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歷史上真實的包拯,也是一個神探嗎?

[摘要]歷史人物演變為傳說和文學形象總有一些痕跡可循, 包拯斷案的實踐對後世包公文學的影響不可低估。

包拯以為民伸冤的青天形象聞名於世, 有關他的事蹟在民間口耳相傳, 世代不衰, 並演繹出許多傳奇的故事。 然而, 見於《宋史·包拯傳》的僅載有“牛舌案”。

由此, 一些學者認為包拯的主要歷史功績在於犯言直諫, 正是由於包拯至剛至正, 後人才將他附會成為一個斷案如神的清官神探。

如錢靜方在《包公案考》中說:“宋之最能斷獄者曰包龍圖, 幾於婦豎皆知。 然包公所斷之獄, 見於史者, 不過一事。

余皆小說家掠他人之美, 而為包公所有也。 ”

又如胡適在《三俠五義序》中說:“民間的傳說不知怎樣選出了宋朝的包拯來做一個箭垛, 把許多折獄的奇案都射在他身上。 包龍圖遂成了中國的福爾摩斯了。 ”又說, 關於包拯斷獄的精明, 《宋史》只記他“牛舌案”。

錢靜方和胡適的說法並不準確。 除了包拯本傳記載的“牛舌案”外, 《宋史·呂公孺傳》還有“百姓賣柴薪被劫奪、逐盜為之所傷案”:

(呂公孺)入為開封府推官。 民鬻薪為盜所奪, 逐之遭傷, 尹包拯命笞盜。 公孺曰:“盜而傷主, 法不止笞。 ”執不從, 拯善其守。

包拯先後知天長縣、端州、揚州、廬州、池州、江甯府和權知開封府等幾任地方長官, 行政之外兼管司法, 所以斷案的機會還是挺多的。

除了《宋史》記載的這兩則案子,

一些其他的檔案筆記還載有不少包拯斷案的史實。

《包孝肅公奏議》記有“冷青案”, 《論妖人冷青等事》共二章, 此疏中包拯請求將自稱皇子的冷青及其教唆人高繼安處於極刑。 冷青案的具體案情, 見於與包拯同時代的司馬光的《涑水紀聞》卷九與《續資治通鑒長編》皇祐二年四月條。

包拯的同僚吳奎寫的《宋故樞密副使孝肅包公墓誌銘》記有5個包拯審理的案例, 除了“牛舌案”外, 還有“包拯的從舅犯法案”、“貴臣拖欠他人貨物案”、“宦官私自侵佔惠民河河灘建造亭榭案”、“藏匿酒友金錢案”。

宋人的筆記中也記有幾個包拯斷案的故事:沈括的《夢溪筆談》載有“編民犯法當受杖脊案”, 邵伯溫的《邵氏聞見錄》載有“童惇誤踐老嫗案”,

呂本中的《呂氏童蒙訓》載有“推讓白金案”。

明清的史料和方志也記有幾個包拯斷案的故事:《嘉靖池州府志》卷六載有“池州浮江屍案”、清人陸心源的《宋史翼》卷一載有“邑人複訟案”, 卷九載有“亡命卒剽竊錢物論死案”。

歷史人物演變為傳說和文學形象總有一些痕跡可循, 包拯斷案的實踐對後世包公文學的影響不可低估。 由此, 鐵面無私、斷案如神的評價, 不僅僅符合演義評書中的包公形象, 也是包拯的真實面相之一。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用戶端自媒體, 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