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各省有哪些好的二本院校值得報考?附各校錄取分數!中等生必看

本科二批招生數一直比較龐大, 一本至二本線之間的考生人數也最多, 加上今年多省實行二三本合併錄取, 這個批次的競爭相對來說更激烈了!很多家長和考生給學習哥留言,

還是希望能多整理一些二本院校資訊。

今天, 學習哥抓緊整理了各省二本大學排名及分數線, 還給大家推薦了一些比較好的、值得選擇的二本院校。 一本壓線生和二本線上考生都不妨作為參考。

另外, 隨著近年來多省二三批次的合併錄取, 仍有部分家長對所謂的到底什麼是“二本”“三本”存在疑惑, 學習哥先做個小科普!

2016年之前, 各省高考志願一般分為以下幾個批次:

本科提前批次:一般是指軍事院校、武警院校、公安院校(含政法類院校的公安類專業)、體育院校(含綜合性大學的體育專業)、藝術類院校或專業、免費師範生、專項計畫生, 以及國際關係學院、北京電子科技學院、外交學院等部分院校。

有的省在提前本科批次後接著設提前專科批次。

本科第一批次:一般為教育部直屬高校、“985”“211”工程院校、部省共建的原部委所屬重點高校、經批准參加本一批錄取的高校(專業)。

本科第二批次:一般為省屬的非重點本科院校。

本科第三批次:教育部批准設立的獨立學院、民辦本科高校等。

專科第一批次:高等職業教育院校、專科院校以及本科院校的專科專業。

專科第二批次:教育部批准設立的民辦專科(高職)院校等。

儘管上述批次發生了合併, 但考生和家長仍需要注意以下三點

1、各批次只是相對的說法, 如某些學校在本省招生批次為本科二批, 在外省招生批次為本科一批;也有某些學校在本一批、本二批、專科批均有招生計畫等。

2、多省於2016年合併了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的錄取, 但院校性質並沒有發生改變。

3、下文中的“二本”院校, 包括原本二批與本三批錄取的省屬非重點本科院校和獨立學院、民辦本科高校等。

注以下院校可能有更名, 或者是在本省二本批次招生, 在外省一本批次招生。 請大家務必以2017年各院校招生章程和教育部核定院校名稱為准。 如有錯誤, 歡迎指正。

河南是全國第一考生大省, 二本院校的錄取在本省內競爭非常激烈, 上表中的32所二本院校尤其是前20所, 也一直是報考熱門。

河北醫科大學

前身為創建於1894年的北洋醫學堂。 1995年由原河北醫學院、河北中醫學院、石家莊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河北醫科大學。

2009年原石家莊衛生學校併入。 建有6所直屬附屬醫院。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中西醫結合基礎, 國家特色專業5個:臨床醫學、藥學、口腔醫學、預防醫學、中醫學。

省屬重點高校。 以醫學為特色。 是河北省醫學教育、醫療救治和醫學研究中心。

河北經貿大學

坐落在河北石家莊市, 前身為創建於1953年的河北省供銷合作社石家莊合作學校。 1995年由河北財經學院、河北經貿學院、河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河北貿易大學。 國家特色專業7個:會計學、法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財政學、網路工程、對外漢語。 以經濟管理學科為主。 會計學、產業經濟學、企業管理、理論經濟學是省級重點學科。

承德醫學院

前身為創建於1945年的冀東軍區衛生學校。

後為中國醫科大學第四分校、熱河醫學院、承德醫學專科學校等。 1982年升格為承德醫學院。 國家特色專業2個:臨床醫學、護理學

以醫學為特色, 中醫學、臨床醫學是省級重點學科。 護理學、臨床醫學是省級品牌特色專業。

山西醫科大學

前身為創建於1919年的山西醫學傳習所。 1953年獨立建校更名山西醫學院。 1955年山西、江蘇、山東、浙江四所醫學院的衛生系合併組建山西醫學院衛生系, 成為全國保留有衛生系的六所高等醫學院校之一。 1996年更名山西醫科大學。 有4所直屬附屬醫院。 生物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臨床醫學3個一級學科設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山西財經大學

坐落在山西太原市, 創建於1951年。 1958年山西財政幹部學校、山西省銀行幹部學校合併組建山西財經學院。 1997年山西財經學院和山西經濟管理學院合併組建山西財經大學。有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統計學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國家特色專業5個:金融學、會計學、統計學、財務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以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為主幹學科。金融工程、旅遊管理、電子商務是省級特色專業。

廣州大學

廣大的重點專業是土木,地理。有些理科專業畢業後可以獲得澳洲簽證,順利可以移民,全國只有九所高校,其中包括清華這類。新聞是最牛逼專業,出來在廣州很吃香。大家所說的會計和英語,在廣大都是高分專業,尤其會計,本地人考都接近重本線。

廣東工業大學

2008年進入廣東省“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院校,2011年成為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高校。

廣東財經大學

是一所以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為主體,經、管、法、文、理、工、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等財經學府,是廣東省屬重點大學、廣東省與司法部共建高校和廣東、華南地區重要的經、管、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基地。廣東財經大學是華南地區就業率最高和就業前景最好的大學之一。

廣東金融學院

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也是華南地區唯一的金融類高校,其前身是創建於1950年的中國人民銀行華南分區行銀行學校,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管理。國家特色專業:金融學。以經濟管理學科為主,素有“華南地區金融人才的搖籃”之稱。保險學、動與社會保障、市場行銷是省級特色專業。

廣東醫學院

坐落在廣東湛江市(本部)和廣東東莞市,的前身為創建於1958年的中山醫學院湛江分院。1992年更名廣東醫學院。是廣東省屬重點建設大學。現有2所直屬附屬醫院。國家特色專業4個:臨床醫學、醫學檢驗、護理學、醫學影像學。省屬重點高校。以醫學為特色。在臨床醫學、醫學診斷領域特色明顯。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皮膚病與性病學、神經病學是省級重點學科。

蘭州交通大學

直屬於中國鐵道部,由交通運輸部、國家鐵路局、中國鐵路總公司和甘肅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學。

是鐵道部的繼續教育基地,具有推薦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擁有兩院院士4人、鐵道部重點學科10個、國家級工程中心、技術中心、實驗室、園區等共計8個。

優勢專業:交通運輸、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車輛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土木工程、給水排水工程

蘭州理工大學

由國防科技部、工信部,與甘肅省政府共建的,以軍工科研為龍頭的重點大學。

其入選國家級“卓越工程師培養教育計畫”、“國家大學生創新型實驗計畫”。

同時還是解放軍後備軍官選拔基地之一。

擁有兩院院士3人、甘肅省重點學科16個、國家級科研基地9個。

優勢專業:焊接技術與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土木工程、自動化。

貴州醫科大學

成立於1938年,原名國立貴陽醫學院,是當時隸屬於教育部的全國九所國立醫學院校之一,1950年更名為貴陽醫學院。是貴州省省屬重點高等學校,醫學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國家特色專業4個:臨床醫學、藥學、預防醫學、醫學檢驗。省屬重點高校,以醫學為特色。建有環境污染與疾病監控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地方病與少數民族性疾病重點實驗室、民族藥與中藥開發應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貴州省藥物製劑重點實驗室、醫學分子生物學省級重點實驗室。

哈爾濱理工大學

1995年由原機械工業部所屬的哈爾濱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電工學院和哈爾濱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而成。學校共有4個辦學區,其中在哈爾濱市有東、西、南3個辦學區,在山東榮成市有1個辦學區,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個:高電壓與絕緣技術,國家特色專業8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資訊與計算科學、金屬材料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電腦科學與技術。

省屬重點高校,以電力電氣、機械工程、化學化工、材料科學為特色和優勢。

武漢科技大學( 鋼鐵冶金)

武漢輕工大學(食品)

武漢紡織大學(紡織服裝)

中南民族大學(06年湖北及少數地方開始一本招生,還有些地方在二本招生)強項肯定是民族學之類的了

湖北工業大學(二本理科綜合實力最強)(機械,藝術設計)

武漢工程大學(二本理科僅次湖北工業大學)(化工,製藥)

湖北經濟學院(二本文科綜合實力最強)(金融,會計)

武漢科技學院(服裝設計全國前幾位)(紡織,服裝設計)

武漢工業學院(以前的糧食學院,老本科了)(糧食)

長江大學(湖北規模最大的二類本科)(石油,地質)

三峽大學(二本裡綜合性挺強的大學)(水電 ,電自)

湖北師範學院(主要以師範專業為主)(文學,歷史)

浙江工商大學

浙江財經大學

中國計量大學

浙江工業大學(基本需要重點線才能上)

浙江工商大學(經濟管理食品科學)

寧波大學(工學法學)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電子通信)

浙江師範大學(教育學,社會科學)

浙江理工大學(紡織科學)

浙江中醫藥大學

浙江財經學院(管理學經濟學全國排名前50,管理學是排名前40裡面唯一的學院)

溫州醫科大學(醫學全國40名,眼視光學全國領先)

中國計量學院(中國品質檢驗檢疫行業唯一的本科院校)

浙江林學院

杭州師範大學(教育學和其他部分專業還不錯)

溫州大學(合併了溫州師範學院後實力大增,想去溫州工作的話就選吧)

青島大學

青島科技大學

起源於山東省青島建築工程學校,是山東省第一所土木工程高等院校。

以土木工程起家的青島科技大學,其重點自然也在土木、建築相關領域。其擁有建築類國家級重點學科7個、國家級工程中心2個、國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以及省級研究所、工程中心、基地13個。

優勢專業:土木工程、建築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山東財經大學

2011年由山東經濟學院和山東財政學院合併組建而成。山東經濟學院的前身山東財經學院,創建於1952年,由山東會計專科學校與齊魯大學的經濟系合併組建而成。2012年山東財經大學正式揭牌成立。國家特色專業7個:財政學、會計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經濟學、金融學。財政部、教育部和山東共建高校。以財經為特色。

濟南大學

前身之一是創建於1948年的原山東建材工業學院,是原國家建材工業部在全國按地域分佈設立的四所部屬高校之一。原濟南聯合大學前身為1978年建校的濟南師範專科學校和1983年建校的濟南職業大學。2000年山東建材工業學院和濟南聯合大學合併組建濟南大學。2001年原濟南民政學校和原山東物資學校併入。國家特色專業4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腦科學與技術、應用化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省屬重點高校,在材料科學、化學化工、醫學領域優勢突出。

煙臺大學

坐落在山東煙臺市,創建於1984年。國家特色專業4個:法學、應用物理學、藥學、電子資訊科學與技術。現設20個學院(部),46個研究院所,56個本科專業,涵蓋文、理、工、法、農、醫、經濟、管理、教育、藝術等10個學科門類。省屬重點高校,建有分子藥理和藥物評價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化學工程與過程省級重點實驗室、環境保護室內環境省級重點實驗室。

南京工程學院

2000年由南京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和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而成。2001年原隸屬於國家核工業部的南京工業學校併入學校。南京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前身為同濟醫工學堂(同濟大學前身)於1915年創學校。南京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前身為同濟醫工學堂(同濟大學前身)於1915年創建的附設機師科,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前身為創建於1946年的江蘇省立蘇州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國家特色專業3個:自動化、熱能與動力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以機械、電力、核工業等為優良傳統。建有先進數控技術省級高校重點建設實驗室。

西安郵電大學

坐落在陝西西安市,前身為創建於1959年的西安郵電學院。2012年更名西安郵電大學。是原郵電部在西北地方佈局的唯一一所郵電通信類院校。國家特色專業:積體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工業和資訊化部與陝西省共建高校。以資訊科學技術為特色。電子商務、資訊安全、物流管理是省級特色專業。建有無線網路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陝西省通信專用積體電路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西安外國語大學

其前身為1951年由西北大學(主頁)俄語系、蘭州大學(主頁)俄語系、中共西北局黨校俄文班合併組建的西北俄文專科學校。1958年更名西安外國語學院。2006年更名西安外國語大學。國家特色專業5個:英語、俄語、法語、旅遊管理、翻譯。省屬重點高校。是新中國最早建立的四所外語院校之一。

西北政法大學

大連外國語大學

坐落在美麗的海濱城市——大連,是遼寧省省屬高校。身為1964年創建的大連日語專科學校,1970年更名遼寧外語專科學校,1978年更為大連外國語學院。2013年更名大連外國語大學。國家特色專業4個:朝鮮語、日語、俄語、英語。其中日語、俄語、韓語是學校的特色和優勢。

錦州醫科大學

坐落于風景秀麗的遼寧西部歷史文化名城——錦州。學院誕生於革命戰爭年代1946年,原名遼吉軍區衛生幹部學校,1947年改名為遼北醫學院,1949年遷址遼寧省錦州市,1958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錦州醫學院,2006年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遼寧醫學院。2015年更名為錦州醫科大學。國家特色專業:臨床醫學。以醫學為特色。建有外科學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分子細胞生物學與新藥開發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

大連民族大學

是中央部屬高校,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直屬的普通高等學校。是國家唯一設在東北和沿海開放地區的民族高等學校。也是全國唯一以工科和應用學科為主的民族高等學校。學校1984年立項籌建,1997年正式建校,2006年4月實現國家民委、遼寧省政府和大連市政府三方聯合共建大連民族大學。國家特色專業(6):電腦科學與技術、藝術設計、日語、生物工程、電子資訊工程、土木工程。以工科為主、民族特色明顯。建有遼寧光電薄膜材料重點實驗室、生物技術與資源利用國家民委-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大連醫科大學

華僑大學

集美大學

福建師範大學

福建醫科大學

坐落在福建福州市,前身為創建於1937年的福建省立醫學專科學校。1969年福建中醫學院、華僑大學醫療系併入。1996年更名福建醫科大學。建有4所直屬附屬醫院。國家重點(培育)學科:血液病學;國家特色專業:護理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藥學

省屬重點高校。以醫學為特色。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護理學是福建省省級重點學科和福建省特色重點學科。建有消化道惡性腫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福建省天然藥物藥理學重點實驗室、福建省生物醫藥工程研究中心。

吉林財經大學

前身為創建於1946年的東北銀行總行舉辦的銀行幹部訓練班。1978年更名吉林財貿學院。1992年更名長春稅務學院。2010年更名吉林財經大學。國家特色專業6個: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稅務、工商管理、日語、會計學。國家稅務總局與吉林省共建高校,是新中國創建的第一所金融高等學校、國家較早成立的財經院校之一、國家第一所稅務本科大學。金融學、財政學、統計學、市場行銷是省級特色專業。建有物流產業經濟與智慧物流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

東北電力大學

創建於1949年。1958年更名吉林電力學院。1978年更名東北電力學院。2005年更名東北電力大學。是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所電力工科學校。國家特色專業5個:熱能與動力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應用化學、電腦科學與技術。省屬重點高校。以電力特色為主。土木工程、資訊與計算科學、電子資訊工程、建築環境、設備工程、服裝設計與工程、會計學是省級特色專業。

吉林建築大學

前身為創建於1956年的長春城市建設工程學校。1960年更名長春建築工程學院。2013年更名長春建築大學。國家特色專業2個:給水排水工程、建築學。在北方寒地建築節能、先進建築結構材料和綠色建築材料、先進工程裝備製造、熱能回收與利用、流域水生態修復與環境保護、城市規劃設計等領域特色明顯。

長春理工大學

起源於中國科學院創辦的,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是由吉林省人民政府、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長春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設的,以光學技術研究為龍頭的重點大學。入選國家級“卓越工程師培養教育計畫”、“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級重點學科1個、國防特色學科3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個。

優勢專業:光資訊科學與技術、光電資訊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光電子技術科學、電腦科學與技術、測控技術與儀器、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昆明醫科大學

前身為創建於1933年的雲南省立東陸大學醫學專修科和1937年成立的雲南大學醫學院,1956年獨立建院。2012年更名昆明醫科大學。建有4所直屬附屬醫院。國家特色專業4個:臨床醫學、口腔醫學、法醫學、藥學。

省屬重點高校,雲南省最大 教學、醫療、科研高校。醫學影像、護理學是省級特色專業。

江西財經大學

四川外國語大學

坐落在重慶市,創建於1950年。1953年更名西南俄文專科學校,1959年更名四川外語學院。2013年更名四川外國語大學。國家特色專業4個:英語、俄語、德語、西班牙語。是國家俄語人才培養最重要的基地之一,在西部地區同類專業中佔據領先地位,也是西南地區唯一一所外語高校和外交部在西南地區錄用畢業生的定點院校。

西南石油大學

由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與四川省政府共同建設的,以石油、天然氣化工為重點的綜合性重點大學。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級重點學科(一級)1個、(二級)3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援建中心、工程實驗室、工程中心5個。

優勢專業:石油工程、應用化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油氣儲運工程、資源勘查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成都醫學院

坐落在四川成都市,前身為創建於1947年的第三軍醫大學成都軍醫學院。2004年8月,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學校整體移交四川省並定名為成都醫學院。開設臨床醫學、臨床醫學(全科醫生)、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學、預防醫學、麻醉學、藥學、等18個本科專業,建有1所直屬附屬醫院。以醫學為特色。醫學檢驗、醫學影像學、預防醫學、藥學、護理學是省級特色專業。

成都理工大學

前身為創建於1956年的成都地質勘探學院,是以重慶大學地質系、西北大學和南京大學地質系的工科部分為基礎組建而成的。1958年更名成都地質學院,1993年更名成都理工學院,2001年四川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和有色金屬地質職工大學合併調入成都理工大學。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國家特色專業8個:地球物理學、資源勘查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數學與應用數學、土木工程、地質學、地球化學、核工程與核技術。以地質、能源、資源環境、基礎工程、電子資訊等學科為優勢特色。我國地球科學高層次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成都資訊工程大學

前身為創建於1951年的西南空軍氣象幹部訓練大隊,1956年改為成都氣象學校,1978年升格為成都氣象學院。2000年更名成都資訊工程學院。同年,四川統計學校整體併入。國家特色專業7個:電子資訊工程、通信工程、大氣科學、電子科學與技術、電腦科學與技術、資訊與計算科學、電子商務。國家氣象局與四川省共建高校,我國兩所主要培養氣象人才的高校之一。

北京工商大學

首都經貿大學

北京服裝學院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北京資訊工程學院

北京物資學院

是一所北京市屬的主要為流通領域培養高素質專門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前身是1963年北京經濟學院(現為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設立的物資管理系,1980年為適應國家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對物資管理人才的需要,國家批准成立了北京物資學院。學校先後隸屬於國家物資局、物資部、國內貿易部,1998年10月劃歸北京市管理。

天津財經大學

天津外國語學院

天津商業大學

中國民航大學

前身為創建於1951年的軍委民航局第二民用航空學校。1958年更名中國民用航空高級航空學校,1981年更名中國民用航空學院。2006年更名中國民航大學。國家特色專業3個:交通運輸、飛行器動力工程、飛行技術。中國民用航空局直屬高校。建有國家空管運行安全技術重點實驗室。全國民航七分之一的員工、三分之一的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來自該學校。

天津科技大學

前身為創建於1958年的河北輕工業學院。原北京輕工業學院的發酵工學專業和鹽化專業、原無錫輕工業學院的塑膠成型加工專業、天津大學制漿造紙專業、享有"鹽業黃埔"之稱的中國輕工業部塘沽鹽業專科學校先後調入合併。2002年更名天津科技大學。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發酵工程,國家特色專業4個:食品科學與工程、包裝工程、生物工程、輕化工程。市重點建設高校,我國第一批建立的4所輕工類的本科院校之一。

天津工業大學

前身為國立北洋大學紡織系。1958年獨立建校。2000年天津經濟管理幹部學校整體併入,更名天津工業大學。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紡織工程,國家特色專業6個:紡織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輕化工程、軟體工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非織造材料與工程。

教育部與天津市共建高校,以現代紡織和產學研為辦學特色,在紡織材料、半導體照明與材料、機電設備集成製造等領域特色明顯。

天津理工大學

前身為創建於1979年的天津理工學院。1996由原天津大學分校、天津大學機電分校、天津大學冶金分校三所本科院校合併組建新的天津理工學院。2004年更名天津理工大學。

國家特色專業4個:電腦科學與技術、材料物理、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工程造價在電腦科學、機電機械、材料科學優勢突出。通信工程、積體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資訊安全、製藥工程、工業設計、安全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自動化是天津市品牌專業。

上海電力學院

前身為創建於1951年的上海電業學校。1985年更名上海電力學院。國家特色專業3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熱能與動力工程、自動化。在發電新技術、清潔能源及節能環保技術、電網安全及自動測控、資訊管理及現代服務等領域特色明顯。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

是中國現代會計教育的發源地之一。學校由“中國現代會計之父”、教育家潘序倫先生始創于1928年,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學校同其他財經院校合併。1980年複校,2003年設置上海立信會計學院,2011年獲得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資格。國家特色專業2個:會計學、金融學。以會計學為重點,管理學、經濟學為主體。建有會計學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上海政法學院

上海政法學院坐落在上海市,前身為創建於1984年的上海市政法管理幹部學院。2004年與上海大學法學院合併組建新的上海政法學院。國家特色專業2個:監獄學、社會工作。在行政法學、刑法學、經濟法學領域特色明顯。法學是上海市教育高地專業。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前身為創建於1978年的上海交通大學機電分校和創建於1951年的華東紡織工學院。1985年正式成立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國家特色專業3個:藝術設計、交通運輸、工商管理。

現有機械工程學院、電子電氣工程學院、管理學院、化學化工學院、材料工程學院、汽車工程學院、藝術設計學院、航空運輸學院、服裝學院、城市軌道交通學院、中法埃菲爾時裝設計師學院等學院。

特別說明 由於某些院校在本省是一本招生,而在外省是二本招生,在此也歸為二本院校。

| 政策 • 資訊 • 考點 • 試題 • 方法 |

關注 高中生學習

1997年山西財經學院和山西經濟管理學院合併組建山西財經大學。有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統計學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國家特色專業5個:金融學、會計學、統計學、財務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以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為主幹學科。金融工程、旅遊管理、電子商務是省級特色專業。

廣州大學

廣大的重點專業是土木,地理。有些理科專業畢業後可以獲得澳洲簽證,順利可以移民,全國只有九所高校,其中包括清華這類。新聞是最牛逼專業,出來在廣州很吃香。大家所說的會計和英語,在廣大都是高分專業,尤其會計,本地人考都接近重本線。

廣東工業大學

2008年進入廣東省“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院校,2011年成為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高校。

廣東財經大學

是一所以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為主體,經、管、法、文、理、工、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等財經學府,是廣東省屬重點大學、廣東省與司法部共建高校和廣東、華南地區重要的經、管、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基地。廣東財經大學是華南地區就業率最高和就業前景最好的大學之一。

廣東金融學院

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也是華南地區唯一的金融類高校,其前身是創建於1950年的中國人民銀行華南分區行銀行學校,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管理。國家特色專業:金融學。以經濟管理學科為主,素有“華南地區金融人才的搖籃”之稱。保險學、動與社會保障、市場行銷是省級特色專業。

廣東醫學院

坐落在廣東湛江市(本部)和廣東東莞市,的前身為創建於1958年的中山醫學院湛江分院。1992年更名廣東醫學院。是廣東省屬重點建設大學。現有2所直屬附屬醫院。國家特色專業4個:臨床醫學、醫學檢驗、護理學、醫學影像學。省屬重點高校。以醫學為特色。在臨床醫學、醫學診斷領域特色明顯。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皮膚病與性病學、神經病學是省級重點學科。

蘭州交通大學

直屬於中國鐵道部,由交通運輸部、國家鐵路局、中國鐵路總公司和甘肅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學。

是鐵道部的繼續教育基地,具有推薦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擁有兩院院士4人、鐵道部重點學科10個、國家級工程中心、技術中心、實驗室、園區等共計8個。

優勢專業:交通運輸、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車輛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土木工程、給水排水工程

蘭州理工大學

由國防科技部、工信部,與甘肅省政府共建的,以軍工科研為龍頭的重點大學。

其入選國家級“卓越工程師培養教育計畫”、“國家大學生創新型實驗計畫”。

同時還是解放軍後備軍官選拔基地之一。

擁有兩院院士3人、甘肅省重點學科16個、國家級科研基地9個。

優勢專業:焊接技術與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土木工程、自動化。

貴州醫科大學

成立於1938年,原名國立貴陽醫學院,是當時隸屬於教育部的全國九所國立醫學院校之一,1950年更名為貴陽醫學院。是貴州省省屬重點高等學校,醫學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國家特色專業4個:臨床醫學、藥學、預防醫學、醫學檢驗。省屬重點高校,以醫學為特色。建有環境污染與疾病監控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地方病與少數民族性疾病重點實驗室、民族藥與中藥開發應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貴州省藥物製劑重點實驗室、醫學分子生物學省級重點實驗室。

哈爾濱理工大學

1995年由原機械工業部所屬的哈爾濱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電工學院和哈爾濱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而成。學校共有4個辦學區,其中在哈爾濱市有東、西、南3個辦學區,在山東榮成市有1個辦學區,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個:高電壓與絕緣技術,國家特色專業8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資訊與計算科學、金屬材料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電腦科學與技術。

省屬重點高校,以電力電氣、機械工程、化學化工、材料科學為特色和優勢。

武漢科技大學( 鋼鐵冶金)

武漢輕工大學(食品)

武漢紡織大學(紡織服裝)

中南民族大學(06年湖北及少數地方開始一本招生,還有些地方在二本招生)強項肯定是民族學之類的了

湖北工業大學(二本理科綜合實力最強)(機械,藝術設計)

武漢工程大學(二本理科僅次湖北工業大學)(化工,製藥)

湖北經濟學院(二本文科綜合實力最強)(金融,會計)

武漢科技學院(服裝設計全國前幾位)(紡織,服裝設計)

武漢工業學院(以前的糧食學院,老本科了)(糧食)

長江大學(湖北規模最大的二類本科)(石油,地質)

三峽大學(二本裡綜合性挺強的大學)(水電 ,電自)

湖北師範學院(主要以師範專業為主)(文學,歷史)

浙江工商大學

浙江財經大學

中國計量大學

浙江工業大學(基本需要重點線才能上)

浙江工商大學(經濟管理食品科學)

寧波大學(工學法學)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電子通信)

浙江師範大學(教育學,社會科學)

浙江理工大學(紡織科學)

浙江中醫藥大學

浙江財經學院(管理學經濟學全國排名前50,管理學是排名前40裡面唯一的學院)

溫州醫科大學(醫學全國40名,眼視光學全國領先)

中國計量學院(中國品質檢驗檢疫行業唯一的本科院校)

浙江林學院

杭州師範大學(教育學和其他部分專業還不錯)

溫州大學(合併了溫州師範學院後實力大增,想去溫州工作的話就選吧)

青島大學

青島科技大學

起源於山東省青島建築工程學校,是山東省第一所土木工程高等院校。

以土木工程起家的青島科技大學,其重點自然也在土木、建築相關領域。其擁有建築類國家級重點學科7個、國家級工程中心2個、國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以及省級研究所、工程中心、基地13個。

優勢專業:土木工程、建築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山東財經大學

2011年由山東經濟學院和山東財政學院合併組建而成。山東經濟學院的前身山東財經學院,創建於1952年,由山東會計專科學校與齊魯大學的經濟系合併組建而成。2012年山東財經大學正式揭牌成立。國家特色專業7個:財政學、會計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經濟學、金融學。財政部、教育部和山東共建高校。以財經為特色。

濟南大學

前身之一是創建於1948年的原山東建材工業學院,是原國家建材工業部在全國按地域分佈設立的四所部屬高校之一。原濟南聯合大學前身為1978年建校的濟南師範專科學校和1983年建校的濟南職業大學。2000年山東建材工業學院和濟南聯合大學合併組建濟南大學。2001年原濟南民政學校和原山東物資學校併入。國家特色專業4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腦科學與技術、應用化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省屬重點高校,在材料科學、化學化工、醫學領域優勢突出。

煙臺大學

坐落在山東煙臺市,創建於1984年。國家特色專業4個:法學、應用物理學、藥學、電子資訊科學與技術。現設20個學院(部),46個研究院所,56個本科專業,涵蓋文、理、工、法、農、醫、經濟、管理、教育、藝術等10個學科門類。省屬重點高校,建有分子藥理和藥物評價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化學工程與過程省級重點實驗室、環境保護室內環境省級重點實驗室。

南京工程學院

2000年由南京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和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而成。2001年原隸屬於國家核工業部的南京工業學校併入學校。南京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前身為同濟醫工學堂(同濟大學前身)於1915年創學校。南京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前身為同濟醫工學堂(同濟大學前身)於1915年創建的附設機師科,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前身為創建於1946年的江蘇省立蘇州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國家特色專業3個:自動化、熱能與動力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以機械、電力、核工業等為優良傳統。建有先進數控技術省級高校重點建設實驗室。

西安郵電大學

坐落在陝西西安市,前身為創建於1959年的西安郵電學院。2012年更名西安郵電大學。是原郵電部在西北地方佈局的唯一一所郵電通信類院校。國家特色專業:積體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工業和資訊化部與陝西省共建高校。以資訊科學技術為特色。電子商務、資訊安全、物流管理是省級特色專業。建有無線網路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陝西省通信專用積體電路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西安外國語大學

其前身為1951年由西北大學(主頁)俄語系、蘭州大學(主頁)俄語系、中共西北局黨校俄文班合併組建的西北俄文專科學校。1958年更名西安外國語學院。2006年更名西安外國語大學。國家特色專業5個:英語、俄語、法語、旅遊管理、翻譯。省屬重點高校。是新中國最早建立的四所外語院校之一。

西北政法大學

大連外國語大學

坐落在美麗的海濱城市——大連,是遼寧省省屬高校。身為1964年創建的大連日語專科學校,1970年更名遼寧外語專科學校,1978年更為大連外國語學院。2013年更名大連外國語大學。國家特色專業4個:朝鮮語、日語、俄語、英語。其中日語、俄語、韓語是學校的特色和優勢。

錦州醫科大學

坐落于風景秀麗的遼寧西部歷史文化名城——錦州。學院誕生於革命戰爭年代1946年,原名遼吉軍區衛生幹部學校,1947年改名為遼北醫學院,1949年遷址遼寧省錦州市,1958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錦州醫學院,2006年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遼寧醫學院。2015年更名為錦州醫科大學。國家特色專業:臨床醫學。以醫學為特色。建有外科學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分子細胞生物學與新藥開發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

大連民族大學

是中央部屬高校,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直屬的普通高等學校。是國家唯一設在東北和沿海開放地區的民族高等學校。也是全國唯一以工科和應用學科為主的民族高等學校。學校1984年立項籌建,1997年正式建校,2006年4月實現國家民委、遼寧省政府和大連市政府三方聯合共建大連民族大學。國家特色專業(6):電腦科學與技術、藝術設計、日語、生物工程、電子資訊工程、土木工程。以工科為主、民族特色明顯。建有遼寧光電薄膜材料重點實驗室、生物技術與資源利用國家民委-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大連醫科大學

華僑大學

集美大學

福建師範大學

福建醫科大學

坐落在福建福州市,前身為創建於1937年的福建省立醫學專科學校。1969年福建中醫學院、華僑大學醫療系併入。1996年更名福建醫科大學。建有4所直屬附屬醫院。國家重點(培育)學科:血液病學;國家特色專業:護理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藥學

省屬重點高校。以醫學為特色。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護理學是福建省省級重點學科和福建省特色重點學科。建有消化道惡性腫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福建省天然藥物藥理學重點實驗室、福建省生物醫藥工程研究中心。

吉林財經大學

前身為創建於1946年的東北銀行總行舉辦的銀行幹部訓練班。1978年更名吉林財貿學院。1992年更名長春稅務學院。2010年更名吉林財經大學。國家特色專業6個: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稅務、工商管理、日語、會計學。國家稅務總局與吉林省共建高校,是新中國創建的第一所金融高等學校、國家較早成立的財經院校之一、國家第一所稅務本科大學。金融學、財政學、統計學、市場行銷是省級特色專業。建有物流產業經濟與智慧物流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

東北電力大學

創建於1949年。1958年更名吉林電力學院。1978年更名東北電力學院。2005年更名東北電力大學。是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所電力工科學校。國家特色專業5個:熱能與動力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應用化學、電腦科學與技術。省屬重點高校。以電力特色為主。土木工程、資訊與計算科學、電子資訊工程、建築環境、設備工程、服裝設計與工程、會計學是省級特色專業。

吉林建築大學

前身為創建於1956年的長春城市建設工程學校。1960年更名長春建築工程學院。2013年更名長春建築大學。國家特色專業2個:給水排水工程、建築學。在北方寒地建築節能、先進建築結構材料和綠色建築材料、先進工程裝備製造、熱能回收與利用、流域水生態修復與環境保護、城市規劃設計等領域特色明顯。

長春理工大學

起源於中國科學院創辦的,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是由吉林省人民政府、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長春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設的,以光學技術研究為龍頭的重點大學。入選國家級“卓越工程師培養教育計畫”、“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級重點學科1個、國防特色學科3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個。

優勢專業:光資訊科學與技術、光電資訊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光電子技術科學、電腦科學與技術、測控技術與儀器、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昆明醫科大學

前身為創建於1933年的雲南省立東陸大學醫學專修科和1937年成立的雲南大學醫學院,1956年獨立建院。2012年更名昆明醫科大學。建有4所直屬附屬醫院。國家特色專業4個:臨床醫學、口腔醫學、法醫學、藥學。

省屬重點高校,雲南省最大 教學、醫療、科研高校。醫學影像、護理學是省級特色專業。

江西財經大學

四川外國語大學

坐落在重慶市,創建於1950年。1953年更名西南俄文專科學校,1959年更名四川外語學院。2013年更名四川外國語大學。國家特色專業4個:英語、俄語、德語、西班牙語。是國家俄語人才培養最重要的基地之一,在西部地區同類專業中佔據領先地位,也是西南地區唯一一所外語高校和外交部在西南地區錄用畢業生的定點院校。

西南石油大學

由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與四川省政府共同建設的,以石油、天然氣化工為重點的綜合性重點大學。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級重點學科(一級)1個、(二級)3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援建中心、工程實驗室、工程中心5個。

優勢專業:石油工程、應用化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油氣儲運工程、資源勘查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成都醫學院

坐落在四川成都市,前身為創建於1947年的第三軍醫大學成都軍醫學院。2004年8月,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學校整體移交四川省並定名為成都醫學院。開設臨床醫學、臨床醫學(全科醫生)、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學、預防醫學、麻醉學、藥學、等18個本科專業,建有1所直屬附屬醫院。以醫學為特色。醫學檢驗、醫學影像學、預防醫學、藥學、護理學是省級特色專業。

成都理工大學

前身為創建於1956年的成都地質勘探學院,是以重慶大學地質系、西北大學和南京大學地質系的工科部分為基礎組建而成的。1958年更名成都地質學院,1993年更名成都理工學院,2001年四川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和有色金屬地質職工大學合併調入成都理工大學。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國家特色專業8個:地球物理學、資源勘查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數學與應用數學、土木工程、地質學、地球化學、核工程與核技術。以地質、能源、資源環境、基礎工程、電子資訊等學科為優勢特色。我國地球科學高層次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成都資訊工程大學

前身為創建於1951年的西南空軍氣象幹部訓練大隊,1956年改為成都氣象學校,1978年升格為成都氣象學院。2000年更名成都資訊工程學院。同年,四川統計學校整體併入。國家特色專業7個:電子資訊工程、通信工程、大氣科學、電子科學與技術、電腦科學與技術、資訊與計算科學、電子商務。國家氣象局與四川省共建高校,我國兩所主要培養氣象人才的高校之一。

北京工商大學

首都經貿大學

北京服裝學院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北京資訊工程學院

北京物資學院

是一所北京市屬的主要為流通領域培養高素質專門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前身是1963年北京經濟學院(現為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設立的物資管理系,1980年為適應國家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對物資管理人才的需要,國家批准成立了北京物資學院。學校先後隸屬於國家物資局、物資部、國內貿易部,1998年10月劃歸北京市管理。

天津財經大學

天津外國語學院

天津商業大學

中國民航大學

前身為創建於1951年的軍委民航局第二民用航空學校。1958年更名中國民用航空高級航空學校,1981年更名中國民用航空學院。2006年更名中國民航大學。國家特色專業3個:交通運輸、飛行器動力工程、飛行技術。中國民用航空局直屬高校。建有國家空管運行安全技術重點實驗室。全國民航七分之一的員工、三分之一的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來自該學校。

天津科技大學

前身為創建於1958年的河北輕工業學院。原北京輕工業學院的發酵工學專業和鹽化專業、原無錫輕工業學院的塑膠成型加工專業、天津大學制漿造紙專業、享有"鹽業黃埔"之稱的中國輕工業部塘沽鹽業專科學校先後調入合併。2002年更名天津科技大學。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發酵工程,國家特色專業4個:食品科學與工程、包裝工程、生物工程、輕化工程。市重點建設高校,我國第一批建立的4所輕工類的本科院校之一。

天津工業大學

前身為國立北洋大學紡織系。1958年獨立建校。2000年天津經濟管理幹部學校整體併入,更名天津工業大學。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紡織工程,國家特色專業6個:紡織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輕化工程、軟體工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非織造材料與工程。

教育部與天津市共建高校,以現代紡織和產學研為辦學特色,在紡織材料、半導體照明與材料、機電設備集成製造等領域特色明顯。

天津理工大學

前身為創建於1979年的天津理工學院。1996由原天津大學分校、天津大學機電分校、天津大學冶金分校三所本科院校合併組建新的天津理工學院。2004年更名天津理工大學。

國家特色專業4個:電腦科學與技術、材料物理、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工程造價在電腦科學、機電機械、材料科學優勢突出。通信工程、積體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資訊安全、製藥工程、工業設計、安全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自動化是天津市品牌專業。

上海電力學院

前身為創建於1951年的上海電業學校。1985年更名上海電力學院。國家特色專業3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熱能與動力工程、自動化。在發電新技術、清潔能源及節能環保技術、電網安全及自動測控、資訊管理及現代服務等領域特色明顯。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

是中國現代會計教育的發源地之一。學校由“中國現代會計之父”、教育家潘序倫先生始創于1928年,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學校同其他財經院校合併。1980年複校,2003年設置上海立信會計學院,2011年獲得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資格。國家特色專業2個:會計學、金融學。以會計學為重點,管理學、經濟學為主體。建有會計學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上海政法學院

上海政法學院坐落在上海市,前身為創建於1984年的上海市政法管理幹部學院。2004年與上海大學法學院合併組建新的上海政法學院。國家特色專業2個:監獄學、社會工作。在行政法學、刑法學、經濟法學領域特色明顯。法學是上海市教育高地專業。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前身為創建於1978年的上海交通大學機電分校和創建於1951年的華東紡織工學院。1985年正式成立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國家特色專業3個:藝術設計、交通運輸、工商管理。

現有機械工程學院、電子電氣工程學院、管理學院、化學化工學院、材料工程學院、汽車工程學院、藝術設計學院、航空運輸學院、服裝學院、城市軌道交通學院、中法埃菲爾時裝設計師學院等學院。

特別說明 由於某些院校在本省是一本招生,而在外省是二本招生,在此也歸為二本院校。

| 政策 • 資訊 • 考點 • 試題 • 方法 |

關注 高中生學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