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蘭州鞋匠田德銀的愛心情懷

社區之星

鞋匠田德銀的愛心情懷

“雖然自己沒有上過學, 但得知家鄉的小學缺少桌椅後, 他竟然自掏腰包買了兩百套桌椅捐了過去。

”田德銀的妻子說起丈夫的這一“壯舉”時, 有些激動和感慨。 時隔多年, 老家的書記和村委會主任還經常提起這件事。

殘疾鞋匠田德銀, 雖然是雁西路社區的重點幫扶對象, 卻經常無私説明別人。 記者6月7日中午造訪田德銀家時看到, 房屋是由夾在兩間臨街鋪面間的過道改建的, 前店後家, 裡面一間房屋僅10平方米左右。

49歲的田德銀, 老家通渭, 兄弟姐妹五人, 排行老三。 因高燒導致小兒麻痹症, 加之家庭困難, 田德銀自小無法上學, 17歲做了村裡的放羊倌。 23歲那年, 田德銀背著父母坐著鄰村菜販子的車輾轉來到蘭州, 後在西固一家公司工地做紮鋼絲工人。

一年後, 工地外有了一個修鞋攤, 攤主是一對四川老夫婦。 剛開始,

田德銀只是去修鞋, 去的次數多了, 偶爾也幫一些小忙。 見田德銀老實忠厚, 攤主夫婦便有意將修鞋的手藝教給田德銀。 三年工程完工後, 田德銀也學會了修鞋手藝, 這對四川夫婦除了資助工具外, 又幫他四處尋找鞋攤。 城關區七裡河區等地雖然生意好但競爭激烈, 他最終把目光鎖定在雁灘地區, 當時的雁灘還未開發, 四處是菜地、果樹, 僅有幾個工地, 對於剛開始起步又身患殘疾的田德銀來說倒很合適。 在一處農民用來看菜地的空房住下來後, 田德銀的修鞋攤便開張了。

隨著雁灘的開發, 田德銀的住處從菜棚挪到了農民的自建房。 由於手藝好價格公道, 且對人和善熱情, 還幫困難老人免費修鞋, 周圍居民都願意來找他修鞋。

1998年, 一個老鄉來投奔田德銀, 田德銀管吃管住還資助了不少錢。 田德銀告訴記者, 自己剛來蘭州也舉目無親, 能幫助老鄉他不圖回報。 2006年, 隔壁幼稚園有一名老師患了白血病, 雖然素未謀面, 但田德銀托人捐了錢。

幾年前, 田德銀回老家探親, 聽父母說起村裡要籌建小學缺少桌椅, 自小沒能上學一直是田德銀的遺憾, 村裡建了小學, 孩子們就不用翻山越嶺去別處求學了, 思慮再三後, 田德銀拿出了辛苦積攢了好幾年的錢, 購置200多套桌椅捐給了學校, 成為彼時家鄉轟動一時的新聞。 而這件事, 田德銀並未向人說起, 甚至連他的妻子都是後來聽說的。

田德銀說:“我來蘭州27年, 一路都有好心人幫忙。 2015年還經人介紹成了家。

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我也高興。 我就希望未來能給妻子一個安身的房子, 我們能健康、安穩地過下去。 ”

文/圖 蘭州晨報記者 李冰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