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全國“狀元”劉志宏:顯微鏡下的寄生蟲很漂亮令我著迷

劉志宏正在用顯微鏡檢驗玻片上的寄生蟲卵。

銅都晨刊消息 編者按:為宣導和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調動全市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銅陵市首次啟動“銅都工匠”評選。 今年評選出了10名“銅都工匠”, 他們, 是一群普通勞動者, 數十年如一日地追求著職業技能的極致化, 靠著傳承和鑽研, 憑著專注和堅守詮釋著工匠精神。 本報即日起, 開設專欄“弘揚工匠精神”, 走近部分“銅都工匠”, 尋找他們身上的匠人精神, 期待讓工匠精神在全社會形成一種共識。

■ 記者 陳燕飛 文/圖

寄生蟲, 讓大多數人聞之生畏, 但在劉志宏眼裡, 顯微鏡下的寄生蟲卻很漂亮, 讓她著迷。

她是位從事農村基層寄生蟲病防治檢驗工作的“年輕專家”, 是從一個平凡的崗位中走出的全國“狀元”, 也是一名“80後”。

寄生蟲病領域年輕“專家”

劉志宏, 1980年出生, 2000年醫學檢驗專業畢業, 是義安區血防站的一名主管檢驗師,

從事著農村基層寄生蟲病防治檢驗工作。

寄生蟲防治是個平凡而枯燥的工作, 每天在顯微鏡下檢驗玻片上的寄生蟲卵。 但在這平凡的崗位中, 劉志宏卻憑著鑽研和專注, 將寄生蟲辨別技術追求到極致化。

2014年9月, 劉志宏代表安徽省參加由國家衛計委疾控局和中國疾控中心舉辦的全國寄生蟲病防治技術競賽, 獲得綜合考核第一名、技能考核第一名, 堪稱顯微鏡下寄生蟲識別全國“狀元”。 這項比賽2011年開辦, 到目前為止, 通過比賽產生的火眼金睛“狀元”, 全國只有4人, 她是安徽惟一。

劉志宏還是安徽省人民政府地方病辦公室指定的“人體寄生蟲病現狀調查”技術指導專家組成員, 專家組都是省裡的資深專家,

劉志宏是惟一一個來自地級市的。 年紀輕輕的劉志宏還是安徽省血吸蟲病傳播考核專家組成員、安徽省瘧疾達標考核專家組成員。

“目前, 安徽省發現的所有的寄生蟲我都能很快檢測出來。 ”劉志宏說, 顯微鏡下的寄生蟲很漂亮, 讓她著迷, “你瞧, 蟯蟲卵像彎彎的月亮, 鞭蟲卵像腰鼓, 血吸蟲卵像鵝卵石……”

在顯微鏡下, 劉志宏5分鐘內就能識別出各種寄生蟲。 在同行眼中, 劉志宏眼睛特別好, 有一雙火眼金睛, 雖然記者眼前的劉志巨集戴著一副眼鏡, 近視200多度。

“總是對著顯微鏡看片子, 很費眼, 把眼睛看壞了。 ”劉志巨集說, 鍛煉鑒別寄生蟲技術需要實踐積累, 十幾年來, 她看過的玻片不下幾十萬張, “其實我以前眼睛特別好,

去年才近視的。 ”

愛問肯鑽 練出本領

雖年輕, 但寄生蟲一眼辨出, 並很快成為寄生蟲防治的權威專家, 劉志宏做到了。

“其實, 剛開始參加工作的時候, 我也什麼都不懂。 ”劉志宏將17年前的自己比喻成菜鳥, 連血吸蟲和蛔蟲都分不清。

當時, 劉志宏還是很失落、很茫然的。 顯微鏡下的寄生蟲她看上半個小時都辨別不出來, 採樣還是糞便, 這甚至讓她一度很排斥。

工作一年後, 全國開展第二次寄生蟲流行病學調查, 安徽省血防所專家人手不夠, 於是通過舉辦全省業務培訓班的形式選拔了5名助手參加, 劉志宏在選拔考試中考得了全省第一名。

跟著省裡資深專家進行為期一年的寄生蟲流行病學調查, 給劉志宏的專業成長插上了翅膀。

她跟隨省裡專家跑遍全省各地, 背著顯微鏡每到一處便開始寄生蟲檢測。 她非常愛鑽研, 對於不懂的, 一定會通過勤學好問徹底搞懂, 有時向老師請教了幾遍, 她還是半知半解, “老師都被我問煩了, 我也覺得不好意思。 ”劉志宏說自己的專業技術就是在厚臉皮下鍛煉的。

寄生蟲多達幾十種, 不同階段的形態各異, 剛才是這種現狀、這種顏色, 過一會就完全變了。 劉志宏只要有時間就拿出片子一遍遍觀察, 直到將寄生蟲的每一階段成長、變化牢牢記住。

時間不長, 劉志宏就成了寄生蟲病診治領域的年輕專家, 她將這歸功於好問、肯鑽。

2014年去參加全國寄生蟲病防治技術競賽時, 參賽的選手清一色本科生、研究生, 劉志宏僅是中專學歷,讓她頗感壓力,連吃飯、上廁所都手不離書,“丈夫說,我比高考還勤奮。”

追求技術的極致

銅陵在長江流域,新發寄生蟲病人和原有病人比較多。不同的寄生蟲感染致病,治療方法有別,診斷是治療的前提。失之毫釐謬以千里,顯微鏡下準確識別出來,才能對症下藥。

目前在我國眾多的基層醫療機構,包括很多大醫院,檢驗人員對於寄生蟲檢測水準總體不高,因而寄生蟲病危害著人民群眾健康。劉志宏坦言,目前對於寄生蟲的顯微鏡檢測,各地疾控中心、各家醫院雖然都能開展,但是並不一定都能夠檢測出來。現實當中,漏檢、檢測不准,是常有的事情。正因如此,提高寄生蟲識別與防治對疾病防治越來越重要,劉志宏也沒有放下過在寄生蟲防治上的探索和鑽研。

“雖然我的工作在基層,很普通,可是我一直要求自己在崗位上把自己想做的事做到最好。”劉志宏說,極致,這是她一直在追求的。

劉志宏僅是中專學歷,讓她頗感壓力,連吃飯、上廁所都手不離書,“丈夫說,我比高考還勤奮。”

追求技術的極致

銅陵在長江流域,新發寄生蟲病人和原有病人比較多。不同的寄生蟲感染致病,治療方法有別,診斷是治療的前提。失之毫釐謬以千里,顯微鏡下準確識別出來,才能對症下藥。

目前在我國眾多的基層醫療機構,包括很多大醫院,檢驗人員對於寄生蟲檢測水準總體不高,因而寄生蟲病危害著人民群眾健康。劉志宏坦言,目前對於寄生蟲的顯微鏡檢測,各地疾控中心、各家醫院雖然都能開展,但是並不一定都能夠檢測出來。現實當中,漏檢、檢測不准,是常有的事情。正因如此,提高寄生蟲識別與防治對疾病防治越來越重要,劉志宏也沒有放下過在寄生蟲防治上的探索和鑽研。

“雖然我的工作在基層,很普通,可是我一直要求自己在崗位上把自己想做的事做到最好。”劉志宏說,極致,這是她一直在追求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