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時間管理》作者:如何擊退拖延症

時間總是不夠用, 人際關係不夠廣, 事情拖到最後一刻才會做, 想要減肥總是無法成功, 成功總是差了那麼一點, 這大概是人們經常會遇到的問題。

“我們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 一天24小時, 一年365天, 如果按照人均80歲來算的話, 一生也就29200天。 如何使用我們的時間其實就決定了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狀態。 ”

暢銷叢書作家吉姆·蘭德爾(Jim Randel)近日來到上海, 接受了澎湃新聞記者的專訪, 向大家介紹了時間管理的秘訣。

吉姆·蘭德爾畢業于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 是一名律師兼企業家。 三十多年來蘭德爾一直致力於個人成長方面的研究, 他的“個人管理”叢書, 如《時間管理:如何充分利用你的24小時》《毅力:如何培養自律的習慣》《人際網路:將人脈的力量最大化》等暢銷全球超過20個國家, 在中國就曾兩次榮登電子書暢銷版的榜首。

蘭德爾的作品2012年引入中國, 蘭德爾說自己也沒想到在遙遠的中國有這麼多讀者會喜歡他的書。

“讀者的來信我每一封都會回復, 很多中國讀者寫Email給我, 向我諮詢個人成長方面的問題和困惑, 比美國讀者還要多。 ”蘭德爾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他感覺中國讀者更清楚自己的問題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在哪裡, 擁有很強的上進心。

關於個人成長的書籍有很多, 蘭德爾的這套叢書有一些特別。 沒有冗長的文字描述和深奧的理論描寫, 而是像PPT演示一般的排版。 “我們大概已經閱讀了無數本關於時間管理的書籍和文章, 但這一閱讀過程本身就是在浪費時間, 理論也大同小異。 事實上, 有關時間管理的原則, 你需要知道的大約只有50條。 我將50條理論融進了這本《時間管理》的小冊子中,

讀者一個小時就能讀完。 ”蘭德爾表示, 他特意採用的簡潔設計, “雖然形式簡約, 但我對待其中的資訊卻非常認真, 不要把形式和內容混為一談。 ”

“時間是一種快速移動的資產。 你所擁有的時間就只有那麼多。 如何運用你所擁有的時間對於你的前程來說, 將是至關重要的。 ”在公眾眼中蘭德爾無疑是個成功人士, 經營企業, 身兼律師、暢銷書作家, 身兼三職的他能將時間安排得恰到好處。

蘭德爾說自己也不是生來就如此高效, “我十幾歲時也一團糟, 沒有時間概念。 做事情愛拖延, 必須要學習的東西非得等到大半夜才會拿起書本。 讀了法學院後, 開始意識到時間管理的重要性。 ”

然而在閱讀了大量相關書籍後,

蘭德爾產生了困惑, “大部分時間管理的書籍太注重技巧, 比如怎麼省下5分鐘、10分鐘。 但實際操作下來, 會發現反而帶來了麻煩, 眼光只盯著小地方。 ”

蘭德爾認為“意識”是時間管理的先決條件。 “首先應該回顧下日常生活, 你把每一分鐘用在了什麼地方, 時間日誌會讓你更瞭解自己, 也讓自己保持敏感, 而不是麻木。 ”

目標是成功的催化劑, 蘭德爾的記事本上, 總是會寫上一段時間內的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 蘭德爾稱之為“目標提供路線”。 “當你畫完這張目標提供路線後, 可以清晰看到目標和時間互相連接的過程, 越清晰, 人們的接受度越高, 也越有完成的衝動和使命感。 ”

“選擇很重要, 也很困難。 在完成上面的步驟後, 你需要做一個徹底的反省,

找到一個平衡點。 你到底想要得過且過——做你現在馬上想做的事;還是為未來著想——做那些能讓你今後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的事情呢。 ”

蘭德爾還是給大家潑了點冷水:“我不打算告訴你, 只要你努力奮鬥就可以得到任何想要的東西。 生活卻偏偏不是這樣, 很多因素和時間都超出了人們的控制能力範圍, 而這將會對你的生活走向產生影響, 生活是不公平的。 ”

“但我可以告訴你, 通過做出正確的選擇, 通過使自己保持一種想要成功的姿態, 你就可以獲得更多的機會, 去實現你想要達成的目標。 ”

有毅力、會時間管理、懂人際交往,這些是天生的嗎?後天能否塑造?蘭德爾對此抱有樂觀的態度:“這些能力並不像IQ一樣是天生的,我自己和身邊無數人的案例證明,它們是可以培養的,這就像是一種生存的軟技能。我在書裡介紹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方法,去訓練自己,然後養成習慣。”

蘭德爾有4名子女,每個孩子性格各不相同。“我的小兒子很害羞,大女兒容易發胖想減肥。他們都有著現階段需要去克服的問題,作為他們的父親,我能做的就是以身作則,協助他們制定一些計畫。可能在開始階段會有反復和小挫折,但隨著計畫的推進,他們會自覺地參與進來。懶惰、拖延、消極是每個人都會出現的情緒和行為,不要把‘敵人’想得太強大,你越瞭解自己,越從實際入手訓練自己,‘敵人’就越不堪一擊。”

自我意識、自律、上進心、專注力、創造力、毅力、說服力、時間管理,蘭德爾將這8點列為生活技能。

蘭德爾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他觀察過許多商業、法律界人士,成功人士往往非常注重觀察自己的生活效率,並不斷加以改進。“別人不喜歡做的事情,成功人士也不喜歡做。儘管如此,成功人士還是去做了。這句話是E.N.格雷在《成功學研究》中提到的觀點,我很贊同。所以如果你願意,從現在開始去改變一些東西吧。”

有毅力、會時間管理、懂人際交往,這些是天生的嗎?後天能否塑造?蘭德爾對此抱有樂觀的態度:“這些能力並不像IQ一樣是天生的,我自己和身邊無數人的案例證明,它們是可以培養的,這就像是一種生存的軟技能。我在書裡介紹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方法,去訓練自己,然後養成習慣。”

蘭德爾有4名子女,每個孩子性格各不相同。“我的小兒子很害羞,大女兒容易發胖想減肥。他們都有著現階段需要去克服的問題,作為他們的父親,我能做的就是以身作則,協助他們制定一些計畫。可能在開始階段會有反復和小挫折,但隨著計畫的推進,他們會自覺地參與進來。懶惰、拖延、消極是每個人都會出現的情緒和行為,不要把‘敵人’想得太強大,你越瞭解自己,越從實際入手訓練自己,‘敵人’就越不堪一擊。”

自我意識、自律、上進心、專注力、創造力、毅力、說服力、時間管理,蘭德爾將這8點列為生活技能。

蘭德爾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他觀察過許多商業、法律界人士,成功人士往往非常注重觀察自己的生活效率,並不斷加以改進。“別人不喜歡做的事情,成功人士也不喜歡做。儘管如此,成功人士還是去做了。這句話是E.N.格雷在《成功學研究》中提到的觀點,我很贊同。所以如果你願意,從現在開始去改變一些東西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