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網紅失靈,雅詩蘭黛宣佈停產金小妹代言的彩妝系列【好奇心日報】

本周, 雅詩蘭黛集團宣佈將停產針對 80、90 後推出的化妝品生產線 The Estée Edit by Estée Lauder。

The Estée Edit 是雅詩蘭黛集團旗下的品牌雅詩蘭黛和絲芙蘭在 2016 年 3 月合作推出的一個新系列,

既有護膚品也有彩妝, 共 82 個 SKU, 價格在 15 美元—50 美元。 由於是和絲芙蘭合作, 這個系列管道主要是絲芙蘭的實體店和電商, 以及雅詩蘭黛的電商。 另外, 在 2016 年 11 月, 雅詩蘭黛還為它在倫敦開了獨立門店, 當然也售賣一些雅詩蘭黛品牌的產品。

儘管是在小眾化妝品牌都混得風生水起的時候推向市場, 但 The Estée Edit 並未把產品功能拿來做概念, 它唯一的亮點就是請了著名網紅 Kendall Jenner 和韓裔美妝博主 Irene Kim 來代言, 並很直白地告訴市場:它這麼做就是為了和產品的定位契合, 吸引年輕人。

“雅詩蘭黛找到絲芙蘭要針對年輕時髦的消費者做了這個概念的產品。 我們和雅詩蘭黛的團隊有全方位的合作。 對於絲芙蘭的消費者來說, 這是一個很棒的品牌。 而對於雅詩蘭黛來說, 也是一個靠近年輕消費者的好方式。 ” 絲芙蘭的零售高級副總裁 Artemis Patrick 在去年 The Estée Edit 剛推出時說。

當時, 市場呼聲的確挺高。 諮詢公司 NPD 的副總裁兼全球行業分析師 Karen Grant 則評價是“必要的”。 “雅詩蘭黛這個品牌在抗衰老的市場很有名氣, 吸引年輕人的注意也同樣重要。 ” 她說。

然而, The Estée Edit 不是很“爭氣”。

去年秋天, 雅詩蘭黛集團的首席執行官 Fabrizio Freda 就曾表示, The Estée Edit 在產品方面將面臨調整。

現在, 更難看的一個結果是 The Estée Edit 達不到雅詩蘭黛計畫的 6000 萬美元的銷售額。

停產後, 82 個 SKU 的庫存產品會放在絲芙蘭以 7 折銷售(現在登錄絲芙蘭官網就能看到 The Estée Edit 所有的產品都在打折)。 另外, The Estée Edit 將於 9 月停止在美國、加拿大的絲芙蘭以及 Selfridges 和位於倫敦的獨立門店銷售。 而所有的線上銷售將於年底結束。

一位未透露姓名的行業分析師把 The Estée Edit 的失利歸結為“強行裝酷”。 “一個品牌要走多遠得謹慎考慮。 如果用力過猛, 消費者會覺得你只是在扮酷。 ”這位分析師說。 他還表示, Kendall Jenner 根本不是這條產品線合適的代言人。

“一般來說, 網紅能為產品帶來影響力是當她能真的熱愛這個品牌, 並融入這個品牌, 也能使用這個品牌, 並自發在自己的社交媒體帳號上發佈內容。 這能帶來忠誠感。” 時尚諮詢公司 Tribe Dynamics 的聯合創始人兼總裁 Conor Begley 說。

而 Kendall Jenner 不是那種著重化妝的網紅。甚至去年 5 月,在 The Estée Edit 在倫敦做的一個活動上,她毫不掩飾地說:“我不太精心化妝,只化很輕的粉底,一些胭脂,很簡單,差不多 10 分鐘就完事兒。” 翻一翻 Kendall Jenner 的 Instagram 的帳號也會發現,這位代言人也很少發和 The Estée Edit 相關的內容。

關於 The Estée Edit 停產的原因,雅詩蘭黛的說辭則委婉了許多。

“雅詩蘭黛和絲芙蘭共同開發了 The Estée Edit 這條產品線來吸引年輕消費者。同時,雅詩蘭黛這個品牌已經通過數位傳播等方式接觸到了這個消費群體。經過一年的洞察和學習,我們認為在北美市場專門做一個產品線來吸引年輕人沒有必要。同時,我們仍然和絲芙蘭是合作關係,希望我們可以繼續和絲芙蘭開發出新專案。” 雅詩蘭黛的公告寫道。

看起來,雅詩蘭黛想說的是,在創立這條產品線之初就有“玩票”的打算, The Estée Edit 的主要作用是用來試水。

不過,雅詩蘭黛集團的確是想要吸引更多年輕消費者,既在考慮為 MAC 、CLINIQUE 這樣的傳統核心品牌的轉型,同時也通過收購小眾彩妝品牌,比如 Becca Cosmetics 和 Too Faced 來填補市場空白。

就在剛宣佈要停產 The Estée Edit 的第二天,雅詩蘭黛集團又宣佈入股 2013 年創立的化妝品公司 Deciem。Deciem 旗下有 10 個品牌,最著名的是 The Ordinary,目標消費群體同樣是 80、90 後。

另外,雅詩蘭黛還宣佈要加大投入和貝嫂合作的彩妝產品線,SKU 會從 14 擴大到 28,產量提高 3 倍,零售點從 450 個上升到 1200。

據說,貝嫂也在和雅詩蘭黛集團討論是否有可能把合作產品線增加護膚產品、眉妝產品等。但雅詩蘭黛暫未宣佈有把合作產品線常規化的打算。畢竟,貝嫂也是另一種形式的網紅。

而 The Estée Edit 的停產也可算作是網紅經濟春風得意以來第一個高調失敗的案例。

題圖和文內圖來自:multivu.com、68.media.tumblr.com、i.dailymail.co.uk。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 ,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這能帶來忠誠感。” 時尚諮詢公司 Tribe Dynamics 的聯合創始人兼總裁 Conor Begley 說。

而 Kendall Jenner 不是那種著重化妝的網紅。甚至去年 5 月,在 The Estée Edit 在倫敦做的一個活動上,她毫不掩飾地說:“我不太精心化妝,只化很輕的粉底,一些胭脂,很簡單,差不多 10 分鐘就完事兒。” 翻一翻 Kendall Jenner 的 Instagram 的帳號也會發現,這位代言人也很少發和 The Estée Edit 相關的內容。

關於 The Estée Edit 停產的原因,雅詩蘭黛的說辭則委婉了許多。

“雅詩蘭黛和絲芙蘭共同開發了 The Estée Edit 這條產品線來吸引年輕消費者。同時,雅詩蘭黛這個品牌已經通過數位傳播等方式接觸到了這個消費群體。經過一年的洞察和學習,我們認為在北美市場專門做一個產品線來吸引年輕人沒有必要。同時,我們仍然和絲芙蘭是合作關係,希望我們可以繼續和絲芙蘭開發出新專案。” 雅詩蘭黛的公告寫道。

看起來,雅詩蘭黛想說的是,在創立這條產品線之初就有“玩票”的打算, The Estée Edit 的主要作用是用來試水。

不過,雅詩蘭黛集團的確是想要吸引更多年輕消費者,既在考慮為 MAC 、CLINIQUE 這樣的傳統核心品牌的轉型,同時也通過收購小眾彩妝品牌,比如 Becca Cosmetics 和 Too Faced 來填補市場空白。

就在剛宣佈要停產 The Estée Edit 的第二天,雅詩蘭黛集團又宣佈入股 2013 年創立的化妝品公司 Deciem。Deciem 旗下有 10 個品牌,最著名的是 The Ordinary,目標消費群體同樣是 80、90 後。

另外,雅詩蘭黛還宣佈要加大投入和貝嫂合作的彩妝產品線,SKU 會從 14 擴大到 28,產量提高 3 倍,零售點從 450 個上升到 1200。

據說,貝嫂也在和雅詩蘭黛集團討論是否有可能把合作產品線增加護膚產品、眉妝產品等。但雅詩蘭黛暫未宣佈有把合作產品線常規化的打算。畢竟,貝嫂也是另一種形式的網紅。

而 The Estée Edit 的停產也可算作是網紅經濟春風得意以來第一個高調失敗的案例。

題圖和文內圖來自:multivu.com、68.media.tumblr.com、i.dailymail.co.uk。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 ,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