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30萬燕郊北漂跨省上班的戰爭:陸路堵,水路險,火車貴

因為北京高企的房價, 人們選擇在房價相對低廉的燕郊居住。 然而當“住”的需求暫時解決後, “行”卻又成了大難題。

每日人物 實習生趙志遠綜合報導

河北的燕郊常住人口有70多萬, 30多萬人要在北京上班。 每天早晨, 這些人或許都要思考如何進京。 有人乘坐擁擠的公車, 有人被迫選擇了沒有安全保障的黑車, 更有人另闢蹊徑, 找到一條“水路”。

網路圖。

“走水路”遠了10多公里, 卻省近半小時

在燕郊居住的車主王斌發現了一條“走水路”進京的路線, 從燕郊福喜路駕車, 過馮蘭莊, 再到王店子村, 之後乘坐擺渡船渡過北京與燕郊的分界潮白河, 就能直達西集上京沈高速。

這是在擁堵壓力下, 一些在燕郊居住多年的上班族想出的法子。

燕郊距天安門直線距離約30公里, 屬於河北省三河市。 有媒體曾形容, 從河北到北京, 每天都上演“春運”大戲。

通常的進京路線是,

過白廟檢查站走通燕高速、京通快速公路, 但據北京青年報報導, 此路線早高峰期間堵車嚴重, “光在檢查站那裡, 少說得半小時, 多的時候得耗上一個多小時”。

走水路。 網路圖

王斌稱, “水路”要比陸路多出十多公里, 坐擺渡船還要花10塊錢, “但勝在不堵車, 可以避開交通高峰,

適合趕時間去北京的車主”。

騰訊新聞對比了兩種路線花費的時間, 通過“走水路”進京, 比陸路節省了28分鐘。

潮白河渡口又稱為“百年渡口”, 河寬50多米, 一條鋼索跨越兩岸, 鋼索上拴著能滑動的兩條鐵鍊, 分別固定在擺渡船的船頭和船尾。 這種渡船方式在當地一度被認為行將消失。

只是這5年來, 渡河的小汽車越來越多, 擺渡人李連稱, 這些車大多是往返河北和北京的。

公車擠不上, 黑車有市場

很多燕郊上班族選擇坐公交進京。 曾有報導稱, 北京往返燕郊的11條公交線路、2000班次, 日輸送乘客12萬人次。

這仍不能滿足30余萬上班族的日常往返需求。 每天早晨, 在燕郊每個公交站, 幾乎都會排起長長的隊伍。

燕郊燕順路納丹堡社區門口的公交月臺,

早晨6點, 815公車停穩後, 不到1分鐘, 就被塞得滿滿的。

為了能讓孩子早些登上公交, 也為了孩子多休息一會, 有些父母則自己早早去排隊。

公交排隊。 法制晚報圖

65歲趙玉磊是為兒子排隊, 他說:“為的就是讓他們多睡一會兒。 ”

然而,

上了公車, 只是征程的開始, 在人擠人的車裡還要不斷祈禱不要堵車, 一旦堵車, 那麼下車奔跑就是最好的選擇。

公車不能滿足需求, 黑車也就有了市場。

據媒體報導, 早上6點半, 在燕郊開往北京的817路公車冶金食品城站牌旁, 楊女士看了看剛剛進站的公車, 無奈地說:“我已經在這等了近20分鐘, 進站的4輛車都裝滿了人。 早高峰時段, 這輛不努力, 後面的車來了還是擠不上去。 ”

“只能花高價拼車去上班, 公交刷卡3.7元, 拼車要15元。 ”楊女士看了看手錶, 深深地歎了一口氣, 走向了停在站牌旁的京字牌照金杯車, 今天她又選擇了拼黑車去上班。

坐不起的火車, 乘地鐵也得擠

也有燕郊人選擇坐火車去上班, 但相較於公車, 火車並不方便。 燕郊站位於老城區最南邊, 而燕郊主要的大型新建社區幾乎都集中在西北方向,兩者之間有3至5公里的距離。

家住燕郊的北京上班族趙津曾對媒體稱,“沒有公車直達火車站,得打車,到了北京東站,還要乘地鐵倒兩次才能到公司,這樣前前後後我一共得倒3次車,太麻煩了”。

擁堵的進京路圖。燕郊網城圖

除此之外,車費也阻擋了居住在燕郊的上班族們選擇火車。有人算了筆帳,從家裡去火車站只能打車,要花6塊錢,火車票9塊錢,下了火車坐地鐵又得三四塊錢,這樣一天來回就得花接近30塊錢,一個月需要花費將近900塊錢。

然而有時候,火車也是一票難求。3月7日一則購票資訊的截圖在朋友圈熱傳,截圖顯示,進京的K7782的列車無論硬軟臥還是硬軟座都顯示無票,僅剩一張無座的車票。這被網友戲稱為,“紀念火車首次滿員”。

除此之外,乘坐地鐵也是一種選擇。從燕郊東貿國際為例,到潞城地鐵站全程需要騎行8.4公里,時長34分鐘。

有網友稱,自己有了燕郊上班族解決擁堵的唯一好辦法,那就是騎電動車或自行車去潞城地鐵站,“看著路上擁堵的車輛,我嗖嗖甩過”。

不過從潞城到國貿,坐地鐵也需一個小時路程,仍要忍受和公交一樣的擁擠。

綜合人民日報、中國網生活、燕郊新移民、燕郊網城、北京青年報、揚子晚報等。

而燕郊主要的大型新建社區幾乎都集中在西北方向,兩者之間有3至5公里的距離。

家住燕郊的北京上班族趙津曾對媒體稱,“沒有公車直達火車站,得打車,到了北京東站,還要乘地鐵倒兩次才能到公司,這樣前前後後我一共得倒3次車,太麻煩了”。

擁堵的進京路圖。燕郊網城圖

除此之外,車費也阻擋了居住在燕郊的上班族們選擇火車。有人算了筆帳,從家裡去火車站只能打車,要花6塊錢,火車票9塊錢,下了火車坐地鐵又得三四塊錢,這樣一天來回就得花接近30塊錢,一個月需要花費將近900塊錢。

然而有時候,火車也是一票難求。3月7日一則購票資訊的截圖在朋友圈熱傳,截圖顯示,進京的K7782的列車無論硬軟臥還是硬軟座都顯示無票,僅剩一張無座的車票。這被網友戲稱為,“紀念火車首次滿員”。

除此之外,乘坐地鐵也是一種選擇。從燕郊東貿國際為例,到潞城地鐵站全程需要騎行8.4公里,時長34分鐘。

有網友稱,自己有了燕郊上班族解決擁堵的唯一好辦法,那就是騎電動車或自行車去潞城地鐵站,“看著路上擁堵的車輛,我嗖嗖甩過”。

不過從潞城到國貿,坐地鐵也需一個小時路程,仍要忍受和公交一樣的擁擠。

綜合人民日報、中國網生活、燕郊新移民、燕郊網城、北京青年報、揚子晚報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