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馬永威等團夥操縱福達股份 監管出手重擊“遊資收割機”

在上海東方金融廣場B1503室, 馬永威、曹勇帶領幾個年輕的操盤手, 利用從江浙閩等地找來的上百個帳戶, 先後狙擊了A股多檔股票。 去年7月, 他們利用資金優勢“封漲停”、虛假報單“撬跌停”、“一字斷魂”收割獲利的方式, 用8個交易日完成了對福達股份(603166.SH)的一輪操縱, 單檔股票獲利超過兩千萬。

對於具有明顯地域特徵的帳戶組異常交易, 交易所監控系統早就響起了“警報”。 在發現帳戶異常後, 證監會立即介入調查, 對馬永威等人團夥操縱案進行快速查處。 近日, 證監會對馬永威、曹勇二人做出了“沒一罰三”的決定,

總計罰沒款金額高達9154萬元。 本週五, 證監會對處罰決定進行了通報, 發言人張曉軍表示, 上述行為違反了證券期貨法律法規, 破壞了市場秩序, 必須堅決予以打擊。 值得注意的是, 這只是針對其操縱福達股份一檔股票, 還有多個操縱案件仍在調查過程中。

“江浙閩地區資金多、證券業務發達, 所以馬永威等人會租借這些地區的個人帳戶, 借助投資管理公司和私募機構的招牌, 有組織、有安排的分工合作, 通過資金仲介, 以打入保證金或盈利分成的方式租借個人帳戶, 進而通過控制私募產品和個人帳戶, 操縱股票。 ”證監會稽查部門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操縱行為市場危害大, 必須嚴密監控、快速調查, 向市場作出回應。

福達股份“8日驚魂”

馬永威等人操縱福達股份案, 是證監會2017年第二批專項執法案件當中的第一起“快進快出”股票操縱案。

今年4月, 證監會部署2017年專項執法行動第二批案件, 將稽查目標鎖定在市場操縱領域。 市場監控發現, 有成批使用“地域特徵”明顯的帳戶, 利用短期資金優勢, 通過盤中拉抬、封漲停、對倒等多種欺詐手法, 在短時間內輪番炒作多檔股票, “團夥化”特徵明顯。

作為一隻長期不受關注的小盤股, 福達股份去年7月狠狠的刷了一回“存在感”。

2016年7月5日, 福達股份啟動上漲, 當日漲幅1.99%;7月6日, 再漲6.64%。 隨後福達股份連續多個交易日快速上漲, 且換手率極高。

7月9日, 福達股份因股票交易異常發佈公告, 稱公司6日、7日、8日連續3個交易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 20%。

漲勢未停, 7月11日、12日, 福達股份連續拉出兩個漲停板。

7月14日, 福達股份因連續6個交易日異常上漲再發風險提示, 累計漲幅達到52.28%, 7 日、 8 日、11 日、12 日四個交易日換手率均超過 25%,公司股票動態市盈率已達到 354.59,明顯高於同行業同類上市公司的平均水準。 以7月12日動態市盈率為例, 南方軸承82.12, 遠東傳動43.24, 萬向錢潮39.07, 而福達股份的高達354.59。

福達股份[603166]

異常交易受到上海證券交易所關注, 福達股份宣佈13日起停牌。

7月15日, 公司自查後再次申明, 公司股價已經偏離大盤水準, 偏離公司基本面, 公司存在一定經營風險和技術風險, 請投資者謹慎參與投資。 且公司不存在未披露重大資訊、媒體也沒有重大公開報導、半年度無分紅送轉計畫、近三個月也沒有接待券商及研究人員實地調研, 沒有券商發佈研究報告。

“公司也未知近期股價波動之具體原因, ”福達股份15日稱, 截至目前,公司股價情況 已明顯偏離公司的基本面,請投資者在購買本公司股票前應對股票市場價格的波動及股市 投資的風險有充分的瞭解,並做出審慎判斷。

盤面背後, 是馬永威、曹勇等人的瘋狂操縱獲利。 據證監會調查, 馬永威、曹勇等團夥, 控制使用38個證券帳戶, 在2016年7月5日至7月18日期間涉嫌操縱福達股份股票, 投入資金量高達2.9億元, 獲利超過2289萬。

2016年7月5日至7月12日, 涉案帳戶以買入為主, 拉抬建倉, 股價漲幅52%, 與同期上證綜指相比偏離50個百分點。 7月15日至7月18日, 涉案帳戶組以賣出為主, 股價跌幅15%, 與同期上證綜指相比偏離15個百分點。 期間, 該股日均交易量是前8個交易日日均交易的4倍, 是後8個交易日的2倍。

馬永威等人採用“底部吸籌、邊建倉邊拉升”的手法, 引誘不明真相的投資者參與交易, 3~5個漲停之後, “一字斷魂刀”式大規模出貨, 在跌停板上“絞殺”投資者,造成個股暴漲暴跌。

在操縱福達股份的過程中,馬永威等人在自己控制的帳戶之間進行交易,影響交易價格,利用資金優勢連續買賣“封漲停”,然後在漲停板大量申報買單維持漲停價格,同時頻繁的虛假報撤單。調查發現,帳戶組在7月5日至7月18日期間,累計買入“福達股份”2395.85萬股,買入成交金額5.38億元。至7月18日,帳戶組持有的“福達股份”全部賣出,扣除傭金和相關稅費,盈利2288.85萬元。

具體手法是,選擇總股本較小,流通市值在30億以下的冷門股票,低成本吸籌、控盤,不動聲色地建倉。拉抬階段,在控制的帳戶之間對倒,偽造交易活躍假像,引導其他投資者跟進,盤中連續高價申買,拉抬股價;分時走勢直接、生硬,波動幅度較大,斷層頻繁明顯。在股價封至漲停的情況下,繼續以漲停價大量申買,強化尾盤漲停趨勢,繼續誘導其他投資者跟風。出貨階段通過虛假報單撬動跌停板完成出貨,誘騙其他投資者充當“接盤俠”,大量不明真相的投資者因高位接盤被套牢。

另一位稽查人員李明(化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傳統的坐莊模式,一般是利用資金優勢,囤積籌碼,長期持股,而馬永威等人也是利用資金優勢,但是靠的是短期狂拉股價,一種新型的坐莊模式。

“工業化”操縱

馬永威,1985年出生,他的“同夥”曹勇,1984年出生,兩人都是在市場摸爬多年的老手,吃過虧、也虧過錢。

有接近馬永威的人士告訴記者,他在2015年股市上漲時期,用自己的錢放杠杆炒過股,但是沒能成功逃頂,在股災時巨虧,欠下巨額外債。

馬永威和曹勇在上海有自己的私募機構和資產管理公司,除了二人之外,還有專門的交易員執行操縱指令,另外還有幾個人負責通過資金掮客找帳戶籌資。二人控制的平臺機構,主營業務就是通過上述方式操縱市場,因此他們涉獵的股票也並非福達股份一隻。據第一財經記者瞭解,一系列股票操縱案還在調查或處罰程式當中。

馬永威被調查時,正擔任上海務本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務本投資)總經理,曹勇擔任上海善智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善智基金)總經理。

2016年3、4月份,善智基金搬到馬永威位於上海東方金融廣場B1503的務本投資的經營場所辦公,善智基金的日常運作聽取馬永威的意見。除主要負責的上述二人之外,馬永威還專門招聘喬某等4人負責交易下單、簽署配資相關協定。馬永威通過喬某等人的銀行帳戶,與多位資金仲介及帳戶的名義持有人進行資金往來。

為了能夠利用資金優勢來操縱股票,馬永威等人先期一直在尋找大額資金來作為吸籌的成本。而江浙閩地區的“帶資金帳戶”就成為他的籌資目標,特別是溫州地區。

“2.9億的資金,其中有兩千多萬是自己的保證金,其他資金是來自江蘇、浙江、福建這樣的地區,”另一位元稽查人員劉強(化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帳戶擁有者知道自己的錢被拿去炒股了,但不一定知道被拿去操縱股票了,這並不是他們在意的,他們只要定期拿到固定收益就可以了,整體上帳戶出借方和借入方,是債權債務關係,而非代客理財的關係。

市場將這種資金稱為“遊資收割機”。

據劉強介紹,他們選擇的股票交投不活躍,前期很迅速建倉,通過大量對倒交易,吸引投資者來關注,也就是“博眼球”,三五個交易時間,通過對倒,就把股價拉上去了。出貨的手法也很惡劣,即“一字斷頭”。

“投資者第二天可以看到前一日封漲停的手數,所以他們會在前一日瘋狂掛買單,但不會真的成交,第二天則直接以跌停價出貨,僅在集合競價時就可以出掉一大部分,出貨的同時,還會掛買單,造成市場上有買單吃貨的假像,同時撤跌停單,撬開跌停板。”劉強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時候很多散戶投資者還不知情,以為對方是在洗盤,但不知道對方已經在開始收割。

換電腦、換馬甲仍被挖出

證監會做出處罰告知之後,馬永威和曹勇在聽證環節一直在做“無罪辯護”。馬永威辯稱沒有利用基金和資管計畫操縱市場,而且自己經濟比較困難,請求從輕處罰。曹勇也辯稱沒有參與帳戶操作,且自己沒有從中獲利。但是面對辦公地點、操盤人員、股權控制以及下單IP、MAC位址等高度重合的證據,二人最終難逃天價罰單。

證監會在處罰決定書中表示,將沒收馬永威、曹勇違法所得2288.85萬元,並處以三倍罰款6866.55萬元,其中馬永威承擔4577.70萬元罰款,曹勇承擔2288.85萬元。二人總計遭罰沒9154萬元。

“他們非常聰明,又是在市場摸爬多年,”李強說,調查過程並不容易,對方的抗拒調查手法多樣,反調查能力強。

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去年下半年市場上有些股票短時間暴漲暴跌,那個階段上證綜指基本沒有太大波動,但是福達股份短時間有大的波動。交易所市場監察部門發現異常交易帳戶,並多次警示這些帳戶,但這些帳戶並沒有收斂。

從馬永威等人的操縱手法來看,他們的操縱行為具有明顯的“借助結構化資管產品短線交易操縱”特點,即主要是通過交易行為而不是資訊進行操縱,同時以少部分資金利用杠杆實現對大資金的控制。

“這種操縱行為的市場影響十分惡劣,這些股票在平穩市場中表現十分刺眼,對刺激投機性起到很不好的作用,而且還有擴展的趨勢,”李明說,調查過程中發現,很多人通過各種形式討論操盤心得,甚至形成了沙龍形式,操盤“理念”在市場傳播,有些次新股操縱也是脫胎於這類操作方法。另外還有的企業家為了短時間暴利,不再踏實經營自己的企業,而是將資金交給違法分子打理。

事實上,跟風投資者在後期股價下跌期間損失慘重,造成了極壞的示範效應。正是基於此,證監會組織了2017年專項執法行動,並已將此類快進快出手法操縱市場的行為列為重點監控、嚴肅查處的對象。

在跌停板上“絞殺”投資者,造成個股暴漲暴跌。

在操縱福達股份的過程中,馬永威等人在自己控制的帳戶之間進行交易,影響交易價格,利用資金優勢連續買賣“封漲停”,然後在漲停板大量申報買單維持漲停價格,同時頻繁的虛假報撤單。調查發現,帳戶組在7月5日至7月18日期間,累計買入“福達股份”2395.85萬股,買入成交金額5.38億元。至7月18日,帳戶組持有的“福達股份”全部賣出,扣除傭金和相關稅費,盈利2288.85萬元。

具體手法是,選擇總股本較小,流通市值在30億以下的冷門股票,低成本吸籌、控盤,不動聲色地建倉。拉抬階段,在控制的帳戶之間對倒,偽造交易活躍假像,引導其他投資者跟進,盤中連續高價申買,拉抬股價;分時走勢直接、生硬,波動幅度較大,斷層頻繁明顯。在股價封至漲停的情況下,繼續以漲停價大量申買,強化尾盤漲停趨勢,繼續誘導其他投資者跟風。出貨階段通過虛假報單撬動跌停板完成出貨,誘騙其他投資者充當“接盤俠”,大量不明真相的投資者因高位接盤被套牢。

另一位稽查人員李明(化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傳統的坐莊模式,一般是利用資金優勢,囤積籌碼,長期持股,而馬永威等人也是利用資金優勢,但是靠的是短期狂拉股價,一種新型的坐莊模式。

“工業化”操縱

馬永威,1985年出生,他的“同夥”曹勇,1984年出生,兩人都是在市場摸爬多年的老手,吃過虧、也虧過錢。

有接近馬永威的人士告訴記者,他在2015年股市上漲時期,用自己的錢放杠杆炒過股,但是沒能成功逃頂,在股災時巨虧,欠下巨額外債。

馬永威和曹勇在上海有自己的私募機構和資產管理公司,除了二人之外,還有專門的交易員執行操縱指令,另外還有幾個人負責通過資金掮客找帳戶籌資。二人控制的平臺機構,主營業務就是通過上述方式操縱市場,因此他們涉獵的股票也並非福達股份一隻。據第一財經記者瞭解,一系列股票操縱案還在調查或處罰程式當中。

馬永威被調查時,正擔任上海務本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務本投資)總經理,曹勇擔任上海善智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善智基金)總經理。

2016年3、4月份,善智基金搬到馬永威位於上海東方金融廣場B1503的務本投資的經營場所辦公,善智基金的日常運作聽取馬永威的意見。除主要負責的上述二人之外,馬永威還專門招聘喬某等4人負責交易下單、簽署配資相關協定。馬永威通過喬某等人的銀行帳戶,與多位資金仲介及帳戶的名義持有人進行資金往來。

為了能夠利用資金優勢來操縱股票,馬永威等人先期一直在尋找大額資金來作為吸籌的成本。而江浙閩地區的“帶資金帳戶”就成為他的籌資目標,特別是溫州地區。

“2.9億的資金,其中有兩千多萬是自己的保證金,其他資金是來自江蘇、浙江、福建這樣的地區,”另一位元稽查人員劉強(化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帳戶擁有者知道自己的錢被拿去炒股了,但不一定知道被拿去操縱股票了,這並不是他們在意的,他們只要定期拿到固定收益就可以了,整體上帳戶出借方和借入方,是債權債務關係,而非代客理財的關係。

市場將這種資金稱為“遊資收割機”。

據劉強介紹,他們選擇的股票交投不活躍,前期很迅速建倉,通過大量對倒交易,吸引投資者來關注,也就是“博眼球”,三五個交易時間,通過對倒,就把股價拉上去了。出貨的手法也很惡劣,即“一字斷頭”。

“投資者第二天可以看到前一日封漲停的手數,所以他們會在前一日瘋狂掛買單,但不會真的成交,第二天則直接以跌停價出貨,僅在集合競價時就可以出掉一大部分,出貨的同時,還會掛買單,造成市場上有買單吃貨的假像,同時撤跌停單,撬開跌停板。”劉強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時候很多散戶投資者還不知情,以為對方是在洗盤,但不知道對方已經在開始收割。

換電腦、換馬甲仍被挖出

證監會做出處罰告知之後,馬永威和曹勇在聽證環節一直在做“無罪辯護”。馬永威辯稱沒有利用基金和資管計畫操縱市場,而且自己經濟比較困難,請求從輕處罰。曹勇也辯稱沒有參與帳戶操作,且自己沒有從中獲利。但是面對辦公地點、操盤人員、股權控制以及下單IP、MAC位址等高度重合的證據,二人最終難逃天價罰單。

證監會在處罰決定書中表示,將沒收馬永威、曹勇違法所得2288.85萬元,並處以三倍罰款6866.55萬元,其中馬永威承擔4577.70萬元罰款,曹勇承擔2288.85萬元。二人總計遭罰沒9154萬元。

“他們非常聰明,又是在市場摸爬多年,”李強說,調查過程並不容易,對方的抗拒調查手法多樣,反調查能力強。

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去年下半年市場上有些股票短時間暴漲暴跌,那個階段上證綜指基本沒有太大波動,但是福達股份短時間有大的波動。交易所市場監察部門發現異常交易帳戶,並多次警示這些帳戶,但這些帳戶並沒有收斂。

從馬永威等人的操縱手法來看,他們的操縱行為具有明顯的“借助結構化資管產品短線交易操縱”特點,即主要是通過交易行為而不是資訊進行操縱,同時以少部分資金利用杠杆實現對大資金的控制。

“這種操縱行為的市場影響十分惡劣,這些股票在平穩市場中表現十分刺眼,對刺激投機性起到很不好的作用,而且還有擴展的趨勢,”李明說,調查過程中發現,很多人通過各種形式討論操盤心得,甚至形成了沙龍形式,操盤“理念”在市場傳播,有些次新股操縱也是脫胎於這類操作方法。另外還有的企業家為了短時間暴利,不再踏實經營自己的企業,而是將資金交給違法分子打理。

事實上,跟風投資者在後期股價下跌期間損失慘重,造成了極壞的示範效應。正是基於此,證監會組織了2017年專項執法行動,並已將此類快進快出手法操縱市場的行為列為重點監控、嚴肅查處的對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