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古代珠寶流蘇的面紗

Lady Gaga在“妝飾”一道上又有驚人之舉。 她前往日本為資生堂拍攝廣告, 在雙眼的前面各掛一道金色的“流蘇簾”。 這一對輕簾的“簾楣”粘在眉毛部分, 貼著閃閃的水晶花飾, 其下垂有數道金色的垂鏈, 形成一道袖珍的疏簾, 長度剛及唇側。 於是, 便有條條金色流蘇在她的眼前、頰前不停的蕩來晃去, 簾影之間隱約顯露重彩描畫的妙目, 烈焰般紅唇也因兩側金簾的映襯顯得格外豔耀妖嬈, 氣勢迫人。

我對這位女星的奇妝異服一向沒有興趣, 唯獨這一次不禁喝彩叫絕。 在“東方”的歷史上, 女性曾經習慣用各式面紗遮住面孔, 是多個文化區域中都出現的風俗, 留給世人很深的印象。 LadyGaga到日本為化妝品名牌拍廣告, 特意在面龐上懸掛兩道俏麗的“眼簾”, 正是巧妙的化用了在整個亞洲古老而普遍的往昔傳統, 也算是在向東方的時尚歷史致敬。 然而, 雖然是古老亞洲風俗的回聲, 但她卻巧妙的將“面紗遮臉”這一做法徹底翻新, 致敬的同時似乎又有一種調皮的味道, 並且創造出很罕見的一樣飾物。

然而, 細究起來, 在東方各地的文化中, 雖然存在著各種面紗, 但以類似垂簾式的飾品擋住面孔, 卻並不常見。 應該說,

只有中國歷史上曾經存在這一做法, 具體來說, 明清貴婦們曾經在華冠的前額口沿上垂飾成排的珠串, 從而在粉面的前方造成一道晃蕩不止的珠寶流蘇面紗。 由此推測, 只有“鳳冠”才能是Lady Gaga唯一的靈感來源。

“鳳冠霞帔”, 是明清時代貴婦、官員夫人的標準形象。 丈夫做了官, 其嫡妻就會同時得到朝廷頒發的“誥封”——有點相當於資格證書——就此成為“誥命夫人”, 獲得穿戴“鳳冠霞帔”的資格。 需清楚的是, 以珠寶冠與霞帔作為貴婦身份的標誌, 是在宋代才形成的風俗, 並且一直沿襲到明清。 所以, 漢唐時的美人如趙飛燕、楊貴妃們是從來不曾見過這等打扮的。

實際上, 在明代的正式規定中, 只有皇后的翠冠上可以飾龍與鳳, 是真正的“鳳冠”。

太子妃的冠便只能飾翬鳥, 名為“翬冠”;妃、嬪及以下貴婦之冠則飾翟鳥, 叫“翟冠”, 並且, 隨著品級的逐級降低, 翟的數目也依次減少。 不過, 在珠翠琳琅的冠面上, 鳳、翬、翟的形象區別其實並不明顯, 所以民間便把這些寶冠一律美稱作“鳳冠”。

從明代中期開始, 社會風氣自由活躍, 鳳冠普遍“僭越”官方禮制, 冠上的鳳翟以多為美, 不再受規定數目限制。 於是通行的樣式便為冠前面並列一排立體的鳳翟, 這些鳳翟均會在喙中銜著一串珍珠, 珠串上還綴有寶石、玉或金銀的花飾與墜角, 以華貴與輕巧爭勝。 珠串最初很短, 但逐漸越變越長, 最終延伸到貴婦們的脖頸處, 宛如在她們的面前垂了一道稀疏珠簾。 《儒林外史》中, 一位王太太如此吹噓自己身份尊貴:“就替大女兒送親,

送到孫鄉紳家……孫家老太太戴著鳳冠, 穿著霞帔, 把我奉在上席正中間, 臉朝下坐了。 我頭上戴著黃豆大珍珠的拖掛, 把臉都遮滿了, 一邊一個丫頭拿手替我分開了, 才露出嘴來吃他的蜜餞茶!”這番誇耀雖然粗俗可笑, 但倒也是以真實情況做基礎的。

串著寶石的珍珠掛絡永遠不肯安歇的輕蕩著, 唇嬌頰豔的粉面掩映在其間, 似乎眉目分明, 卻又難以真正看清, 大約反而形成一種獨特的誘惑感。 如此說來, 貴婦戴上這種鳳冠, 也就是擁有了一道珍珠與寶石特製而成的面紗。

在清代,滿族貴婦擁有一種叫做“鈿子”的冠飾,受鳳冠影響,鈿子的前額口沿同樣垂有一排珠玉串,到後來,這些珠串日漸拉長,延伸到眼部以下。因此,當滿族後妃公主命婦們佩戴鈿子的時候,也會在面前形成一道流蘇珠簾形成的、半遮半露的面紗。

隨著中國進入現代化的進程,鳳冠也好,鈿子也好,沉重的傳統冠飾一律被拋棄。大概很多人,尤其是設計師,都會注意到古代女用寶冠所帶有的那一道珠串搖盪的簾幕,它讓一張粉面亦遮亦現,說看不清吧,稀疏的珠流蘇間分明約略顯露出黛眉杏目,粉頰朱唇;說看得見吧,又有那些珠串子擋在面容之前,讓你就是難窺全貌,它們一刻不安分的輕搖緩蕩,倒讓觀者幻覺,好像是自己的目力無法聚焦,那珠簾後的伊人始終雖近猶遠,像夢一樣無法切實的接近。這些珠串本身就在設計上有極大的發揮餘地,它們與珠簾後的面容,與讓那面容煥發光華的彩妝,可以進行非常有趣的互動的遊戲。無疑很多人都渴望把往昔這一獨特的、為中國獨有的風情一幕加以傳承,但是,此般珠寶流蘇面紗所依託的華麗鳳冠卻讓今天的人犯了難,這些冠飾巨大而沉重,似乎與現代女性俐落敏捷、輕鬆自由的形象難以配套。於是,傳統貴婦的珠寶流蘇面紗便難以在現代時尚設計中現影。

Lady Gaga,或者說她所信任的首飾設計師、造型師卻嘲笑了我們的僵化思維,她們利用現代材料輕巧的特點,將頭冠部分徹底刪除,簡潔地保留流蘇珠簾部分,並且將其化成兩面擋在眼前的金色小簾,直接黏貼在眉梁之處。這是又一個近乎震撼性的範例,教導我們在面對綿長、悠久的傳統寶藏時,應該最大限度的調動想像力,“化用”而非簡單的沿襲。

可見,在當代中國的年輕人中,想像力已經開始振翅起飛,向著自由創造的長空沖天直上。也許,這股湧動的創造力很快就會開花結果吧。說起來,中國歷史上,其實是男性最早使用“珠簾的面紗”,那就是古代王公貴族的冕旒。傳統禮制規定,皇帝在冠冕的前後均垂一排“旒”,各為十二道珠串。親王的冠冕只能有九旒也就是懸掛九條珠串,隨著地位的降低依次遞減,最少者只掛三條珠串。如果哪位設計師將這一擁有著至少二千多年歷史的資源化用於當代男性時尚設計,想來效果會讓世人為之目光一凝。

《紅樓夢》中,林黛玉曾經“”束一條青金閃綠雙環四合如意絛”,想知道這條絛子具體是怎樣系束,使用了怎樣的帶扣嗎?謎底也許可以在孟暉首部個人志《相思的物語》中找到~!全彩精裝,240頁的插圖本,給你展示古代多情人用以傳遞愛意的各種飾品,然而並非僅關愛情,更披露了傳統設計的美妙!現于@阿正書店 征訂中: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0d.6639537.1997196601.121.oNag44&id=546183153045

在清代,滿族貴婦擁有一種叫做“鈿子”的冠飾,受鳳冠影響,鈿子的前額口沿同樣垂有一排珠玉串,到後來,這些珠串日漸拉長,延伸到眼部以下。因此,當滿族後妃公主命婦們佩戴鈿子的時候,也會在面前形成一道流蘇珠簾形成的、半遮半露的面紗。

隨著中國進入現代化的進程,鳳冠也好,鈿子也好,沉重的傳統冠飾一律被拋棄。大概很多人,尤其是設計師,都會注意到古代女用寶冠所帶有的那一道珠串搖盪的簾幕,它讓一張粉面亦遮亦現,說看不清吧,稀疏的珠流蘇間分明約略顯露出黛眉杏目,粉頰朱唇;說看得見吧,又有那些珠串子擋在面容之前,讓你就是難窺全貌,它們一刻不安分的輕搖緩蕩,倒讓觀者幻覺,好像是自己的目力無法聚焦,那珠簾後的伊人始終雖近猶遠,像夢一樣無法切實的接近。這些珠串本身就在設計上有極大的發揮餘地,它們與珠簾後的面容,與讓那面容煥發光華的彩妝,可以進行非常有趣的互動的遊戲。無疑很多人都渴望把往昔這一獨特的、為中國獨有的風情一幕加以傳承,但是,此般珠寶流蘇面紗所依託的華麗鳳冠卻讓今天的人犯了難,這些冠飾巨大而沉重,似乎與現代女性俐落敏捷、輕鬆自由的形象難以配套。於是,傳統貴婦的珠寶流蘇面紗便難以在現代時尚設計中現影。

Lady Gaga,或者說她所信任的首飾設計師、造型師卻嘲笑了我們的僵化思維,她們利用現代材料輕巧的特點,將頭冠部分徹底刪除,簡潔地保留流蘇珠簾部分,並且將其化成兩面擋在眼前的金色小簾,直接黏貼在眉梁之處。這是又一個近乎震撼性的範例,教導我們在面對綿長、悠久的傳統寶藏時,應該最大限度的調動想像力,“化用”而非簡單的沿襲。

可見,在當代中國的年輕人中,想像力已經開始振翅起飛,向著自由創造的長空沖天直上。也許,這股湧動的創造力很快就會開花結果吧。說起來,中國歷史上,其實是男性最早使用“珠簾的面紗”,那就是古代王公貴族的冕旒。傳統禮制規定,皇帝在冠冕的前後均垂一排“旒”,各為十二道珠串。親王的冠冕只能有九旒也就是懸掛九條珠串,隨著地位的降低依次遞減,最少者只掛三條珠串。如果哪位設計師將這一擁有著至少二千多年歷史的資源化用於當代男性時尚設計,想來效果會讓世人為之目光一凝。

《紅樓夢》中,林黛玉曾經“”束一條青金閃綠雙環四合如意絛”,想知道這條絛子具體是怎樣系束,使用了怎樣的帶扣嗎?謎底也許可以在孟暉首部個人志《相思的物語》中找到~!全彩精裝,240頁的插圖本,給你展示古代多情人用以傳遞愛意的各種飾品,然而並非僅關愛情,更披露了傳統設計的美妙!現于@阿正書店 征訂中: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0d.6639537.1997196601.121.oNag44&id=546183153045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