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熬不過面子!俄海軍首次使用“中國造” !美軍什麼想法?

2017年6月, 俄羅斯海軍新一代油船23130型“帕申院士”號位於列寧格勒州的什利謝利堡涅夫斯基造船廠進行舾裝。

據悉, 改型中型補給艦標準排水量5000噸,

滿載排水量12000噸, 全長130.15米., 寬21.5米, 吃水7m.動力使用的是傳統的柴油動力, 為倆台6310馬力級別的柴油機, 並且還裝有一台艏側推進器和兩部全向螺旋推進器, 最大航速只有16節, 能跑8000海裡, 自持力60天, 艦員數量只需要24人.

該艦設有一個補給門架, 能同時左右兩艘船進行液貨補給,

同時設有直升機起降平臺提供直升機進行垂直補給, 可裝3000噸船用燃油, 2500噸柴油, 500噸航空煤油, 150噸潤滑油, 100噸食品補給, 以及100噸雜物

然而, 有意思的是, 該艦所使用的補給門架採購自中國武漢船用機械有限公司。 這是俄羅斯海軍首次使用中國造的船舶設備。

伴隨著中國海軍的發展進入快車道, 軍艦“下餃子”已成為常態, 從側門展示了中國造船工業的迅速發展, 反觀俄羅斯, 近些年新入役大中型艦艇寥寥無幾, 計畫中的大型軍艦也僅僅是在圖紙上吃灰。

(圖為俄羅斯所謂下一代大型驅逐艦23560E“暴風”型大型驅逐艦模型)

眾所周知, 中國海軍造船業早期師從蘇聯, 我國早期設計的大多軍艦直接仿製蘇聯艦艇, 就拿早期的“成都”級火炮護衛艦來說, 其藍本就是前蘇聯的50型“里加”級護衛艦。

(圖為“里加”級護衛艦)

(圖為成都級護衛艦)

後來中國不得不開始走向自主創新的道路, 結合東西方造船技術, 發展出了獨具特色、旗幟鮮明的軍艦, 典型例子就是052型驅逐艦和“中華俄式神盾”051c型驅逐艦。

(圖為052驅逐艦)

伴隨著中國實力的迅速發展, 中國海軍的戰略從原先的黃水海軍、近海防禦向藍水海軍走向深藍穩步邁進, 一系列先進的大中型水面艦艇相繼服役,造船業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從昔日的“小學徒”變成今日的“通天柱”。

(051c型驅逐艦)

而俄羅斯自蘇聯解體獨立出來後,飽受經濟問題之苦,大批優秀項目難以得到實踐,優秀造船人員嚴重流失,前蘇聯留下的解體福利不知道還能享受多久,從昔日的“老師傅”變成今日“老匹夫”,不知俄羅斯心裡是什麼滋味?

一系列先進的大中型水面艦艇相繼服役,造船業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從昔日的“小學徒”變成今日的“通天柱”。

(051c型驅逐艦)

而俄羅斯自蘇聯解體獨立出來後,飽受經濟問題之苦,大批優秀項目難以得到實踐,優秀造船人員嚴重流失,前蘇聯留下的解體福利不知道還能享受多久,從昔日的“老師傅”變成今日“老匹夫”,不知俄羅斯心裡是什麼滋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