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上海代表團上午審議民法總則草案 “權利宣言”如何為百姓說話?

【新民晚報·新民網】民法典, 是權利宣言。 制定民法總則, 是編纂民法典的第一步。

所有的立法, 都是因為社會生活發生了重大變化, 要讓社會有序運行, 法律就不得不重新考量權利義務。

今天上午, 上海代表團全團審議民法總則草案。 那些與公民權益密切相關的制度設計之所以要寫進大法, 其間的社會背景是什麼, 立法的價值取向又是什麼?

保護個人資訊

共用以保護為前提

圖說:代表們審議民法總則 新民晚報 陳正寶 劉歆 攝

如果生病了, 在北京看了病, 到上海再看看, 如果利用大資料流程通, 在北京就醫的各項資料, 上海的醫生就可以馬上看到, 不必患者從頭到尾再查一遍。

無論是節約患者支出, 還是提高診治效率, 大資料的好處顯而易見;病人恐怕也不會說, 這些資料, 都是我的隱私不准共用。

這樣的便利, 需要確立一個前提:個人資訊的大資料利用,

法律是否允許共用, 以及如何共用?

伴隨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化的進程, 人、物和組織運營日益資料化, 資料的收集、分析和應用成為社會有效運營的重要支撐。 如何在個人權益得到保護的前提下, 充分利用資料為經濟活動、社會治理服務, 成為當今世界關注的話題。

201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加強網路資訊保護的決定》明確“國家保護能夠識別公民個人身份和涉及公民個人隱私的電子資訊”, 並規定了個人資訊保護的基本規則, 可以說是保護個人資訊的基本規範。 “決定”所確定的規則被吸收到2013年後實施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網路安全法等法律中。 另外, 也有一些行業性立法, 比如統計法、居民身份證法, 規定了政府等特殊行業的工作人員的個人資訊保密義務或不得洩露義務,

也構成個人資訊安全保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是, 這些立法在對個人資訊保護目的、定位和保護方式, 存在不足。 一個突出問題就是:過於依賴個人同意或事前控制。

“按照我國現行立法確立的規則, 一切非經同意的個人資訊使用行為均構成侵權, 使得我國個人資訊的利用, 離開‘同意’, 就寸步難行。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邵志清說, “事實上, 要適應時代發展, 就應明確——個人資訊保護的目的, 不是保護對個人資訊的控制、支配, 而是在使用過程中保護個人權益不受侵犯。 ”

“同時, 也不能忽略對個人資訊正當使用的保護。 ”邵志清說, 立法要解決的是,

如何在保護個人隱私和合法權益的前提下, 實現個人資訊的利用。

對此, 面對大資料時代的個人資訊保護, 民法總則草案第114條明確:自然人的個人資訊受到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應當確保依法取得的個人資訊安全, 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個人資訊, 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個人資訊。

這意味著:個人資訊受法律保護, 但個人資訊可以依法利用、流通;保護不是控制, 而是不受侵犯。

今後, 有了民法總則的開宗明義, 無疑有利於制定個人資訊保護的具體法律法規;對個人資訊的性質、個人資訊保護的目的, 以及個人資訊保護立法定位的正確理解, 無疑有助於個人資訊正當合法的使用, 解決大資料應用在法律上的“不確定性尷尬”。

“建立我國個人資訊分類規範體系, 明確個人資訊正當合法使用的規則, 建立事前和事後的隱私風險防控體系, 更有利於大資料時代的個人資訊保護, 讓個人資訊保護更合理、更有序。 ”邵志清說。

修訂監護制度

尊重被監護人意願

圖說:代表們審議民法總則 新民晚報 陳正寶 劉歆 攝

近年來,隨著“閃婚”“閃離”成為流行詞,離婚率居高不下已成不爭事實。全國法院的離婚案件逐年遞增,單親家庭增多,給社會及未成年人健康發展帶來了嚴重影響。對未成年子女而言,父母離婚必然導致正常的父母子女關係隨之發生事實上的改變,無論如何,父母離婚對未成年子女都是一種傷害。

與此同時,老齡化趨勢不可遏止,老年人家庭多呈現空巢化、少子化。傳統上,家庭養老是我國主流養老方式,子女是贍養第一責任人。但未富先老,家庭空巢化、少子化的現實,也讓老人的監護,成為無可回避的社會問題。

面對這“一老一少”,民法總則草案的“監護制度”做出了創制性規定。

監護,是一種法律制度,它保護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合法權益,彌補民事行為能力不足。草案以家庭監護為基礎,社會監護為補充,國家監護為兜底,對監護制度作出了完善,明確了父母子女之間的撫養、贍養義務,擴大了被監護人的範圍,強化了政府的監護職能,並就監護人的確定、監護職責的履行、撤銷監護等制度作出了規定。

“值得一提的是,從年齡劃分人群的角度而言,過去監護制度的保護對象只包括未成年人,不包括老年人,民法總則草案的監護制度涵蓋了‘一老一少’。”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歐美法研究中心主任孫憲忠說,老年人的監護人可以是子女,也可以是社區基層自治組織或其他社會組織和個人,這樣的監護制度,讓老年人權益保障更有法可依。

此外,“在離婚案件中,不少夫妻往往最先考慮自身利益,關注財產的分割,對子女撫養權的考量也往往基於財產的獲益程度而定,並非從未成年人真正的利益出發。”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原秘書長姚海同說,如何有效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既關係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也關係到社會穩定和萬千家庭的幸福。

對此,民法總則草案第31條明確: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之間,可以協議確定監護人;協議確定監護人,應當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願。

同時,第36條明確:監護人應當按照最有利於被監護人的原則履行監護職責。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在作出與被監護人權益有關的決定時,應當根據被監護人的年齡和智力狀況,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願。

有了民法總則草案監護制度的價值取向,無疑有助於今後在婚姻家庭立法中,確立“未成年子女利益最大化”原則,“在監護人的確立、撫養人的確立、探望權的確定、保護未成年子女財產權益等諸多方面加強對未成年子女的保護。”姚海同說。

延長訴訟時效

未成年能秋後算帳

圖說:代表們審議民法總則 新民晚報 陳正寶 劉歆 攝

買房子,不少人買的是期房,從交納定金、首付到拿鑰匙,最後登記產權,少則一兩年,多則兩三年。凡是成了業主的人,十有八九,都這樣。

做生意,訂購一批空客大飛機,簽合同的時候,飛機的輪子恐怕還長在某個海島的橡膠樹上。沒有三五年,飛機不會出現在停機坪上。

這,就是交易方式的時代變化,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即時交易,已並非主流。當代交易,一旦發生訴訟,訴訟時效,該如何設定,才能更適應時代特徵和現實需求?

訴訟時效,是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利,權利不受保護的法律制度。長久以來,我國民事訴訟的訴訟時效是2年,這意味著,超過2年的民事訴訟,法院不予受理。但,時代變了,2年,顯然不夠用。

對此,民法總則草案第191條第一款明確: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草案將現行民法通則規定的2年一般訴訟時效期間延長為3年,以便適應新情況不斷出現,交易方式和類型不斷創新,權利義務關係更加複雜的社會現實和司法實踐。這也有利於誠信社會建設,更好保護債權人合法權益。”孫憲忠說。

此外,在近年的媒體報導中,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案件,備受關注。在追究侵害者的刑事責任之外,如何令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以便更好保護未成年人權益?如果,未成年人遭受性侵的時間,已經超過了2年,民事賠償訴訟,如何提起?

為此,民法總則草案第194條給出了創制性規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

這樣的規定,意味著,未成年人遭受性侵,無論受侵害的時間是在幼兒期,還是少年期,即便當時沒有追究侵害者的民事賠償責任,18歲成年後,依然可以秋後算帳,要求民事賠償。

草案增加了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後提起訴訟時效的特殊起算點,為遭受性侵害的未成年人尋求法律救濟機會,更有助於保護未成年人權益,民法總則的立法價值取向,可見一斑。

記者手記——

像繡花一樣繡出“權利宣言”

春寒料峭問春風,誰在勞作到深更?

這兩句話,是孫憲忠代表有感而發。

這兩句話,也可以看作民法典編纂的一種寫照。

數十年裡,幾經波折。終於,編纂民法典,成為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務,成為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必然要求,成為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

作為民法典編纂的序曲,民法總則,要規定的是民法的基本原則和一般規則,對調整民事關係,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意義重大。

民法典,如何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承擔應盡的義務,實現好、保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民法典,如何以法典的方式鞏固和確認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實踐所證明的民事立法成果;同時,與時俱進,完善我國民法法律規範,引領經濟社會發展,更好平衡社會利益、調整社會關係、規範社會行為?

這樣的使命擔當,如何完成?作為我國民法領域的權威專家和民法典編纂的參與者,孫憲忠說,我們要像繡花一樣繡出“權利宣言”!

圖說:代表們審議民法總則 新民晚報 陳正寶 劉歆 攝

近年來,隨著“閃婚”“閃離”成為流行詞,離婚率居高不下已成不爭事實。全國法院的離婚案件逐年遞增,單親家庭增多,給社會及未成年人健康發展帶來了嚴重影響。對未成年子女而言,父母離婚必然導致正常的父母子女關係隨之發生事實上的改變,無論如何,父母離婚對未成年子女都是一種傷害。

與此同時,老齡化趨勢不可遏止,老年人家庭多呈現空巢化、少子化。傳統上,家庭養老是我國主流養老方式,子女是贍養第一責任人。但未富先老,家庭空巢化、少子化的現實,也讓老人的監護,成為無可回避的社會問題。

面對這“一老一少”,民法總則草案的“監護制度”做出了創制性規定。

監護,是一種法律制度,它保護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合法權益,彌補民事行為能力不足。草案以家庭監護為基礎,社會監護為補充,國家監護為兜底,對監護制度作出了完善,明確了父母子女之間的撫養、贍養義務,擴大了被監護人的範圍,強化了政府的監護職能,並就監護人的確定、監護職責的履行、撤銷監護等制度作出了規定。

“值得一提的是,從年齡劃分人群的角度而言,過去監護制度的保護對象只包括未成年人,不包括老年人,民法總則草案的監護制度涵蓋了‘一老一少’。”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歐美法研究中心主任孫憲忠說,老年人的監護人可以是子女,也可以是社區基層自治組織或其他社會組織和個人,這樣的監護制度,讓老年人權益保障更有法可依。

此外,“在離婚案件中,不少夫妻往往最先考慮自身利益,關注財產的分割,對子女撫養權的考量也往往基於財產的獲益程度而定,並非從未成年人真正的利益出發。”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原秘書長姚海同說,如何有效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既關係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也關係到社會穩定和萬千家庭的幸福。

對此,民法總則草案第31條明確: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之間,可以協議確定監護人;協議確定監護人,應當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願。

同時,第36條明確:監護人應當按照最有利於被監護人的原則履行監護職責。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在作出與被監護人權益有關的決定時,應當根據被監護人的年齡和智力狀況,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願。

有了民法總則草案監護制度的價值取向,無疑有助於今後在婚姻家庭立法中,確立“未成年子女利益最大化”原則,“在監護人的確立、撫養人的確立、探望權的確定、保護未成年子女財產權益等諸多方面加強對未成年子女的保護。”姚海同說。

延長訴訟時效

未成年能秋後算帳

圖說:代表們審議民法總則 新民晚報 陳正寶 劉歆 攝

買房子,不少人買的是期房,從交納定金、首付到拿鑰匙,最後登記產權,少則一兩年,多則兩三年。凡是成了業主的人,十有八九,都這樣。

做生意,訂購一批空客大飛機,簽合同的時候,飛機的輪子恐怕還長在某個海島的橡膠樹上。沒有三五年,飛機不會出現在停機坪上。

這,就是交易方式的時代變化,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即時交易,已並非主流。當代交易,一旦發生訴訟,訴訟時效,該如何設定,才能更適應時代特徵和現實需求?

訴訟時效,是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利,權利不受保護的法律制度。長久以來,我國民事訴訟的訴訟時效是2年,這意味著,超過2年的民事訴訟,法院不予受理。但,時代變了,2年,顯然不夠用。

對此,民法總則草案第191條第一款明確: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草案將現行民法通則規定的2年一般訴訟時效期間延長為3年,以便適應新情況不斷出現,交易方式和類型不斷創新,權利義務關係更加複雜的社會現實和司法實踐。這也有利於誠信社會建設,更好保護債權人合法權益。”孫憲忠說。

此外,在近年的媒體報導中,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案件,備受關注。在追究侵害者的刑事責任之外,如何令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以便更好保護未成年人權益?如果,未成年人遭受性侵的時間,已經超過了2年,民事賠償訴訟,如何提起?

為此,民法總則草案第194條給出了創制性規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

這樣的規定,意味著,未成年人遭受性侵,無論受侵害的時間是在幼兒期,還是少年期,即便當時沒有追究侵害者的民事賠償責任,18歲成年後,依然可以秋後算帳,要求民事賠償。

草案增加了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後提起訴訟時效的特殊起算點,為遭受性侵害的未成年人尋求法律救濟機會,更有助於保護未成年人權益,民法總則的立法價值取向,可見一斑。

記者手記——

像繡花一樣繡出“權利宣言”

春寒料峭問春風,誰在勞作到深更?

這兩句話,是孫憲忠代表有感而發。

這兩句話,也可以看作民法典編纂的一種寫照。

數十年裡,幾經波折。終於,編纂民法典,成為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務,成為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必然要求,成為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

作為民法典編纂的序曲,民法總則,要規定的是民法的基本原則和一般規則,對調整民事關係,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意義重大。

民法典,如何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承擔應盡的義務,實現好、保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民法典,如何以法典的方式鞏固和確認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實踐所證明的民事立法成果;同時,與時俱進,完善我國民法法律規範,引領經濟社會發展,更好平衡社會利益、調整社會關係、規範社會行為?

這樣的使命擔當,如何完成?作為我國民法領域的權威專家和民法典編纂的參與者,孫憲忠說,我們要像繡花一樣繡出“權利宣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