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浪潮的政務雲2.0

近來政務雲市場頗有些熱鬧。 1分錢也能招標, “跑馬圈地”現象已經初現。 而此前浪潮在此, 市場佔據率一直保持第一位, 其又是如何看待此市場的發展。

新舊交替的政務雲

在浪潮政務雲的一份長長的客戶名單中, 服務超過1年的客戶就已包括綿陽市、濟南市、海南省、常德市、貴州省、阜陽市、山東省、重慶市等。 其中, 服務綿陽市時間最長, 已超過1300天。

目前, 浪潮為115個省市級客戶提供政務雲服務, 中國市場佔有率第一。 同時, 其還通過6項可信雲產品認證, 唯一通過可信雲安全評測及金牌運維認證。 應該說, 浪潮已證明了其在政務雲市場的能力, 也有資格對中國政務雲市場發展趨勢做出判斷。 對此, 浪潮集團高級副總裁王洪添表示, 中國正處於政務雲1.0, 向政務雲2.0的演進之中。 “如果說, 政務雲1.0階段是以資料集中, 建設統一的、集約化的IaaS平臺為主要特徵, 政務雲2.0則是以資料融合,

打造一體化的政府大資料中心為重點。 ”

也就是說, 政務雲1.0階段, IT設備和資料只是集中在同一“房間”中, 即IaaS平臺上, 但並沒有建立資料之間的關聯關係。 政務雲2.0時代, 則要建立統一的PaaS平臺, 並通過PaaS平臺提供資料庫服務、大資料服務、中介軟體服務等, 而在此類服務之上, 才是面向政府各部門的服務, 而浪潮的核心競爭力就在於此。

政務雲2.0的三個階段

同時, 王洪添又將政務雲2.0時代細分三個階段:即平臺融合、資料整合、資料服務。 其中的重點為第三階段, 即資料整合。 而資料整合又可分三步進行:理目錄、搭平臺、聚資料。

首先, 政府資料價值雖高, 但分散於不同部門的各個角落。 如何進行資料整合, 首先必從梳理資料模型,

形成目錄全集, 建立管理體系開始。 以北京市為例, 個人的資料與38個政府部門相關, 公安部門掌握身份證、戶籍、駕駛證, 甚至機動車違章等資訊, 而民政部門掌握婚姻資料。 對以上資料進行分析, 最終梳理出500多項資料, 形成完整的個人資料全集。 梳理完後形成。

在完成理目錄之後, 即進入搭平臺階段。 可以將此平臺類比為圖書館的書架, 書架中分門別類地存放著詩歌、散文、小說、歷史文獻等, 資料平臺同樣起到此作用, 將不同類別的資料存儲不同區域, 方便此後各部門檢索、提取調用。

此後進入聚合資料階段, 當然, 如公安、稅務等部門的一些敏感、特殊資料不能完成物理集中, 也可以建立邏輯關係, 將資料形成邏輯集中。

當然, 聚合資料在最終目的是形成不同的資料庫。 例如, 開放庫, 即資料是可對社會進行開放;共用庫, 即部分個人資料可在政府各部門之間共用;主題庫, 即針對如污染監測問題, 建立與環境相關的主題資料;專題庫, 即針對某一事件, 例如“兩會”期間的空氣品質建專題庫等。

通過以上三步, 即理目錄、搭平臺、聚資料之後, 目的是建設政府一體化的大資料中心, 最終實現政府決策的可能化、社會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務高效化。

浪潮的能力

由此可見, 建設政府一體化的大資料中心, 技術能力的體現, 又是業務能力的體現, 沒有在政務雲市場的深厚積累, 沒有對政府各部門業務的熟悉, 沒有掌握政府各部門資料的關聯性,

就很難按部就班地推進以上步驟的分步實施。

最後, 王洪添表示, 在政務雲建設過程當中, 首先社會各方都在推動政府採購流程變化。 同時, 浪潮也希望與很多的夥伴合作, 推動政府上雲, 推動政務雲快速從1.0階段, 進入2.0階段。

— THE END —

強 烈 推 薦

回復 投票 即可參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