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江夏女醫生在農村精准扶貧,收穫一個“女兒”,咋回事?

通訊員:張春紅 記者:張賀斌

在大橋新區五裡墩社區江郡華府社區, 經常看到一對夫妻帶著兩個女兒在社區漫步的身影。 妻子名叫塗岑梅, 是區皮膚防治所的一名醫生。 兩個女兒中, 小女兒是她們親生的, 大女兒則是塗岑梅在精准扶貧工作中“撿”來。 16日, 記者聯繫區衛計委, 還原了事情的始末。

塗醫生清晰地記得去年第一次到湖泗街大屋晏村, 在村支書陳新啟的帶領下走訪幫扶對象——祝錦霞的情形。 五月的一個細雨霏霏的週末, 在一個低矮的土磚房子裡, 站著一位清秀的女孩子, 坐定後, 塗醫生一邊仔細打量著眼前的這位元幫扶對象, 樸素、乾淨、健康、爽朗, 還帶著一絲剛毅。

“錦霞確實是個苦命的孩子, 在她剛剛記事的時候, 她的爸爸媽媽就離婚了, 媽媽改嫁, 在她讀初三那年, 唯一的親人——爸爸在一次車禍中永遠離開了她。 面對接二連三的災難和生活的壓力,

她沒有消沉, 憑著堅強的毅力, 克服重重困難, 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區一中, 靠低保和親戚朋友的支持維持生活。 ”聽完村書記的介紹, 看著眼前可愛的女孩, 塗醫生感慨萬千, 當即表示會把祝錦霞當著自己的女兒一樣, 一直資助她到大學畢業。

回到家裡, 塗醫生跟愛人和女兒商量, 除了在經濟上給予一定的幫助外, 能不能把書房騰出來, 讓祝錦霞週末的時候就到家裡來住, 一來改善下錦霞的生活, 二來錦霞馬上就要面臨高考了, 單獨安排一個房間好安心複習, 她愛人和女兒非常支持她的想法, 一家人齊動手, 買了新床新被, 並添置了一台新電腦供祝錦霞學習使用。

錦霞是個非常懂事的孩子, 每次週末過來, 做完作業後, 她都會主動幫塗醫生洗菜、做飯、打掃清潔, 沒事就坐在一起拉家常, 母女兩人無話不說, 老公和女兒也非常喜歡她。 隨著時間的推移, 祝錦霞和塗醫生一家的關係越來越親密。 只要放假, 她就會來到塗醫生家裡看看。

去年祝錦霞生日,

正好是星期六, 塗醫生把祝錦霞接到家裡, 看著眼前豐盛的晚餐和精美的生日蛋糕, 祝錦霞感動不已, 她已經好多年沒有過過生日了, 當塗醫生親口說出想收祝錦霞做女兒的想法時, 祝錦霞淚流滿面, 抱著塗醫生說:“我從小就失去了母親, 是你讓我感受到人世間最真摯的母愛, 我雖然沒有了父親, 在你們這個幸福的家庭裡, 我感受到了深深的父愛, 在我的心裡, 你們就是我的親人, 我早就把你們當作父母看待了, 只是我不敢說!”

今年以來, 為了讓錦霞安心備戰高考, 減輕考前壓力, 塗岑梅不僅給她買日常學習、生活用品, 還帶她買衣服、逛街、看電影, 經常送好吃的零食到學校, 這些讓錦霞的同學羡慕不已。 錦霞也重新感受到了缺失多年的母愛, 體會到家庭的溫馨和舒適。 高考完畢, 錦霞感覺考得還行, 期待開啟美好的大學生活。

說起是否繼續當好“媽媽”, 塗岑梅肯定地說:“繼續!也是作為黨員的一份愛心。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