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好鄰居”兩代接力,照顧孤老太太25年

“‘奶奶’可真是上輩子積福了, 才能遇到這麼好的鄰居!”

“可不是, 就是有兒有女的, 也不見得像‘奶奶’, 被鄰居金山一家照顧得這麼好。 看, 老太太精神多好!”

……

在南和縣河郭鄉西徐旺村, 92歲的邵九香老人被村民們稱為“奶奶”。

邵九香老人早年喪夫喪子, 生活無著。 從她60多歲起, 前後門的鄰居楊金山郭巧蓮夫婦就開始照顧她的生活, 已然堅持了25年。

這麼多年下來, 楊金山夫婦和兒孫們已將邵九香老人奉為傳家寶, 照顧得無微不至, 演繹了一段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愛老敬老孝老的人間佳話。

陽光燦爛, 推著“奶奶”去遛彎

楊金山夫婦推著他們的“奶奶”上街遛彎。

又是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 南和縣河郭鄉西徐旺村的街道邊, 孩子們在微風中蕩秋千、滑滑梯, 老人們則坐在樹蔭下乘涼、嘮家常。

街道旁的一個小巷子裡, 楊金山和老伴郭巧蓮推著輪椅上的“奶奶”, 慢慢走出家門。

“金山呀, 又帶著‘奶奶’散步呢?”

“今兒天氣好, 讓俺‘奶奶’出來透透氣, 老在屋悶著也不行。 ”

楊金山一邊和鄉親們打著招呼, 一邊推著老人四處溜達, 看看村裡新開的花, 瞧瞧路邊的樹新吐的芽……

“‘奶奶’可真是上輩子積福了, 才能遇到這麼好的鄰居!”

“可不是, 就是有兒有女的, 也不見得像‘奶奶’, 被鄰居金山一家照顧得這麼好。 看, 老太太精神多好!”

看著楊金山夫婦推著“奶奶”遠去的背影, 鄉親們感歎著。

鄰里情深, 兩家變成一家人

鄉親們口中的“奶奶”名叫邵九香, 原本和楊金山家是前後門的鄰居, 老太太娘家在曲周縣張高莊村。 早年, 丈夫、孩子相繼去世, 老太太成了“孤家寡人”。

從那時起, 楊金山一家就很照顧這位鄰居, 家裡做啥好吃的,

都會給邵九香送一份。 楊金山初中畢業後, 看邵九香上了年紀, 腿腳不方便, 就每天幫邵九香打掃庭院, 耕種口糧田, 還曾堅持到500米外的水井為其挑水。

1993年, 邵九香住的土坯房塌了, 一下子沒了住處。 老太太身邊無兒無女, 也沒有任何親人, 生活一下子陷入困頓。

楊金山見狀, 和媳婦商量了一下, 就把邵九香接到了自己家。 從那以後, 兩家人就變成了一家人。

其實, 那時候, 楊金山一家的經濟狀況也不好, 夫妻倆靠打零工掙點錢, 年幼的兒子還需要他們照顧, 一年到頭還有忙不完的家務和農活。 但是, 對於家裡突然多出來的這個老人, 楊金山夫婦也不覺得是個負擔。

“‘奶奶’60多歲過來, 如今已92歲。 ”楊金山說, 照顧老人並不容易,

老人從最初行動自如, 到現在只能坐著輪椅活動。 這麼多年下來, 他的老伴郭巧蓮吃了不少苦, 一日三餐操勞, 還要照顧行動不便的“奶奶”。

“最多的時候, 我們家裡有11口人, 上上下下的家務事兒都要老伴打理, 真有點吃不消。 ”楊金山說, 但一大家人從沒嫌棄過“奶奶”, 為她洗衣洗被、梳頭洗臉。

日復一日, 年復一年, 楊金山一家人悉心照料邵九香25年, 原本為鄰里的兩個家庭, 在一起生活得相親相愛。

“沒啥血緣關係, 卻把‘奶奶’照顧得這麼好。 金山一家是好樣的!”如今, 提起楊金山一家照顧邵九香的事, 鄉親們無不稱讚。

勝似親人, 孤老“奶奶”不孤單

幾年前, 楊金山的二兒媳婦懷孕, 但因為患了“腦垂體瘤”, 一家人帶著兒媳到石家莊看病待產。

兒媳住院, 早產的孫兒又需要人照料, 楊金山夫婦正忙得焦頭爛額時, 家裡大兒子打來電話:“太奶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