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75歲的老紳士玩日本玩具,全球40萬人圍觀

誰的童年沒一兩個最愛的玩具,

男孩愛車、女孩愛娃娃,

但這些玩具你會保存多久?

反正狂丸菌有了電腦

自己的四驅車就開始吃灰了···

然而英國有一位紳士,

入坑玩具後堅持玩了60多年。

不僅如此,

它擁有超過25000件玩具,

並一邊玩玩具,

一邊在全球收穫了超過46萬粉絲···

這樣的人生簡直碉堡了。

今天狂丸菌就來給大家講講

這位英國老紳士的故事,

他就是Tim Rowett,

一個永遠12歲的老頑童。

所以···40多萬觀眾

到底在看這位老爺子玩什麼呢?

可能和你想像的不同,

Tim玩的玩具沒有一樣是“正常”的。

比如這個像螺旋槳一樣的“撥浪鼓”:

還有什麼會尬舞的小人:

外表是個簡單的立方體,

但其實超炫酷的萬花筒:

以及這個醜起來不要命的

奇怪侏儒玩偶:

上萬的玩具裡小的只有拇指大小:

大的能噴射個沒完,比人還高:

另外這些五花八門的玩具

從哪裡來的都有。

它們有的年代久遠,

有的已經絕版,

當然還有些是匠人突發奇想的偶然之作。

最重要的是,

它們來自全球各地,

比如美國的大樹陀螺:

來自日本的“木棍長鞭”:

Tim還收集到過一件中國的“玩具”,

用來暗殺的茶壺。

正常來說它能倒出兩種液體,

一種有毒、一種無毒。

這特麼也算是玩具···

老爺子的收集範圍略廣呀:

最逗比的是這件德國玩具,

你覺得這只鱷魚是幹嘛用的?

其實這是個強力氣球:

吹大了可以隨意揉捏···

你們德國人還玩這種東西?

沒想到你們是這樣的德國小孩。

總之這些稀奇古怪的玩具

全部都透露著各種腦洞,

讓人錯愕的同時也有些驚歎,

世界上還有這種奇葩玩具存在。

不過有些也會帶有強烈的藝術感。

比如這個木質的雕塑,

一面是骷髏代表著死亡:

而隨著旋轉另一面是胎兒,

則代表著新生。

這簡直鵝妹子嚶~

用Tim的話來講,

這些玩具有點不可思議。

話說Tim也是個多面的老頭。

雖然他秉持著英國的紳士風格,

任何時間都穿著筆直西裝,

說話慢條斯理。

但他在視頻中的逗比表現

已經把它完全出賣了,

老爺子就是一個長不大孩子。

看著穩重其實更愛耍酷:

吃霜淇淋的樣子就像個小朋友:

當然也經常被基友整蠱,

活脫脫就是一個愛玩的老頑童:

而這一切的表現,

其實都源自於他對玩具的熱愛。

說起來他的第一個玩具,

是一隻帕丁頓玩具熊。

帕丁頓小熊的設計靈感,

來源自二戰期間英國的失散兒童。

它們脖子上戴著銘牌,

提著自己的小行李,

孤獨的在坐在月臺中。

而老爺子也正好出生于二戰期間,

這只小熊令他印象極為深刻。

Tim正式入坑玩具收集是在學生時代。

上學後一位學校的女老師

送給他一本玩具圖鑒,

從此打開了他對玩具認識的新世界。

於是在他的人生過程中,

玩具成了他的朋友,

而收集玩具成為了一種愛好。

當然這愛好有點“喪心病狂”了,

如今他擁有

超過25000件不同的玩具,

幾乎塞滿了整個屋子,

狂丸菌真是給你們這些收集控跪了。

面對這些玩具,

Tim最常說的一個詞就是weird的,

“它不可思議了”。

確實,在Tim的家中,

這種不可思議隨處可見。

隨便一抬頭,

牆上的表就是一款玩具。

別以為它只是把時間換成了小鳥,

報時的時候

它會響起相應鳥兒的叫聲。

劃出一根火柴又是玩具:

帶上眼鏡火焰直接變成了金魚:

另外他家衛生間放紙的地方也有玩具:

不過真正令狂丸菌開眼的,

是在Tim家滿櫃子的書籍中,

隨便抽出一本也是玩具···

比如這本《數羊》:

狂丸菌還以為

這是老爺子休閒娛樂的哲學讀物。

結果打開以後書裡全都是羊···

真是有助睡眠的奇書呀,

而且老爺子明顯看了不少。

另外還有這本《男人有多瞭解女人》:

打開後一片空白···

Tim爺爺泥垢了!

如果上面兩個太像段子,

那後面的書

則會讓你對人類工藝感到神奇,

比如這本書的書頁一折就是一幅畫:

同一本書反過來一折又一副畫,

簡直神了:

當然還有不少這種翻頁動畫本:

而Tim的收藏不會僅有這麼簡單,

比如下面這個,

它一本書就能看三段動畫。

從1、2、3不同位置翻三次,

就能夠展示不同的動畫效果:

第一次翻動右上角小鳥消失了:

第二次翻動右下角小女孩去追它:

第三次翻動中間他們在一起了:

狂丸菌感覺碉堡,

我從來沒有這麼愛看書過。

他甚至隨手拿出一個物件

就能做出一期視頻的專題,

比如各種“蜘蛛”:

以及全世界的各種“紙牌”:

甚至“夾子”也有不同的玩具,

有普通到隨處可見的小玩意:

也有像藝術品一樣的珍藏:

對於玩具收藏,

起初Tim只是自己默默的自娛自樂,

最多也就是把一些玩具

送給兒童醫院的孩子們。

在2007年65歲的Tim退休後,

他決定把這些玩具安利給更多的人。

好友前BBC製片人Hendrik Ball

與他一起重置了一個電視欄目,

Grand Illusions老爺爺的幻想。

欄目於2008年在YouTube上連載,

至今收穫了40多萬粉絲,

1億2千多萬播放量。

人們對於老爺子的玩具

有著極大的好奇感與興趣,

不少觀眾覺得,

這絕對是最理想的爺爺:

當然也有人認為,

如果能讓他呆在Tim的小屋裡,

網路什麼的就去見鬼吧:

狂丸菌倒是覺得他才是

最真實的機器貓,

什麼好玩的都有。

成了網紅的老爺子更加專注于玩具收集,

無論是年代久遠的,

或者是新買來的,

他都樂意拿出來

給自己的粉絲詳細的演示、試玩。

當然他還熱衷於自黑,

你這網紅體質也是沒誰了。

除了逗比搞怪,

老爺子認真地時候也超帥。

在一則BBC短片中Tim說:

他認為玩具也擁有著生命,

當它們不再被使用時,

就代表著死亡。

而他建立這個頻道的目的,

就是把它們從墓地里拉出來,

展示給全世界更多

想要繼續使用它們的人,

讓玩具的生命得以繼續。

有沒有感覺

這就是現實版的玩具總動員?

將自己的愛好專注並做到最好,

將心愛之物永遠的保護起來,

安利給更多的人,

狂丸菌覺得這位老紳士

簡直不能更棒了。

最後狂丸菌想說的是,

想要成為Tim這樣的有愛的老紳士,

最好要選對愛好,

否則讓孫子翻出來了當年的女裝照···

這就尷尬了。

大的能噴射個沒完,比人還高:

另外這些五花八門的玩具

從哪裡來的都有。

它們有的年代久遠,

有的已經絕版,

當然還有些是匠人突發奇想的偶然之作。

最重要的是,

它們來自全球各地,

比如美國的大樹陀螺:

來自日本的“木棍長鞭”:

Tim還收集到過一件中國的“玩具”,

用來暗殺的茶壺。

正常來說它能倒出兩種液體,

一種有毒、一種無毒。

這特麼也算是玩具···

老爺子的收集範圍略廣呀:

最逗比的是這件德國玩具,

你覺得這只鱷魚是幹嘛用的?

其實這是個強力氣球:

吹大了可以隨意揉捏···

你們德國人還玩這種東西?

沒想到你們是這樣的德國小孩。

總之這些稀奇古怪的玩具

全部都透露著各種腦洞,

讓人錯愕的同時也有些驚歎,

世界上還有這種奇葩玩具存在。

不過有些也會帶有強烈的藝術感。

比如這個木質的雕塑,

一面是骷髏代表著死亡:

而隨著旋轉另一面是胎兒,

則代表著新生。

這簡直鵝妹子嚶~

用Tim的話來講,

這些玩具有點不可思議。

話說Tim也是個多面的老頭。

雖然他秉持著英國的紳士風格,

任何時間都穿著筆直西裝,

說話慢條斯理。

但他在視頻中的逗比表現

已經把它完全出賣了,

老爺子就是一個長不大孩子。

看著穩重其實更愛耍酷:

吃霜淇淋的樣子就像個小朋友:

當然也經常被基友整蠱,

活脫脫就是一個愛玩的老頑童:

而這一切的表現,

其實都源自於他對玩具的熱愛。

說起來他的第一個玩具,

是一隻帕丁頓玩具熊。

帕丁頓小熊的設計靈感,

來源自二戰期間英國的失散兒童。

它們脖子上戴著銘牌,

提著自己的小行李,

孤獨的在坐在月臺中。

而老爺子也正好出生于二戰期間,

這只小熊令他印象極為深刻。

Tim正式入坑玩具收集是在學生時代。

上學後一位學校的女老師

送給他一本玩具圖鑒,

從此打開了他對玩具認識的新世界。

於是在他的人生過程中,

玩具成了他的朋友,

而收集玩具成為了一種愛好。

當然這愛好有點“喪心病狂”了,

如今他擁有

超過25000件不同的玩具,

幾乎塞滿了整個屋子,

狂丸菌真是給你們這些收集控跪了。

面對這些玩具,

Tim最常說的一個詞就是weird的,

“它不可思議了”。

確實,在Tim的家中,

這種不可思議隨處可見。

隨便一抬頭,

牆上的表就是一款玩具。

別以為它只是把時間換成了小鳥,

報時的時候

它會響起相應鳥兒的叫聲。

劃出一根火柴又是玩具:

帶上眼鏡火焰直接變成了金魚:

另外他家衛生間放紙的地方也有玩具:

不過真正令狂丸菌開眼的,

是在Tim家滿櫃子的書籍中,

隨便抽出一本也是玩具···

比如這本《數羊》:

狂丸菌還以為

這是老爺子休閒娛樂的哲學讀物。

結果打開以後書裡全都是羊···

真是有助睡眠的奇書呀,

而且老爺子明顯看了不少。

另外還有這本《男人有多瞭解女人》:

打開後一片空白···

Tim爺爺泥垢了!

如果上面兩個太像段子,

那後面的書

則會讓你對人類工藝感到神奇,

比如這本書的書頁一折就是一幅畫:

同一本書反過來一折又一副畫,

簡直神了:

當然還有不少這種翻頁動畫本:

而Tim的收藏不會僅有這麼簡單,

比如下面這個,

它一本書就能看三段動畫。

從1、2、3不同位置翻三次,

就能夠展示不同的動畫效果:

第一次翻動右上角小鳥消失了:

第二次翻動右下角小女孩去追它:

第三次翻動中間他們在一起了:

狂丸菌感覺碉堡,

我從來沒有這麼愛看書過。

他甚至隨手拿出一個物件

就能做出一期視頻的專題,

比如各種“蜘蛛”:

以及全世界的各種“紙牌”:

甚至“夾子”也有不同的玩具,

有普通到隨處可見的小玩意:

也有像藝術品一樣的珍藏:

對於玩具收藏,

起初Tim只是自己默默的自娛自樂,

最多也就是把一些玩具

送給兒童醫院的孩子們。

在2007年65歲的Tim退休後,

他決定把這些玩具安利給更多的人。

好友前BBC製片人Hendrik Ball

與他一起重置了一個電視欄目,

Grand Illusions老爺爺的幻想。

欄目於2008年在YouTube上連載,

至今收穫了40多萬粉絲,

1億2千多萬播放量。

人們對於老爺子的玩具

有著極大的好奇感與興趣,

不少觀眾覺得,

這絕對是最理想的爺爺:

當然也有人認為,

如果能讓他呆在Tim的小屋裡,

網路什麼的就去見鬼吧:

狂丸菌倒是覺得他才是

最真實的機器貓,

什麼好玩的都有。

成了網紅的老爺子更加專注于玩具收集,

無論是年代久遠的,

或者是新買來的,

他都樂意拿出來

給自己的粉絲詳細的演示、試玩。

當然他還熱衷於自黑,

你這網紅體質也是沒誰了。

除了逗比搞怪,

老爺子認真地時候也超帥。

在一則BBC短片中Tim說:

他認為玩具也擁有著生命,

當它們不再被使用時,

就代表著死亡。

而他建立這個頻道的目的,

就是把它們從墓地里拉出來,

展示給全世界更多

想要繼續使用它們的人,

讓玩具的生命得以繼續。

有沒有感覺

這就是現實版的玩具總動員?

將自己的愛好專注並做到最好,

將心愛之物永遠的保護起來,

安利給更多的人,

狂丸菌覺得這位老紳士

簡直不能更棒了。

最後狂丸菌想說的是,

想要成為Tim這樣的有愛的老紳士,

最好要選對愛好,

否則讓孫子翻出來了當年的女裝照···

這就尷尬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