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環遊太平洋46天第11天:探訪世界上最簡陋的首都荷尼阿拉

作者:行者老湖(旅行家)

2016年12月10日, 星期六, 天氣:雨, 23-28度。

荷尼阿拉, 所羅門群島的首都, 不僅從未去過, 網上對它的紀錄也是寥寥無幾, 據說它還是世界上最窮的首都之一。 一直非常期待這次的登陸, 想看看荷尼阿拉這個從未涉足的世界, 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登陸的前一天, 所羅門群島的海上發生了7.7級地震, 預警說24小時之內可能還會有海嘯, 還有點擔心到了荷尼阿拉無法上岸。

當我們的大西洋號靠近岸邊的時候, 遠遠看見荷尼阿拉城市真的好小, 景色也沒有想像的那麼漂亮, 船到了荷尼阿拉貨櫃碼頭的時候,

聽見船下樂隊奏起了歡迎曲, 當地人打扮成披著樹皮的原住民歡迎我們, 才知道7.7級地震對荷尼阿拉毫無影響。 我們這次上岸登陸非常快, 我們帶著大西洋號專門給我們複印的護照影本, 刷了船卡就等於入境了, 我說:“這麼簡單就入境了?”同行的一個朋友說:“這麼窮的地方, 估計全船沒有一個人願意黑在這裡。 ”

荷尼阿拉是個很特別的一個地方, 在我們登陸的前一天就已經告知, 必須換所羅門元, 因為這裡雖然屬於英聯邦國家, 並不用英鎊, 但也不用美金, 最特別的是岸上不能刷卡, 想必在國內的銀行也很難換到所羅門元吧?不過荷尼阿拉當地專門為我們郵輪準備了換鈔處, 50美金大約換了三百所羅門元,

算上手續費, 一塊人民幣幾乎等於一塊所羅門元。 郵輪下面還擺了很多小攤子, 都是本地人賣一些木雕、貝殼首飾、頭巾、繪畫等紀念品。 過去一看, 都是幾千所羅門元, 說起來窮, 紀念品物價還蠻貴的, 準備返回的時候再來看看。

荷尼阿拉雖然是首都, 但並不是所羅門群島最美的地方, 所以沒想去逛海灘, 準備只去荷尼阿拉街拍。 有人看了地圖, 說去菜市場最近, 也正合我意, 就一同走出我們大西洋號停靠的貨櫃碼頭, 往街上走去, 大約十幾分鐘, 就走到了荷尼阿拉的街上。 第一感覺這裡不是市中心, 最後這感覺錯了, 這個沒有一條完整的水泥路, 沒有一棟高層建築物, 就是荷尼阿拉的最繁華的市中心;第二感覺這裡比中國很多小鎮還差遠了,

這肯定是沒錯, 沒有什麼高樓大廈, 大部分都是一層到三層的樓房, 也沒有什麼大型商場。

都是小超市和類似雜貨店的店鋪, 老闆多半都是廣東福建的一帶中國人, 很多還是非常年輕的中國人, 並不是很多年前移民的華僑。 進去一家小店買了一支礦泉水, 還準備買一個當地顏色鮮豔的飲料嘗嘗, 交錢一共十塊所羅門元, 跟中國的物價類似。 將礦泉水塞進背包, 喝當地的飲料, 一看, 竟然是中文寫著的飲料, 喝起來像是以前的健力寶感覺。

後來看了幾家店裡的商品, 發現幾乎都是中國的小商品, 多半都是類似義烏小商品市場運過來。 畢竟這裡窮啊, 即是有高端商品運到這裡來賣, 本地人也買不起,

遊客又不會買, 據說所羅門群島的發展指數是零點六幾, 即是首都的荷尼阿拉也不例外。

儘管有人說荷尼阿拉市區就在碼頭附近, 但我一直以為碼頭附近離市區因該有段距離, 所以就朝著碼頭另外的方向走, 結果越走越不對勁, , 我一問當地人, 原來我們已經走到接近市郊的地方。 趕緊攔了一輛當地的公共小巴, 問了售票員, 就說是要去荷尼阿拉市中心, 他說將你們放在Casino賭場附近吧, 3塊錢, 我們一想賭場應該是城市中心, 就上車了。 上車之後, 幾乎坐滿了人, 我挨著一位胖胖的女子坐著, 但是滿車的本地人的體味讓我幾乎暈倒, 儘管我也去過不少惡劣環境的地方, 也不是少見多怪, 但是畢竟跟我們還不是一個族群的,

差別還是很大的。 等我們到了, 才知道又回到了碼頭對面的街道, 原來這條馬路中心有水坑的街道就是荷尼阿拉的市中心。

市中心最大的景點就是荷尼阿拉議會, 坐落在一座山包上, 不論是跟團還是自由行, 幾乎所有中國遊客都上去看了。 從山上的涼亭可以俯瞰整個荷尼阿拉小城、海灣和我們的大西洋號, 還有習習山風吹來, 感覺沒那麼曬了。 坐在議會門口看著海發發呆, 往左手邊走準備下山, 看到左邊的坡下面有一片茅草屋頂的當地民居, 原來是荷尼阿拉最有名的博物館。

因為天氣相當熱, 高溫暴曬怕要中暑, 於是中午日頭高的時候想找個地方坐下來喝點東西避暑。 從議會的小山頭上下來, 找了一大圈也沒個像樣的咖啡店。 走到主街背後的一條馬路上往裡看,有一溜大型的草棚門口豎著各國國旗,沒想到這裡還有個像樣的酒店。

走過去一看門口寫著“所羅門王酒店”,似乎是當地不錯的酒店。進入酒店雖然沒有空調,古典西式的吊扇吹著還算涼快,大堂有幾套沙發和茶几,左手邊是餐廳,右手邊是接待處,正面有個臺階進去是非常精緻的熱帶花園,上樓就有幾棟土樓客房。我們去的時候午餐時間快結束了,餐廳已經撤了桌布,有兩個白人家庭正在辦理入住。問了問餐廳是否還供應午飯,他們給我們一張簡單粗暴的功能表,一共只有三道菜,每道都是100所羅門元,他們說炸魚薯條裡的當地魚最新鮮,我就點了它,還叫了汽水,一人115塊當地幣。炸魚和薯條做法和英式的一樣,有意思的是他們把番茄橫向切成了一片片,中間露出花的形狀,當地的粗黃瓜切了一截,瓤切成塊拌上番茄醬放回杯子狀的黃瓜裡,非常清爽。

所羅門群島的人看起來像黑人,但不同於非洲人,頭髮有點卷卷的,他們很會追求時尚,雖然穿的衣服都很廉價,不過款式和色彩都是很緊跟時尚的。我們兩千人登陸荷尼阿拉,當地的新聞媒體應該都會報導過,沿路的荷尼阿拉人很熱情,不停有人給我們打招呼,我們也都一一回應。不過,還是有不少人以為我們是日本人,估計是來這裡旅遊的日本人比中國遊客多。還有一個人湊過來,竟然用日語問我們是不是日本人?小夥伴故意逗他,用日文回答他說,我們是中國人,突然發現他一臉很懵的感覺,很是好玩。

雖然荷尼阿拉很窮,但人們的幸福指數還是蠻高的,城市的灰塵雖然多了點,但是幾乎沒有工廠,沒有重金屬的水質,沒有霧霾,空氣絕對一流,估計得癌症的人並不多;另外他們雖然很羡慕我拿著的nubia Z11和iPhone7,尤其是對我拿著拍照的nubia Z11無邊框大螢幕手機很感興趣,因為都買不起,僅限於看看,但對物質的追求遠遠沒有我們高,比較容易滿足。沿途給荷尼阿拉人拍照的時候,大家不管男女老少,還是幹什麼的,都是笑呵呵面對鏡頭,很少有皺眉頭的。當然,也有不樂意拍照的,那些人多半都是做生意的人,也許是忙了,也許是知道隱私的重要性。

歌詩達大西洋號自由行的遊客浩浩蕩蕩地開進了菜市場,我們每個人都是手機相機狂拍,當地人每個人都是悄悄圍觀這些闖進菜市場的不速之客。看著各種稀奇古怪的本地菜,因為本地人也說不清楚是什麼,只有好奇地拍照,有一部分的蔬菜和水果中國也有,但是總有很多從未吃過的。這裡的香蕉是最便宜的,最大一串也就是所羅門元5塊錢,人民幣5塊都不到,我買了一小串3塊錢,兩個人都吃不完,最後只有見到中國人就白送給他們吃,有人問為什麼不送給本地人呢,因為本地人吃都太多了,估計白送也不一定有人要。當然,也有本地很貴的水果,就是西瓜,價格雖然比不上中國的西瓜,但是,我發現比其他本地水果就貴了些。

荷尼阿拉最好的東西是海魚,各種各樣的魚,比起香港和深圳就太便宜了,當地人告訴我這個魚適合早餐,那個魚適合正餐,其實對於我們來說,一點概念都沒有,覺得好吃的魚什麼時候吃都行。菜市場一位年輕的魚販子見我拍魚,主動給我看他的冰箱裡各色特別的魚,其中一個藍色的魚太漂亮了,也不知道名字。當地人沒受過教育的人,大部分還不會說英文,即是有些人會說,我們也不見得聽得懂,五光十色的魚看得眼花繚亂的,除了一個最常見的吞拿魚,因為因為名字發音就是吞拿,其他魚都不知道名字。

市場上有兩個東西引起我的好奇,一個是類似地瓜一樣的東西,剝開之後,有點像是紅薯,我還準備買了吃,結果本地一個英文好的過來跟我說是木薯這類的,這個必須煮著吃,或者蒸熟了吃,我只有放棄了。另一個好玩的是本地人賣一種像是芭蕉葉的大片樹葉子,他們買了去包東西,什麼菜啊、魚啊,都可以用它包起來,然後再用繩子系一下,菜市場也有塑膠袋賣,但這個更綠色環保,我還拿著碩的大草筐子拍了一張照片,當地人看著都笑翻了。

在菜市場邊上角落,有一處賣花的地方,好多的鮮花,有的叫不上名字,但都是真的鮮豔無比,甚是好看,一位穿著鮮豔小褲頭的孩子,吃著水果走過來,看見我的闖入,顯得有些吃驚。有一個朋友看來我發了朋友圈的鮮花,說想去荷尼阿拉開一個花店,我說你肯定沒法賺錢,因為這裡的鮮花實在是太便宜了,都是人民幣幾塊錢一大把,在這裡開鮮花店,賣香蕉這些,怎麼賺的回來房租水電和人工,真的得好好想想。

菜市場邊上就是海邊,一艘沉沒的廢船殘骸露在水上,遠處就是我們的歌詩達大西洋號,這種不同世界的對比,拍照倒也是很有味道。海邊看見本地的小舢板運送本地人去其他島,估計船費超級便宜,本來有點想去試試,但一看到船上擠滿了人,在海裡搖來晃去的,儘管我會游泳,不怕掉家海裡了,但看看我的相機手機,還是放棄了。海邊坐著幾位青年人,在抽煙,走過去聞到一股濃濃的大麻味道,我仗著我時老外遊客,斗膽過去拍照,沒敢拿出相機,就拿著我那nubia z11手機邊拍,邊問我是否可以拍照嗎,有一個小年輕直說NO!,另一個愛理不理,還有一個正在猶豫,於是對著他拍了一張,也許是為了快,也許內心還是有些緊張。

雖然大麻在美國有些州都是合法的,但不知道在荷尼阿拉是否合法的,我在荷尼阿拉街拍的時候,看見很多賣檳榔的,當地人跟中國海南、湖南人一樣,喜歡吃檳榔,粘著像是石灰的白粉一起嚼吃,嘴唇留著紅色的液汁,看著有點恐怖。有一個攤子的攤主神秘地拿出一些像是大麻的香煙,問我要不要抽?我擔心會被麻翻,不敢抽。還有一個攤子很特別,是幾位婦女在鐵欄杆後面賣檳榔,一個黑人壯漢站在柵欄前,我想給他拍照,他毫不猶豫果斷地拒絕了。當然,一般遊客並不建議你也去嘗試,如果你遇到了不只是賣點大麻的,而是真正販毒的人,那就挺危險的,跟我一起的小夥伴看著我拍的有點特別,也很擔心我的安全,總說不要站那麼近去拍照行嗎?當遇到不是很安全的地方或者人拍照時,就讓她站遠點,一旦有危險還可以去報警。

一個小商店的中國老闆跟我說,荷尼阿拉是所羅門群島最不好玩的地方,所羅門群島還有很多環境優美的小島,很值得一去,可惜我們此行的時間太短,無法去體驗所羅門群島最美好的一面。不過,我覺得荷尼阿拉即是如此簡陋,卻是拍攝紀錄片或者紀實風格攝影的最佳之所,人們本色而自然,不會刻意去討好你,不會像某些地方,人們會表現出內外不一的表情。在荷尼阿拉,不用刻意去尋找,總能拍到許多真實的人和自然的景,會讓你找到一種紀實的感覺。

荷尼阿拉的碼頭就在我們大西洋號停靠的貨櫃碼頭附近,海邊的漁船和輪渡幾乎都是日本舊船重新粉刷過的,日本船原來的名字都能清楚可見。這裡就是荷尼阿拉首都碼頭,可以坐船到其他小島,但沒有候船室,就是一個鐵絲網似的大門圍住,一群乘客守在鐵門外,裡面也是滿滿都是人,都用蛇皮袋裝著行李和貨物,每個人的神態各異,畫面本身就是大片的感覺。一位媽媽身上穿著澳大利亞的免費環保廣告衫,帶著孩子站在門前,等候著自己的輪船。不知道荷尼阿拉是否真的是全世界最貧窮的首都,但是非常貧困是確定無疑的,不過他們的自然環境卻沒有受到破壞。荷尼阿拉的人們也很羡慕外國遊客,也許期待著像他們一樣富有,但是發展之後,富有之後,能否保持現有美好的自然環境,能否還有這樣一個純樸的氛圍,卻是一個未知數。

(未完待續,敬請繼續閱讀《環遊太平洋46天第13天》)

走到主街背後的一條馬路上往裡看,有一溜大型的草棚門口豎著各國國旗,沒想到這裡還有個像樣的酒店。

走過去一看門口寫著“所羅門王酒店”,似乎是當地不錯的酒店。進入酒店雖然沒有空調,古典西式的吊扇吹著還算涼快,大堂有幾套沙發和茶几,左手邊是餐廳,右手邊是接待處,正面有個臺階進去是非常精緻的熱帶花園,上樓就有幾棟土樓客房。我們去的時候午餐時間快結束了,餐廳已經撤了桌布,有兩個白人家庭正在辦理入住。問了問餐廳是否還供應午飯,他們給我們一張簡單粗暴的功能表,一共只有三道菜,每道都是100所羅門元,他們說炸魚薯條裡的當地魚最新鮮,我就點了它,還叫了汽水,一人115塊當地幣。炸魚和薯條做法和英式的一樣,有意思的是他們把番茄橫向切成了一片片,中間露出花的形狀,當地的粗黃瓜切了一截,瓤切成塊拌上番茄醬放回杯子狀的黃瓜裡,非常清爽。

所羅門群島的人看起來像黑人,但不同於非洲人,頭髮有點卷卷的,他們很會追求時尚,雖然穿的衣服都很廉價,不過款式和色彩都是很緊跟時尚的。我們兩千人登陸荷尼阿拉,當地的新聞媒體應該都會報導過,沿路的荷尼阿拉人很熱情,不停有人給我們打招呼,我們也都一一回應。不過,還是有不少人以為我們是日本人,估計是來這裡旅遊的日本人比中國遊客多。還有一個人湊過來,竟然用日語問我們是不是日本人?小夥伴故意逗他,用日文回答他說,我們是中國人,突然發現他一臉很懵的感覺,很是好玩。

雖然荷尼阿拉很窮,但人們的幸福指數還是蠻高的,城市的灰塵雖然多了點,但是幾乎沒有工廠,沒有重金屬的水質,沒有霧霾,空氣絕對一流,估計得癌症的人並不多;另外他們雖然很羡慕我拿著的nubia Z11和iPhone7,尤其是對我拿著拍照的nubia Z11無邊框大螢幕手機很感興趣,因為都買不起,僅限於看看,但對物質的追求遠遠沒有我們高,比較容易滿足。沿途給荷尼阿拉人拍照的時候,大家不管男女老少,還是幹什麼的,都是笑呵呵面對鏡頭,很少有皺眉頭的。當然,也有不樂意拍照的,那些人多半都是做生意的人,也許是忙了,也許是知道隱私的重要性。

歌詩達大西洋號自由行的遊客浩浩蕩蕩地開進了菜市場,我們每個人都是手機相機狂拍,當地人每個人都是悄悄圍觀這些闖進菜市場的不速之客。看著各種稀奇古怪的本地菜,因為本地人也說不清楚是什麼,只有好奇地拍照,有一部分的蔬菜和水果中國也有,但是總有很多從未吃過的。這裡的香蕉是最便宜的,最大一串也就是所羅門元5塊錢,人民幣5塊都不到,我買了一小串3塊錢,兩個人都吃不完,最後只有見到中國人就白送給他們吃,有人問為什麼不送給本地人呢,因為本地人吃都太多了,估計白送也不一定有人要。當然,也有本地很貴的水果,就是西瓜,價格雖然比不上中國的西瓜,但是,我發現比其他本地水果就貴了些。

荷尼阿拉最好的東西是海魚,各種各樣的魚,比起香港和深圳就太便宜了,當地人告訴我這個魚適合早餐,那個魚適合正餐,其實對於我們來說,一點概念都沒有,覺得好吃的魚什麼時候吃都行。菜市場一位年輕的魚販子見我拍魚,主動給我看他的冰箱裡各色特別的魚,其中一個藍色的魚太漂亮了,也不知道名字。當地人沒受過教育的人,大部分還不會說英文,即是有些人會說,我們也不見得聽得懂,五光十色的魚看得眼花繚亂的,除了一個最常見的吞拿魚,因為因為名字發音就是吞拿,其他魚都不知道名字。

市場上有兩個東西引起我的好奇,一個是類似地瓜一樣的東西,剝開之後,有點像是紅薯,我還準備買了吃,結果本地一個英文好的過來跟我說是木薯這類的,這個必須煮著吃,或者蒸熟了吃,我只有放棄了。另一個好玩的是本地人賣一種像是芭蕉葉的大片樹葉子,他們買了去包東西,什麼菜啊、魚啊,都可以用它包起來,然後再用繩子系一下,菜市場也有塑膠袋賣,但這個更綠色環保,我還拿著碩的大草筐子拍了一張照片,當地人看著都笑翻了。

在菜市場邊上角落,有一處賣花的地方,好多的鮮花,有的叫不上名字,但都是真的鮮豔無比,甚是好看,一位穿著鮮豔小褲頭的孩子,吃著水果走過來,看見我的闖入,顯得有些吃驚。有一個朋友看來我發了朋友圈的鮮花,說想去荷尼阿拉開一個花店,我說你肯定沒法賺錢,因為這裡的鮮花實在是太便宜了,都是人民幣幾塊錢一大把,在這裡開鮮花店,賣香蕉這些,怎麼賺的回來房租水電和人工,真的得好好想想。

菜市場邊上就是海邊,一艘沉沒的廢船殘骸露在水上,遠處就是我們的歌詩達大西洋號,這種不同世界的對比,拍照倒也是很有味道。海邊看見本地的小舢板運送本地人去其他島,估計船費超級便宜,本來有點想去試試,但一看到船上擠滿了人,在海裡搖來晃去的,儘管我會游泳,不怕掉家海裡了,但看看我的相機手機,還是放棄了。海邊坐著幾位青年人,在抽煙,走過去聞到一股濃濃的大麻味道,我仗著我時老外遊客,斗膽過去拍照,沒敢拿出相機,就拿著我那nubia z11手機邊拍,邊問我是否可以拍照嗎,有一個小年輕直說NO!,另一個愛理不理,還有一個正在猶豫,於是對著他拍了一張,也許是為了快,也許內心還是有些緊張。

雖然大麻在美國有些州都是合法的,但不知道在荷尼阿拉是否合法的,我在荷尼阿拉街拍的時候,看見很多賣檳榔的,當地人跟中國海南、湖南人一樣,喜歡吃檳榔,粘著像是石灰的白粉一起嚼吃,嘴唇留著紅色的液汁,看著有點恐怖。有一個攤子的攤主神秘地拿出一些像是大麻的香煙,問我要不要抽?我擔心會被麻翻,不敢抽。還有一個攤子很特別,是幾位婦女在鐵欄杆後面賣檳榔,一個黑人壯漢站在柵欄前,我想給他拍照,他毫不猶豫果斷地拒絕了。當然,一般遊客並不建議你也去嘗試,如果你遇到了不只是賣點大麻的,而是真正販毒的人,那就挺危險的,跟我一起的小夥伴看著我拍的有點特別,也很擔心我的安全,總說不要站那麼近去拍照行嗎?當遇到不是很安全的地方或者人拍照時,就讓她站遠點,一旦有危險還可以去報警。

一個小商店的中國老闆跟我說,荷尼阿拉是所羅門群島最不好玩的地方,所羅門群島還有很多環境優美的小島,很值得一去,可惜我們此行的時間太短,無法去體驗所羅門群島最美好的一面。不過,我覺得荷尼阿拉即是如此簡陋,卻是拍攝紀錄片或者紀實風格攝影的最佳之所,人們本色而自然,不會刻意去討好你,不會像某些地方,人們會表現出內外不一的表情。在荷尼阿拉,不用刻意去尋找,總能拍到許多真實的人和自然的景,會讓你找到一種紀實的感覺。

荷尼阿拉的碼頭就在我們大西洋號停靠的貨櫃碼頭附近,海邊的漁船和輪渡幾乎都是日本舊船重新粉刷過的,日本船原來的名字都能清楚可見。這裡就是荷尼阿拉首都碼頭,可以坐船到其他小島,但沒有候船室,就是一個鐵絲網似的大門圍住,一群乘客守在鐵門外,裡面也是滿滿都是人,都用蛇皮袋裝著行李和貨物,每個人的神態各異,畫面本身就是大片的感覺。一位媽媽身上穿著澳大利亞的免費環保廣告衫,帶著孩子站在門前,等候著自己的輪船。不知道荷尼阿拉是否真的是全世界最貧窮的首都,但是非常貧困是確定無疑的,不過他們的自然環境卻沒有受到破壞。荷尼阿拉的人們也很羡慕外國遊客,也許期待著像他們一樣富有,但是發展之後,富有之後,能否保持現有美好的自然環境,能否還有這樣一個純樸的氛圍,卻是一個未知數。

(未完待續,敬請繼續閱讀《環遊太平洋46天第13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