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養在天空人未知——神奇的浙江仙居方岩景區原來這麼美!

2017年6月17日, 鳥瞰神秘而古老的浙江仙居方岩。

浙江仙居方岩, 因遠觀方型而得名, 為括蒼餘脈, 屬火山流紋岩地貌;它平地崛起, 方正如城, 四面峭壁, 高不可攀, 常年雲霧繚繞, 把整個方岩托在半空, 仿佛海市蜃樓般的神秘而悠遠。

分大小方岩兩部分:大方岩以石林、石筍和奇峰稱著, 萬峰如石筍並列;山頂有數十天池, 波光粼粼中的空中瑤池造就了獨具一格的百丈瀑布;而水池底部的古寺和古塔更是給人悠遠的隱秘想像;而小方岩上有千年歷史的懸空寺、山頂所留的古越先人石刻岩畫都讓人拍案稱奇。

方岩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美麗的傳說, 唐宋時期已經有高僧在山頂立寺, 元末義士方國珍抵抗朱元璋軍隊的“羊擂鼓, 馬搖鈴”創舉顯示出當地群眾無窮的智慧, 明清時亦有文人墨客對其流連忘返, 評價卓絕。 時至今日, 由於地處偏遠, 未開發的方岩景區猶似一位待字閨中的神秘少女, 亭亭玉立于仙居之東南。

方岩屬於括蒼山餘脈, 與溫州雁蕩山、台州括蒼山同屬丹霞地貌, 方岩兼具雁蕩山的險峻幽奇和括蒼山的高聳闊立, 為浙東乃至華東地區不可多得的石林石筍丹霞地貌。

仙居方岩石林高聳入雲, 獨成一體, 四周懸崖峭壁, 巋然聳立, 為猿猴所不可攀。 山間常年雲霧繚繞, 把整個方岩托在半空。 北望方岩石壁, 猶如雲南石林, 怪石嶙峋, 形態各異, 有的如神龜望日, 有的如利劍破天, 有的似天門初開, 有的又如神仙聚會, 令人浮想翩翩。

方岩頂峰周圍長達30餘裡,海拔400米,曠谷幽蘭,馨香拂面, 有山必有水,如海外蓬萊勝地。方岩的山石造型奇特,形成了岩下街、石龍堂、獨秀峰、南天門、白象等奇特的景致,引人入勝,蔚為壯觀。尤其是獨秀峰一枝獨秀,高達百余米,險峻無比,就是猿猴也不能攀到峰頂,偏偏頂上方圓丈餘的地盤還自成天地,生長著幾棵鬱鬱蔥蔥的千年老松樹,道骨仙風,已逾千年。

方岩山頂一馬平川,分佈著10多座大大小小的水池,就像一座座天池散落人間。靜謐而安詳,清澈而蔚藍,與藍天相視,偶有微風輕拂,波光粼粼。遠山綠樹在湖底搖曳,碧波萬頃,不時有遠來的白鷺光顧,翩翩起舞。清朝翰林院編修潘耒遊覽方岩後這樣寫道:“有田可耕,有池不涸,可以避世,如桃源,瑤池在半空中也”。

山頂有數十天池,波光粼粼中的空中瑤池造就了獨具一格的百丈瀑布;

山頂有數十天池,波光粼粼中的空中瑤池造就了獨具一格的百丈瀑布;

山頂有數十天池,波光粼粼中的空中瑤池造就了獨具一格的百丈瀑布;

山頂鳥瞰山下梯田

山頂鳥瞰朱溪港

地理位置:

1.由台金高速在仙居東出口下來,經過管鐵線,往東南方向,開往雙廟朱溪方向。

2.由諸永高速可在仙居出口下,經過縣城,途經管鐵線到懷仁,繼續開往雙廟後即能看到方岩背。

3.台州本地或者附近遊客可能會經由臨海過來,直接從35省道往金華方向走,經過白水洋直接到下各,再到懷仁,再經管鐵線到雙廟。

4.如果從黃岩、永嘉方向過來,可先經朱溪,在開往雙廟方向的路上即可看到。

注:由於景區屬於未開發狀態,如外地驢友前來,需由當地嚮導帶領,切不可在不熟悉線路的情況下盲目攀登,切記。各地驢友需自帶飲食,自覺遵守驢規,不留非有機物垃圾破壞如斯美景。

方岩頂峰周圍長達30餘裡,海拔400米,曠谷幽蘭,馨香拂面, 有山必有水,如海外蓬萊勝地。方岩的山石造型奇特,形成了岩下街、石龍堂、獨秀峰、南天門、白象等奇特的景致,引人入勝,蔚為壯觀。尤其是獨秀峰一枝獨秀,高達百余米,險峻無比,就是猿猴也不能攀到峰頂,偏偏頂上方圓丈餘的地盤還自成天地,生長著幾棵鬱鬱蔥蔥的千年老松樹,道骨仙風,已逾千年。

方岩山頂一馬平川,分佈著10多座大大小小的水池,就像一座座天池散落人間。靜謐而安詳,清澈而蔚藍,與藍天相視,偶有微風輕拂,波光粼粼。遠山綠樹在湖底搖曳,碧波萬頃,不時有遠來的白鷺光顧,翩翩起舞。清朝翰林院編修潘耒遊覽方岩後這樣寫道:“有田可耕,有池不涸,可以避世,如桃源,瑤池在半空中也”。

山頂有數十天池,波光粼粼中的空中瑤池造就了獨具一格的百丈瀑布;

山頂有數十天池,波光粼粼中的空中瑤池造就了獨具一格的百丈瀑布;

山頂有數十天池,波光粼粼中的空中瑤池造就了獨具一格的百丈瀑布;

山頂鳥瞰山下梯田

山頂鳥瞰朱溪港

地理位置:

1.由台金高速在仙居東出口下來,經過管鐵線,往東南方向,開往雙廟朱溪方向。

2.由諸永高速可在仙居出口下,經過縣城,途經管鐵線到懷仁,繼續開往雙廟後即能看到方岩背。

3.台州本地或者附近遊客可能會經由臨海過來,直接從35省道往金華方向走,經過白水洋直接到下各,再到懷仁,再經管鐵線到雙廟。

4.如果從黃岩、永嘉方向過來,可先經朱溪,在開往雙廟方向的路上即可看到。

注:由於景區屬於未開發狀態,如外地驢友前來,需由當地嚮導帶領,切不可在不熟悉線路的情況下盲目攀登,切記。各地驢友需自帶飲食,自覺遵守驢規,不留非有機物垃圾破壞如斯美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