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胡泳:互聯網時代沒能使你變聰明,你只是高估了自己

前兩天, 小巴在合肥參加了一場由藍獅子、新榜、皖新傳媒聯合舉辦的“創作者的變革——中國創作者大會”。

會上, 吳老師、徐達內老師等一眾大咖分享了他們對內容創作的理解,

聽得小巴不僅收穫頗豐, 而且心潮澎湃。 然而, 北大胡泳教授卻給大家“潑了一盆冷水”, 指出如今知識經濟繁榮背後的危機。

小巴覺得這樣的冷靜思考對讀者和創作者都很有必要, 因此向大家重點推薦他的演講。

文/胡泳

在今天的中國, 如果你或多或少地認為自己有些知識, 仿佛都能嗅到一個巨大的機會——內容付費或者叫做內容變現。 但這個看上去像是知識付費的東西其實只是內容, 因為內容最擅長的事情就是把自己偽裝成知識。

如果我們仔細分析知識付費的核心, 也就是用戶到底在為什麼東西付費, 就會發現用戶付費的東西基本上都是內容的生產者對於知識的再次詮釋。

所以, 今天大部分變現的都不是知識, 而是內容。 或者可以說, 大部分的變現者都不是知識的生產者, 而是內容的生產者。 甚至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情況是:有相當多的知識付費產品可能連內容也算不上。

如果使用一種更準確的描述, 那它大概是一種體驗付費。 不然你沒有辦法解釋這種怪現狀:其實你可以在免費的地方獲取到非常多來自大師們的精華內容。 但相比之下, 很多人更願意去APP裡聽那些從來沒有創過業的“創業導師”們來給你指點迷津。 很多時候我們為知識付費所花的錢, 其實就是一種安慰劑。

知識付費, 是內容付費, 也是一種體驗付費

但我並不想批評知識變現或者是體驗變現。 知識付費, 或者說體驗付費, 為什麼在當下的中國大行其道, 這是另外一個有意思的話題。 今天我想討論的是:知識, 如果按照它本來的意義, 在互聯網時代會經歷一個什麼樣的走向。 當網路將知識連接之後, 不僅造成了知識前所未有的繁榮, 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關於知識的繁榮, 有一個很核心的分析背景就是互聯網。 知識來到互聯網時代就變成了網路化的知識。 而網路化的知識有幾個很明顯的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豐富性。 今天我們網上所能看到的東西完全超過前人的任何想像。 比如穀歌圖書現在掃描了2500萬本圖書。 在未來, 人類出版的所有圖書大概都會被數位化從而進入網路。

未來, 所有的圖書資源都將數位化

另外一個了不起的知識產品, 就是維琪百科。 維琪百科有530萬個英文詞條, 如果考慮到其他語言, 總共的詞條已經超過4000萬。 這些都是一個人很難能理解的巨大數位。

在這種龐大的知識體系背後有股巨大的推動力——知識門檻的空前降低。 我們突然發現從前的知識守門人不見了, 所有的知識如洪水開閘一起被放了出來。 當知識從這些閘口中出來, 再經過互聯網這個最了不起的知識民主化工具, 最後就出現了今天這種知識彌漫於我們四周並且無所不在的場景。

知識的豐富性也會帶來一個始料未及的後果, 就是未決性。未決性的意思是今天的我們幾乎已經不能就任何東西達成共識了。人類共識的那個階段已經被知識網路化徹底衝垮了。

當遇到難以用我們的類人猿目小腦袋來理解的海量資訊後,為了努力理解這個世界,人類處理資訊的唯一方法就是不停地找到各種各樣的過濾機制、篩選機制。

處理資訊的方法就是不停地篩選

在過去我們有一整套的篩選機制。比如老師是一種篩選機制,學校裡的教科書也是一種知識篩選機制;學生可以去圖書館裡查百科全書,百科全書本身構成另外一種篩選機制。所以教育體系當中的篩選機制是非常明顯的。

但是現在學生不再看教科書,也不去查百科全書,對老師也不再尊重。他們把百度百科查出的東西寫在論文裡,誤以為那個東西就是知識。

舊式的權威機制都瓦解了,但新式的還沒有建立起來,現在我們處在一個過渡階段。每個人都很焦慮,但人類是不可能束手待斃的。所以我們發展出兩種模式來處理這個事情,事實上大部分的工具都是這兩種模式的結合。

大部分工具都必須有模式的結合

①演算法機制。既然我們不能搞定,就把篩選權力交給我們的電腦。它有強大的記憶能力和處理能力,我們可以讓演算法來決定我們每天應該看到什麼。事實上,這種模式現在已經在全世界大行其道了。

在中國最有名的應該是今日頭條。其實大家都知道演算法機制本身有巨大的問題,它是黑箱,但是它也會標榜自己是完全中立、沒有偏見的。千萬不要信它那套鬼話,演算法一定是有偏見的。同時,它也會給你很多你以為自己喜歡的東西,最後把你引到一個很窄的通道當中。

②社交機制。我們不再信任權威,所以會把權威轉移到自己熟悉、喜歡和尊敬的網路上。我們不信任遙遠的權威,只信任網路。但是社交機制本身也有它的問題,它會逐漸導致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因為你會只想跟自己喜歡的人粘在一起,而把其他異質性的資訊和人完全排除在外。

所以這兩種情況都不理想,我們仍然在試圖摸索一個更好的機制。儘管現在知識已經被解放出來,但這只是知識被解放出來的第一個階段,也是知識陷入空前粗鄙的年代。

我們所看到的大量的東西,其實只是粗鄙者的勝利,而不是真正的知識勝利在起作用。如果按照這個視角來觀照的話,我們會發現知識在這個年代出現了一個非常大的危機。但是我本人最終還是相信,我們有能力克服這個危機。

為了克服危機,我們需要格外注意這三條。

▷我們知識的開放度還不夠。大學裡一個很重要的東西是什麼呢?生產知識。如果一個學校每年要花2萬美元去購買一個資訊庫,那這個資訊庫對於知識來講,反而構成了一種障礙,不是解放知識的途徑。我們有大量的大學課程應該效仿麻省理工學院,將其變成開放式的,把所有的課堂視頻都拿到網上去。

知識只有開放,才能克服危機

▷知識的連結度不夠。網路建立在人類的一種非常美好的天性上,它叫做慷慨,沒有慷慨就沒有互聯網。所以你可以解釋為什麼這麼多人,在網路問答的服務當中願意耗費自己的時間去回答陌生人提出的問題;願意匿名去編一個維琪百科的詞條,為的是增加別人的知識,這些都反映了我們無私的天性。

一個互聯網用戶,會有一種基本的人格特質,這個特質我叫做信任陌生人。但我們能看到的結果是現在的連結不夠,其中一個很核心的原因是:我認為APP模式是對互聯網的一種反動,因為APP中斷了網路的連結特性。

▷想辦法教會每個人使用網路。這聽上去是一個很簡單的說法,只要你有網線有設備又能識字,你就可以上網。

但是全世界第一個提出虛擬社群概念的人——萊茵戈德說過,在互聯網年代,我們需要一種新的讀寫能力。這個新的讀寫能力首先是你懂不懂批判性思維,能在網上鑒別什麼東西是廢話,什麼東西是有嚴格證據的結論。

然後再看你能不能在批判性思考的基礎上再形成另一種能力,這個能力叫做如何學會去熱愛不同。它的判斷標準很簡單:就是如果你一旦覺得自己的舒適區被打擾了,這件事讓你不高興,這就是你變蠢的時候。

我們當然知道互聯網本身可能是一種流言、謊言、各種各樣八卦的集合,我們也承認互聯網的碎片化讓我們變得淺薄了,所有這些批評在某種程度上都是有效的,但即使它們有效,我們可能也難以掩蓋,當網路化的知識把所有的人和事聯繫在一起,我們能感受到那種巨大文化脈動的喜悅。

網路化的知識,將所有人和事聯繫在一起

歸根結底,網路化的知識是要讓你認識到這個世界是多樣化的,有著無數的可能性。那麼你可能會通過觀照到這些無數的可能性來確認自己如何展開生活,這個生活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要保證消除我們人類認識上兩種根深蒂固的認知偏誤。

第一種偏誤被心理學家總結為自我中心的偏誤。自我中心的偏誤在互聯網上體現的非常明顯,就是高估自己的高明,認為互聯網沒有使我變蠢,但是卻使其他人都變蠢了。我們在網路討論當中最常使用的一個詞叫做腦殘,就是指那些觸犯了你的舒適區跟你有不同意見的人,他們一定都是腦殘。

第二種叫做確認偏誤。就是你永遠會在互聯網上找到那些支持你既有立場的事實。而凡是那些不支持你既有立場的事實,它們全都不是事實,而是徹頭徹尾的謊言。

只有克服了這兩個偏誤,互聯網才能夠真正地開放出來,而這種開放,我相信最後一定能夠帶來知識的更大繁榮,也正是通過這種開放性,我們能夠找到克服知識危機的方法。

就是未決性。未決性的意思是今天的我們幾乎已經不能就任何東西達成共識了。人類共識的那個階段已經被知識網路化徹底衝垮了。

當遇到難以用我們的類人猿目小腦袋來理解的海量資訊後,為了努力理解這個世界,人類處理資訊的唯一方法就是不停地找到各種各樣的過濾機制、篩選機制。

處理資訊的方法就是不停地篩選

在過去我們有一整套的篩選機制。比如老師是一種篩選機制,學校裡的教科書也是一種知識篩選機制;學生可以去圖書館裡查百科全書,百科全書本身構成另外一種篩選機制。所以教育體系當中的篩選機制是非常明顯的。

但是現在學生不再看教科書,也不去查百科全書,對老師也不再尊重。他們把百度百科查出的東西寫在論文裡,誤以為那個東西就是知識。

舊式的權威機制都瓦解了,但新式的還沒有建立起來,現在我們處在一個過渡階段。每個人都很焦慮,但人類是不可能束手待斃的。所以我們發展出兩種模式來處理這個事情,事實上大部分的工具都是這兩種模式的結合。

大部分工具都必須有模式的結合

①演算法機制。既然我們不能搞定,就把篩選權力交給我們的電腦。它有強大的記憶能力和處理能力,我們可以讓演算法來決定我們每天應該看到什麼。事實上,這種模式現在已經在全世界大行其道了。

在中國最有名的應該是今日頭條。其實大家都知道演算法機制本身有巨大的問題,它是黑箱,但是它也會標榜自己是完全中立、沒有偏見的。千萬不要信它那套鬼話,演算法一定是有偏見的。同時,它也會給你很多你以為自己喜歡的東西,最後把你引到一個很窄的通道當中。

②社交機制。我們不再信任權威,所以會把權威轉移到自己熟悉、喜歡和尊敬的網路上。我們不信任遙遠的權威,只信任網路。但是社交機制本身也有它的問題,它會逐漸導致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因為你會只想跟自己喜歡的人粘在一起,而把其他異質性的資訊和人完全排除在外。

所以這兩種情況都不理想,我們仍然在試圖摸索一個更好的機制。儘管現在知識已經被解放出來,但這只是知識被解放出來的第一個階段,也是知識陷入空前粗鄙的年代。

我們所看到的大量的東西,其實只是粗鄙者的勝利,而不是真正的知識勝利在起作用。如果按照這個視角來觀照的話,我們會發現知識在這個年代出現了一個非常大的危機。但是我本人最終還是相信,我們有能力克服這個危機。

為了克服危機,我們需要格外注意這三條。

▷我們知識的開放度還不夠。大學裡一個很重要的東西是什麼呢?生產知識。如果一個學校每年要花2萬美元去購買一個資訊庫,那這個資訊庫對於知識來講,反而構成了一種障礙,不是解放知識的途徑。我們有大量的大學課程應該效仿麻省理工學院,將其變成開放式的,把所有的課堂視頻都拿到網上去。

知識只有開放,才能克服危機

▷知識的連結度不夠。網路建立在人類的一種非常美好的天性上,它叫做慷慨,沒有慷慨就沒有互聯網。所以你可以解釋為什麼這麼多人,在網路問答的服務當中願意耗費自己的時間去回答陌生人提出的問題;願意匿名去編一個維琪百科的詞條,為的是增加別人的知識,這些都反映了我們無私的天性。

一個互聯網用戶,會有一種基本的人格特質,這個特質我叫做信任陌生人。但我們能看到的結果是現在的連結不夠,其中一個很核心的原因是:我認為APP模式是對互聯網的一種反動,因為APP中斷了網路的連結特性。

▷想辦法教會每個人使用網路。這聽上去是一個很簡單的說法,只要你有網線有設備又能識字,你就可以上網。

但是全世界第一個提出虛擬社群概念的人——萊茵戈德說過,在互聯網年代,我們需要一種新的讀寫能力。這個新的讀寫能力首先是你懂不懂批判性思維,能在網上鑒別什麼東西是廢話,什麼東西是有嚴格證據的結論。

然後再看你能不能在批判性思考的基礎上再形成另一種能力,這個能力叫做如何學會去熱愛不同。它的判斷標準很簡單:就是如果你一旦覺得自己的舒適區被打擾了,這件事讓你不高興,這就是你變蠢的時候。

我們當然知道互聯網本身可能是一種流言、謊言、各種各樣八卦的集合,我們也承認互聯網的碎片化讓我們變得淺薄了,所有這些批評在某種程度上都是有效的,但即使它們有效,我們可能也難以掩蓋,當網路化的知識把所有的人和事聯繫在一起,我們能感受到那種巨大文化脈動的喜悅。

網路化的知識,將所有人和事聯繫在一起

歸根結底,網路化的知識是要讓你認識到這個世界是多樣化的,有著無數的可能性。那麼你可能會通過觀照到這些無數的可能性來確認自己如何展開生活,這個生活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要保證消除我們人類認識上兩種根深蒂固的認知偏誤。

第一種偏誤被心理學家總結為自我中心的偏誤。自我中心的偏誤在互聯網上體現的非常明顯,就是高估自己的高明,認為互聯網沒有使我變蠢,但是卻使其他人都變蠢了。我們在網路討論當中最常使用的一個詞叫做腦殘,就是指那些觸犯了你的舒適區跟你有不同意見的人,他們一定都是腦殘。

第二種叫做確認偏誤。就是你永遠會在互聯網上找到那些支持你既有立場的事實。而凡是那些不支持你既有立場的事實,它們全都不是事實,而是徹頭徹尾的謊言。

只有克服了這兩個偏誤,互聯網才能夠真正地開放出來,而這種開放,我相信最後一定能夠帶來知識的更大繁榮,也正是通過這種開放性,我們能夠找到克服知識危機的方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