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獨家闢謠所謂“食鹽添加碘酸鉀後有毒之說”

作者 吳苡婷

針對此文中提出的種種荒謬結論, 記者連線復旦大學化學系岳斌教授, 就讀者關心的問題進行了一一解答。

化學物質都有毒性 微量不足以影響健康

“所有化學物質都或多或少具有毒性, 但是除了那些劇毒物氰化鉀之類的物質, 絕大多數微量存在都不會對人體造成影響。 他們可以通過人體正常代謝排除體外, 只要不在體內造成持續積累, 就不會損害人體健康。 ”嶽斌表示。

同樣的情況適用於碘酸鉀。 嶽斌介紹說, 10克碘鹽中僅僅含有0.2毫克的碘酸鉀, 適量吃鹽不可能對人體造成危害,

更不可能造成甲狀腺癌, 影響生育能力。 莫名其妙誇大危害著實不應該。

加碘無碘可任選 消費者並非強制吃碘

原來國內確實是強制性補碘, 當時制定的國內標準沒有考慮各個地區的實際情況, 特別是沿海地區的居民經常吃海產品, 體內並不缺碘。

“但是今天這樣的情況已經發生了改觀, 市場上有無碘鹽和加碘鹽之分, 老百姓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購買, 沒有強制性全民補碘的說話, 更何來聳人聽聞的毒害一說。 ”嶽斌強調說。

選擇碘酸鉀是出於中國烹飪習慣考慮

事實上, 選自碘酸鉀而非碘化鉀, 不僅僅考慮的是國內濕熱地區分佈。 嶽斌介紹說, 碘化鉀沸點低, 容易揮發分解。 而碘酸鉀相對沸點高, 比較穩定。

當時制定添加碘酸鉀的時代是上世紀80年代末, 90年代初, 市場經濟才剛剛起步, 不可能盲目考慮經濟效益, 此文作者過於浮想聯翩了。

“選擇碘酸鉀很大程度上是考慮中國人的烹飪習慣, 國外冷餐比較多, 使用食鹽也往往在菜肴烹製之後。 而中國人烹飪喜歡煎炒炸, 都是伴隨添放菜油進行, 都是在高溫下進行。 沸點低的碘化鉀容易揮發, 補碘效果不佳, 所以不適合中國人的, 因此食鹽中添加碘酸鉀是無可厚非的。 ”嶽斌解釋說。

後記

為了瞭解市場上碘鹽和無碘鹽的銷售情況, 春秋君前往位於閔行區的蔔蜂蓮花寶銘路店, 記者在供應鹽的貨架前發現, 這裡一共有莫頓、中鹽、海星三個品牌的21種產品, 最高價格是34元, 最低售價2.4元。

其中有4種無碘鹽, 1種低碘鹽, 3種低鈉鹽, 注明加碘鹽的有4種。

雖然市場上已經無碘鹽已經存在了很久, 但是從銷量看還是有碘鹽高, 一位詹姓的部門主管告訴記者, 從銷售量看仍然還是有碘鹽高, 最近銷售量最高的是中鹽牌加碘鹽, 每天銷售量可以達到200-300包。

甲狀腺疾病等確實和超量補碘有所關聯, 在此提醒, 一般來說, 碘鹽對健康並無壞處, 但是對於經常吃海產品, 熱衷吃海鮮的市民來說, 還是儘量選擇無碘鹽, 避免健康風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