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育桃李,兼善天下——巴渝歷史名校·重慶市兼善中學

重慶市兼善中學坐落在國家級山水園林城區北碚, 由中國近代著名愛國實業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盧作孚先生于1930年創辦, 校名出自《孟子·盡心》(上)“窮則獨善其身, 達則兼善天下”。 學校是原四川省老牌重點中學、重慶直轄後確認的首批重點中學, 先後被授予“國家首批基礎教育課改實驗學校”、首批“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全國模範職工之家、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和諧德育研究與實驗合格學校、全國學生營養與健康示範學校、重慶市依法治校示範校、重慶市文明學校、重慶市中小學德育示範校、重慶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先進集體、重慶市中小學教育科研先進集體、重慶市校務公開先進集體、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狀單位、重慶市書香校園示範學校、重慶市綠色學校、重慶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先進集體”、 重慶市中小學資訊技術教育示範學校、新中國成立60周年重慶教育功勳“著名特色學校”等30余項國家級市級榮譽。

規模與特色

學校本部占地面積100.5畝, 兩江新區蔡家校區占地230餘畝。 學校共有109個教學班(本部75、蔡家校區34), 學生5700余人(本部4100余人、蔡家校區1600餘人),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 現有教職工400余人, 其中研究員、特級教師、西南大學碩士導師兼職教授、高級教師、國家市區級優秀教師、名師和骨幹教師占到全校教師的50%以上。

兼善中學不斷探索多元化課程建設, 圍繞“新觀念指導下的新課程、新課堂, 促進學生發展、教師發展”的“雙新雙發展”課改理念, 在實踐中不斷探索, 構建了“1+2+X”校本選修課體系, 在加強卓越課堂建設的同時, 強化校園足球、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探索建設, 取得了卓越的成績, 在周邊區縣起到了良好的輻射示範作用。 同時, “一校一品”建設和30多個師生社團活動, 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 活躍了校園文化氛圍, 為不同特性的學子展現優良個性、認識自我、發展自我、提高人文素養, 達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目標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文化與理念

學校秉承盧作孚先生知行統一的教育思想, 謹遵“智、仁、勇、恒”的校訓,

形成了“兼善教育, 兼善天下”的辦學理念, 發揚“捨得幹、在兼善”的校園精神, 以“行在獨善, 志在兼善”為指針, 培育學子“獨善其身”的修為和心懷“兼善天下”的思想, 引領學子不斷向前發展。 “務實、責任、擔當、規範”意識根植於師生靈魂深處, 以“立德樹人、和諧均衡、高效融合、協調發展”為指導, 校園文化建設成效顯著, 通過多元開放和系統化的建設, 培育了大智的理念文化、幽靜的環境文化、精細的管理文化、儒雅的教師文化、靈動的學生文化、多元的課程文化等文化於一體的兼善教育文化體系, 以“獨善其身、兼善天下”為引領, 形成了“大氣、大愛、大同、大成”的和諧文化氛圍, 鑄就了兼善教育經典。 學校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
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己任, 在全面推進教育現代化的進程中, 始終圍繞 “科教興國”的發展戰略, 走出一條“內強素質、外樹形象、打造品牌、全速發展”的特色辦學之路。

交流與合作

學校不斷加強國內外合作交流、進一步豐富光大 “兼善天下”的教育理念。 近年來, 先後與比利時、加拿大、香港、新加坡、瑞典、英國、馬來西亞等七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教育文化的交流合作, 尤其是與比利時、加拿大、新加坡等國家的交流合作基本呈現為常態化;同時與國內的北京、遼寧、廣東、山東、雲南、貴州、四川、廣西、福建等省和重慶市內的南岸區、奉節、榮昌、巴渝名校聯繫協會、市校長聯誼會、市團校、求精中學等20餘個教育考察團、協會或學校進行了理念文化、教育管理、文化建設、師生發展、教育教學研究等方面的交流探討與合作,

依託“出國留學人才基地”建設, 為培養具有國際意識和國際交往能力、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新人提供了可貴的實踐機遇, 進一步提升了學校的辦學品位。

目標與定位

傳承兼善教育思想, 培養現代社會公民, 把兼善中學建設成為一所具有“儒家傳統、家國情懷、實幹精神、創新意識、世界視野"的中華名校是我們的追求和總目標。 具體講:

立足“兼善”, 落實兩個“全面”, 兩個“至善”: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促進學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師生個人發展追求至善境界, 學校教育品質追求至善境界。

謹遵校訓, 歷練“四核”:謹遵"智、仁、勇、恒"的校訓, 在辦學實踐中注重“強智、厚仁、培勇、煉恒”, 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放眼“天下”,提升“五大”境界:兼善教育,兼善天下,提升學校、集團“學校大氣、教育大愛、學生大志、教師大成、情懷大同”的五大境界。

措施與實踐

(一)堅持以人為本追求管理實效

在學校管理中,踐行“以人為本”管理理念,建設學校“文化引領、師生自覺,制度規範、務實創新”的管理文化。在管理中務實創新,研究兼善人不斷追求的新目標,不斷變化的新需求,以明確的要求和嚴謹的制度來規範和強化師生的良好行為,使其逐漸內化成為兼善人自然的習慣和自律的行動,成為兼善教育全面可持續發展的源泉。

(二)建立育人體系提升“兼善”境界

整合精神和物質兩個方面具有儒學內涵的校園文化體系。精神文化:以辦學理念、校園精神為引領,建構環境文化、辦公文化、班級文化、家園文化系統,使兼善師生徜徉在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與時俱進的現代理念、濃郁淳樸的鄉土氣息氛圍中,獲得奮發進取和靈魂昇華的精神力量,有“潤物無聲”之感悟。物質文化:以“兼善“廣場為核心,突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的儒學主題,以“獨善園、兼善賦、儒學牆、校訓石”為點綴,通過這些“兼善天下”理念文化的物質載體,成為鮮活的兼善教育文化立體的校本教材,豐富“行在獨善,志在兼善”的儒學內涵,達到育人“無聲勝有聲”之魂。

優化仁德潤人的德育體系。學校將“立德樹人”貫穿於整個教育過程之中,謹遵“智仁勇恒”的校訓,依據中學生身心、年齡特點及其成長規律,建立具有兼善特色的“仁德潤人”德育體系。一是建立分年級的系列化德育課程體系,分時段的主題化的德育課程體系。二是建立德育教育管理規範化機制,提升德育隊伍專業化水準、增強德育評價科學化程度。

完善質鑄品牌的教學體系。學校一如既往地注重教學管理工作,將從建構以核心素養為指導的卓越課堂建設機制、培育以教學研究活動為重點的教學研究團隊、建設以市區課程創新基地和精品課程為重點的優質學科三個方面,緊緊圍繞教學品質這個中心工作和生命線,強化學校品質目標、年級品質目標、班級品質目標、學科品質目標,追求教學精細化管理,樹立人人講品質、人人求品質和人人抓品質的品質意識。

建設體健魄勇的健康教育體系。根據國家健康體質測試標準制定學生體質健康目標體系,從體育課堂教學、體育課間活動,運動隊競技訓練,校園體育賽事機制等方面著手,豐富完善體育教育途徑,強化學校體育工作,提高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和增強學生身體素質,野蠻其體魄。

(三)注重特色建設打造兼善品牌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打造兼善教師品牌。卓越的教師隊伍是兼善向前發展的不竭動力,“立己達人,兼善天下”是兼善教師的發展理念。

推進“名師工程”:以北碚區高端人才流動站、北碚區名師工作室、兼善教育集團學科發展中心、兼善教育集團科研室為載體,優化教師隊伍,打造一支學習型、研究型的名師隊伍,搶佔優質教育的制高點,使兼善教育品質得到進一步提升。

抓實青年教師培訓工程:針對青年教師的特點,定期組織青年教師培訓研修,促進青年教師在教育教學方面儘快完成由生手到熟手到高手的轉變。

強化優質學科建設工程:以市、區高中發展促進計畫為契機,狠抓學科創新基地建設,力促教研組優質特色發展,提升教研組教師教育教學的整體素質和能力。

狠抓校風建設,鑄造“兼善”品牌。校風是招牌,是學校發展的動力,體現學校的品位。學校將繼續以求真務實、率先垂范的領導工作作風,帶動“博愛修業、精心育人”的教風,促進“自主、自治、自立、自信”的學風,鑄就“行在獨善志在兼善”的校風,形成“作風硬、教風正、學風濃、校風好”的“兼善風”。

強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彰顯全國心理健康示範校品牌。學校依託“劉明玲心理健康教育名師工作室”,不斷暢通心理健康教育管道,豐富“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心理講座”、“團隊輔導”、“沙盤遊戲”、“心願牆”、“心語信箱”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讓每一個兼善學子烙下擁有健全完善人格的“兼善”印記,從容自信的走向祖國建設的各個崗位。

重視陽光體育俱樂部建設,塑造兼善陽光體育品牌。遵循“我運動、我健康、我陽光”的指導思想,充分利用羽毛球、籃球、排球、足球場等體育場館設施,進一步發揮學校陽光體育俱樂部的承載功能,培養師生的體育興趣,成就更多更廣的兼中體育愛好者。通過多種形式校園聯賽、啦啦操比賽、運動隊競技比賽等活動積極引導學生參加課外體育健身活動,使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發展,形成兼善中學陽光體育品牌。

注重學生社團活動,凸顯兼善學生社團品牌。兼善社團百花齊放,有學習研究類、實踐類、綜藝類三大類社團,共30餘個子社團。學校將以“兩個全面(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學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指導,從適合學生多元成長發展角度出發,以實踐體驗創新為主要模式,注重社團 “保量、提質、潤色”三大重心建設,將社團的發展納入綜合性的校園文化建設之中,以點帶面,擴大影響,打造出兼善學生社團品牌。

(四)推進校區融合 促進集團共建

整合、優化兼善中學兩個校區的管理模式,通過實施“六統一(統一辦學思想、統一領導班子、統一人事、統一教學、統一活動、統一經費)的一體化管理,逐步實現本部與蔡家校區的科學高效融合,開創“一校兩區”蓬勃發展的新局面。

推動兼善教育集團形成兼善教育命運共同體,形成集團內學校辦學思想相連、校園文化相通、學校資源分享、教學活動同步、學校特色多元、學校發展共進的局面,促進集團內學校形成各自的鮮明辦學特色,不斷在實踐探索中形成品牌。

雨兼程追彩虹,嘉言善行化春風;克己復禮甘奉獻,積功興業在兼善。兼善中學將全力實施集團化發展辦學思路,立足本部和兩江新區蔡家校區,全面落實國家“立德樹人”的核心要求,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己任,加速學校內涵發展,力爭早日將學校打造成具有“儒家傳統、家國情懷、實幹精神、創新意識、世界視野”的鮮明辦學特色的一流中華名校!

2017年01月03日

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放眼“天下”,提升“五大”境界:兼善教育,兼善天下,提升學校、集團“學校大氣、教育大愛、學生大志、教師大成、情懷大同”的五大境界。

措施與實踐

(一)堅持以人為本追求管理實效

在學校管理中,踐行“以人為本”管理理念,建設學校“文化引領、師生自覺,制度規範、務實創新”的管理文化。在管理中務實創新,研究兼善人不斷追求的新目標,不斷變化的新需求,以明確的要求和嚴謹的制度來規範和強化師生的良好行為,使其逐漸內化成為兼善人自然的習慣和自律的行動,成為兼善教育全面可持續發展的源泉。

(二)建立育人體系提升“兼善”境界

整合精神和物質兩個方面具有儒學內涵的校園文化體系。精神文化:以辦學理念、校園精神為引領,建構環境文化、辦公文化、班級文化、家園文化系統,使兼善師生徜徉在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與時俱進的現代理念、濃郁淳樸的鄉土氣息氛圍中,獲得奮發進取和靈魂昇華的精神力量,有“潤物無聲”之感悟。物質文化:以“兼善“廣場為核心,突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的儒學主題,以“獨善園、兼善賦、儒學牆、校訓石”為點綴,通過這些“兼善天下”理念文化的物質載體,成為鮮活的兼善教育文化立體的校本教材,豐富“行在獨善,志在兼善”的儒學內涵,達到育人“無聲勝有聲”之魂。

優化仁德潤人的德育體系。學校將“立德樹人”貫穿於整個教育過程之中,謹遵“智仁勇恒”的校訓,依據中學生身心、年齡特點及其成長規律,建立具有兼善特色的“仁德潤人”德育體系。一是建立分年級的系列化德育課程體系,分時段的主題化的德育課程體系。二是建立德育教育管理規範化機制,提升德育隊伍專業化水準、增強德育評價科學化程度。

完善質鑄品牌的教學體系。學校一如既往地注重教學管理工作,將從建構以核心素養為指導的卓越課堂建設機制、培育以教學研究活動為重點的教學研究團隊、建設以市區課程創新基地和精品課程為重點的優質學科三個方面,緊緊圍繞教學品質這個中心工作和生命線,強化學校品質目標、年級品質目標、班級品質目標、學科品質目標,追求教學精細化管理,樹立人人講品質、人人求品質和人人抓品質的品質意識。

建設體健魄勇的健康教育體系。根據國家健康體質測試標準制定學生體質健康目標體系,從體育課堂教學、體育課間活動,運動隊競技訓練,校園體育賽事機制等方面著手,豐富完善體育教育途徑,強化學校體育工作,提高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和增強學生身體素質,野蠻其體魄。

(三)注重特色建設打造兼善品牌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打造兼善教師品牌。卓越的教師隊伍是兼善向前發展的不竭動力,“立己達人,兼善天下”是兼善教師的發展理念。

推進“名師工程”:以北碚區高端人才流動站、北碚區名師工作室、兼善教育集團學科發展中心、兼善教育集團科研室為載體,優化教師隊伍,打造一支學習型、研究型的名師隊伍,搶佔優質教育的制高點,使兼善教育品質得到進一步提升。

抓實青年教師培訓工程:針對青年教師的特點,定期組織青年教師培訓研修,促進青年教師在教育教學方面儘快完成由生手到熟手到高手的轉變。

強化優質學科建設工程:以市、區高中發展促進計畫為契機,狠抓學科創新基地建設,力促教研組優質特色發展,提升教研組教師教育教學的整體素質和能力。

狠抓校風建設,鑄造“兼善”品牌。校風是招牌,是學校發展的動力,體現學校的品位。學校將繼續以求真務實、率先垂范的領導工作作風,帶動“博愛修業、精心育人”的教風,促進“自主、自治、自立、自信”的學風,鑄就“行在獨善志在兼善”的校風,形成“作風硬、教風正、學風濃、校風好”的“兼善風”。

強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彰顯全國心理健康示範校品牌。學校依託“劉明玲心理健康教育名師工作室”,不斷暢通心理健康教育管道,豐富“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心理講座”、“團隊輔導”、“沙盤遊戲”、“心願牆”、“心語信箱”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讓每一個兼善學子烙下擁有健全完善人格的“兼善”印記,從容自信的走向祖國建設的各個崗位。

重視陽光體育俱樂部建設,塑造兼善陽光體育品牌。遵循“我運動、我健康、我陽光”的指導思想,充分利用羽毛球、籃球、排球、足球場等體育場館設施,進一步發揮學校陽光體育俱樂部的承載功能,培養師生的體育興趣,成就更多更廣的兼中體育愛好者。通過多種形式校園聯賽、啦啦操比賽、運動隊競技比賽等活動積極引導學生參加課外體育健身活動,使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發展,形成兼善中學陽光體育品牌。

注重學生社團活動,凸顯兼善學生社團品牌。兼善社團百花齊放,有學習研究類、實踐類、綜藝類三大類社團,共30餘個子社團。學校將以“兩個全面(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學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指導,從適合學生多元成長發展角度出發,以實踐體驗創新為主要模式,注重社團 “保量、提質、潤色”三大重心建設,將社團的發展納入綜合性的校園文化建設之中,以點帶面,擴大影響,打造出兼善學生社團品牌。

(四)推進校區融合 促進集團共建

整合、優化兼善中學兩個校區的管理模式,通過實施“六統一(統一辦學思想、統一領導班子、統一人事、統一教學、統一活動、統一經費)的一體化管理,逐步實現本部與蔡家校區的科學高效融合,開創“一校兩區”蓬勃發展的新局面。

推動兼善教育集團形成兼善教育命運共同體,形成集團內學校辦學思想相連、校園文化相通、學校資源分享、教學活動同步、學校特色多元、學校發展共進的局面,促進集團內學校形成各自的鮮明辦學特色,不斷在實踐探索中形成品牌。

雨兼程追彩虹,嘉言善行化春風;克己復禮甘奉獻,積功興業在兼善。兼善中學將全力實施集團化發展辦學思路,立足本部和兩江新區蔡家校區,全面落實國家“立德樹人”的核心要求,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己任,加速學校內涵發展,力爭早日將學校打造成具有“儒家傳統、家國情懷、實幹精神、創新意識、世界視野”的鮮明辦學特色的一流中華名校!

2017年01月03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