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華中師大評選“華研楷模” 入選者呼籲莫疏忽學業

近日, 華中師範大學對第四屆“華研楷模”評選結果進行了公示。 在12名“華研楷模”中, 該校歷史文化學院2015級博士生李海傑入選“創業之星”。

這個小夥子從本科便開始創業。 如今, 他的身份除了在讀博士生, 還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長、一家公司的總經理, 眼下正針對大學生群體開發“時間銀行”專案。

磕磕碰碰走上創業路

李海傑2005年考入大學。 他上大二時利用業餘時間做家教, 大三試水培訓類創業。 “我最初的創業應該叫打工, 主要是在生活壓力下的選擇。 ”他說, 讀本科時家裡發生變故, 他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學業。

當時大學生創業氛圍還不是很濃厚, 家裡人對他“做生意”的選擇並不認可。 但是他執著地走上了創業路。

大學畢業時, 李海傑不但退還了父母為他付的學費, 還攢下了幾萬塊錢, 同時收穫了優秀畢業生的榮譽。 他在一家培訓公司工作了一段時間, 為後來涉足教育培訓行業積累了經驗。 隨後, 他考上了華中師大的專業碩士, 一邊讀研, 一邊創業。

李海傑盯上iOS培訓的商機, 誰料現實給躊躇滿志的他潑了一盆冷水——開班計畫原定50人, 結果只有4人報名。 儘管如此, 他要求授課老師保證課時和品質。 4名來自獨立學院和專科的學生經過培訓, 順利入職知名互聯網企業, 待遇優厚。

李海傑欣慰地想:雖然首期課程虧損了四五萬元,

但自己收穫了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 那就是創新、毅力和誠信。

經歷了磕磕碰碰後, 他逐漸摸出門道, 在大學生就業期望和社會需求的對接中找到商機, 還推出“零學費入學, 就業後付款”的培訓模式, 解決了不少學生的學習資金問題。

瞄準大學生開發“時間銀行”

近幾年, 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利好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 給予李海傑很大的信心和扶持。 他感慨地說:“我的創業從最初出於生活壓力以及不被理解, 變成了有意義的並想要持續下去的事情。 ”

2014年, 李海傑碩士畢業, 決定繼續攻讀博士學位。 由於他讀的是兩年制專業碩士, 考博時難度更大, 他用了整整一年時間, 一邊創業, 一邊備考, 最終成功考上。

讀博期間, 李海傑連續參加了兩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他的兩家公司發展到130餘名員工,

利潤頗豐。 同時, 他在學校裡被評為優秀研究生標兵、優秀研究生幹部。

目前, 李海傑正著手開發“時間銀行”。 在多年校園生活中, 他看到不少大學生處於“生存無壓力, 學習無動力, 實踐無能力”的尷尬狀態, 未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 也沒有制定科學的成長成才規劃;另一方面, 相當一批優秀創意和科研成果又缺乏展示、交流的平臺。 針對這一狀況, 他的創業團隊以虛擬銀行為載體, 開發互聯網應用終端專案, 説明大學生系統、合理地規劃時間。

呼籲學弟學妹莫疏忽學業

創業與學業, 一個也不能少。 明年將博士畢業的李海傑告訴記者,

創業能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有機融合, 而他在學業上堅持深造, 並不僅僅是為了提升學歷, 更重要的是提高自身修養和能力。

李海傑的經歷, 在校園裡引起關注。 時常有學生好奇地問他:大學生創業怎樣才能成功?如何協調學習與創業之間的關係?“大學生創業的難點, 往往在於自身定位不清、缺乏經驗、眼高手低、意志不堅。 ”李海傑說, 學弟學妹應在學好專業的同時, 積極參加社會實踐, 注重各種資源、人脈和經驗的積累, 也要明白創業之路並不是康莊大道。

他認為, 在校大學生提前練兵是好事, 但是一定要權衡好學業與創業的關係, 應以學業為重。 千萬不要一門心思想著創業, 疏忽學業。 其實, 學業和創業並非矛盾的對立面,

更多的是在佔用時間和精力上的衝突, 若把存在的問題一一解決, 也就協調好兩者之間關係了。 ( 記者 韓曉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