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十一月的秋色江南,杭州-南潯-蘇州-周莊-錦溪-上海

預覽

杭州

南潯

蘇州

周莊

錦溪

上海

關於此次行程

我想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的江南夢。

記得以前玩3D武俠網游,就喜歡在煙雨莊、蘇州的小船上、房頂上逛風景,看市嚷嘈雜、柳枝垂湖。

雖是虛幻的世界,也承載對魅力江南的幻想。

馬上就要離開現在工作的地方了,趁還來得及,去江南走走。

這次出行心情算是比較沉重的,工作一年了,也不知道收穫了什麼,也不知道想要什麼。。

迷茫,不知道何去何從,該尋找自己人生新的方向了。

畢業後一個人跑到外地工作,不知不覺,喜歡上了旅行,旅行中又愛上的攝影。

十一月的江南,到處都是秋天的色彩,是我喜歡的季節。一個人,才能靜下心來,感受所路過的一切。

-------------------------------------------------------------------------------------------------------------------

自知不是什麼文藝青年,也沒什麼文藝的底蘊。但有時還是忍不住犯一點文藝病。

一直被大海和江南吸引。一年多了,節假日週末的時間,大海看的也挺多了。就是沒時間去江南走走。

——————————————————————————

頭圖視頻是我在錦溪拍的。

—————————————————————————————————————————

1.行程:

走在路上,總會與自己預定的計畫相偏離。

Day1:杭州——南宋禦街——清河坊

Day2:西湖

Day3:西溪濕地公園——南潯

Day4:南潯——蘇州——平江路

Day5:拙政園——蘇州博物館

Day6:獅子林——七裡山塘——蘇州大學——城牆博物館

Day7:留園——耦園——周莊

Day8:周莊

Day9:周莊——上海——外灘

Day10:外灘——田子坊——返程

好吧,基本是這樣的。快想不起來了。

沒有去西塘、烏鎮,總覺得它們如今少了古鎮的韻味,臭流氓比較傾向喜歡原始的美。它們似乎被開發過度了。

漸入冬季,天氣基本是陰雨天,偶爾能碰上晴天。江南細雨漫步古鎮,也是別有一番韻味。

另外,這個季節屬淡季,人算比較少的,門票也相比旺季便宜少許,住宿也不會緊張。

所以,淡季的秋天,我是非常喜歡的。

2.交通

江南交通都很方便,除了出發坐的火車,回來乘坐飛機之外,其餘均是靠汽車和公交。

汽車票網上買也很好買。

哦,忘了。

這次出來沒帶身份證,因為之前就掉了。

不過,無所謂了,還是走了下來。

3.住宿

一個人行走江湖,住青旅是最划算的,也是我最喜歡的,行程中已經安排你的小夥伴們在路上相遇。

一路上遇到的朋友,挺多的,好吧,下面會介紹的。

杭州:杭州青年會國際青年旅社。

還是不錯的,百年基督遺址改建,住宿在3樓,下麵好像是書吧什麼的,沒去坐過。網上預訂的。圖片在下麵。

南潯:湖州南潯千與千潯咖啡青年旅舍。

住過非常棒的青旅,雖說是家庭旅店,但是比蘇州住過那家家庭旅店好太多了。

在這住遇到的小夥伴都非常棒。另外,老闆娘人非常好,臨走前還拉我蹭了一頓午飯。哈哈。

蘇州:蘇州千遇千尋青年旅舍、蘇州明堂國際青年旅舍。

蘇州千遇千尋青年旅舍,我第一晚住的這,然後搬去明堂了。

怎麼說呢,只是我不喜歡,並非怎麼不好,家庭旅店改建,有露天陽臺,老闆娘會經常組織旅友晚上燒烤啤酒什麼的。

我沒有參加,少了那種路上相遇的感覺。硬生生的被拉在一起,就想相親會一樣。

另外,男生的床位房氣味很重,也許是床位太多,價格太低。老闆減兩張床位,提一點價格,或許效果會更好。

蘇州明堂國際青年旅舍。yha的一貫風格,不過住這裡就像住在蘇州園林一樣,愜意。就在平江路,吃玩很方便。

客房沒WIFI,上網去大廳,雖說比較麻煩,也算是鼓勵你多融入驢友大家庭的一種方式吧,別老待在房間了,出來走走!

周莊:周莊國際青年旅社。

也是yha的,店員是年輕的小夥和菇涼們,有工資的“義工”,他們讓我萌生一種打工旅行的衝動。有3只金毛,一家子。

上海:上海船長青年旅社

也是yha的,離外灘特別近。風格也比較“海盜船”。

但是服務態度非常不好。這麼好的地理位置,價格還這麼便宜,還是值得推薦的。

哦,沒身份證怎麼住宿麼?

影本就OK了。船長酒店不讓用影本,還把社保卡給他看了。

4.費用

全程費用2198。

來回路費加吃住。

或許我要求不高,不過該玩的我也玩了,該吃的我也吃了,也沒覺得特別省。

對我來說,能留下滿意的照片,能挺會到行走在路上的感覺,那才是最重要的。

每次行程總習慣記下路上每筆開銷。詳細到公交。

5.攜帶物品:

三套衣物,兩雙鞋子,證件(也沒身份證,把駕駛證和社保卡,身份證影本帶上了),銀行卡,洗簌用品(中途還掉了)。

然後,相機(奧林巴斯EM10+12-40,底小的微單,夜景很吃力。)有錢了換好的吧。三腳架帶了,但是沒怎麼用。

一本書:大冰寫的《乖,摸摸頭》。文藝病範了的時候想看書。不過全程也沒是沒什麼時間看書。看了一點點。在穿梭于田野群山的火車上和晚上青旅的咖啡廳。

呃,還有《仙劍六》一家子。

行程

好吧,長篇大論終於差不多了。

臭流氓不會寫攻略,也不擅長寫遊記,且叫記錄吧。

回來後就進入早九晚五的日子,我且每天晚上抽點時間來處理照片,寫寫遊記吧。

下面進入行程部分。

杭州

day1

——————————————————————

12點多到了杭州火車東站,出站站在火車站廣場,未來十天未知的行程,充滿期待與興奮,夾雜少許迷茫。這將會是我難忘的經歷,或多或少會改變一點我對世界的看法。

B支3路,到解放路,走路至杭州青年會國際青年旅社。

百年基督教會遺址改建,復古的答錄機。有個小陽臺,然而我在杭州那幾天下起了雨,也沒能端上一本書,在那好好坐坐。

未知的行程,已經幫你安排了小夥伴,只要你走出去就好。

室友:一個北京土生土長的文藝青年,一個北漂的福建小夥,一個長期住在這裡的IT精英,還有一個來自阿根廷的哥們。

樓下的夫子面:

清河坊,給我的感覺像福州的三坊七巷,步行古街,小吃娛樂。

途中路過南宋禦街。翩翩秋葉飄落滿地。

一對年邁夫妻,似乎在心愁什麼事情。

求暴擊傷害。

河坊街 小吃比較多,還有一些有意思的小店。

這個笑彌勒很多遊記裡面都有它,到此一遊。

紹興臭豆腐,不好吃。

再再再~~~~再來一碗~~~~~~~~~

到了這個店後,這個聲音會一直迴響在你耳邊。

還有一尊彌勒佛。身上有百子嬉戲玩耍。

夜裡清河坊。這高感我也是醉了。

不知不覺已是夜晚,來到吳山廣場,這裡賣肉串的小攤放著DJ音樂,小哥隨著音樂晃動著身軀,嘴裡還對著顧客問:辣椒,要不要辣椒?

印象深刻。自行腦補畫面。

江南隨處可見老外,兩妹子拿著長焦相機拍城隍廟,臭流氓在偷拍她。

夜裡的城隍廟挺好看的,在霓虹燈的照耀下。

北京小夥伴性格隨和,彬彬有禮,給我留下帝都小夥伴友善的印象。

他來這裡好幾天了,並不急,沒事的時候就在青旅聽雨聲看看書,偶爾出去走走,認真的逛一個景點,蹲坐寫生。並沒有上班工作,他想等留學的朋友回國一起開工作室,做點藝術設計。跟我興趣相投,喜歡攝影拍照,曾在歐洲留學四年,後面跟阿根廷的哥們聊天中,基本是他兩在聊。

阿根廷哥們直到我睡著都還沒回來。不知道幹嘛去了。

day2

——————————————————————————

阿根廷哥們老早就起來出門了。。。

玩微單時結識了杭州一小夥伴,都還沒見過,這次過來他爽快的拋棄了女友,跑來陪我逛西湖,看來基友才是最重要的啊。

順時針走累了可以搭電瓶車,逆時針,走一圈下來也沒什麼壓力。

青旅洗簌間,沒錯,身後的就是阿根廷哥們。前面是帥氣的臭流氓。

杭州乾淨的地下通道。

湖濱,見到西湖第一眼。

陰雨天,霧濛濛的西湖,一片泛白。

傻傻的跑去找外婆家,然而並不能在那吃早飯。

此次行程在外婆家吃了兩次,杭州、上海。

原來外婆家在江南一帶是如此之火,不過確實物美價廉,好吃不貴,呃,反正不太貴。

看見我吃東西,今朝可坐不住了:我要吃,我要吃!

十方也來了....

你兩也吃飽了,開始逛西湖。

杭州西湖,宛若江南婉約女子,靈動秀美,欲遮還羞。她的美需要你慢慢感受,靜傾其中。

遇到陰雨天氣,一路走下來都是灰濛濛的,而且,中途還下了雨。

回來鞋子已經濕透了。

垂涎至湖面的柳枝。

十方吵著鬧著要出來放風,好吧,給你拍張到此一遊。

西湖在秋天枯枝的映襯下,如此寧靜,就算是湖中緩緩滑行的遊船,也無法打破。

要是有陽光從葉子縫隙中露出,會是多麼美好。

裡面陳列了些許歷史文物,比較普通的博物館,沒蘇州博物館那麼有名氣。

西冷印社。

海內外研究金石篆刻歷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響最廣國際性的研究印學、書畫的民間藝術團體,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譽。

好像盜墓筆記的作者就是西冷印社派系。

西冷印社比較清幽,漫步其中悠閒自得。裡面有許多雕刻藝術,北京小夥來這裡待過一天,他研究的比較仔細。

杭州的陰雨天

西湖堤邊有許多喵星人,恰巧逮到兩隻野生的,定格住這個眼神。

枯葉

後面雨越來越大,路過雷峰塔也沒進去,雖說有白娘子與許仙這一段浪漫的傳奇在裡面,這種雨天,也沒了夕陽,對這塔沒多大興趣,也就沒進去。

走完一圈,繞回吳山廣場,一天的時間足夠了,天氣好多逗留一會估計有點趕。

他終究還是去找他女票了,哈哈。

繼續繞回清河坊,為了叫花雞。

叫花雞典故之一:

相傳,很早以前,有一個叫花子,沿途討飯流落到常熟縣的一個村莊。一日,他偶然得來一隻雞,欲宰殺煮食,可既無炊具,又沒調料。他來到虞山腳下,將雞殺死後去掉內臟,帶毛塗上黃泥、柴草,把塗好的雞置火中煨烤,待泥幹雞熟,剝去泥殼,雞毛也隨泥殼脫去,露出了的雞肉。約100多年以前,常熟縣城西北虞山勝地的“山景園”菜館根據這個傳說,去粗取精,精工效法創制此雞。

30元一隻。還行,紙包著雞,一層薄土包著紙。沒多少土的清香味,估計不是黃蓉真傳。

回到青旅,恰巧阿根廷哥們回來了,也被淋成狗......鞋子濕透了。

最開始和北漂的小夥跟阿根廷哥們聊天,西南村裡出來的孩子,口語不咋地。慢悠悠的聊。

讓我驚奇的是,郵局居然可以買汽車票。恕我孤陋寡聞,阿根廷哥們讓我見識到了.......

讓後更驚奇的是,他們年假可以有兩三個月,歐洲的福利待遇真是不能用好來形容了。想想我的五天年假.....憂傷.......先哭會。

由於簽證關係,他只能在中國待一個月,他從上海過來杭州,買了汽車票第二天準備去黃山。接著去西安,成都......環遊中國。

一個漢字不認識環遊中國,厲害啊。

晚上10點左右,IT精英回來了。工作一兩年,現在已經是一家公司的產品經理,線上上班。所以他可以到處走,在這已經住了兩個月了。

只能羡慕他那份工作,旅途中工作。day3

————————————————————————————————————

計畫今天去南潯。

上午跟北京小夥伴和北漂哥們約好去西溪濕地公園。

關於西溪濕地:在四、五千年前,西溪的低濕之地,如受天目山春夏洪水的沖流,此處被淹沒便成了湖泊,而乾旱之時,濕地也就出現。濕地隨隱隨現的現象,因此可以把它稱為雛形階段。從東漢熹平元年(172年)建造南湖算起,到唐末五代為止,大約有一千多年時間,是西溪濕地形成期。

給我的感覺就是:水上人家。

門票80,學生證半價。今天也是霧濛濛的,雖然沒下雨。

西溪且留下。

巧遇一劇碼組。拍的古裝,沒看到演員真面容。本來還挺有意境的。

你以為是在拍電視劇或者電影。然而你錯了。問了劇碼組才知道是一則男士洗護用品的廣告。啥牌子忘了....

好吧。腦子裡立馬出現那種無厘頭廣告畫面。

此次輪到越祈妹子出來放風了。這萌萌的大腦袋。。。。

路過西溪人家。裡面模擬了田園人家悠閒生活的場景,也是《非誠勿擾》的取景地。裡面還有《跑男》的取景點。

挺大的,因為我下午要去南潯,沒轉完,小夥伴說都差不多,看看就夠了,都差不多。12點才轉出來。

商量後決定回西湖湖濱吃“外婆家”。

中午人不多,沒排隊。裝修風格江南水鄉帶著都市的感覺。

外婆紅燒肉,也就有名是“東坡肉”。肥而不膩,粘而不沾,色澤紅潤,入口即化,相比周莊的萬三蹄,東坡肉則更加細膩。

吃完飯,告別了室友,這是這次行程安排的第一批小夥伴,相處的時間不長,卻有些不舍。

南潯是這次江南行感受到的第一個古鎮,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古鎮。

南潯文化底蘊深厚,周莊出名的財主沈萬三,他的父親就是從南潯遷移過去的。

古代南潯富碩,曾是江南最有錢的古鎮。

現在的南潯還沒西塘烏鎮那樣有名。遊客也比較少。清晨去百間樓走走,那才是真正的江南水鄉的生活。

杭州至南潯有汽車,票價忘了,40元左右吧,車次也比較多,到下午五六點左右。

到南潯天已黑盡。這裡出現了一點小插曲。我把包丟汽車上了。當時真是急壞我了。

出門搭了三輪車,吹著寒風,也沒帶厚的衣服,還是挺冷的。剛從暖和的汽車下來,冷的我直打哆嗦。

走了幾分鐘 突然想到行禮掉了,立馬讓司機掉頭。找遍了整個車站,也沒找到汽車司機。還好後面他回來了。謝天謝地。

摸著黑找到了千與千尋客棧,這家客棧真得特別贊。客棧優雅,窗外便是小橋流水。我只住了一天,臨走前老闆娘還留我吃了頓當地餐。

這裡遇到一個喜歡騎行的“胖子”,他在深圳開了家青旅,現在是淡季,他騎車出來遊玩。跟南潯的檢票大叔都混的很熟了。當天我跟鈺妹子(上面提到身份證丟了那妹子)去百間樓玩後回來檢票員不讓我們進,還是他來接的。這這這.....他都沒買票,還能接人進來。

他計畫再從南潯去武漢一路騎到雲南。幸福的人兒,我還在為將來發愁呢。

放下行李,帶著相機逛古鎮。

江南隨處可見的貓空,一家書店溫暖一座城市,走累了,進去坐一會,挑選幾張明信片,寫上祝語寄給朋友、家人或者自己。喝喝咖啡,看看書,這才是真正的旅行,心靈的放鬆。

每家貓空都是喵星人的領地,他們幸福的生活在自己的星球上。

m43高感比較爛,沒拍多少夜景。

回到青旅“胖子”組織我們玩遊戲,這裡的人來自五湖四海,各有各的世界,然而此刻因為旅行而聚在一起,不管這次旅行的目的是什麼,至少現在沒有了沉重的包袱,有的只是靜下心來聽聽別人的故事。

day4

清晨被一縷明媚的陽光刺醒,今天天氣不錯。心情也極好。“胖子”忙著去買早餐去了。我一個人端著相機沿著小河慢悠悠的走,融入到當地居民的生活中。

雖然沒買票,有些景點還是能進的,就是小蓮莊、藏書樓、張靜江故居等不能進。如果對南潯的歷史感興趣,還是值得去的。此處來南潯對其歷史沒做深入研究,只是單純的體會水鄉古鎮帶來的那種小喬流水人家的感覺。想想還是該多住一晚的。

這就是小蓮莊,因為沒買票,不能進去。就在外面都能看到裡面的小莊子有塊挺大的池塘,荷葉蓮蓮。如果夏天來,荷花都開了,走在莊子連亭裡,就像在武俠劇裡一般。

祝福你們百年好合。

慢慢轉回客棧,“胖子”告訴我南潯最美的景其實並不在景區內。而是上面依河而建的“百間樓”。

坐了一會,曬了下陽光,看看書,望望窗外的小河,發發呆,愜意。

客棧裡有本《阿彌陀佛,麼麼噠》,也是大冰寫的,我翻開看了會。

跟鈺妹子去百間樓。

路上的一隻金毛,乖乖,能告訴我你為何如此憂傷麼?瞧你那不開心的眼神。

這一段只是前奏,最美的、最古樸的在後面這段。

關於百間樓,筆拙,難以描繪其中的美,摘用網上的一段百間樓介紹:

百間樓因兩岸傍河建樓百間,石橋連接兩岸故稱為“百間樓”。傍河而築的百間樓,有的充分利用空間築騎樓;有的樓前連披簷,故街道行人方便,雨季可避雨,夏季可遮陽。百間樓的封火山牆,有三疊式馬頭牆;也有琵琶式山牆,高低錯落,極富情趣。各樓之間又有券門相隔,把人們的視線引向縱深。沿河石砌護岸整齊,且有河埠,即方便百姓、船家、商人上岸、下船,搬運貨物和出行,又便於百姓汲水和洗滌。百間樓的建築即保持明代建築風格,又具有清代建築遺韻。是具有典型江南水鄉風味的民居樓群建築。嘉慶年間張鎮曾有讚美百間樓的詩句(張鎮《潯溪漁唱》):“百間樓上倚嬋娟,百間樓下水清漣;每到斜陽村色晚,板橋東泊賣花船。”描繪出一幅形象生動如詩如畫的秀麗景色和水鄉風光。

百間樓的美,讓人窒息。

這裡的半圓大拱橋,後面的周莊、錦溪都沒有。稀稀疏疏的行人,錯以為我也是居住在此。

我告訴鈺妹子,這幾隻汪一定是一個班的,現在是下課時間,坐著那兩是班裡的小情侶。

靜幽的古鎮,連汪星人都如此懶散悠閒,瞧他們那神態。

鈺妹子用他的GR拍個不停。

哦,對了,認真看,牆上還有一隻。

洗衣的居民。濺起層層波痕。

喵星人也是如此懶散。

粉牆瓦黛,波光倒影,相得益彰。

在百間樓裡轉悠的時候,一隻八哥對著我和鈺妹子“hello”,“thank you”個不停,一嘴的洋文,原來還是個高文化份子啊。

居民告訴我們是一個老外教的,在這教了一下午呢。

好吧,百間樓裡閑著沒事教八哥說洋文.....算是留下了點什麼吧。

老闆娘說今天中午做飯一起吃。

因為計畫趕去蘇州,老闆娘匆忙地給我做了頓午餐,感動啊。

告別了第二批旅友,告別了“胖子”和鈺妹子。

走的太匆忙,真該在這多呆一晚的,想想旅行不就應該如此嗎?追趕行程,到最後又追到了什麼?

ps。

此次告別後,鈺妹子還在跟我聯繫,她被我鼓舞,從南潯去杭州、後面又去了武漢,重慶,現在到了雲南,她說,她玩完雲南就回去了。

胖子行跡不祥,好像也騎行到了武漢,然後又準備騎往雲南。

每個人的精彩世界,只有走出來,你才能看得到,聽得到。

南潯有直達蘇州的汽車,車程大概2個小時。

5點左右抵達蘇州,鈺妹子給我推薦了千遇千尋客棧,外面環境不錯,床位房間有點亂,還有些氣味,第二天我搬去明堂了。

千遇千尋在姑蘇區的一個創意園裡,裡面還是挺有意思的,各種創意的門面。

不過千遇千尋的露天陽臺還是挺不錯的,估計妹子們都喜歡這個座椅吧。

前兩個小時還沉侵在古鎮悠閒的生活中,告別才熟悉的小夥伴,步入喧囂的城市,在還沒體會到蘇州的美之前,心裡空落落的。收拾好心情,感受蘇州這座千年歷史文化古城。

漫步平江路。

路過一家“渝印象”。毫不猶豫就走進去了。好久沒吃過正宗的重慶小面了,雖然我也不知道這家正不正宗,只是一種懷念。

豌雜小面,還是挺正宗的。哦,豌豆是後加的,沒拍。

路過一家貓空。第一家貓空就誕生在蘇州平江路。平江路的貓空有兩家。

走到下面看見了明堂,我還是喜歡yha的感覺,於是進去預定了兩晚。地理位置相當優越。客房沒有wifi,上網得去大廳。

我住這兩晚都有一桌子來自世界各地的人聚在一起,玩遊戲,瞎聊天。

回到客棧,拿了本書到大廳坐了會,認識了一個深圳的小夥伴,比較靦腆,約好第二天一起去拙政園。

客棧的室友比較孤僻,我也沒怎麼跟他們說話,這也是我不喜歡這家客棧的原因。

day5

8點出發拙政園,走了10分鐘就到了。不得不說,這家客棧去拙政園、蘇州博物館、獅子林非常的近。

此時,陽光正使勁衝破厚重的雲層。

拙政園:

蘇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園林。全園以水為中心,山水縈繞,廳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濃郁的江南漢族水鄉特色。花園分為東、中、西三部分,東花園開闊疏朗,中花園是全園精華所在,西花園建築精美,各具特色。園南為住宅區,體現典型江南地區漢族民居多進的格局。

中國四大古典園林之一,蘇州還有一個留園。

拙政園、留園、獅子林 ,這三家園林風格各異,給我的感覺就是:

拙政園像是有錢人的私家園子。大氣中透漏著精緻,小巧中又不乏宏大的氣勢。是面積最大一家園子。

獅子林中假山環繞。假山形狀各異,如獅似虎,氣勢磅礴,一看就像是有權有勢之人居住之所。

留園小巧精緻,精雕細琢,似小家碧玉的美人,文人雅士之地。

現在淡季門票70,這樣的季節裡。滿園都是秋天的痕跡。

可是園子裡的行人還是很多。走走停停,有講解就蹭導遊。

園子裡來了許多寫生的學生。

隨手抓拍了一個,哈哈。

她被拙政園的精緻所吸引,我卻被她的專注所吸引。

秋天的色彩,在拙政園被完美詮釋。

園子中部的一座亭子。

自拍杆真是神器,大叔都用上了。然而帥比都是對著鏡子拍的。

拙政園的出口就是蘇州博物館,恰巧拙政園盆栽處能看到蘇州博物館的房頂。

拙政園應該是蘇州最大的一個園林了,邊走邊拍大概逛了3個小時。

逛完拙政園並沒繼續逛蘇州博物館,我去明堂登記入住。

明堂保留了蘇州園林式風格,古色古香。大廳和住房樓中間隔著小巷子,並不是連著的。

紀念牆。

整理完床鋪出門的時候恰巧遇到了一個準備去蘇州博物館的室友:國際友人韓國歐巴。

他在南京大學留學讀研,研究中國歷史文化。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啊,深感自豪。

去蘇州博物館的路上跟他聊天發現他對中國的歷史挺瞭解的,清末時期中國很多文物被侵略者破壞,他說很可惜。

進了裡面的文物館,就不知道他跑哪去了。他對這些文物非常感興趣。

遇到幾個外國小女孩,這麼小就這麼美真的好麼

大家都找他兩拍照,好吧,看顏值拒絕咯。

媽咪把她一個人扔在這了,她也不哭不鬧,認真地畫她的畫畫本。

博物館中央。

仇英畫展室。

午夢千山,窗陰一箭。

蘇州博物館出來已是天黑。又在蘇州平江路瞎轉悠,穿了幾個小巷子。

晚上回明天再大廳看了會書。安排第二天的行程計畫。

day6

————————————————————

今天的計畫是:獅子林——七裡山塘——蘇州大學。

8點出門的平江路還不是那麼吵雜,環衛人員游著小船清理河中的雜物樹葉,悠悠的幾個遊客。

沒了門庭若市的感覺,很多小店這個時候都關著門。安靜的平江路也挺美。

沿著平江路走到了獅子林,門票30,園林比較小,然而多假山。

聽導遊說,當年乾隆皇帝進這假山後沒繞出來,最後在裡面睡著了,還是一個當地的秀才進去將乾隆皇帝請了出來。

導遊給我們的建議是,進去後右手或左手法則:一直走自己的左邊或者右邊。

當年乾隆見了這獅子林後說了句:真有趣啊。免俗,提名為“真趣”

獅子林雖小,佈局卻被充分的利用,給人的感覺並非是平面的,而是空間的,樓上樓下,山上山下,四通八達。

獅子林出來,坐公交直奔七裡山塘。

七裡山塘,蘇州城市裡的古街,卻帶有水鄉風貌。在古代,這裡是繁華的集市。

水天堂千年風雅的一個注腳,姑蘇城富貴繁華的完美詮釋,也是蘇州人心目中一本華彩千章的線裝書。

白牆黛瓦,鱗次櫛比。

登上一座古老的城牆,已經飄起了小雨。

打著傘拍照不容易呀,今天走完鞋子已經濕透了。

山塘街入口,白居易故居。

關於白居易與蘇州山塘街:

白居易曾任蘇州刺史。任上,白居易開鑿了從閶門到虎丘的水路,葑土築岸,間植“桃李蓮荷數千株”。從此,蘇州就有了這條美麗的水街—山塘街。

開鑿山塘的初衷是為了方便蘇州人去虎丘遊玩。沒有開鑿山塘之前,去虎丘的道路迂回曲折,艱澀難行。沿途河道多有淤塞,常有水澇發生。七裡山塘,伴著七裡河水。不僅解除了蘇州人出城去虎丘的涉水之苦,也疏浚了沿途的河道,免去蘇州很多水澇之災。蘇州百姓對這位造福一方的父母官很是感激。

白居易在蘇州兢兢業業地工作了一年半時間。五十五歲的白居易因病卸任,離開蘇州。行舟離去時,蘇州百姓垂淚相送,不忍別離。白居易站在船頭,望著兩岸不舍離去的蘇州百姓,寫下了《別蘇州》:“一時臨水拜,十裡隨船行。。。悵望武丘路,沉吟滸水亭”。

蘇州人恭敬地將白居易像供奉在了滄浪亭的五百名賢祠中,2006年,又在與閶門一水之隔的山塘起始地修建了白居易紀念園。因為蘇州人從來都記得山塘還有另外一個名字—白公堤。

注意右下角,師傅又被妖怪抓走了

八戒不知如何是好,大師兄化緣還沒回來。

山塘街入口還有一家貓空,喵喵還在睡懶覺。撈了兩下癢癢,哈哈。

貓空的小老闆妹紙,我也想做一隻貓空裡的喵喵

正式進入山塘街。

紛紛細雨中,小角樓裡,還有彈曲的年邁老人,這種古老的中華藝術,不應該被世人遺忘。

走累了,找個小店歇歇腳,躲躲雨。

山塘街出來,公交至蘇州大學。

沒到一個城市,都想去大學校園裡面走一走。

古色古香的學校,進校園查的挺嚴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要舉辦馬拉松的原因。

兩隻騎電動車的不良少年被保安攔了下來,哈哈,我就溜了進去。

進入校園第一眼看見的便是蘇大廣闊操場前面的鐘樓。

蘇州大學以前叫東吳大學,是外國人創辦的,所以有很多老歐式建築。

綠樹環繞,秋葉滿地。

雨中漫步蘇州大學,融入其中,假裝自己是一名蘇大學子。

雨中的鐘樓。

拍的時候並未發現屋簷上的仙人公公。

我應該是從後門進的,沿著小路瞎轉悠,不知不覺走到了校園正大門。

下雨天並沒有多少學生出來。偌大的校園顯得特別的幽靜。

幽美的百年古校。

不遠處便是耦園,來之前看到鈺妹子在蘇州城牆上拍的夕陽照美極,她告訴我城牆在耦園下面。

雖然今日沒有夕陽,還是想去看看經過歷代戰爭洗禮後的蘇州古城牆。

沒走多久就到了。

城牆外已雜草重生,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的富饒蘇州,這座斑駁的城牆和護城河已不知經歷過多少腥風血雨。

站在城牆廣場上,兵戈相見的打鬥場面鮮活的浮現在眼前。

城牆內已經變成博物館,可惜我到這裡天色已晚關門了。

離開的時候天已盡黑,城牆上亮起的路燈。

平江路絕對是悠閒散步的好去處,吃完晚飯,在明堂看了會書,又出去走了走。

轉角遇到愛,哦,no,轉角遇到喵。

請勿帶汪星人入內,喵星人的地盤,會被鄙視。

不知不覺又轉到貓空

陳先生的肉肉,看見肚子就餓了。

陳先生的肉肉每月都有活動,11月送檯曆。

day7

——————————————————

百般猶豫之下還是決定去留園。

早早出門,穿過小巷,路過一家狀元博物館。

關於留園:

留園為中國大型古典私家園林,代表清代風格,園以建築藝術精湛著稱,廳堂宏敞華麗,庭院富有變化,太湖石以冠雲峰為最,有“不出城郭而獲山林之趣”。其建築空間處理精湛,造園家運用各種藝術手法,構成了有節奏有韻律的園林空間體系,成為世界聞名的建築空間藝術處理的範例。現園分四部分,東部以建築為主,中部為山水花園,西部是土石相間的大假山,北部則是田園風光。

留園似婉約精緻的大家閨秀。

豔發朱光裡,叢依綠蔭邊。

前山含遠翠,羅列在窗中。

這株小樹格外金黃。

大俠,承讓了。

一水方涵碧,千林已變紅

一水方涵碧,千林已變紅

眾音徒起滅,心在靜中觀

老外似乎對中國古典園林很有興趣,導遊一直說個不停。

吉甫作頌,穆如清風。

留園精緻,不同於拙政園的大氣。

出來後找了家餐館隨便吃了點。

好惆悵的旺:主人,你怎麼還不回家,本旺餓了。

耦園就在平江路附近。

關於耦園:

耦園前身為“涉園”,建于清初,咸豐年間毀于兵燹,同治十三年正值僑寓吳中的蘇松太道道台湖州人氏沈秉成 ,因進諫而被罷官,旋又遭喪妻失子之痛,便歸隱寓居蘇州,購得婁門陸錦所築“涉園”的廢址,聘清畫家顧沄設計,擴地營構,建成現狀,易名“耦園”。園分東西兩部,西園以書齋“織簾老屋”為主,前後列山石,以藏書樓壓其背,小軒隱其前,北端背河而起一排樓房,借“走馬樓”貫穿。1876年耦園落成。耦園占地約40畝,這樣一宅兩園的佈局,在蘇州眾多古典園林中獨具特色。

耦,即夫妻之意,耦園是沈秉成夫妻歸隱園林,遠離世俗名利的私家宅院。園林雖小,亭閣不少,五臟俱全。

此時已是下午2點,折回明堂取行李。

初遇蘇州,格格不入。如今離去之時,卻又不舍離開,放慢腳步,融入到一座城,品味她的美。

蘇州再見。

周莊,江南第一水鄉,原名貞豐裡。不僅是因為它有水鄉之美,它還有自己獨特的深厚“周莊文化”,包括歷史上富可敵國的大財主沈萬三,走向世界的陳逸飛名畫:故鄉的回憶。

周莊三分之一是水,三分之一作街,三分之一為橋。河道成井字形,居民傍河築屋,依山成街,彎曲的河道上橫跨14座古橋,還有那份敦厚純樸的古鎮民風,構成一幅美妙的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風情畫。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中間有一個周莊。

周莊的水鄉風格不同于南潯、蘇州,雖也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特色,但周莊幾乎家家都有自家的碼頭。”轎從前門進,船從家中過“是周莊宅院的真實寫照。

蘇州到周莊已是5點多,天已黑。

周莊這個時候進景區是不用門票的,卻不能進裡面的景點。其實也就那麼幾個景點不能進:沈廳、張廳、沈萬三故居。其餘景點並沒人檢票。

我還是買了,為了目睹沈廳、張廳的風采。這才是周莊的精華所在。

周莊青年旅社,就在就在景區門口。

周莊青年旅社有三隻可愛的金毛,一家子。小的才幾個月,活蹦亂跳的。

整理好床鋪正準備出門逛夜色周莊,一個背著女式背包的小夥伴走了進來......

他要去看夜色周莊的一個特色表演:四季周莊,淘寶上買的票,報的團。

走了一段路後就分離。

好吧,說說這個小夥伴。自稱土生土長的上海幫,估計是從小嬌生慣養,才出門幾天整天說想媽媽。

很熱情,第二天跟他逛了半天的周莊,然後拉著我送他去車站,還非要帶我去上海玩....

關於四季周莊:

中國第一部呈現江南原生態文化的水鄉實景演出,它是對江南水鄉人民與水和諧相處生活畫卷的描繪,是周莊向世界展示經典江南水鄉傳統文化的重要視窗。

演出陣容三百人左右,既有專業演員,還有大批來自生活第一線的本地農民、漁民、市民,整台演出將富有生活氣息和市井氣息。演出在“小橋、流水、人家”的經典環境裡展開,演藝精緻、出奇,其地域性、民俗性、觀賞性、草根性、藝術性堪稱世界一流演藝之精品。

聽“上海幫”說還是挺值得,實景表演,陣容龐大,有演繹一些沈萬三的事蹟。門派一百多吧,淘寶上套票比較便宜。我沒看。

夜裡的周莊比南潯要美,也很熱鬧。

青團子,糯米團。

周莊青年旅社河對面是酒吧一條街,周莊也免不了現代商業化的衝擊,只有南潯還保留著原汁原味。

坐在青旅的大廳,翻開一本關於周莊的書。準備第二天的行程。

day8

大清早就看著這只喵,聽青旅的義工說,她每天都在這上面睡覺,暖和。

清晨的周莊,河面的水汽上騰,整個鎮上飄了層薄霧,稀疏行人走在青石板街、石拱橋上,一幅濃墨的江南水鄉畫卷,不勝美哉。

周莊的美食很多,關於早餐,周莊豆腐花配上一兩根油條、或者一碗萬三面,都可以吃的很滿足。

周莊的標識景點:雙橋。雙橋相連,在水中倒影的映襯下,形似古代的鑰匙,故又名鑰匙橋。

關於周莊雙橋的故事:那是1984年春天,上海著名旅美畫家陳逸飛乘坐小船來到周莊,看到了雙橋,覺得自己仿佛回到了記憶中的童年。於是,就以雙橋為背景,創作了一幅題名為《故鄉的回憶》的油畫。後來這幅油畫連同他的37幅作品一起在以美國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長阿曼德.哈默名字命名的哈默畫廊中展出。這幅畫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後來,被阿曼德.哈默用高價購藏。同年十一月份,哈默先生在訪問中國的時候,將這幅油畫送給了鄧小平。1985年,這幅畫又經過陳逸飛的加工成為 當時聯合國首日封的圖案,深受集郵愛好者和各界人士的青睞。經新聞媒體宣傳,周莊古鎮聲名鵲起。陳逸飛的畫使默默無聞的雙橋走向了世界。鑰匙橋不是鑰匙勝過鑰匙,因為它開啟了周莊與國際交往的友誼之門。

陳逸飛之家,本在聯票之內,卻沒人檢票。

這就是著名油畫:故鄉的回憶。

清晨雲霧繚繞的周莊,在晨光的照耀下,似仙境。

旺旺靜靜地看著每天的人來人往。

關於貞豐裡易名為周莊:

周莊鎮舊名貞豐裡,周莊地域春秋時期至漢代有“搖城”之說,相傳吳王少子搖和漢越播君封於此。西晉文學家張翰,唐代詩人劉禹錫、陸龜蒙等曾寓居周莊。據史書記載,北宋元佑年間(1086年),周迪功郎信奉佛教,將莊田200畝(13公頃多)捐贈給全福寺作為廟產,百姓感其恩德,將這片田地命名為“周莊”。1127年,金二十相公跟隨宋高宗南渡遷居於此,人煙逐漸稠密。

下面就是周迪功郎捐贈的全福寺。

周莊山水環繞,不負江南第一水鄉之名。

周莊長橋:

周莊有很多當地的特色小吃,有很多都叫不上名來。比如下麵的喜羊羊。

周莊水鄉產的小魚,很是酥脆。味道極美。

沈廳:

沈廳並非沈萬三所造,而是沈萬三後裔沈本仁所造。沈萬三雖不幸被朱元璋流放至雲南,但他的後裔沈本仁後發圖強,建造了此間富宅,紀念祖先沈萬三。

沈廳大廳築有沈萬三雕像。 膜拜下大財主吧。

沈廳兩旁小弄牆上刻有沈萬三平生事蹟。講訴了沈萬三如何發家致富、與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種種瓜葛。

臭流氓仔細的看了一遍。

周莊博物館,比較小,可上二樓。

話說沈廳二樓也有連通的走廊,通往大廳,兩側開有小窗。

古代婚姻媒婆介紹,一般進洞房之前男女雙方都不知道對方長相。

沈家人比較開明,當男方來提親的時候,沈家小姐就可以在兩側小窗窺視未來的夫君。

富安橋旁的福安樓。

我跟上海幫都想吃沈家家宴,問過沈家酒家,覺得太貴了。

最後午餐在福安樓,與“上海幫”一起點了一個78的套餐。

包括:萬三蹄,阿婆菜,時蔬等。

二樓不讓坐,只讓我上去看下風景。

關於萬三蹄:

明初,相傳當時朱元璋當了皇帝,於是全國都避諱說豬(朱)。因為沈萬三的富可敵國,朱元璋很是嫉妒,所以到沈萬三家坐客,沈萬三以豬蹄膀招待朱元璋,朱元璋看到後故意為難沈萬三,問他這個怎麼吃啊,因為是整個蹄膀,沒有切開,如果沈萬三用刀,那朱元璋就可治他的罪了(古時不可在皇上面前動兇器),而沈萬三卻靈機一動,從蹄膀中抽出一根細的骨頭來,以骨切肉,保了自己的一條小命。也有了萬三蹄膀的傳統吃法.朱元璋吃了覺得很好吃,就問沈萬三這道菜叫什麼名字啊,沈萬三一想總不能說是叫豬蹄膀呀,於是一拍自己的大腿說,這是萬三蹄,於是萬三蹄由此得名。

阿婆菜:周莊阿婆菜其實是農家鰻鯉菜,也叫醃菜莧,在江南水鄉頗有名氣。取其名,不但意味著周莊的阿婆最擅長製作此種口味地道的農家菜,而且在周莊的傳統習俗“阿婆茶”中,阿婆菜也是茶點中的一道精品。

其實也就是一道醃菜。

妹子在長滿藤蔓的小屋裡玩著手機,卻不小心成為窗外臭流氓的一道亮麗風景。

吃完午飯,“上海幫”準備返回上海了,因為他想媽媽了。。。

拉著我讓我送他去車站。

說一下周莊至上海:

周莊有兩個汽車站:周莊汽車站與辛塔汽車站。

福安樓的阿婆告訴我們,辛塔汽車站比較近,沿著富安橋旁邊的小巷一直走就能到。

周莊汽車站離景區比較遠,建議去辛塔汽車站坐車,班次較多,最晚到下午5點左右。

送他離去後,我被大片金色麥田所吸引。

在去沈萬三故居的路上,一個妹子專注在她的繪畫中,畫的是周莊房屋。完全沒察覺到我的腳步,當我坐下後卻把她嚇了一跳....

關於張廳:

張廳原名怡順堂,建於明代,清初轉讓張姓,改為玉燕堂,俗稱張廳。張廳前後七進,房屋70餘間,占地1800多平方米,雕樑畫棟,金碧輝煌。廳旁箬涇河穿屋而過,正所謂“轎自前門進,船從家中過”。作為殷富人家的宅第,張廳歷經五百多年滄桑,但氣派依舊。走過沿街的門廳,面前是一個天井,綠意盎然。兩側是低矮的廂房樓,上下落不都設蠡殼窗戶。在漫長的歲月中遭到損害的磚雕門樓,堅實的石柱,細膩精良的雕飾,仍不難看出張廳昔日的風采。大廳軒敞明亮,—抱粗的庭柱下是罕見的木鼓墩(柱礎),這是明代建築的明顯標誌。廳堂內佈置著明式紅木傢俱,張燈結綵,迎送賓客。牆上懸掛著字畫,—副對聯尤其引入注目,上聯是“轎從門前進”,下聯是“船自家中過”。仔細琢磨,對聯十分貼切地寫出了張廳的建築特色。

沈萬三故居回來不小心繞到張廳後門。

“船從家中過“的張廳卸貨碼頭,現已是鴨鴨的殖民地。

今日陽光正好,本打算待會出來拍黃昏,卻沒想到一睡睡到了天黑。

喘著三腳架出了青旅。

又轉悠到周莊的貓空。我喜歡這裡的裝飾。

後面將下麵幾張做成明信片吧。

橋下遊船穿梭,橋上行跡匆匆。

拉長快門,讓水中倒影顯現。

day9

————————————————————————

周莊兩天足以。

今天計畫上午去錦溪,然後返回周莊去上海。

清晨並沒多少行人。

關於三毛茶樓:

樓主是周莊本土作家張寄寒老先生,他與三毛相識于周莊,相談甚歡。一篇《三毛在周莊》刊載於海內外報刊,自此讓二人有了書信往來。在得知三毛去世的噩耗後,為了紀念三毛,經過三年籌備,於1994年1月4日開設三毛茶樓。

茶樓並不大,小小的二間屋,沒有刻意的裝潢,非常樸素,讓人倍感親切。牆上陳列著三毛生平的私相簿,樓主和三毛的往來信件,以及慕名拜訪三毛茶樓的各位名人。

到訪名人:敬一丹;餘秋雨;吳冠中;瑞卡多(三毛丈夫荷西最好的朋友);“中國第一老太”影視明星陳奇等。

不喝茶沒讓進去參觀。

關於迷樓:

位於貞豐橋畔,原名德記酒店。早在20世紀20年代初,南社發起人柳亞子、陳去病、王大覺,費公直等人四次在迷樓痛飲酣歌,乘興賦詩,慷慨吟唱,後將百餘首詩篇結為《迷樓集》流傳於世。因此,周莊迷樓名聲大振。現經修葺的迷樓仍保持當年風貌。依水傍橋,令人著迷。

迷樓沒有拍照。

隨便找了個小攤位吃上一碗萬三面,早餐。

周莊水鄉的塔比較多,下面這座聽當地人說是私家的。

周莊之行,基本至此。後面從錦溪回來周莊取了行禮後去辛塔汽車站坐車至上海。

周莊不僅只是有單純的水鄉風貌,更甚的是有很多關於周莊的故事,獨特的”周莊文化“配上”江南第一水鄉“,這才是有靈魂的周莊。

周莊至錦溪:

周莊汽車站有不少至錦溪的公車,票價2元,行程大概20分鐘。

坐上昆山的公車,穿梭于江南田園之間,也是一種不錯的體驗。

錦溪:

成名已有二千多年,相傳南宋建都臨安時,宋孝宗的寵妃陳妃偏愛錦溪山水,戀不忍離,死後水葬於此,錦溪便改名陳墓800餘年,直到1993年才恢復古名。擁有眾多名勝古跡的錦溪,依然保持著淳樸的江南地區漢族水鄉文化風貌,若隱若現的陳妃水塚,風鈴悅耳的文昌古閣,蛟龍臥波的十眼長橋,以及中國首創的古磚瓦博物館使澱山湖畔的這顆明珠更加璀璨奪目。

關於錦溪,只是被錦溪的古鎮長堤所吸引,便決定一定要去看一看。

快到錦溪景區的時候,就有很多阿婆來拉遊客穿小巷套門票進景區。

此次前來錦溪也並未打算參觀錦溪的售票景點,所以便讓阿婆打我進去。10元。

然而傻傻的我去不小心走出了景區,然後就沒法再進入了....

好吧,不可能再買票吧。機智的我沿著景區繞,終於還是被我饒進景區了,我真是太機智了。哈哈。

大概是這裡進入的。

相比周莊,錦溪顯得不夠深韻有內涵,估計也是我沒在錦溪停留多少時間的原因吧。

相比南潯,錦溪又顯得太過嘈雜。

不過錦溪的美,有錦溪長堤足以。

錦溪的搖船人都會唱江南的民歌。若閑有時,坐上小船遊覽一番,也是一次不錯的體驗。

錦溪的小船,擺動搖擼,穿梭在小河之上。

錦溪國際青年旅社。

擇一鎮而終老——錦溪。

公交轉回周莊。

在周莊還閑留了一會兒,在河邊的優酪乳店停留了一會兒。恰巧看到對面拍古裝照。

出行之前計畫去上海兩天。

出行之後卻又取消了上海的行程。因為愛上的水鄉的嫺靜幽美。

最後剩下一天半的時間,還是加上了上海的行程。

魔都不虧為魔都,散發著魔性,國際化大都市,的確把我這從山裡來的孩子鎮住了。

決定來上海的原因,第一是見畢業一年多的同學,第二便是看傳聞中的外灘。

虹橋下車,地鐵至南京東路,步行至船長酒店。

船長酒店不支持刷卡,也不讓網上支付,而且態度極差,好在房間不錯也,風格別致也挺大。

蛋疼的我現金用完了,害我到處跑找ATM機,這時候發現高德好不靠譜。淚奔..

天邊出現了晚霞,夜幕的映襯下。

傳說中的上海外灘。只有親眼看見才能感受到他的魔性。國際金融中心,象徵著繁華。

day10

————————————————————————

今天要準備返程了。

早上起來又去外灘走了一圈,感受國際大都市的魅力。

天上卻灰濛濛的。

城隍廟

感覺是吃貨的天堂。

上海生煎包。

在杭州的時候不知道生煎的是什麼。有名的高祖生煎,去的時候排隊太多並沒進去,不知道這個跟高祖生煎差多少。

玩過蘇州園林,對上海的豫園並沒什麼興趣,也不想在國際化都市的衝擊下再去體會典雅的江南園林。門票40.

上海田子坊。此行最後一站。

都說是文藝青年必去之地。而我只是偶爾犯下文藝病而已。

很多有意思的小店鋪和小巷子,的確很文藝。

帥比都是對著鏡子拍的。

橫排井豎的電線,也是一道風景線。

離行前本還計畫去上海教區佘山天主堂。然而到了那發現正在維護,我也只能拍兩張外景。

路過一家店很有意思。傻傻的機械人,還挺萌的。

此行已接近尾聲。

因為沒有身份證,諮詢過航空局,需要至機場附件公安處辦理臨時登機證明,就像做火車需要辦理臨時乘車證明一樣。

我傻傻的提早5個小時就到了機場,原來公安局就在機場內,辦理臨時登記證明並不難,一下就辦好了,只是花了30大洋。

好吧,挺虧的。

這也算是給路上不幸丟失了身份證的人提供一點經驗。

然後我在機場傻傻的等待了5個小時,是多麼的能熬!

結尾

此行至此已結束。

10天的時間,讓我見到另外的世界。

從最開始沉重的心情一點點兒放鬆,感受旅行帶來的意義。

我想,我已經找到未來的方向,趁年輕,我需要奔波與闖蕩,不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感謝一路上遇到的小夥伴,屢次相逢與離別,都是一路走來美好的回憶。

END——2015.12.5

錦溪

上海

關於此次行程

我想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的江南夢。

記得以前玩3D武俠網游,就喜歡在煙雨莊、蘇州的小船上、房頂上逛風景,看市嚷嘈雜、柳枝垂湖。

雖是虛幻的世界,也承載對魅力江南的幻想。

馬上就要離開現在工作的地方了,趁還來得及,去江南走走。

這次出行心情算是比較沉重的,工作一年了,也不知道收穫了什麼,也不知道想要什麼。。

迷茫,不知道何去何從,該尋找自己人生新的方向了。

畢業後一個人跑到外地工作,不知不覺,喜歡上了旅行,旅行中又愛上的攝影。

十一月的江南,到處都是秋天的色彩,是我喜歡的季節。一個人,才能靜下心來,感受所路過的一切。

-------------------------------------------------------------------------------------------------------------------

自知不是什麼文藝青年,也沒什麼文藝的底蘊。但有時還是忍不住犯一點文藝病。

一直被大海和江南吸引。一年多了,節假日週末的時間,大海看的也挺多了。就是沒時間去江南走走。

——————————————————————————

頭圖視頻是我在錦溪拍的。

—————————————————————————————————————————

1.行程:

走在路上,總會與自己預定的計畫相偏離。

Day1:杭州——南宋禦街——清河坊

Day2:西湖

Day3:西溪濕地公園——南潯

Day4:南潯——蘇州——平江路

Day5:拙政園——蘇州博物館

Day6:獅子林——七裡山塘——蘇州大學——城牆博物館

Day7:留園——耦園——周莊

Day8:周莊

Day9:周莊——上海——外灘

Day10:外灘——田子坊——返程

好吧,基本是這樣的。快想不起來了。

沒有去西塘、烏鎮,總覺得它們如今少了古鎮的韻味,臭流氓比較傾向喜歡原始的美。它們似乎被開發過度了。

漸入冬季,天氣基本是陰雨天,偶爾能碰上晴天。江南細雨漫步古鎮,也是別有一番韻味。

另外,這個季節屬淡季,人算比較少的,門票也相比旺季便宜少許,住宿也不會緊張。

所以,淡季的秋天,我是非常喜歡的。

2.交通

江南交通都很方便,除了出發坐的火車,回來乘坐飛機之外,其餘均是靠汽車和公交。

汽車票網上買也很好買。

哦,忘了。

這次出來沒帶身份證,因為之前就掉了。

不過,無所謂了,還是走了下來。

3.住宿

一個人行走江湖,住青旅是最划算的,也是我最喜歡的,行程中已經安排你的小夥伴們在路上相遇。

一路上遇到的朋友,挺多的,好吧,下面會介紹的。

杭州:杭州青年會國際青年旅社。

還是不錯的,百年基督遺址改建,住宿在3樓,下麵好像是書吧什麼的,沒去坐過。網上預訂的。圖片在下麵。

南潯:湖州南潯千與千潯咖啡青年旅舍。

住過非常棒的青旅,雖說是家庭旅店,但是比蘇州住過那家家庭旅店好太多了。

在這住遇到的小夥伴都非常棒。另外,老闆娘人非常好,臨走前還拉我蹭了一頓午飯。哈哈。

蘇州:蘇州千遇千尋青年旅舍、蘇州明堂國際青年旅舍。

蘇州千遇千尋青年旅舍,我第一晚住的這,然後搬去明堂了。

怎麼說呢,只是我不喜歡,並非怎麼不好,家庭旅店改建,有露天陽臺,老闆娘會經常組織旅友晚上燒烤啤酒什麼的。

我沒有參加,少了那種路上相遇的感覺。硬生生的被拉在一起,就想相親會一樣。

另外,男生的床位房氣味很重,也許是床位太多,價格太低。老闆減兩張床位,提一點價格,或許效果會更好。

蘇州明堂國際青年旅舍。yha的一貫風格,不過住這裡就像住在蘇州園林一樣,愜意。就在平江路,吃玩很方便。

客房沒WIFI,上網去大廳,雖說比較麻煩,也算是鼓勵你多融入驢友大家庭的一種方式吧,別老待在房間了,出來走走!

周莊:周莊國際青年旅社。

也是yha的,店員是年輕的小夥和菇涼們,有工資的“義工”,他們讓我萌生一種打工旅行的衝動。有3只金毛,一家子。

上海:上海船長青年旅社

也是yha的,離外灘特別近。風格也比較“海盜船”。

但是服務態度非常不好。這麼好的地理位置,價格還這麼便宜,還是值得推薦的。

哦,沒身份證怎麼住宿麼?

影本就OK了。船長酒店不讓用影本,還把社保卡給他看了。

4.費用

全程費用2198。

來回路費加吃住。

或許我要求不高,不過該玩的我也玩了,該吃的我也吃了,也沒覺得特別省。

對我來說,能留下滿意的照片,能挺會到行走在路上的感覺,那才是最重要的。

每次行程總習慣記下路上每筆開銷。詳細到公交。

5.攜帶物品:

三套衣物,兩雙鞋子,證件(也沒身份證,把駕駛證和社保卡,身份證影本帶上了),銀行卡,洗簌用品(中途還掉了)。

然後,相機(奧林巴斯EM10+12-40,底小的微單,夜景很吃力。)有錢了換好的吧。三腳架帶了,但是沒怎麼用。

一本書:大冰寫的《乖,摸摸頭》。文藝病範了的時候想看書。不過全程也沒是沒什麼時間看書。看了一點點。在穿梭于田野群山的火車上和晚上青旅的咖啡廳。

呃,還有《仙劍六》一家子。

行程

好吧,長篇大論終於差不多了。

臭流氓不會寫攻略,也不擅長寫遊記,且叫記錄吧。

回來後就進入早九晚五的日子,我且每天晚上抽點時間來處理照片,寫寫遊記吧。

下面進入行程部分。

杭州

day1

——————————————————————

12點多到了杭州火車東站,出站站在火車站廣場,未來十天未知的行程,充滿期待與興奮,夾雜少許迷茫。這將會是我難忘的經歷,或多或少會改變一點我對世界的看法。

B支3路,到解放路,走路至杭州青年會國際青年旅社。

百年基督教會遺址改建,復古的答錄機。有個小陽臺,然而我在杭州那幾天下起了雨,也沒能端上一本書,在那好好坐坐。

未知的行程,已經幫你安排了小夥伴,只要你走出去就好。

室友:一個北京土生土長的文藝青年,一個北漂的福建小夥,一個長期住在這裡的IT精英,還有一個來自阿根廷的哥們。

樓下的夫子面:

清河坊,給我的感覺像福州的三坊七巷,步行古街,小吃娛樂。

途中路過南宋禦街。翩翩秋葉飄落滿地。

一對年邁夫妻,似乎在心愁什麼事情。

求暴擊傷害。

河坊街 小吃比較多,還有一些有意思的小店。

這個笑彌勒很多遊記裡面都有它,到此一遊。

紹興臭豆腐,不好吃。

再再再~~~~再來一碗~~~~~~~~~

到了這個店後,這個聲音會一直迴響在你耳邊。

還有一尊彌勒佛。身上有百子嬉戲玩耍。

夜裡清河坊。這高感我也是醉了。

不知不覺已是夜晚,來到吳山廣場,這裡賣肉串的小攤放著DJ音樂,小哥隨著音樂晃動著身軀,嘴裡還對著顧客問:辣椒,要不要辣椒?

印象深刻。自行腦補畫面。

江南隨處可見老外,兩妹子拿著長焦相機拍城隍廟,臭流氓在偷拍她。

夜裡的城隍廟挺好看的,在霓虹燈的照耀下。

北京小夥伴性格隨和,彬彬有禮,給我留下帝都小夥伴友善的印象。

他來這裡好幾天了,並不急,沒事的時候就在青旅聽雨聲看看書,偶爾出去走走,認真的逛一個景點,蹲坐寫生。並沒有上班工作,他想等留學的朋友回國一起開工作室,做點藝術設計。跟我興趣相投,喜歡攝影拍照,曾在歐洲留學四年,後面跟阿根廷的哥們聊天中,基本是他兩在聊。

阿根廷哥們直到我睡著都還沒回來。不知道幹嘛去了。

day2

——————————————————————————

阿根廷哥們老早就起來出門了。。。

玩微單時結識了杭州一小夥伴,都還沒見過,這次過來他爽快的拋棄了女友,跑來陪我逛西湖,看來基友才是最重要的啊。

順時針走累了可以搭電瓶車,逆時針,走一圈下來也沒什麼壓力。

青旅洗簌間,沒錯,身後的就是阿根廷哥們。前面是帥氣的臭流氓。

杭州乾淨的地下通道。

湖濱,見到西湖第一眼。

陰雨天,霧濛濛的西湖,一片泛白。

傻傻的跑去找外婆家,然而並不能在那吃早飯。

此次行程在外婆家吃了兩次,杭州、上海。

原來外婆家在江南一帶是如此之火,不過確實物美價廉,好吃不貴,呃,反正不太貴。

看見我吃東西,今朝可坐不住了:我要吃,我要吃!

十方也來了....

你兩也吃飽了,開始逛西湖。

杭州西湖,宛若江南婉約女子,靈動秀美,欲遮還羞。她的美需要你慢慢感受,靜傾其中。

遇到陰雨天氣,一路走下來都是灰濛濛的,而且,中途還下了雨。

回來鞋子已經濕透了。

垂涎至湖面的柳枝。

十方吵著鬧著要出來放風,好吧,給你拍張到此一遊。

西湖在秋天枯枝的映襯下,如此寧靜,就算是湖中緩緩滑行的遊船,也無法打破。

要是有陽光從葉子縫隙中露出,會是多麼美好。

裡面陳列了些許歷史文物,比較普通的博物館,沒蘇州博物館那麼有名氣。

西冷印社。

海內外研究金石篆刻歷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響最廣國際性的研究印學、書畫的民間藝術團體,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譽。

好像盜墓筆記的作者就是西冷印社派系。

西冷印社比較清幽,漫步其中悠閒自得。裡面有許多雕刻藝術,北京小夥來這裡待過一天,他研究的比較仔細。

杭州的陰雨天

西湖堤邊有許多喵星人,恰巧逮到兩隻野生的,定格住這個眼神。

枯葉

後面雨越來越大,路過雷峰塔也沒進去,雖說有白娘子與許仙這一段浪漫的傳奇在裡面,這種雨天,也沒了夕陽,對這塔沒多大興趣,也就沒進去。

走完一圈,繞回吳山廣場,一天的時間足夠了,天氣好多逗留一會估計有點趕。

他終究還是去找他女票了,哈哈。

繼續繞回清河坊,為了叫花雞。

叫花雞典故之一:

相傳,很早以前,有一個叫花子,沿途討飯流落到常熟縣的一個村莊。一日,他偶然得來一隻雞,欲宰殺煮食,可既無炊具,又沒調料。他來到虞山腳下,將雞殺死後去掉內臟,帶毛塗上黃泥、柴草,把塗好的雞置火中煨烤,待泥幹雞熟,剝去泥殼,雞毛也隨泥殼脫去,露出了的雞肉。約100多年以前,常熟縣城西北虞山勝地的“山景園”菜館根據這個傳說,去粗取精,精工效法創制此雞。

30元一隻。還行,紙包著雞,一層薄土包著紙。沒多少土的清香味,估計不是黃蓉真傳。

回到青旅,恰巧阿根廷哥們回來了,也被淋成狗......鞋子濕透了。

最開始和北漂的小夥跟阿根廷哥們聊天,西南村裡出來的孩子,口語不咋地。慢悠悠的聊。

讓我驚奇的是,郵局居然可以買汽車票。恕我孤陋寡聞,阿根廷哥們讓我見識到了.......

讓後更驚奇的是,他們年假可以有兩三個月,歐洲的福利待遇真是不能用好來形容了。想想我的五天年假.....憂傷.......先哭會。

由於簽證關係,他只能在中國待一個月,他從上海過來杭州,買了汽車票第二天準備去黃山。接著去西安,成都......環遊中國。

一個漢字不認識環遊中國,厲害啊。

晚上10點左右,IT精英回來了。工作一兩年,現在已經是一家公司的產品經理,線上上班。所以他可以到處走,在這已經住了兩個月了。

只能羡慕他那份工作,旅途中工作。day3

————————————————————————————————————

計畫今天去南潯。

上午跟北京小夥伴和北漂哥們約好去西溪濕地公園。

關於西溪濕地:在四、五千年前,西溪的低濕之地,如受天目山春夏洪水的沖流,此處被淹沒便成了湖泊,而乾旱之時,濕地也就出現。濕地隨隱隨現的現象,因此可以把它稱為雛形階段。從東漢熹平元年(172年)建造南湖算起,到唐末五代為止,大約有一千多年時間,是西溪濕地形成期。

給我的感覺就是:水上人家。

門票80,學生證半價。今天也是霧濛濛的,雖然沒下雨。

西溪且留下。

巧遇一劇碼組。拍的古裝,沒看到演員真面容。本來還挺有意境的。

你以為是在拍電視劇或者電影。然而你錯了。問了劇碼組才知道是一則男士洗護用品的廣告。啥牌子忘了....

好吧。腦子裡立馬出現那種無厘頭廣告畫面。

此次輪到越祈妹子出來放風了。這萌萌的大腦袋。。。。

路過西溪人家。裡面模擬了田園人家悠閒生活的場景,也是《非誠勿擾》的取景地。裡面還有《跑男》的取景點。

挺大的,因為我下午要去南潯,沒轉完,小夥伴說都差不多,看看就夠了,都差不多。12點才轉出來。

商量後決定回西湖湖濱吃“外婆家”。

中午人不多,沒排隊。裝修風格江南水鄉帶著都市的感覺。

外婆紅燒肉,也就有名是“東坡肉”。肥而不膩,粘而不沾,色澤紅潤,入口即化,相比周莊的萬三蹄,東坡肉則更加細膩。

吃完飯,告別了室友,這是這次行程安排的第一批小夥伴,相處的時間不長,卻有些不舍。

南潯是這次江南行感受到的第一個古鎮,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古鎮。

南潯文化底蘊深厚,周莊出名的財主沈萬三,他的父親就是從南潯遷移過去的。

古代南潯富碩,曾是江南最有錢的古鎮。

現在的南潯還沒西塘烏鎮那樣有名。遊客也比較少。清晨去百間樓走走,那才是真正的江南水鄉的生活。

杭州至南潯有汽車,票價忘了,40元左右吧,車次也比較多,到下午五六點左右。

到南潯天已黑盡。這裡出現了一點小插曲。我把包丟汽車上了。當時真是急壞我了。

出門搭了三輪車,吹著寒風,也沒帶厚的衣服,還是挺冷的。剛從暖和的汽車下來,冷的我直打哆嗦。

走了幾分鐘 突然想到行禮掉了,立馬讓司機掉頭。找遍了整個車站,也沒找到汽車司機。還好後面他回來了。謝天謝地。

摸著黑找到了千與千尋客棧,這家客棧真得特別贊。客棧優雅,窗外便是小橋流水。我只住了一天,臨走前老闆娘還留我吃了頓當地餐。

這裡遇到一個喜歡騎行的“胖子”,他在深圳開了家青旅,現在是淡季,他騎車出來遊玩。跟南潯的檢票大叔都混的很熟了。當天我跟鈺妹子(上面提到身份證丟了那妹子)去百間樓玩後回來檢票員不讓我們進,還是他來接的。這這這.....他都沒買票,還能接人進來。

他計畫再從南潯去武漢一路騎到雲南。幸福的人兒,我還在為將來發愁呢。

放下行李,帶著相機逛古鎮。

江南隨處可見的貓空,一家書店溫暖一座城市,走累了,進去坐一會,挑選幾張明信片,寫上祝語寄給朋友、家人或者自己。喝喝咖啡,看看書,這才是真正的旅行,心靈的放鬆。

每家貓空都是喵星人的領地,他們幸福的生活在自己的星球上。

m43高感比較爛,沒拍多少夜景。

回到青旅“胖子”組織我們玩遊戲,這裡的人來自五湖四海,各有各的世界,然而此刻因為旅行而聚在一起,不管這次旅行的目的是什麼,至少現在沒有了沉重的包袱,有的只是靜下心來聽聽別人的故事。

day4

清晨被一縷明媚的陽光刺醒,今天天氣不錯。心情也極好。“胖子”忙著去買早餐去了。我一個人端著相機沿著小河慢悠悠的走,融入到當地居民的生活中。

雖然沒買票,有些景點還是能進的,就是小蓮莊、藏書樓、張靜江故居等不能進。如果對南潯的歷史感興趣,還是值得去的。此處來南潯對其歷史沒做深入研究,只是單純的體會水鄉古鎮帶來的那種小喬流水人家的感覺。想想還是該多住一晚的。

這就是小蓮莊,因為沒買票,不能進去。就在外面都能看到裡面的小莊子有塊挺大的池塘,荷葉蓮蓮。如果夏天來,荷花都開了,走在莊子連亭裡,就像在武俠劇裡一般。

祝福你們百年好合。

慢慢轉回客棧,“胖子”告訴我南潯最美的景其實並不在景區內。而是上面依河而建的“百間樓”。

坐了一會,曬了下陽光,看看書,望望窗外的小河,發發呆,愜意。

客棧裡有本《阿彌陀佛,麼麼噠》,也是大冰寫的,我翻開看了會。

跟鈺妹子去百間樓。

路上的一隻金毛,乖乖,能告訴我你為何如此憂傷麼?瞧你那不開心的眼神。

這一段只是前奏,最美的、最古樸的在後面這段。

關於百間樓,筆拙,難以描繪其中的美,摘用網上的一段百間樓介紹:

百間樓因兩岸傍河建樓百間,石橋連接兩岸故稱為“百間樓”。傍河而築的百間樓,有的充分利用空間築騎樓;有的樓前連披簷,故街道行人方便,雨季可避雨,夏季可遮陽。百間樓的封火山牆,有三疊式馬頭牆;也有琵琶式山牆,高低錯落,極富情趣。各樓之間又有券門相隔,把人們的視線引向縱深。沿河石砌護岸整齊,且有河埠,即方便百姓、船家、商人上岸、下船,搬運貨物和出行,又便於百姓汲水和洗滌。百間樓的建築即保持明代建築風格,又具有清代建築遺韻。是具有典型江南水鄉風味的民居樓群建築。嘉慶年間張鎮曾有讚美百間樓的詩句(張鎮《潯溪漁唱》):“百間樓上倚嬋娟,百間樓下水清漣;每到斜陽村色晚,板橋東泊賣花船。”描繪出一幅形象生動如詩如畫的秀麗景色和水鄉風光。

百間樓的美,讓人窒息。

這裡的半圓大拱橋,後面的周莊、錦溪都沒有。稀稀疏疏的行人,錯以為我也是居住在此。

我告訴鈺妹子,這幾隻汪一定是一個班的,現在是下課時間,坐著那兩是班裡的小情侶。

靜幽的古鎮,連汪星人都如此懶散悠閒,瞧他們那神態。

鈺妹子用他的GR拍個不停。

哦,對了,認真看,牆上還有一隻。

洗衣的居民。濺起層層波痕。

喵星人也是如此懶散。

粉牆瓦黛,波光倒影,相得益彰。

在百間樓裡轉悠的時候,一隻八哥對著我和鈺妹子“hello”,“thank you”個不停,一嘴的洋文,原來還是個高文化份子啊。

居民告訴我們是一個老外教的,在這教了一下午呢。

好吧,百間樓裡閑著沒事教八哥說洋文.....算是留下了點什麼吧。

老闆娘說今天中午做飯一起吃。

因為計畫趕去蘇州,老闆娘匆忙地給我做了頓午餐,感動啊。

告別了第二批旅友,告別了“胖子”和鈺妹子。

走的太匆忙,真該在這多呆一晚的,想想旅行不就應該如此嗎?追趕行程,到最後又追到了什麼?

ps。

此次告別後,鈺妹子還在跟我聯繫,她被我鼓舞,從南潯去杭州、後面又去了武漢,重慶,現在到了雲南,她說,她玩完雲南就回去了。

胖子行跡不祥,好像也騎行到了武漢,然後又準備騎往雲南。

每個人的精彩世界,只有走出來,你才能看得到,聽得到。

南潯有直達蘇州的汽車,車程大概2個小時。

5點左右抵達蘇州,鈺妹子給我推薦了千遇千尋客棧,外面環境不錯,床位房間有點亂,還有些氣味,第二天我搬去明堂了。

千遇千尋在姑蘇區的一個創意園裡,裡面還是挺有意思的,各種創意的門面。

不過千遇千尋的露天陽臺還是挺不錯的,估計妹子們都喜歡這個座椅吧。

前兩個小時還沉侵在古鎮悠閒的生活中,告別才熟悉的小夥伴,步入喧囂的城市,在還沒體會到蘇州的美之前,心裡空落落的。收拾好心情,感受蘇州這座千年歷史文化古城。

漫步平江路。

路過一家“渝印象”。毫不猶豫就走進去了。好久沒吃過正宗的重慶小面了,雖然我也不知道這家正不正宗,只是一種懷念。

豌雜小面,還是挺正宗的。哦,豌豆是後加的,沒拍。

路過一家貓空。第一家貓空就誕生在蘇州平江路。平江路的貓空有兩家。

走到下面看見了明堂,我還是喜歡yha的感覺,於是進去預定了兩晚。地理位置相當優越。客房沒有wifi,上網得去大廳。

我住這兩晚都有一桌子來自世界各地的人聚在一起,玩遊戲,瞎聊天。

回到客棧,拿了本書到大廳坐了會,認識了一個深圳的小夥伴,比較靦腆,約好第二天一起去拙政園。

客棧的室友比較孤僻,我也沒怎麼跟他們說話,這也是我不喜歡這家客棧的原因。

day5

8點出發拙政園,走了10分鐘就到了。不得不說,這家客棧去拙政園、蘇州博物館、獅子林非常的近。

此時,陽光正使勁衝破厚重的雲層。

拙政園:

蘇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園林。全園以水為中心,山水縈繞,廳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濃郁的江南漢族水鄉特色。花園分為東、中、西三部分,東花園開闊疏朗,中花園是全園精華所在,西花園建築精美,各具特色。園南為住宅區,體現典型江南地區漢族民居多進的格局。

中國四大古典園林之一,蘇州還有一個留園。

拙政園、留園、獅子林 ,這三家園林風格各異,給我的感覺就是:

拙政園像是有錢人的私家園子。大氣中透漏著精緻,小巧中又不乏宏大的氣勢。是面積最大一家園子。

獅子林中假山環繞。假山形狀各異,如獅似虎,氣勢磅礴,一看就像是有權有勢之人居住之所。

留園小巧精緻,精雕細琢,似小家碧玉的美人,文人雅士之地。

現在淡季門票70,這樣的季節裡。滿園都是秋天的痕跡。

可是園子裡的行人還是很多。走走停停,有講解就蹭導遊。

園子裡來了許多寫生的學生。

隨手抓拍了一個,哈哈。

她被拙政園的精緻所吸引,我卻被她的專注所吸引。

秋天的色彩,在拙政園被完美詮釋。

園子中部的一座亭子。

自拍杆真是神器,大叔都用上了。然而帥比都是對著鏡子拍的。

拙政園的出口就是蘇州博物館,恰巧拙政園盆栽處能看到蘇州博物館的房頂。

拙政園應該是蘇州最大的一個園林了,邊走邊拍大概逛了3個小時。

逛完拙政園並沒繼續逛蘇州博物館,我去明堂登記入住。

明堂保留了蘇州園林式風格,古色古香。大廳和住房樓中間隔著小巷子,並不是連著的。

紀念牆。

整理完床鋪出門的時候恰巧遇到了一個準備去蘇州博物館的室友:國際友人韓國歐巴。

他在南京大學留學讀研,研究中國歷史文化。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啊,深感自豪。

去蘇州博物館的路上跟他聊天發現他對中國的歷史挺瞭解的,清末時期中國很多文物被侵略者破壞,他說很可惜。

進了裡面的文物館,就不知道他跑哪去了。他對這些文物非常感興趣。

遇到幾個外國小女孩,這麼小就這麼美真的好麼

大家都找他兩拍照,好吧,看顏值拒絕咯。

媽咪把她一個人扔在這了,她也不哭不鬧,認真地畫她的畫畫本。

博物館中央。

仇英畫展室。

午夢千山,窗陰一箭。

蘇州博物館出來已是天黑。又在蘇州平江路瞎轉悠,穿了幾個小巷子。

晚上回明天再大廳看了會書。安排第二天的行程計畫。

day6

————————————————————

今天的計畫是:獅子林——七裡山塘——蘇州大學。

8點出門的平江路還不是那麼吵雜,環衛人員游著小船清理河中的雜物樹葉,悠悠的幾個遊客。

沒了門庭若市的感覺,很多小店這個時候都關著門。安靜的平江路也挺美。

沿著平江路走到了獅子林,門票30,園林比較小,然而多假山。

聽導遊說,當年乾隆皇帝進這假山後沒繞出來,最後在裡面睡著了,還是一個當地的秀才進去將乾隆皇帝請了出來。

導遊給我們的建議是,進去後右手或左手法則:一直走自己的左邊或者右邊。

當年乾隆見了這獅子林後說了句:真有趣啊。免俗,提名為“真趣”

獅子林雖小,佈局卻被充分的利用,給人的感覺並非是平面的,而是空間的,樓上樓下,山上山下,四通八達。

獅子林出來,坐公交直奔七裡山塘。

七裡山塘,蘇州城市裡的古街,卻帶有水鄉風貌。在古代,這裡是繁華的集市。

水天堂千年風雅的一個注腳,姑蘇城富貴繁華的完美詮釋,也是蘇州人心目中一本華彩千章的線裝書。

白牆黛瓦,鱗次櫛比。

登上一座古老的城牆,已經飄起了小雨。

打著傘拍照不容易呀,今天走完鞋子已經濕透了。

山塘街入口,白居易故居。

關於白居易與蘇州山塘街:

白居易曾任蘇州刺史。任上,白居易開鑿了從閶門到虎丘的水路,葑土築岸,間植“桃李蓮荷數千株”。從此,蘇州就有了這條美麗的水街—山塘街。

開鑿山塘的初衷是為了方便蘇州人去虎丘遊玩。沒有開鑿山塘之前,去虎丘的道路迂回曲折,艱澀難行。沿途河道多有淤塞,常有水澇發生。七裡山塘,伴著七裡河水。不僅解除了蘇州人出城去虎丘的涉水之苦,也疏浚了沿途的河道,免去蘇州很多水澇之災。蘇州百姓對這位造福一方的父母官很是感激。

白居易在蘇州兢兢業業地工作了一年半時間。五十五歲的白居易因病卸任,離開蘇州。行舟離去時,蘇州百姓垂淚相送,不忍別離。白居易站在船頭,望著兩岸不舍離去的蘇州百姓,寫下了《別蘇州》:“一時臨水拜,十裡隨船行。。。悵望武丘路,沉吟滸水亭”。

蘇州人恭敬地將白居易像供奉在了滄浪亭的五百名賢祠中,2006年,又在與閶門一水之隔的山塘起始地修建了白居易紀念園。因為蘇州人從來都記得山塘還有另外一個名字—白公堤。

注意右下角,師傅又被妖怪抓走了

八戒不知如何是好,大師兄化緣還沒回來。

山塘街入口還有一家貓空,喵喵還在睡懶覺。撈了兩下癢癢,哈哈。

貓空的小老闆妹紙,我也想做一隻貓空裡的喵喵

正式進入山塘街。

紛紛細雨中,小角樓裡,還有彈曲的年邁老人,這種古老的中華藝術,不應該被世人遺忘。

走累了,找個小店歇歇腳,躲躲雨。

山塘街出來,公交至蘇州大學。

沒到一個城市,都想去大學校園裡面走一走。

古色古香的學校,進校園查的挺嚴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要舉辦馬拉松的原因。

兩隻騎電動車的不良少年被保安攔了下來,哈哈,我就溜了進去。

進入校園第一眼看見的便是蘇大廣闊操場前面的鐘樓。

蘇州大學以前叫東吳大學,是外國人創辦的,所以有很多老歐式建築。

綠樹環繞,秋葉滿地。

雨中漫步蘇州大學,融入其中,假裝自己是一名蘇大學子。

雨中的鐘樓。

拍的時候並未發現屋簷上的仙人公公。

我應該是從後門進的,沿著小路瞎轉悠,不知不覺走到了校園正大門。

下雨天並沒有多少學生出來。偌大的校園顯得特別的幽靜。

幽美的百年古校。

不遠處便是耦園,來之前看到鈺妹子在蘇州城牆上拍的夕陽照美極,她告訴我城牆在耦園下面。

雖然今日沒有夕陽,還是想去看看經過歷代戰爭洗禮後的蘇州古城牆。

沒走多久就到了。

城牆外已雜草重生,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的富饒蘇州,這座斑駁的城牆和護城河已不知經歷過多少腥風血雨。

站在城牆廣場上,兵戈相見的打鬥場面鮮活的浮現在眼前。

城牆內已經變成博物館,可惜我到這裡天色已晚關門了。

離開的時候天已盡黑,城牆上亮起的路燈。

平江路絕對是悠閒散步的好去處,吃完晚飯,在明堂看了會書,又出去走了走。

轉角遇到愛,哦,no,轉角遇到喵。

請勿帶汪星人入內,喵星人的地盤,會被鄙視。

不知不覺又轉到貓空

陳先生的肉肉,看見肚子就餓了。

陳先生的肉肉每月都有活動,11月送檯曆。

day7

——————————————————

百般猶豫之下還是決定去留園。

早早出門,穿過小巷,路過一家狀元博物館。

關於留園:

留園為中國大型古典私家園林,代表清代風格,園以建築藝術精湛著稱,廳堂宏敞華麗,庭院富有變化,太湖石以冠雲峰為最,有“不出城郭而獲山林之趣”。其建築空間處理精湛,造園家運用各種藝術手法,構成了有節奏有韻律的園林空間體系,成為世界聞名的建築空間藝術處理的範例。現園分四部分,東部以建築為主,中部為山水花園,西部是土石相間的大假山,北部則是田園風光。

留園似婉約精緻的大家閨秀。

豔發朱光裡,叢依綠蔭邊。

前山含遠翠,羅列在窗中。

這株小樹格外金黃。

大俠,承讓了。

一水方涵碧,千林已變紅

一水方涵碧,千林已變紅

眾音徒起滅,心在靜中觀

老外似乎對中國古典園林很有興趣,導遊一直說個不停。

吉甫作頌,穆如清風。

留園精緻,不同於拙政園的大氣。

出來後找了家餐館隨便吃了點。

好惆悵的旺:主人,你怎麼還不回家,本旺餓了。

耦園就在平江路附近。

關於耦園:

耦園前身為“涉園”,建于清初,咸豐年間毀于兵燹,同治十三年正值僑寓吳中的蘇松太道道台湖州人氏沈秉成 ,因進諫而被罷官,旋又遭喪妻失子之痛,便歸隱寓居蘇州,購得婁門陸錦所築“涉園”的廢址,聘清畫家顧沄設計,擴地營構,建成現狀,易名“耦園”。園分東西兩部,西園以書齋“織簾老屋”為主,前後列山石,以藏書樓壓其背,小軒隱其前,北端背河而起一排樓房,借“走馬樓”貫穿。1876年耦園落成。耦園占地約40畝,這樣一宅兩園的佈局,在蘇州眾多古典園林中獨具特色。

耦,即夫妻之意,耦園是沈秉成夫妻歸隱園林,遠離世俗名利的私家宅院。園林雖小,亭閣不少,五臟俱全。

此時已是下午2點,折回明堂取行李。

初遇蘇州,格格不入。如今離去之時,卻又不舍離開,放慢腳步,融入到一座城,品味她的美。

蘇州再見。

周莊,江南第一水鄉,原名貞豐裡。不僅是因為它有水鄉之美,它還有自己獨特的深厚“周莊文化”,包括歷史上富可敵國的大財主沈萬三,走向世界的陳逸飛名畫:故鄉的回憶。

周莊三分之一是水,三分之一作街,三分之一為橋。河道成井字形,居民傍河築屋,依山成街,彎曲的河道上橫跨14座古橋,還有那份敦厚純樸的古鎮民風,構成一幅美妙的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風情畫。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中間有一個周莊。

周莊的水鄉風格不同于南潯、蘇州,雖也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特色,但周莊幾乎家家都有自家的碼頭。”轎從前門進,船從家中過“是周莊宅院的真實寫照。

蘇州到周莊已是5點多,天已黑。

周莊這個時候進景區是不用門票的,卻不能進裡面的景點。其實也就那麼幾個景點不能進:沈廳、張廳、沈萬三故居。其餘景點並沒人檢票。

我還是買了,為了目睹沈廳、張廳的風采。這才是周莊的精華所在。

周莊青年旅社,就在就在景區門口。

周莊青年旅社有三隻可愛的金毛,一家子。小的才幾個月,活蹦亂跳的。

整理好床鋪正準備出門逛夜色周莊,一個背著女式背包的小夥伴走了進來......

他要去看夜色周莊的一個特色表演:四季周莊,淘寶上買的票,報的團。

走了一段路後就分離。

好吧,說說這個小夥伴。自稱土生土長的上海幫,估計是從小嬌生慣養,才出門幾天整天說想媽媽。

很熱情,第二天跟他逛了半天的周莊,然後拉著我送他去車站,還非要帶我去上海玩....

關於四季周莊:

中國第一部呈現江南原生態文化的水鄉實景演出,它是對江南水鄉人民與水和諧相處生活畫卷的描繪,是周莊向世界展示經典江南水鄉傳統文化的重要視窗。

演出陣容三百人左右,既有專業演員,還有大批來自生活第一線的本地農民、漁民、市民,整台演出將富有生活氣息和市井氣息。演出在“小橋、流水、人家”的經典環境裡展開,演藝精緻、出奇,其地域性、民俗性、觀賞性、草根性、藝術性堪稱世界一流演藝之精品。

聽“上海幫”說還是挺值得,實景表演,陣容龐大,有演繹一些沈萬三的事蹟。門派一百多吧,淘寶上套票比較便宜。我沒看。

夜裡的周莊比南潯要美,也很熱鬧。

青團子,糯米團。

周莊青年旅社河對面是酒吧一條街,周莊也免不了現代商業化的衝擊,只有南潯還保留著原汁原味。

坐在青旅的大廳,翻開一本關於周莊的書。準備第二天的行程。

day8

大清早就看著這只喵,聽青旅的義工說,她每天都在這上面睡覺,暖和。

清晨的周莊,河面的水汽上騰,整個鎮上飄了層薄霧,稀疏行人走在青石板街、石拱橋上,一幅濃墨的江南水鄉畫卷,不勝美哉。

周莊的美食很多,關於早餐,周莊豆腐花配上一兩根油條、或者一碗萬三面,都可以吃的很滿足。

周莊的標識景點:雙橋。雙橋相連,在水中倒影的映襯下,形似古代的鑰匙,故又名鑰匙橋。

關於周莊雙橋的故事:那是1984年春天,上海著名旅美畫家陳逸飛乘坐小船來到周莊,看到了雙橋,覺得自己仿佛回到了記憶中的童年。於是,就以雙橋為背景,創作了一幅題名為《故鄉的回憶》的油畫。後來這幅油畫連同他的37幅作品一起在以美國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長阿曼德.哈默名字命名的哈默畫廊中展出。這幅畫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後來,被阿曼德.哈默用高價購藏。同年十一月份,哈默先生在訪問中國的時候,將這幅油畫送給了鄧小平。1985年,這幅畫又經過陳逸飛的加工成為 當時聯合國首日封的圖案,深受集郵愛好者和各界人士的青睞。經新聞媒體宣傳,周莊古鎮聲名鵲起。陳逸飛的畫使默默無聞的雙橋走向了世界。鑰匙橋不是鑰匙勝過鑰匙,因為它開啟了周莊與國際交往的友誼之門。

陳逸飛之家,本在聯票之內,卻沒人檢票。

這就是著名油畫:故鄉的回憶。

清晨雲霧繚繞的周莊,在晨光的照耀下,似仙境。

旺旺靜靜地看著每天的人來人往。

關於貞豐裡易名為周莊:

周莊鎮舊名貞豐裡,周莊地域春秋時期至漢代有“搖城”之說,相傳吳王少子搖和漢越播君封於此。西晉文學家張翰,唐代詩人劉禹錫、陸龜蒙等曾寓居周莊。據史書記載,北宋元佑年間(1086年),周迪功郎信奉佛教,將莊田200畝(13公頃多)捐贈給全福寺作為廟產,百姓感其恩德,將這片田地命名為“周莊”。1127年,金二十相公跟隨宋高宗南渡遷居於此,人煙逐漸稠密。

下面就是周迪功郎捐贈的全福寺。

周莊山水環繞,不負江南第一水鄉之名。

周莊長橋:

周莊有很多當地的特色小吃,有很多都叫不上名來。比如下麵的喜羊羊。

周莊水鄉產的小魚,很是酥脆。味道極美。

沈廳:

沈廳並非沈萬三所造,而是沈萬三後裔沈本仁所造。沈萬三雖不幸被朱元璋流放至雲南,但他的後裔沈本仁後發圖強,建造了此間富宅,紀念祖先沈萬三。

沈廳大廳築有沈萬三雕像。 膜拜下大財主吧。

沈廳兩旁小弄牆上刻有沈萬三平生事蹟。講訴了沈萬三如何發家致富、與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種種瓜葛。

臭流氓仔細的看了一遍。

周莊博物館,比較小,可上二樓。

話說沈廳二樓也有連通的走廊,通往大廳,兩側開有小窗。

古代婚姻媒婆介紹,一般進洞房之前男女雙方都不知道對方長相。

沈家人比較開明,當男方來提親的時候,沈家小姐就可以在兩側小窗窺視未來的夫君。

富安橋旁的福安樓。

我跟上海幫都想吃沈家家宴,問過沈家酒家,覺得太貴了。

最後午餐在福安樓,與“上海幫”一起點了一個78的套餐。

包括:萬三蹄,阿婆菜,時蔬等。

二樓不讓坐,只讓我上去看下風景。

關於萬三蹄:

明初,相傳當時朱元璋當了皇帝,於是全國都避諱說豬(朱)。因為沈萬三的富可敵國,朱元璋很是嫉妒,所以到沈萬三家坐客,沈萬三以豬蹄膀招待朱元璋,朱元璋看到後故意為難沈萬三,問他這個怎麼吃啊,因為是整個蹄膀,沒有切開,如果沈萬三用刀,那朱元璋就可治他的罪了(古時不可在皇上面前動兇器),而沈萬三卻靈機一動,從蹄膀中抽出一根細的骨頭來,以骨切肉,保了自己的一條小命。也有了萬三蹄膀的傳統吃法.朱元璋吃了覺得很好吃,就問沈萬三這道菜叫什麼名字啊,沈萬三一想總不能說是叫豬蹄膀呀,於是一拍自己的大腿說,這是萬三蹄,於是萬三蹄由此得名。

阿婆菜:周莊阿婆菜其實是農家鰻鯉菜,也叫醃菜莧,在江南水鄉頗有名氣。取其名,不但意味著周莊的阿婆最擅長製作此種口味地道的農家菜,而且在周莊的傳統習俗“阿婆茶”中,阿婆菜也是茶點中的一道精品。

其實也就是一道醃菜。

妹子在長滿藤蔓的小屋裡玩著手機,卻不小心成為窗外臭流氓的一道亮麗風景。

吃完午飯,“上海幫”準備返回上海了,因為他想媽媽了。。。

拉著我讓我送他去車站。

說一下周莊至上海:

周莊有兩個汽車站:周莊汽車站與辛塔汽車站。

福安樓的阿婆告訴我們,辛塔汽車站比較近,沿著富安橋旁邊的小巷一直走就能到。

周莊汽車站離景區比較遠,建議去辛塔汽車站坐車,班次較多,最晚到下午5點左右。

送他離去後,我被大片金色麥田所吸引。

在去沈萬三故居的路上,一個妹子專注在她的繪畫中,畫的是周莊房屋。完全沒察覺到我的腳步,當我坐下後卻把她嚇了一跳....

關於張廳:

張廳原名怡順堂,建於明代,清初轉讓張姓,改為玉燕堂,俗稱張廳。張廳前後七進,房屋70餘間,占地1800多平方米,雕樑畫棟,金碧輝煌。廳旁箬涇河穿屋而過,正所謂“轎自前門進,船從家中過”。作為殷富人家的宅第,張廳歷經五百多年滄桑,但氣派依舊。走過沿街的門廳,面前是一個天井,綠意盎然。兩側是低矮的廂房樓,上下落不都設蠡殼窗戶。在漫長的歲月中遭到損害的磚雕門樓,堅實的石柱,細膩精良的雕飾,仍不難看出張廳昔日的風采。大廳軒敞明亮,—抱粗的庭柱下是罕見的木鼓墩(柱礎),這是明代建築的明顯標誌。廳堂內佈置著明式紅木傢俱,張燈結綵,迎送賓客。牆上懸掛著字畫,—副對聯尤其引入注目,上聯是“轎從門前進”,下聯是“船自家中過”。仔細琢磨,對聯十分貼切地寫出了張廳的建築特色。

沈萬三故居回來不小心繞到張廳後門。

“船從家中過“的張廳卸貨碼頭,現已是鴨鴨的殖民地。

今日陽光正好,本打算待會出來拍黃昏,卻沒想到一睡睡到了天黑。

喘著三腳架出了青旅。

又轉悠到周莊的貓空。我喜歡這裡的裝飾。

後面將下麵幾張做成明信片吧。

橋下遊船穿梭,橋上行跡匆匆。

拉長快門,讓水中倒影顯現。

day9

————————————————————————

周莊兩天足以。

今天計畫上午去錦溪,然後返回周莊去上海。

清晨並沒多少行人。

關於三毛茶樓:

樓主是周莊本土作家張寄寒老先生,他與三毛相識于周莊,相談甚歡。一篇《三毛在周莊》刊載於海內外報刊,自此讓二人有了書信往來。在得知三毛去世的噩耗後,為了紀念三毛,經過三年籌備,於1994年1月4日開設三毛茶樓。

茶樓並不大,小小的二間屋,沒有刻意的裝潢,非常樸素,讓人倍感親切。牆上陳列著三毛生平的私相簿,樓主和三毛的往來信件,以及慕名拜訪三毛茶樓的各位名人。

到訪名人:敬一丹;餘秋雨;吳冠中;瑞卡多(三毛丈夫荷西最好的朋友);“中國第一老太”影視明星陳奇等。

不喝茶沒讓進去參觀。

關於迷樓:

位於貞豐橋畔,原名德記酒店。早在20世紀20年代初,南社發起人柳亞子、陳去病、王大覺,費公直等人四次在迷樓痛飲酣歌,乘興賦詩,慷慨吟唱,後將百餘首詩篇結為《迷樓集》流傳於世。因此,周莊迷樓名聲大振。現經修葺的迷樓仍保持當年風貌。依水傍橋,令人著迷。

迷樓沒有拍照。

隨便找了個小攤位吃上一碗萬三面,早餐。

周莊水鄉的塔比較多,下面這座聽當地人說是私家的。

周莊之行,基本至此。後面從錦溪回來周莊取了行禮後去辛塔汽車站坐車至上海。

周莊不僅只是有單純的水鄉風貌,更甚的是有很多關於周莊的故事,獨特的”周莊文化“配上”江南第一水鄉“,這才是有靈魂的周莊。

周莊至錦溪:

周莊汽車站有不少至錦溪的公車,票價2元,行程大概20分鐘。

坐上昆山的公車,穿梭于江南田園之間,也是一種不錯的體驗。

錦溪:

成名已有二千多年,相傳南宋建都臨安時,宋孝宗的寵妃陳妃偏愛錦溪山水,戀不忍離,死後水葬於此,錦溪便改名陳墓800餘年,直到1993年才恢復古名。擁有眾多名勝古跡的錦溪,依然保持著淳樸的江南地區漢族水鄉文化風貌,若隱若現的陳妃水塚,風鈴悅耳的文昌古閣,蛟龍臥波的十眼長橋,以及中國首創的古磚瓦博物館使澱山湖畔的這顆明珠更加璀璨奪目。

關於錦溪,只是被錦溪的古鎮長堤所吸引,便決定一定要去看一看。

快到錦溪景區的時候,就有很多阿婆來拉遊客穿小巷套門票進景區。

此次前來錦溪也並未打算參觀錦溪的售票景點,所以便讓阿婆打我進去。10元。

然而傻傻的我去不小心走出了景區,然後就沒法再進入了....

好吧,不可能再買票吧。機智的我沿著景區繞,終於還是被我饒進景區了,我真是太機智了。哈哈。

大概是這裡進入的。

相比周莊,錦溪顯得不夠深韻有內涵,估計也是我沒在錦溪停留多少時間的原因吧。

相比南潯,錦溪又顯得太過嘈雜。

不過錦溪的美,有錦溪長堤足以。

錦溪的搖船人都會唱江南的民歌。若閑有時,坐上小船遊覽一番,也是一次不錯的體驗。

錦溪的小船,擺動搖擼,穿梭在小河之上。

錦溪國際青年旅社。

擇一鎮而終老——錦溪。

公交轉回周莊。

在周莊還閑留了一會兒,在河邊的優酪乳店停留了一會兒。恰巧看到對面拍古裝照。

出行之前計畫去上海兩天。

出行之後卻又取消了上海的行程。因為愛上的水鄉的嫺靜幽美。

最後剩下一天半的時間,還是加上了上海的行程。

魔都不虧為魔都,散發著魔性,國際化大都市,的確把我這從山裡來的孩子鎮住了。

決定來上海的原因,第一是見畢業一年多的同學,第二便是看傳聞中的外灘。

虹橋下車,地鐵至南京東路,步行至船長酒店。

船長酒店不支持刷卡,也不讓網上支付,而且態度極差,好在房間不錯也,風格別致也挺大。

蛋疼的我現金用完了,害我到處跑找ATM機,這時候發現高德好不靠譜。淚奔..

天邊出現了晚霞,夜幕的映襯下。

傳說中的上海外灘。只有親眼看見才能感受到他的魔性。國際金融中心,象徵著繁華。

day10

————————————————————————

今天要準備返程了。

早上起來又去外灘走了一圈,感受國際大都市的魅力。

天上卻灰濛濛的。

城隍廟

感覺是吃貨的天堂。

上海生煎包。

在杭州的時候不知道生煎的是什麼。有名的高祖生煎,去的時候排隊太多並沒進去,不知道這個跟高祖生煎差多少。

玩過蘇州園林,對上海的豫園並沒什麼興趣,也不想在國際化都市的衝擊下再去體會典雅的江南園林。門票40.

上海田子坊。此行最後一站。

都說是文藝青年必去之地。而我只是偶爾犯下文藝病而已。

很多有意思的小店鋪和小巷子,的確很文藝。

帥比都是對著鏡子拍的。

橫排井豎的電線,也是一道風景線。

離行前本還計畫去上海教區佘山天主堂。然而到了那發現正在維護,我也只能拍兩張外景。

路過一家店很有意思。傻傻的機械人,還挺萌的。

此行已接近尾聲。

因為沒有身份證,諮詢過航空局,需要至機場附件公安處辦理臨時登機證明,就像做火車需要辦理臨時乘車證明一樣。

我傻傻的提早5個小時就到了機場,原來公安局就在機場內,辦理臨時登記證明並不難,一下就辦好了,只是花了30大洋。

好吧,挺虧的。

這也算是給路上不幸丟失了身份證的人提供一點經驗。

然後我在機場傻傻的等待了5個小時,是多麼的能熬!

結尾

此行至此已結束。

10天的時間,讓我見到另外的世界。

從最開始沉重的心情一點點兒放鬆,感受旅行帶來的意義。

我想,我已經找到未來的方向,趁年輕,我需要奔波與闖蕩,不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感謝一路上遇到的小夥伴,屢次相逢與離別,都是一路走來美好的回憶。

END——2015.12.5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