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請選擇兩頭都甜的“甘蔗”

一次機會兩頭贏利, 能不能策劃得如此完美, 就看你的經商智慧了.

猶太人潛逃地道

1844年, 德國猶太人亨利·菜曼從維爾次堡移居到美園。

也在南方做了一段時間的長途販運之後, 就隨同後移居美國的兩個弟弟伊曼紐爾和邁耶定居在阿拉巴馬, 並當上了雜貨商。 阿拉巴馬是一個產棉區, 農民手裡的棉花很多, 但由於缺乏現金所以農民喜歡用棉花來交換日用雜貨, 但很少有雜貨商喜歡這種“物物交換”的經營方式。 不過萊曼兄弟除外, 他們甚至鼓勵農民用棉花交換雜貨。

猶太人售賣陶瓷器

這似乎與猶太商人“現金第一”的經營原則不符, 但是萊曼兄弟卻有自己的打算:以棉花交換日用雜貨的買賣方式不僅有利於吸引手裡一時沒有現金的顧客, 擴大銷售;而且在以物易物時, 由於自己處於主動地位, 有利於操縱棉花的交易價格;此外, 經營日用雜貨本來需要進貨運輸, 現在趁空車進貨之際, 順便把棉花捎去, 豈不等於賺了一筆運輸費?

用萊曼兄弟的話來說, 這種經營方式叫做“一筆生意, 兩頭贏利"。

截止到1887年為止, 萊曼兄弟已經在紐約的證券交易所裡取得了一個席位, 成為一個“果菜類農產品、棉花、油料代辦商”,

從此發展的規模不斷擴大, 直至成立一家美國著名的猶太銀行。

在商業經營活動中, 猶太人對理性算計特別感興趣, 即合理追求效率或者叫做投人產出比。 通俗一點的話, 即同樣的投人能有多大的回報。

猶太人在其經營活動中不僅追求一個高產出, 而且追求一次或一項投入可以有多次或多項產出。

猶太人藝術花紋

例如美術商賈尼斯在對待顧客方面, 特別注意招襪襪潛在顧客的買主, 特別是那些公關學校或大學中的女孩子。 因為這些女孩子即將步人社會, 一旦培養出她們對現代美術的興趣, 那麼不僅她們會經常光顧將來她們還會倍同自己的丈夫來購買美術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