋求幫助。 王老師表示自己確實有能力讓方夏一圓藝術夢, 但需要她支付一定的運作費。 於是, 方夏根據對方的要求支付了10萬元運作費。

但是, 經過苦苦等待, 方夏始終未能等來夢寐以求的錄取通知書,

而此時, 自己的同學都已經紛紛開始大學生活。 她在父母的帶領下報了警。 王老師因犯詐騙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雖然追回了10萬元。 但方夏只能選擇到一所職業高中繼續讀書。

案例三

信任公司“高管” 49萬鉅款換來一張研修班的入學通知函

謝女士(化名)通過自己的生意合作夥伴認識了劉先生(化名),得知劉先生也是一家投資公司的老總。在日常交往中,劉先生總是顯示出頗為仗義、頗有能耐的樣子,並在得知謝女士的孩子即將參加高考後不止一次表示出如成績不理想其可幫忙聯繫入讀某知名高校。

同年,謝女士的孩子未能在高考中獲得理想成績,謝女士想到了劉先生,於是立即和對方聯繫。劉先生當即表示一定設法幫忙讓謝女士的孩子實現名校夢。不久,劉先生聯繫謝女士,表示孩子上學的事已經搞定了,可以就讀于某知名高校的商學院,並且是本碩連讀,但需要向學校支付近49萬元的學費。謝女士很高興,立即按照對方要求向指定帳戶匯款。而後劉先生通知謝女士帶著孩子到該高校內部的一家賓館找他,他將入學通知書交給他們。謝女士和孩子如期赴約,卻只從劉先生手中拿到一份落款為該知名高校人力資源管理高級研修班的入學通知函,與此前對方承諾的商學院南轅北轍。

面對謝女士一家的質疑,劉先生解釋稱,因孩子是通過非常規途徑進來的,故先入學、報到,而後再變更為相應的商學院。謝女士一家再次相信了劉先生的承諾,為孩子辦理了入學手續。而謝女士的孩子在就讀兩個月後,發現自己就讀的學校根本不是正規大學,管理混亂,沒有老師,沒有學籍,從未在商學院接受過正規教學,所住的宿舍就是一個地下室,同班同學也幾乎都是沒有參加過高考或高考成績偏低的學生。這時候,謝女士一家才發現被騙,連忙報案。最後,劉先生被法院以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年,並責令其退賠謝女士相關款項。

案例四

冒充少將包辦入學手續 騙人錢財終敗露

吳先生(化名)的女兒高考成績很不理想,他只好四處找朋友幫忙,希望給女兒找個理想的學校讀書。後來賈先生(化名)通過其朋友與他取得了聯繫。賈先生聲稱自己是軍隊的少將,認識一個學校的校長,該校專門為部隊提供委培學生,每年開辦兩個班,今年還剩3個名額,其能夠幫忙給吳先生的女兒辦理入學事宜,專業是涉外會計,並保證將來孩子畢業後可以直接分配到部隊工作,並且是副連級待遇。

心動不已的吳先生立即要求與賈先生面談。見面當天,身穿一身軍裝的賈先生侃侃而談,詳細介紹了這家學校的具體招生情況、學校背景、畢業去向等資訊,同時表示,如想獲得入學名額,除去交給學校的學費6萬元之外,還需要額外向辦理相關手續的學校領導支付9萬元。吳先生相信了對方的話,並依約支付了上述費用。他的女兒也由賈先生親自領進了學校,並辦理了相關入學報到手續。

可是,吳先生的女兒在這所學校讀了一段時間之後發現,這所學校根本不像正規學校。此時,吳先生才想起應該查查這家學校的背景情況,這才發現,這所學校並非給部隊提供委培學生,學生畢業後也並非直接到部隊就業。此後,他再次聯繫賈先生要求對方給個說法時,賈先生乾脆連電話都不接了。無可奈何之下,吳先生只好報警,隨後才得知賈先生根本不是軍人,只是虛構軍人的身份以幫忙辦理入學為由騙取他人錢財的騙子。最終,賈先生被法院以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並被責令向吳先生退賠15萬元。

目前涉及高考錄取的詐騙多存在以下特點:

1

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靠近考生家庭

其實很多利用高考考生及其父母希望就讀高校的迫切心理實施詐騙的犯罪分子並不是很突兀地出現在這些考生家庭的生活中的,而是借助於多種社交路徑慢慢地讓這些考生及其家長對其產生“有門路”“很靠譜”的印象的。

比如,通過考生家長熟悉的親友與其相識,在交往中逐步掌握到考生學習成績等資訊以及家長的預期,並獲取對方的信任,而後以此為基礎有的放矢地實施詐騙。有些則是一些考前培訓班的老師、負責人,依託考生在接受培訓中對其形成的信賴心理實施詐騙。有些則是在與考生家長的交往中通過給自己進行各種包裝,用花言巧語打開考生家長的心房,在對方無計可施的情況下抓住對方的焦灼心理扮演“救命稻草”的角色。

對於這些戴著各種面具的“厲害人物”,考生及其父母一定要睜大眼睛,仔細辨別。

2

借助各種媒介手段推銷自己

在正常情況下,頭腦清醒的家長們當然不會輕易被這些資訊所蒙蔽。但對於高考成績並不理想的考生家長們而言,當一家人的數年辛苦一朝化為烏有時,任何資訊都可能是他們的最後一線希望,基於這種心理,反而容易輕信上述資訊,尤其是某些資訊會通過反復傳達或多方位宣傳,使家長們在潛移默化間逐漸接受了其可信度。

如果各位考生及家長在接到陌生人發來的此類推銷資訊時,一定要保持警惕,切忌病急亂投醫,將孩子的高校夢寄託在這些推銷資訊上。

3

騙子大多具有迷惑人心的特殊身份

普通人必然很難成為考生家長們信任的“高校圓夢人”。所以敢於實施此類詐騙的犯罪分子大多在日常生活中會具備一定的特殊身份,或自帶“牛人”光環手眼通天,或與高校領導存在各種密切關係等等。

面對這些有著各種閃閃發光頭銜的“熱心人”,考生家長們一定不要輕易被他們的“title”蒙蔽了雙眼,一方面要盡可能地多方位核實對方的真實資訊,這在互聯網時代並非一件難事,另一方面也要對他們給出的承諾予以警惕,不要輕易表露出急需他們疏通關係的意思。

4

必然需要以大額資金提前鋪路

騙子大費周章的連導帶演,目的當然是為了騙取錢財,故一般情況下都會要求考生家長提前預付一筆或多筆資金,美其名曰“活動資金”、“公關費”、“好處費”、“贊助費”等等。

對此,建議考生家長們最好與相關高校負責招生的部門進行聯繫,核實該校的學院設置、招生政策等資訊,也可借助互聯網多方查詢類似的招考資訊,同時一定要捂好自己的錢包,輕易不要向對方支付任何金錢。

其實,更想提示大家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貨,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好事。高校的錄取通知書需要的是十年寒窗苦讀和一朝穩定發揮。作為家長,與其寄希望於高考結束後各種“牛人”、“門路”的加持,不如從孩子上學的第一天開始就予以精心教育。否則,被這些騙子盯上後,不僅不能通過“潛規則”將孩子送入理想的學校讀書,反而會被騙子“深套路”騙了一把,損失大筆錢財不說,可能還耽誤了孩子複讀或尋找其他就讀出路的最佳時機。

作者:北京市房山區法院 孫靜波

謝女士(化名)通過自己的生意合作夥伴認識了劉先生(化名),得知劉先生也是一家投資公司的老總。在日常交往中,劉先生總是顯示出頗為仗義、頗有能耐的樣子,並在得知謝女士的孩子即將參加高考後不止一次表示出如成績不理想其可幫忙聯繫入讀某知名高校。

同年,謝女士的孩子未能在高考中獲得理想成績,謝女士想到了劉先生,於是立即和對方聯繫。劉先生當即表示一定設法幫忙讓謝女士的孩子實現名校夢。不久,劉先生聯繫謝女士,表示孩子上學的事已經搞定了,可以就讀于某知名高校的商學院,並且是本碩連讀,但需要向學校支付近49萬元的學費。謝女士很高興,立即按照對方要求向指定帳戶匯款。而後劉先生通知謝女士帶著孩子到該高校內部的一家賓館找他,他將入學通知書交給他們。謝女士和孩子如期赴約,卻只從劉先生手中拿到一份落款為該知名高校人力資源管理高級研修班的入學通知函,與此前對方承諾的商學院南轅北轍。

面對謝女士一家的質疑,劉先生解釋稱,因孩子是通過非常規途徑進來的,故先入學、報到,而後再變更為相應的商學院。謝女士一家再次相信了劉先生的承諾,為孩子辦理了入學手續。而謝女士的孩子在就讀兩個月後,發現自己就讀的學校根本不是正規大學,管理混亂,沒有老師,沒有學籍,從未在商學院接受過正規教學,所住的宿舍就是一個地下室,同班同學也幾乎都是沒有參加過高考或高考成績偏低的學生。這時候,謝女士一家才發現被騙,連忙報案。最後,劉先生被法院以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年,並責令其退賠謝女士相關款項。

案例四

冒充少將包辦入學手續 騙人錢財終敗露

吳先生(化名)的女兒高考成績很不理想,他只好四處找朋友幫忙,希望給女兒找個理想的學校讀書。後來賈先生(化名)通過其朋友與他取得了聯繫。賈先生聲稱自己是軍隊的少將,認識一個學校的校長,該校專門為部隊提供委培學生,每年開辦兩個班,今年還剩3個名額,其能夠幫忙給吳先生的女兒辦理入學事宜,專業是涉外會計,並保證將來孩子畢業後可以直接分配到部隊工作,並且是副連級待遇。

心動不已的吳先生立即要求與賈先生面談。見面當天,身穿一身軍裝的賈先生侃侃而談,詳細介紹了這家學校的具體招生情況、學校背景、畢業去向等資訊,同時表示,如想獲得入學名額,除去交給學校的學費6萬元之外,還需要額外向辦理相關手續的學校領導支付9萬元。吳先生相信了對方的話,並依約支付了上述費用。他的女兒也由賈先生親自領進了學校,並辦理了相關入學報到手續。

可是,吳先生的女兒在這所學校讀了一段時間之後發現,這所學校根本不像正規學校。此時,吳先生才想起應該查查這家學校的背景情況,這才發現,這所學校並非給部隊提供委培學生,學生畢業後也並非直接到部隊就業。此後,他再次聯繫賈先生要求對方給個說法時,賈先生乾脆連電話都不接了。無可奈何之下,吳先生只好報警,隨後才得知賈先生根本不是軍人,只是虛構軍人的身份以幫忙辦理入學為由騙取他人錢財的騙子。最終,賈先生被法院以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並被責令向吳先生退賠15萬元。

目前涉及高考錄取的詐騙多存在以下特點:

1

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靠近考生家庭

其實很多利用高考考生及其父母希望就讀高校的迫切心理實施詐騙的犯罪分子並不是很突兀地出現在這些考生家庭的生活中的,而是借助於多種社交路徑慢慢地讓這些考生及其家長對其產生“有門路”“很靠譜”的印象的。

比如,通過考生家長熟悉的親友與其相識,在交往中逐步掌握到考生學習成績等資訊以及家長的預期,並獲取對方的信任,而後以此為基礎有的放矢地實施詐騙。有些則是一些考前培訓班的老師、負責人,依託考生在接受培訓中對其形成的信賴心理實施詐騙。有些則是在與考生家長的交往中通過給自己進行各種包裝,用花言巧語打開考生家長的心房,在對方無計可施的情況下抓住對方的焦灼心理扮演“救命稻草”的角色。

對於這些戴著各種面具的“厲害人物”,考生及其父母一定要睜大眼睛,仔細辨別。

2

借助各種媒介手段推銷自己

在正常情況下,頭腦清醒的家長們當然不會輕易被這些資訊所蒙蔽。但對於高考成績並不理想的考生家長們而言,當一家人的數年辛苦一朝化為烏有時,任何資訊都可能是他們的最後一線希望,基於這種心理,反而容易輕信上述資訊,尤其是某些資訊會通過反復傳達或多方位宣傳,使家長們在潛移默化間逐漸接受了其可信度。

如果各位考生及家長在接到陌生人發來的此類推銷資訊時,一定要保持警惕,切忌病急亂投醫,將孩子的高校夢寄託在這些推銷資訊上。

3

騙子大多具有迷惑人心的特殊身份

普通人必然很難成為考生家長們信任的“高校圓夢人”。所以敢於實施此類詐騙的犯罪分子大多在日常生活中會具備一定的特殊身份,或自帶“牛人”光環手眼通天,或與高校領導存在各種密切關係等等。

面對這些有著各種閃閃發光頭銜的“熱心人”,考生家長們一定不要輕易被他們的“title”蒙蔽了雙眼,一方面要盡可能地多方位核實對方的真實資訊,這在互聯網時代並非一件難事,另一方面也要對他們給出的承諾予以警惕,不要輕易表露出急需他們疏通關係的意思。

4

必然需要以大額資金提前鋪路

騙子大費周章的連導帶演,目的當然是為了騙取錢財,故一般情況下都會要求考生家長提前預付一筆或多筆資金,美其名曰“活動資金”、“公關費”、“好處費”、“贊助費”等等。

對此,建議考生家長們最好與相關高校負責招生的部門進行聯繫,核實該校的學院設置、招生政策等資訊,也可借助互聯網多方查詢類似的招考資訊,同時一定要捂好自己的錢包,輕易不要向對方支付任何金錢。

其實,更想提示大家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貨,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好事。高校的錄取通知書需要的是十年寒窗苦讀和一朝穩定發揮。作為家長,與其寄希望於高考結束後各種“牛人”、“門路”的加持,不如從孩子上學的第一天開始就予以精心教育。否則,被這些騙子盯上後,不僅不能通過“潛規則”將孩子送入理想的學校讀書,反而會被騙子“深套路”騙了一把,損失大筆錢財不說,可能還耽誤了孩子複讀或尋找其他就讀出路的最佳時機。

作者:北京市房山區法院 孫靜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