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軍令狀」江啟寧:上下同欲再趕考 砥礪奮進開新篇

軍!令!狀!

今天

肇慶君今天繼續為你奉上

端州區委書記 江啟甯

署名文章

《上下同欲再趕考 砥礪奮進開新篇》

☟☟

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市“兩會”高屋建瓴、科學謀劃了全市未來五年的宏偉藍圖,

全面開啟了“東融西聯、產業強市、實幹興肇”的嶄新征程。 草蛇灰線、伏脈千里。 作為端州區委書記, 我將立足新的歷史起點, 聚焦新的歷史方位, 肩負新的歷史使命, 進一步增強珠三角意識、核心區意識和發展意識, 秉持端州力量、端州自信、端州擔當, 上下同欲、繼續趕考, 奮力開創發展新局面, 為肇慶樞紐門戶城市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未來幾年, 是端州創新提質強核心的關鍵時期。 我區將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 以“強核心”統領工作全域, 牢牢把握“創新型經濟先導區、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宜居宜業宜游首善區”三大工作方向, 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努力建設更具集聚、帶動、輻射功能的城市核心區。

確保實現全區GDP年均增長10.5%, 規模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2%以上,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1%以上,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9%以上,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1%以上, 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9%。

“東融西聯、產業強市”的大幕已經拉開。 2017, 我區將以“解放思想, 實幹興肇”教育實踐活動為動力, 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戰略部署, 不斷彰顯端州力量、端州自信、端州擔當, 凝心聚力謀發展, 創新提質強核心, 努力在轉變思想作風上實現大突破, 在夯實發展基礎上實現大提升, 在推進產業振興上實現大作為, 確保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全年力爭GDP增長7.8%,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 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8%,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5%, 實際吸收外資和外貿進出口總額完成市下達的目標任務。 具體抓好三方面工作:

1從嚴從實開展教育實踐活動

澤華書記指出:“思想是行動的先導。

思想能否破冰, 直接決定行動能否突圍。 ”市委在全市開展“解放思想, 實幹興肇”教育實踐活動, 是落實全面從嚴治党要求、深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具體行動, 也是對全市黨員幹部的一次思想衝擊、觀念更新和精神洗禮。

我區將把開展教育實踐活動作為當前一項重要政治任務, 站在時代和全域的高度, 緊扣主題不跑偏, 聚焦問題不散光, 圍繞“五個破除, 五個強化”, 做到在思想上“破冰”、在作風上“亮劍”、在行動上“突圍”、在發展上“建樹”:

1

破除“小富則安”思想, 強化進取意識

2

破除“小進則驕”思想, 強化憂患意識;

3

破除“因循守舊”思想, 強化創新意識;

4

破除“畏難卻步”思想, 強化拼搏意識;

5

破除“固步自封”思想, 強化全域意識。

通過教育實踐活動, 有效破除當前制約發展的思想觀念、幹部作風和體制機制障礙, 進一步增強珠三角意識, 擼起袖子加油幹, 努力在全市樞紐門戶城市建設中走在前列、作出表率。

2凝心聚力建設城市核心區

跳出端州看端州、跳出端州謀端州, 從更高層次、更寬視野、更大格局謀劃“大端州”發展, 夯實支撐端州經濟社會發展的“四梁八柱”。

01

聚焦產業建設,推動產業經濟大振興

圍繞產業“不求全只求專、不求多只求精、不求虛只求實”的思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優二強三”戰略,加快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一是做好“優二”文章,再造端州新工業。向創新要出路,以改革謀未來,推動工業經濟提質增效、實現翻番。加快土地收儲整合。立足發展空間受限、工業“空心化”等現狀,加大土地整合力度,力爭年內新增或盤活用地1000畝左右,建設標準廠房30萬平方米。

加快園區擴能增效。按照“控東拓西”“園區建設年”部署,以路網建設為契機,打造一批端州特色主題產業園區。推進“雙龍”現代產業園、高新技術產業園起步區、電子資訊產業標準廠房建設,提高城西片區產業承載力。加快創新驅動發展。做精做專電子資訊業、先進裝備製造業等主導產業,做大做強光電、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加快新引進的兩個“創新中心”建設,深入推進廣工大協同創新研究院、華南農業航空工程研究院建設,力爭上半年集聚創新型企業和科技創新載體30家。加快招商引資機制改革。成立區招商委員會,形成大招商招大商新格局。

對接市工業發展“366”工程,借助“招商引資年”活動,主動搶商引資、招大引強,年內力爭招商簽約超10億元項目2個以上。深入開展“暖企行動”,營造親商重商扶商良好環境。

二是做好“強三”文章,搶佔現代服務業發展高地。發揮“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品牌效應,打造全市乃至粵中西部地區現代服務業高地。

優先發展電子商務。培育發展電子商務、服務外包、金融保險、雲計算等新型業態,完善華南智慧城等園區建設,年內重點培育省、市級電子商務示範園區(單位)10家。

積極構建大金融格局。培育發展金融保險、風投創投和總部經濟,構建大金融格局,力爭全年政府性投資項目融資21億元,新增金融機構1家、新三板掛牌企業1-2家。力促傳統服務業提檔升級。

優化調整城區商圈佈局,推動益華·肇慶綜合投資、敏捷城商務地產等一批重點商貿項目建設,擴充發展汽車銷售服務一條街。

02

聚力舊城提質,實現城市顏值大提升

堅持以宜居宜業宜游首善區建設為己任,推動端州古城“既有顏值又有價值”“既有品位又有品質”。

★提升交通承載力。繼續發揚“征拆精神”,儘快完成餘下28條“瓶頸路”征拆任務。積極配合北嶺路網建設、肇慶大橋擴建以及江濱堤路、端州路、天甯路升級改造,打造現代化城市交通骨架。

★提升文明向心力。堅持“嚴”字當頭、“幹”字托底、“督”字保障,全力打贏創文攻堅戰,為我市完成創文大考目標作出主戰場、主力軍應有貢獻。

★提升文化輻射力。把府城復興專案作為頭號工程,統籌推進崇禧塔中西文化園等一批文化旅遊重點項目建設,讓府城印跡回歸城市,再現肇慶古城榮光。

★提升綠色生產力。積極配合市建設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市,開展新一輪綠化端州大行動,抓好大氣、水、土壤等污染防治,配合做好羚山湧水環境改善和沿線清違、排汙整治等工作。

★提升人才支撐力。落實“西江人才計畫”和我區“智匯端州”人才政策,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創新創業團隊及領軍人才加盟助陣,打造全市人才集聚高地。

03

聚心民生保障,實現社會治理大突破

堅決守住民生底線,織密紮牢民生保障網,提高群眾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增強民生保障普惠性。深入實施教育“擴容提優”工程,加快德誠教育科技產業園建設,打造智慧教育應用示範區。全面啟動衛生強區建設。擴大社保覆蓋面。打好扶貧攻堅戰。扎實推進棚戶區改造。

★增強智慧服務精細性。加快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探索將更多城管業務服務外包,提升城市管理服務智慧化、精細化水準。完善“一門式一網式”政府服務模式。深化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加快完善智慧社區互助平臺功能及服務。

★增強平安建設實效性。強化核心區責任擔當,深入推進社會矛盾化解工作。加強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推進法治端州建設。加強安全生產、消防安全、食品藥品安全等工作,確保社會大局穩定。

3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堅持用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引領方向、指導實踐、凝聚力量、推動工作,為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場。自覺增強“四種意識”特別是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自覺向中央看齊,向省委和市委對標,做到同心同向、同心同行。

★規範和落實黨內政治生活的要求。踐行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用紀律管住大多數。整治管黨治黨寬鬆軟等問題,集中整飭黨風政風,淨化黨內政治生態。

★建設忠誠乾淨擔當的幹部隊伍。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在一線工作中發現、培養、鍛煉、使用幹部,打造一支敢擔當、能幹事、幹成事的幹部隊伍。加強作風建設,防止“四風”問題反彈回潮。

★推動基層黨建全面提升。全面開展“基層黨建提升年”活動,樹立大抓基層鮮明導向,打造和擦亮一批特色社區黨建精品品牌,形成區域化黨建新格局,推動基層黨建由“盆景”變“風景”。

★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完善端州區預防腐敗資訊系統應用,優化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監管平臺。規範政商交往行為,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堅持“兩個尊重”“三個區分”,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持續保持正風反腐高壓態勢,不斷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引向深入。

上下同欲者勝,風雨同舟者興。面對新的征程,我們將沿著市委市政府描繪的發展新路徑,在解放思想中提振精神,在凝心聚力中繼續進發,向著核心區建設目標闊步前行,以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向黨的十九大獻禮!

01

聚焦產業建設,推動產業經濟大振興

圍繞產業“不求全只求專、不求多只求精、不求虛只求實”的思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優二強三”戰略,加快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一是做好“優二”文章,再造端州新工業。向創新要出路,以改革謀未來,推動工業經濟提質增效、實現翻番。加快土地收儲整合。立足發展空間受限、工業“空心化”等現狀,加大土地整合力度,力爭年內新增或盤活用地1000畝左右,建設標準廠房30萬平方米。

加快園區擴能增效。按照“控東拓西”“園區建設年”部署,以路網建設為契機,打造一批端州特色主題產業園區。推進“雙龍”現代產業園、高新技術產業園起步區、電子資訊產業標準廠房建設,提高城西片區產業承載力。加快創新驅動發展。做精做專電子資訊業、先進裝備製造業等主導產業,做大做強光電、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加快新引進的兩個“創新中心”建設,深入推進廣工大協同創新研究院、華南農業航空工程研究院建設,力爭上半年集聚創新型企業和科技創新載體30家。加快招商引資機制改革。成立區招商委員會,形成大招商招大商新格局。

對接市工業發展“366”工程,借助“招商引資年”活動,主動搶商引資、招大引強,年內力爭招商簽約超10億元項目2個以上。深入開展“暖企行動”,營造親商重商扶商良好環境。

二是做好“強三”文章,搶佔現代服務業發展高地。發揮“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品牌效應,打造全市乃至粵中西部地區現代服務業高地。

優先發展電子商務。培育發展電子商務、服務外包、金融保險、雲計算等新型業態,完善華南智慧城等園區建設,年內重點培育省、市級電子商務示範園區(單位)10家。

積極構建大金融格局。培育發展金融保險、風投創投和總部經濟,構建大金融格局,力爭全年政府性投資項目融資21億元,新增金融機構1家、新三板掛牌企業1-2家。力促傳統服務業提檔升級。

優化調整城區商圈佈局,推動益華·肇慶綜合投資、敏捷城商務地產等一批重點商貿項目建設,擴充發展汽車銷售服務一條街。

02

聚力舊城提質,實現城市顏值大提升

堅持以宜居宜業宜游首善區建設為己任,推動端州古城“既有顏值又有價值”“既有品位又有品質”。

★提升交通承載力。繼續發揚“征拆精神”,儘快完成餘下28條“瓶頸路”征拆任務。積極配合北嶺路網建設、肇慶大橋擴建以及江濱堤路、端州路、天甯路升級改造,打造現代化城市交通骨架。

★提升文明向心力。堅持“嚴”字當頭、“幹”字托底、“督”字保障,全力打贏創文攻堅戰,為我市完成創文大考目標作出主戰場、主力軍應有貢獻。

★提升文化輻射力。把府城復興專案作為頭號工程,統籌推進崇禧塔中西文化園等一批文化旅遊重點項目建設,讓府城印跡回歸城市,再現肇慶古城榮光。

★提升綠色生產力。積極配合市建設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市,開展新一輪綠化端州大行動,抓好大氣、水、土壤等污染防治,配合做好羚山湧水環境改善和沿線清違、排汙整治等工作。

★提升人才支撐力。落實“西江人才計畫”和我區“智匯端州”人才政策,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創新創業團隊及領軍人才加盟助陣,打造全市人才集聚高地。

03

聚心民生保障,實現社會治理大突破

堅決守住民生底線,織密紮牢民生保障網,提高群眾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增強民生保障普惠性。深入實施教育“擴容提優”工程,加快德誠教育科技產業園建設,打造智慧教育應用示範區。全面啟動衛生強區建設。擴大社保覆蓋面。打好扶貧攻堅戰。扎實推進棚戶區改造。

★增強智慧服務精細性。加快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探索將更多城管業務服務外包,提升城市管理服務智慧化、精細化水準。完善“一門式一網式”政府服務模式。深化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加快完善智慧社區互助平臺功能及服務。

★增強平安建設實效性。強化核心區責任擔當,深入推進社會矛盾化解工作。加強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推進法治端州建設。加強安全生產、消防安全、食品藥品安全等工作,確保社會大局穩定。

3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堅持用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引領方向、指導實踐、凝聚力量、推動工作,為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場。自覺增強“四種意識”特別是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自覺向中央看齊,向省委和市委對標,做到同心同向、同心同行。

★規範和落實黨內政治生活的要求。踐行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用紀律管住大多數。整治管黨治黨寬鬆軟等問題,集中整飭黨風政風,淨化黨內政治生態。

★建設忠誠乾淨擔當的幹部隊伍。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在一線工作中發現、培養、鍛煉、使用幹部,打造一支敢擔當、能幹事、幹成事的幹部隊伍。加強作風建設,防止“四風”問題反彈回潮。

★推動基層黨建全面提升。全面開展“基層黨建提升年”活動,樹立大抓基層鮮明導向,打造和擦亮一批特色社區黨建精品品牌,形成區域化黨建新格局,推動基層黨建由“盆景”變“風景”。

★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完善端州區預防腐敗資訊系統應用,優化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監管平臺。規範政商交往行為,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堅持“兩個尊重”“三個區分”,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持續保持正風反腐高壓態勢,不斷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引向深入。

上下同欲者勝,風雨同舟者興。面對新的征程,我們將沿著市委市政府描繪的發展新路徑,在解放思想中提振精神,在凝心聚力中繼續進發,向著核心區建設目標闊步前行,以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向黨的十九大獻禮!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