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木格進源」“腐竹西施”的致富路

今年1月22日, 廣西衛視《第一書記》播出木格鄉進源村致富帶頭人何松巧創業的事蹟, 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

3月15日, 筆者驅車來到木格鄉進源村採訪何松巧。

幹練能幹、善良直率、熱情好客是何松巧給人的第一印象。

在我們的交談當中, 何松巧多次呈現出委屈受苦的一面, 她的一生充滿著跌宕起伏。 2001年她從原單位下崗, 到過深圳賣桂林米粉, 之後到處打過散工, 仍然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 “那段時間是我最艱難的時候, 沒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四處奔波。 ”

2005年, 迫於生活的壓力, 加上有過製作腐竹的經驗, 何松巧萌生了創辦腐竹加工廠的念頭。 在與愛人簡單的籌備下說幹就幹, 但由於在資金和銷路上的問題, 處於虧本的狀態, 這讓她不得不一邊打理腐竹廠, 一邊繼續幫著別人做一些散工, 以維持家庭龐大的開支。

何松巧

2007年, 我媽從荔浦過來看我, 相處的那幾天她一直動員我回娘家創業。

但我媽知道我的個性就是開弓沒有回頭箭, 臨上車前, 她撂下狠話給我, 要我一定要撐下去, 否則以後不到進源村了。

2007年在政府的引導下, 何松巧說服村上9戶人幫助貸款80萬元, 用來擴建廠房和生產線。 當她以為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腐竹生產中來的時候, 隨之而來的難題還是資金的短缺, 再次讓她陷入困境。 帶著家人的囑託和對9戶人家的負責, 何松巧幾乎幾天幾夜沒有合過眼。

最後, 通過她平時積累的人脈, 再向親戚朋友東湊西湊, 連原材料和工人的工資都是暫時拖欠著, 她的腐竹廠逐步走上了正軌。

何松巧

即使我自己再窮, 也不能連累別人, 別人願意幫我貸款幾十萬, 我一定要創出和樣子來。

而今, 何松巧經營的昭平縣木格鄉金水灣豆製品加工廠占地面積約1800平方米, 目前有6條生產線, 年可產幹腐竹超過160噸, 年產值超過320萬元。 她還引入了迴圈經濟發展的理念, 形成 “腐竹生產—養豬—沼氣(液)—茶業種植”的農村生態迴圈經濟發展模式。

此外, 她還有300多平方米的標準化養豬場一個、茶葉種植基地200多畝、標準化茶業加工廠一間。

走上致富道路的何松巧並沒有忘記回報身邊的農戶, 她決心帶動周邊的群眾加入到致富的行列中來。

木格鄉進源村村支書劉建南

何松巧是我們全村人的驕傲, 她帶動我們村300多人實現家門口就業的願望, 輻射引領100多人創業致富, 在她的帶動下全村人幹事創業的熱情都很高。

進源村裡貧困戶劉小麗

我現在在腐竹廠工作, 每個月都有2000多元工資, 又可以照顧家人, 我愛人可以放心的去賺錢, 相信今年可以脫貧致富了。

我2012年開始到腐竹廠工作, 因為家裡負擔不重, 我一年養30多頭豬, 何老闆還免費給我豆腐渣回家喂豬, 我每年單這一筆收入有1萬多塊呢,

在村裡我家庭條件還算不錯的。

腐竹廠員工古桂芳

何松巧的“野心”不僅僅在腐竹上。 2014年, 她毅然放棄在荔浦有土地分紅的戶口, 遷入到當地, 組織全村60多戶農戶成立昭平縣聯發祥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

如今, 何松巧的腐竹廠生意紅火, 種植的茶園也開始有收益, 合作社正一步一步的走上正軌, 進源村有她這樣的經濟能人, 脫貧致富指日可待。

何松巧

我是一個不能停下來的人, 下一步, 我將繼續帶動大家一起發展具有相當規模的特色水果產業, 不斷提升大家的收入!

編輯:小師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