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安味道,以美景走進記憶

作者:王玉紅

第9屆“誰不說俺家鄉好”詩歌散文徵文大賽獲獎作品

一起吃個飯吧。 你說。

這是二十年後的第一次重逢。

你帶著我穿過紫霞街, 去吃燙麵角。 那時華燈初上, 走在青石板路上, 我感到時光有些晃眼。

我們坐在靠窗的位置, 相對無言。

窗外, 車來車往, 車燈近了遠了, 明瞭暗了, 像時空變幻。

一籠燙麵角, 尚冒著霧氣。

你夾起一個, 放在我面前潔白的盤子裡, 一如當年。

我看見一彎新月, 映在湖中。

一瓶果汁被你打開。 你倒了一杯, 遞給我。

此時, 我方明白, 有些關懷, 其實不是愛, 那只是一個人的習慣。

咱去哪兒吃飯呢?

去“饃菜湯”。 你說。

饃是鍋盔, 菜是燉菜, 湯是南瓜小米粥。 一間小屋, 仨倆朋友, 一杯薄酒, 相見歡。

吃的家常菜, 拉的也是家常話。

那麼多的話, 我就記住了兩段。

她說, 八月十五, 回家看望父母。 一進門, 不見母親, 她問:我媽呢?父親答:去菜地了。

等她和母親一起從菜地回來, 看見她帶給父母的月餅, 每一個都被父親咬了一口。

那被咬了一口的月餅, 就像過了十五六的月亮。

父親氣鼓鼓地說, 誰讓你一回來就只找你媽。

在座的每個人都笑了。

你說, 清明, 回家給母親上墳。 父親扛著鐵鍁走在前, 你拿著祭品走在後。 一路父子無話。

你說, 在城裡很牽掛老家的父親, 回了老家, 卻又不知道和父親說些啥。

上了墳, 該走了。 父親揉了揉眼,

對你說, 今天風真大。

說完, 你舉起杯, 說:喝酒!

第一次吃米線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那時候我十八, 上高三。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你的老家在石井。 我吃過你帶到學校的野山桃、野葡萄, 還有峪裡的柿餅, 那酸那甜, 至今能讓我聞到大山裡的清風和陽光的味道。

下了晚自習, 我們一起去校門口吃米線, 一塊五一碗。

老闆娘每次都把一碗米線分成兩份, 你一份, 我一份。

昏黃的燈光裡, 你和我, 頭抵頭, 吃得熱火朝天。

後來, 我吃過好多地方的米線, 都沒有咱校門口的好吃。

如今, 你在北京, 我在新安。

我想做的就是, 請你好好吃一碗咱新安的沖湯米線。

早已忘記了, 遇見你的時候, 是個什麼季節。

只記得是個清晨。 梅花早已凋謝。

南京路邊的那家千里香餛飩,

正冒著香氣。

吃著餛飩, 你給了我一個白水蛋。 餛飩很透亮, 白水蛋很光滑, 但是我已忘了它的滋味, 就一如我忘了你那天的樣子。 我不曾抬起頭, 看你一眼。 因為, 我不敢。

只記得我問你, 遊園裡, 那長長的是什麼植物?

你答:紫藤。

有的城市, 是以美景走進記憶, 有的美食, 是以色香味俘獲人心, 而新安, 卻是以這樣的方式, 刻在我的心上。

每每在屋裡宅得要發黴了, 就坐上車來到縣城, 在大街小巷裡走走, 看著萬家燈火, 一種溫馨的感覺油然而生。

在有著不同記憶的飯店裡坐一會兒, 甚至坐上曾經的座位, 點一份或熟悉或陌生的飯菜, 回味一下那或陽光燦爛, 或細雨綿綿, 或臘梅花開的日子, 感覺這生活的美好,

都融在這一碗飯菜之間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