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被馬化騰盛讚的這款產品,能夠續寫QQ秀的傳奇嗎? | 產品觀察

1

“我早就說, QQ秀可以在手機上實現的嘛”!這是馬化騰第一次知道釐米秀開始在手機QQ中發酵時, 對QQ釐米秀產品負責人, 也是當年QQ秀的負責人賀颺說的第一句話。

QQ釐米秀是騰訊SNG(社交網路)事業群即時通信綜合部推出的產品, 它結合了個性角色、裝扮, 個性聊天動作, 集貼紙玩法等多重元素, 在從2016年1月上線至今, 成為在將近十億用戶量級的手機QQ中使用頻次最高的互動功能之一。

雖然馬化騰的鼓勵讓賀颺感到欣慰, 但壓力也很快隨之而來。 包括馬化騰等許多騰訊高管的目光都開始注視著這款產品,

原因也很簡單:釐米秀繼承了騰訊第一款增值業務產品QQ秀的基因, 每個人都希望它能在移動設備上重新續寫當年QQ秀的傳奇。

釐米秀第一次出現在騰訊集團的視野中是在2016年騰訊第三季度的財報中, 其中特別提到, QQ的智慧端月活躍帳戶同比增長1%至6.47億, 這種活躍度受益於釐米秀等新功能的帶動。 而根據騰訊相關人士的估算, 釐米秀目前創造的收入可能已經逼近巔峰時期的QQ秀。

手機QQ在高使用者基數的情況下, 持續增長已經變得艱難, 釐米秀的出現, 某種程度上, 為這款老牌的互聯網產品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之所以沒叫“手機QQ秀”, 而是起名叫“釐米秀“, 按照賀颺的解釋, 是由於手機螢幕不像PC一樣擁有足夠的空間容納QQ秀,

在手機螢幕中, 這款產品可能只有1釐米的顯示空間, 因此後來團隊決定使用釐米秀這個名字。

手機螢幕的大小一直掣肘著賀颺在移動端對QQ秀品類產品的探索。

2008年, QQ秀在當時紅極一時, 但是直到2016年, 釐米秀才開始在移動端出現, 這期間賀颺的團隊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 QQ秀到底在手機上該怎麼呈現?

賀颺從2009年開始分管QQ秀, 見證了QQ秀的從鼎盛時期開始逐漸平淡, 而這期間, 雖然賀颺也在管理其他產品的開發, 但對QQ秀在移動端的實現, 可以算得上他的一個心結。

很難想像, 在年輕人當中口碑頗好的釐米秀竟出自一位中年大叔之手。

騰訊人對QQ秀有著獨特的情結不足為奇。 2003年, QQ秀第一次在騰訊內部出現, 這款產品徹底改變了騰訊過往主要依賴運營商分成的業務模式, 也開啟了騰訊紅鑽貴族的收費設計。 2007年, QQ Zone發展為重要的社交網路平臺, 活躍使用者超過1.05億。 QQ秀的出現讓騰訊的自我造血能力大大增強, 也為後來搭建增值服務的帝國奠定了基礎。

“QQ秀在手機上就沒了?這個事還是挺可惜的。

”馬化騰當時跟賀颺說。

2

不僅僅是馬化騰, 包括賀飆和當年QQ秀的團隊都在前期都曾思考這款產品該如何開發, 而在釐米秀出現之前, 他們還有過多種方案:

在手機上劃分一個區域, 把QQ秀直接搬過來。 但早期手機螢幕不夠大, 性能不夠快, 解析度也低, 而QQ秀原來所用的技術是Flash, 後期為了讓衣服的穿著更加逼真, 繪畫繪製的層次是很多, 效果的渲染會拖垮手機資源, 直至卡死。

 獨立做一個APP。 但形象換裝類遊戲可玩性很低, 如果要豐富遊戲, 就需要有世界觀、情節、關卡這一類的東西, 然而這些元素似乎也不是團隊非常擅長的。

“剛開始大家挺無奈, 都想不到好的解決方式, 直到手機性能變好了, 螢幕也大了,

我們才意識到時機來了”, 賀颺說。

騰訊即通部門在這兩年調研中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隨著QQ年輕化的策略, 許多中學生的聊天經常是沒有資訊含量的, 因為這部分群體社交場景充分重合, 也沒有太多事情關注家庭學校以外的資訊, 因此經常是發消息“你戳我一下”、“我戳你一下”。

 “大家不是在溝通資訊, 而是一起玩”, 賀飆說, 我們覺得應該讓這些群體的溝通方式更豐富一點, 互動感更強, 而不僅僅是換裝。

 賀颺選擇從年輕人喜歡的表情包著手。

 在當時手機QQ的表情包都是Gif和H5等格式的圖片播放, 但正巧當時團隊內部開發了一套技術難度頗高的引擎, 可以觸發使得個人形象的圖案富有動作, 也可以渲染形象, 並在手機QQ的聊天對話方塊中實現。

與此同時,這些可以互動的形象打包到手機QQ中只有幾十k的大小,因此這些形象在實現換裝功能的時候便駕輕就熟。為了滿足年輕人形象上極強的個性化需求,在形象換裝功能上,賀颺的團隊中集結了許多在騰訊內部負責配件裝飾,人物形象設計的高手。

在原來的QQ秀當中,由於擁有足夠大的用戶基數,因此普遍人物和形象設計相對中庸。“釐米秀不應該是每個人都喜歡,能夠讓年輕人喜歡就夠了,形象設計一定要極端”,賀颺說,後來團隊在換裝設計上, “已經武裝到了牙齒”。

首先在服務的設計上,釐米秀增加了大量款式,為了突破固定的思維開腦洞,賀颺團隊在接下來開了10幾次會議尋找誇張另類的元素。後來事實證明,包括殺馬特的髮型、誇張的晚禮服等形象是在釐米秀中是最受歡迎的。

釐米秀就這樣在一個個腦洞中開始。2015年10月,這個想法在內部產生。為了不大張旗鼓開發一款成功確定性並不強的產品,賀颺僅僅在內部找來了一個小團隊開始研發,初期形態開發時間大概經過了3個月時間。

一切準備就緒,測試開始。

2016年1月份,釐米秀開始了第一次測試,正如賀颺預料,產品的設計回饋不錯,許多用戶都對可以互動的換裝秀感到新奇。但經過了一段時間的高峰之後,釐米秀的用戶留存率卻開始大幅下滑。

 3

賀颺有點失望,在他眼裡,在手機QQ這樣龐大的平臺中設計一個功能,不應該是這種局面。在焦慮之下,賀颺的團隊開始尋找原因。

除了相對單一的玩法,測試方法是也是日活躍率不高的原因。在當時第一次測試的之時,團隊抽取的種子用戶都是分散的,每個用戶都是孤立的,所以沒有人跟種子用戶一起互動,用戶就會覺得意思不大。

接下來,釐米秀開始改版。在玩法上, 釐米秀則借鑒了當年在QQ空間風靡的農場遊戲,設計了偷膠囊。這是一款羽量級的小遊戲,團隊覺得,這種方法一方面讓用戶把非聊天場景的零散時間用起來,提升了釐米秀的耐玩度;另一方面,利用偷膠囊集齊貼紙,可以獲得裝扮和動作,最終反哺了最初的互動形象的功能設計。

第二次測試開始了。

賀颺的心裡還是忐忑不安,為了盡可能不影響非種子用戶,賀颺把釐米秀的設計成邀請制的形式,只有已經玩過釐米秀的用戶向用戶發送邀請,下一個用戶才能參與。

除此之外,為了獲得足夠的社交動力,賀颺此次選擇測試的種子用戶更為集中,他們選取了河南省當中幾個學校作為核心用戶進行推送。一般而言,騰訊產品會優選選擇深圳作為種子用戶測試地點,但在當時,甚至連賀颺的同事們都不知道有這項測試。

“手機QQ會給予許多產品流量資源,但這一次我們並沒有過多利用集團的資源,而是單純依靠用戶的口碑進行用戶擴展”,賀颺說。

這一次測試終於獲得成功。團隊發的種子不到五萬個,短短三個月時間,釐米秀的用戶達到了億級的規模。賀颺稱,釐米秀的日活比率非常高,日滲透率更是“匪夷所思”的活躍。

釐米秀就這樣秘密運營了一段時間之後,馬化騰才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發現了這個產品活躍度開始快速增長,並讚揚了賀颺的團隊。

雖然賀颺一再解釋,釐米秀並不作為承擔手機QQ營收的目的,但也在手機QQ固有會員和廣告的基礎上,新增了“小鑽”的產品,開始給騰訊公司作出營收貢獻。

按照賀颺的規劃,接下來,將以個人形象為基礎,在簡單的互動之外,添加更多輕遊戲種類,這既可以豐富玩法,也能獲得一定的收益。除此之外,許多用戶已經開始用釐米秀的形象進行小說創作。這個產品的玩法可延展的想像空間。

畢竟,在手機QQ固有的興趣部落平臺中,釐米秀作為一個其中部落的用戶量,已經在短短幾個月時間,躍升到了跟《王者榮耀》、《天天酷跑》等遊戲部落一個級別。

與此同時,這些可以互動的形象打包到手機QQ中只有幾十k的大小,因此這些形象在實現換裝功能的時候便駕輕就熟。為了滿足年輕人形象上極強的個性化需求,在形象換裝功能上,賀颺的團隊中集結了許多在騰訊內部負責配件裝飾,人物形象設計的高手。

在原來的QQ秀當中,由於擁有足夠大的用戶基數,因此普遍人物和形象設計相對中庸。“釐米秀不應該是每個人都喜歡,能夠讓年輕人喜歡就夠了,形象設計一定要極端”,賀颺說,後來團隊在換裝設計上, “已經武裝到了牙齒”。

首先在服務的設計上,釐米秀增加了大量款式,為了突破固定的思維開腦洞,賀颺團隊在接下來開了10幾次會議尋找誇張另類的元素。後來事實證明,包括殺馬特的髮型、誇張的晚禮服等形象是在釐米秀中是最受歡迎的。

釐米秀就這樣在一個個腦洞中開始。2015年10月,這個想法在內部產生。為了不大張旗鼓開發一款成功確定性並不強的產品,賀颺僅僅在內部找來了一個小團隊開始研發,初期形態開發時間大概經過了3個月時間。

一切準備就緒,測試開始。

2016年1月份,釐米秀開始了第一次測試,正如賀颺預料,產品的設計回饋不錯,許多用戶都對可以互動的換裝秀感到新奇。但經過了一段時間的高峰之後,釐米秀的用戶留存率卻開始大幅下滑。

 3

賀颺有點失望,在他眼裡,在手機QQ這樣龐大的平臺中設計一個功能,不應該是這種局面。在焦慮之下,賀颺的團隊開始尋找原因。

除了相對單一的玩法,測試方法是也是日活躍率不高的原因。在當時第一次測試的之時,團隊抽取的種子用戶都是分散的,每個用戶都是孤立的,所以沒有人跟種子用戶一起互動,用戶就會覺得意思不大。

接下來,釐米秀開始改版。在玩法上, 釐米秀則借鑒了當年在QQ空間風靡的農場遊戲,設計了偷膠囊。這是一款羽量級的小遊戲,團隊覺得,這種方法一方面讓用戶把非聊天場景的零散時間用起來,提升了釐米秀的耐玩度;另一方面,利用偷膠囊集齊貼紙,可以獲得裝扮和動作,最終反哺了最初的互動形象的功能設計。

第二次測試開始了。

賀颺的心裡還是忐忑不安,為了盡可能不影響非種子用戶,賀颺把釐米秀的設計成邀請制的形式,只有已經玩過釐米秀的用戶向用戶發送邀請,下一個用戶才能參與。

除此之外,為了獲得足夠的社交動力,賀颺此次選擇測試的種子用戶更為集中,他們選取了河南省當中幾個學校作為核心用戶進行推送。一般而言,騰訊產品會優選選擇深圳作為種子用戶測試地點,但在當時,甚至連賀颺的同事們都不知道有這項測試。

“手機QQ會給予許多產品流量資源,但這一次我們並沒有過多利用集團的資源,而是單純依靠用戶的口碑進行用戶擴展”,賀颺說。

這一次測試終於獲得成功。團隊發的種子不到五萬個,短短三個月時間,釐米秀的用戶達到了億級的規模。賀颺稱,釐米秀的日活比率非常高,日滲透率更是“匪夷所思”的活躍。

釐米秀就這樣秘密運營了一段時間之後,馬化騰才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發現了這個產品活躍度開始快速增長,並讚揚了賀颺的團隊。

雖然賀颺一再解釋,釐米秀並不作為承擔手機QQ營收的目的,但也在手機QQ固有會員和廣告的基礎上,新增了“小鑽”的產品,開始給騰訊公司作出營收貢獻。

按照賀颺的規劃,接下來,將以個人形象為基礎,在簡單的互動之外,添加更多輕遊戲種類,這既可以豐富玩法,也能獲得一定的收益。除此之外,許多用戶已經開始用釐米秀的形象進行小說創作。這個產品的玩法可延展的想像空間。

畢竟,在手機QQ固有的興趣部落平臺中,釐米秀作為一個其中部落的用戶量,已經在短短幾個月時間,躍升到了跟《王者榮耀》、《天天酷跑》等遊戲部落一個級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