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沒有切口的胃癌手術?很多人受益!

3月20日,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正式對外發佈, 該院成功完成首例食管病變內鏡粘膜下剝離術(即ESD術)。

這例手術由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劉劍波主任及內鏡中心李衍軍主任帶領下, 在醫院麻醉科的協助下完成的, 此項技術在郴州市尚屬首例, 標誌著郴州地區內鏡下治療消化道疾病又有了新的提高。

64歲的患者黃某, 外院胃鏡檢查顯示食管中上段粘膜病變, 外院活檢病理提示高級別上皮內瘤變。

在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檢查, 普通內鏡下發現食管片狀粘膜粗糙、糜爛, 放大內鏡下觀察食管病變處IPCL呈井上睛洋分型IV-V1, 提示食管早癌可能性大, 病變局限在黏膜內。 遂對病灶區行盧戈氏碘染色, 反復觀察見病灶區不著色。

手術過程中, 該院消化內科彭昌能醫師操作、麻醉科配合, 為患者實施全麻下“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 病變整塊切除, 創面完整,

無出血、穿孔併發症。

術後患者恢復良好, 無感染、出血等併發症, 目前患者已經出院。

據彭昌能醫師介紹, 患者黃某術後病理診斷為原位癌, 少部分為高分化鱗癌, 水準切緣及垂直切緣均陰性, 免疫組化結果提示淋巴管及血管均無瘤栓, 提示本例ESD為治癒性切除,

無需追加外科手術, 只需內鏡隨訪。

“內鏡粘膜下剝離術(ESD)是近年來出現的針對消化道早癌的微創治療手段, 目前技術逐漸成熟, 成為消道早癌的首選治療手段。 在微創技術下, 通過ESD可完整大塊地切除病變, 同時一併“掃淨”部分黏膜下病變, 實現根治腫瘤的效果。 較之于傳統外科手術, 又具有創傷小、痛苦少、術後恢復快等優勢, 尤其是能夠在根除腫瘤的同時, 完整地保留胃腸道及其機能。 ESD作為消化內鏡領域最尖端的技術, 已成為衡量一家消化內鏡中心技術水準的重要指標。 ”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內鏡中心李衍軍主任說。

據李衍軍主任介紹, 在我國, 由於缺乏對疾病早期預防的觀念, 以及對消化道早期癌的重視不夠等諸多因素, 多數患者就診時已處於中晚期, 治療費用高, 疾病負擔重, 遠期效果差。

對消化道早期癌進行干預和診治, 不僅符合國家腫瘤防治策略, 也是降低患者醫療經濟負擔、改善患者生存品質、降低惡性腫瘤死亡率的有效途徑。

消化內鏡新技術的出現,

不但明顯提高了消化道早期癌的檢出率, 也為消化道早期癌內鏡治療提供了基礎, 為廣大患者帶來福音。

點擊文末【瞭解更多】, 快來體驗沉睡於十裡櫻花林中的感覺吧!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劉振 吳丹

湖南醫聊每日提供專業、靠譜、實用及時的權威健康科普資訊, 讓我們一起收穫健康, 收穫幸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