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蘇霍伊特異氣動佈局試驗機,外觀離奇具備頂尖出色飛行性能

S-37金鵰前掠翼戰機, 是俄羅斯發展的一種技術驗證機。

它是蘇-27系列的設計機構俄羅斯蘇霍設計局自籌經費研製的, 原本是參與蘇軍未來戰鬥機專案的一員, 但是因為經費問題不得不轉為自行籌集款項。 最終蘇霍伊設計局決定放棄全面競爭軍方訂單的想法, 轉為重點測試新科技。

S-37用前掠式主翼, 同水平面三翼面組成帶有隱身設計的機體。 兩側進氣、雙發動機、雙尾撐, 單座。 據稱該機能夠進行超音速巡航。

前掠翼是二次大戰時德國首創的先進佈局, 不易失速、跨音速阻力小、與機身較易結合。 不過因前掠翼的結構發散效應, 使得飛機在轉彎時機翼負荷過大, 因此當時德國僅僅擁有理論基礎, 沒有批量生產的戰機採用該佈局。

二戰結束後美蘇分別接收一些德國科技。 美國完成了著名的X-29前掠翼實驗機, 用複合材料的高強度結構克服機翼被折斷的問題, 不過後來因結構發散引來的氣動力缺陷無法解決, 最終放棄。 蘇聯有兩個機構研究這種氣動佈局, 一個單位用米格-23、一個用蘇-27進行機體改裝測試。

蘇霍設計局還以相關實驗資料為基礎發展S-32計畫, 用於與米格的1.42計畫(後來改稱1.44)進行蘇聯MFI戰鬥機競標。 S-37於1997年9月25日首飛, 幾年下來雖然試飛次數不多, 但證實了S-37的氣動力的確較為出色, 在高速上證實了解決結構發散引起的機動力缺陷問題, 有些性能甚至優於以往的預期值。 垂尾進行了增大, 獲得更好的偏航控制力。

最終俄羅斯決定集中資源發展T50戰鬥機,

S-37在完成測試後停止飛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