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困擾美國海軍30年的問題,卻在中國人手裡完成了,美國這次真急了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6月16日報導, 美國海軍的檔透露, 其新型航母“吉羅德·福特”號短時期無法形成作戰能力, 原因是由於:其攔截索出現技術故障, 艦載殲擊機無法在其甲板上正常降落。 而我們知道這艘美國歷史上造價最高的航母用的就是電磁阻攔系統, 所以說, 這是電磁阻攔出了問題。 而更換新的阻攔設備據說成本飆升了3倍。

"福特"級航母先進阻攔裝置系統

傳聞中國先進阻攔裝置系統

然而, 這已經不是美國海軍全電推艦艇第一次出現問題, 2016年秋季, 世界最先進的“朱姆沃爾特”號驅逐艦接連出現嚴重的技術問題, 在巴拿馬運河試航時, 居然發生了技術故障, 導致軍艦失去動力不得不依靠拖船, 拖回軍港。 事後, 美國軍方並未公佈詳細原因, 而很多軍事專家認為, 應該是該艦的電力系統熱交換器出問題, 從而導致整個軍艦電力系統出現問題, 事後, 美軍稱是軸承連接處進水導致推進系統故障, 但筆者認為這顯然是掩人耳目的一種說法, 其癥結還是可能出現在電力系統上。

剛出航就“趴窩”的“朱姆沃爾特”號驅逐艦

而同樣採用電推的英國45型驅逐艦, 居然推進系統一遇高溫就會崩潰, 所以(皇家海軍)不得不花費了10億英鎊給六艘45型都裝上了新的柴油發電機。 看到這裡, 相信軍迷們都想起了“國寶”級的馬偉明院士, 筆者也對馬院士有了新的認識, 是的, 馬院士的創舉對於中國軍隊來說就是一個BUG, 難怪軍迷們喊出了“馬院士,

你確定你不是穿越回來的?”的調侃。

馬院士和他的團隊

其實電推概念並不新鮮, 本世紀初, 歐美等國就開始了全電推的工程設計, 只不過按照馬院士的話來說他們採取了中壓交流綜合電力系統作為入門級, 面對西方嚴格的技術封鎖, 我們只能“摸著石頭過河”,

但馬偉明院士的團隊一開始就選擇了歐美等國的二代產品中壓直流綜合電力系統, 完成了彎道超車, 一舉躋身全球前列。

中國的綜合電力系統已經進入第三代

不但在電推方面, 馬偉明院士和團隊帶領中國走到了世界前列。 包括“福特”級出問題的電磁彈射、電磁阻攔系統, 馬偉明院士也是寥寥幾句話就給大家吃了定心丸,“你說哪個難度高?有了彈射的技術阻攔還難嗎?彈射和阻攔是一個正一個反,解決了正,解決反不就容易了嗎?”最終馬偉明院士用了研製電磁彈射1/5的時間,就把困擾美軍到今天的電磁阻攔也做完了。

傳聞中國的電磁彈射跑道和蒸汽彈射跑道

照片顯示我軍鐵定已經進行過彈射試驗

最後,筆者認為,現在很多人認為美國、日本什麼都比中國強,其實筆者想告訴這些人,中國的“黑科技”一般都在軍事領域,而這些領域的科學技術是無法隨便就發表論文告知天下的,而論文的發表量和收錄量是衡量該國一項科技水準的重要標準,所以我們在很多領域看起來落後,其實不能代表我們真的落後,我們有差距,所以要迎頭趕上,我們有長處,也不能妄自菲薄。

馬偉明院士也是寥寥幾句話就給大家吃了定心丸,“你說哪個難度高?有了彈射的技術阻攔還難嗎?彈射和阻攔是一個正一個反,解決了正,解決反不就容易了嗎?”最終馬偉明院士用了研製電磁彈射1/5的時間,就把困擾美軍到今天的電磁阻攔也做完了。

傳聞中國的電磁彈射跑道和蒸汽彈射跑道

照片顯示我軍鐵定已經進行過彈射試驗

最後,筆者認為,現在很多人認為美國、日本什麼都比中國強,其實筆者想告訴這些人,中國的“黑科技”一般都在軍事領域,而這些領域的科學技術是無法隨便就發表論文告知天下的,而論文的發表量和收錄量是衡量該國一項科技水準的重要標準,所以我們在很多領域看起來落後,其實不能代表我們真的落後,我們有差距,所以要迎頭趕上,我們有長處,也不能妄自菲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