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醫聯體須避免“同床異夢”才能進入良性發展軌道

【導讀】醫院資訊化建設要打破“資訊孤島”;醫聯體要進入良性發展軌道, 必須避免“同床異夢”。 日前, 在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醫院發展研究院新一輪建設啟動大會暨中國醫院發展研究院首期“醫院發展創新論壇”上, 醫藥衛生領域的專家、學者犀利開講, 把脈新醫改。

期待上海探路現代醫院管理

“醫療聯合體”正成為新醫改推進中的熱詞。 目前, 各地出現了多種形式的醫聯體, 包括城鄉醫療機構的垂直整合、區域內醫院的水準整合、以學科為紐帶的整合, 以及借助互聯網的跨地域虛擬整合等。 首先探索醫聯體改革的上海,

下一步醫聯體該如何發展, 一直備受關注。

“醫聯體的發展需要規範建設內容和形式。 ”國家衛計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代濤談到, 醫療機構的整合需要統一監管評價、知識系統、管理結構等, 在此期間, 建立各方共同受益的激勵機制十分重要, 否則難免“同床異夢”。

要發展醫聯體, 推進新醫改, 資訊化是繞不開的話題。 “公立醫院要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 包括醫療行為監管、藥價調整、績效考評等, 這一系列改革都需要資訊化支撐。 ”國家衛計委統計資訊中心主任孟群談到, 現有醫院依然存在“資訊煙囪”, 資料間沒有打通, 以至於“煙囪林立”, 形成“資訊孤島”。

醫療資料資訊的標準化建設、互聯互通,

是要能應用。

“大資料治理為醫院管理、監督提供了機遇。 ”北京大學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稱, 上海的公立醫院改革和管理水準走在全國前列, 離不開申康資料平臺和上海衛計委資訊平臺的支撐。 所有醫院的運營資訊在這些平臺上一目了然, 這也為今後醫改中, 解決醫院不合理費用增加等難題, 提供了決策依據。

據悉, 國家衛計委目前已開展醫院資訊標準互聯互通測評, 上海市兒童醫院達到了“四級甲等”水準, 這是當前醫療資料互聯互通的最高等級水準。

深化醫改需要重塑就醫體系

我國本輪醫改方案在2009年出臺, 至今走過8年。 近來, 新檔頻出, 在業內人士看來, 這意味著“醫改進入了攻堅克難期”, 很多老制度需要“動一動”了。

“中國的醫改, 政府做了很多努力, 建起了全球最大的醫保網, 投入大大增加。 但是, 政府去年投入近1.5萬億元, 老百姓的抱怨還是大。 ”李玲說, 老百姓的抱怨主因還是就醫負擔依然沉重, 因病致貧現象很明顯。

醫生、醫院抱怨也很大, 醫生看病“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 醫院沒日沒夜地接診, 但依然存在債務問題。

到底哪裡出了問題?專家反復提及, 深化醫改需要重塑就醫體系, 這就需要思考我們到底要建立什麼樣的就醫制度。 “即便你在美國, 再有錢, 也一定是首診在基層醫療機構, 通過基層醫療機構有序轉診。 因為醫療資源永遠是稀缺的。 ”李玲說。

重塑就醫體系, 同時破除“以藥養醫”, 建立符合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等,

這都是推進醫改必須實施的環環相扣的工作。 “其中重要的一點是建立正向激勵機制的環境。 ”上海市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金春林說, 建立正向激勵機制並沒有想像中複雜, 把財政資金、醫保資金結合起來, 設立一套激勵機制, 誰用較低的費用把病治好了, 誰就能得到高收入, 據此形成一種氛圍, 即醫患是同盟, 對付共同的敵人——疾病。

高校要擔當好中國醫改“智庫”

調配財政、醫保資金, 設立新制度, 說到底, 需要“三醫聯動”。 醫療、醫保、醫藥這“三醫”到底如何聯動?如何避免“聯而不動”?這在專家看來, 是時候多部門、多方協同了!

“新醫改進入克難攻堅期, 單兵突進不再可行。 ”李玲稱, 醫療衛生制度是現代國家制度的一部分,

涉及到國家治理, 這不是單純依靠行政部門就可以引領、推進的。

專家稱, 高校要擔當好中國醫改的“智庫”角色。 據瞭解, 上海交大中國醫院發展研究院在2015年受國家衛生計生委相關司局、上海市衛生計生委的委託, 完成的《建設符合中國國情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系列研究》, 已寫入國家級指南。

此次中國醫院發展研究院新一輪建設新啟動15家研究所。 “新醫改中, 高校尤其是醫學院要發出聲音, 及時總結醫學院及其附屬醫院的現代醫院管理經驗, 為加快公立醫院改革提供了理論和智力支持。 ”中國醫院發展研究院院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黨委書記範先群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