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八旬老太突然去世女兒失聲痛哭,卻不知害母真凶就藏身邊

每天讀點故事app作者:曦秋 | 禁止轉載

1

劉老太在大圍村是個邋遢的老奶奶, 三天前, 她一口氣沒喘上來, 活活被自己的倔脾氣給送進了棺材。

兒子兒媳都沒哭, 畢竟她已經是八十多歲的老人家, 遲早都是要入土的人。 倒是劉老太的女兒, 哭得昏天黑地, 一口一個娘的叫著, 看的旁邊的人好生心疼。

村裡人都知道, 劉老太疼女兒是出了名的, 但凡自己有點啥好東西, 都會留給女兒過年來拿, 儘管她自己並不富裕。 只要是她能幫上忙的, 她一定傾盡全力, 所以女兒哭成那樣, 所有人都很理解。

可媳婦張氏和婆婆劉老太的關係卻很緊張。 兩個暴脾氣的女人擠到一堆, 不是明槍暗箭, 就是一口一句地拌嘴, 久而久之, 作為兒子的黃生夾在兩頭受氣。

五年前, 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徹底激化了婆媳關係, 張氏和黃生一連三個年頭都沒有回家, 留下年事已高的劉老太一個人整天對著空房間以淚洗面。

關於那場大火, 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已經無從知曉, 當時沒有人在家, 村民們趕去救火的時候, 房屋已經被燒得精光。

在兒子兒媳眼裡, 劉老太有推卸不了的責任, 她是最後一個離開家的人, 況且那個時候正是她熏臘肉的日子。

劉老太百口莫辯, 那會兒她剛從集市賣完雞蛋回家, 看見家裡黑乎乎一片整個人都嚇傻了, 要不是村民們勸著, 估計那會兒她就昏死過去了。

那個時候, 劉老太整天嘴裡念念有詞, 她不記得是不是自己熏臘肉惹的禍, 但每每看見兒子兒媳仇恨的眼神, 她就知道, 就算不是她惹的禍, 也算在了她頭上, 她只能認栽。

接下來半年重建房屋的日子, 劉老太一個人搭了個破草棚住在廢墟周圍,

白天幫忙和水泥, 晚上借著微弱的燭光織斗篷。

一天重複一天, 破草棚裡堆積的斗篷越來越多, 有好心人就會幫忙將斗篷送去鎮上的加工廠, 十元一個, 老太太將這些錢分文不取, 全數給兒子當補貼, 可是仍然杯水車薪。

有人調侃劉老太, 這把年紀也別拼命了, 去街上乞討來的錢也比她沒日沒夜織斗篷來錢多。

劉老太斷然拒絕, 生氣地指責道, 自己靠雙手勞動, 不偷不搶, 從不覺得丟臉, 就算錢少也比乞討尊嚴, 人活在世上, 不求富貴, 至少要對得起自己。 對方聽了臉倏地一紅, 從此再也不敢在劉老太面前瞎糊弄了。

沒讀過什麼書的劉老太, 就靠著老祖宗的智慧, 總能滿口道理地為自己贏得一席之地。

隨後幾年, 家裡的新房子慢慢地裝修好了, 可是黃生兩口子卻欠了一屁股債。 不得已, 他們只好放下經營多年的葡萄園, 背起行囊去了沿海城市打工。

為了早日還清債款, 兩口子整整三年沒回家, 也沒給家裡寄一分錢, 劉老太就靠著低保和養雞賣雞蛋過日子。

女兒偶爾來看她, 勸她去女婿家小住一陣子, 可她是怎麼都不肯離開, 牽掛著那些牲口沒人餵養。

一直到去世前幾天, 她還在盡心盡力地照顧著數十隻母雞和五隻小狗仔, 像對待自己孩子般疼愛。

平日裡她總說生死由天命, 誰也沒料到, 這句話那麼快就成了真。

2

伴隨著鞭炮和嗩呐的聲音, 道士和樂器隊走完了程式, 沒多久, 劉老太的棺槨下葬了。

棺槨是劉老太生前節衣縮食湊錢為自己準備的。

村裡的老人凡是上了六十歲, 都會逐漸考慮到自己的後事, 劉老太也不例外, 自從老伴去世後, 她也早早的有了這樣的意識。

兒子兒媳披麻戴孝, 一路上山一路下跪, 可臉上依舊很平靜。

在村民眼中, 張氏和黃生可是很能幹的人, 一把野火非但沒有燒斷家業, 反而這幾年越過越好, 不僅還清了欠款, 而且還小富有餘。

張氏有一張巧嘴, 和村裡的嬸娘們關係處得很好, 就連丈夫黃生, 這幾年也都偏向了她, 給丈母娘拿紅包可是從不手軟, 相比劉老太的分文不得, 他並未覺得有何不妥。

劉老太去世的前半個月, 黃生和張氏剛從外地回來過年。 張氏向來和劉老太不和, 自然也不會多和她交流什麼, 但若缺少什麼生活用品,就會很自然地跑去她的房間搜一搜或者向她要。

一般情況下,劉老太都會給她用,但這次涉及到的一個小盒子,劉老太是怎麼也不肯給媳婦看。

這張氏也不是一個輕易甘休的人,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趁著劉老太出門了,便偷偷溜進她房間。

這不看還好,一看便大吃一驚。

沒過幾天,就有風言風語在村民中傳開了。

其中一個版本就是村中幾個要好的老太太一起買了幾個綠鐲子,其中帶頭的人就是劉老太。這綠鐲子有什麼用呢?並非金銀又不能吃喝,張氏顯然沒給劉老太好臉色看,不僅拒絕和她一起吃飯,而且還告訴了老公黃生。

黃生本來還想給老母親一點生活費,但想著她竟然還有餘錢去買鐲子,於是便把準備好的錢又給收了回去。劉老太氣得一個人默默流淚,她在電話裡哭著跟女兒訴苦,自己壓根沒買過什麼鐲子,不知是誰在背後冤枉人呐!

女兒安慰她說,既然不是您,那您就別生氣了,年紀大了,身體要緊。

如果劉老太肯吃這個啞巴虧她就不是劉老太了。一向脾氣倔強的劉老太找到和她一樣受冤枉的另外兩個老太太,她希望她們能道出真相。

可是事實卻遠遠出乎她的意料。

她們家的媳婦都為自家的老太太辯護,其中一個王姓的媳婦說,我家老太太我比誰都清楚,平常買件衣服都不捨得的人,若說她亂買了鐲子,我把手剁給你們看。

劉老太聽了既感動又心酸,她的媳婦也能有別人家的媳婦一半理解她就好了。

可是只是如果,這個罪名,沒人願意和她一起背。

劉老太日漸消瘦,飯也常常吃不下,只覺得胸口難受。她打電話給閨女說,可能自己的大限就要到了。

女兒連忙呸呸呸地捂住了嘴,告訴她,“您不要自己詛咒自己,當年那個幹練的老太太呢?您可曾是我們全家的精神支柱啊!”

劉老太聽著聽著,不禁淚流滿面。

她沒有告訴女兒,是隔壁鄰居李老太造謠她買鐲子一事,無中生有地告訴了兒媳張氏。

本就記恨她燒了房屋的張氏,這還不就逮住了機會,平常和她吵架的時候,也老是搬出李老太造謠的那一套,“你看你,我不在家這家裡髒得還能住人嗎?那麼愛買東西,就算萬貫家財到你手裡也會被敗光!”

事實上,她的家裡都是從來乾乾淨淨,除了雜物比較多而已。

而李老太,只是嫉妒她的要強,這是很多年前就已經開始了的。

是是非非,有時候不是一句話就能解釋得清的,她不想遠在百里之外的女兒為她擔心。

3

所有的後事辦完,已經是幾天之後。

劉老太的房間被整理了出來,按照以往的慣例,她生前的東西都是要燒掉的。

媳婦張氏在院子後面點燃了一堆柴火,將整理出的東西一股腦送進了火堆。柴火燒得很旺,火堆裡的東西發出劈裡啪啦的聲響,不一會兒就悉數燃成了灰燼。

忽然有東西從燒焦的密封鐵盒裡蹦了出來,看樣子很像一顆藥丸。張氏嘴角升起一絲冷笑,忽的記起幾日前她打開鐵盒的那一幕:蜷縮的病歷本上,乙肝二字如此醒目。(原題:《劉老太之死》,作者:曦秋

但若缺少什麼生活用品,就會很自然地跑去她的房間搜一搜或者向她要。

一般情況下,劉老太都會給她用,但這次涉及到的一個小盒子,劉老太是怎麼也不肯給媳婦看。

這張氏也不是一個輕易甘休的人,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趁著劉老太出門了,便偷偷溜進她房間。

這不看還好,一看便大吃一驚。

沒過幾天,就有風言風語在村民中傳開了。

其中一個版本就是村中幾個要好的老太太一起買了幾個綠鐲子,其中帶頭的人就是劉老太。這綠鐲子有什麼用呢?並非金銀又不能吃喝,張氏顯然沒給劉老太好臉色看,不僅拒絕和她一起吃飯,而且還告訴了老公黃生。

黃生本來還想給老母親一點生活費,但想著她竟然還有餘錢去買鐲子,於是便把準備好的錢又給收了回去。劉老太氣得一個人默默流淚,她在電話裡哭著跟女兒訴苦,自己壓根沒買過什麼鐲子,不知是誰在背後冤枉人呐!

女兒安慰她說,既然不是您,那您就別生氣了,年紀大了,身體要緊。

如果劉老太肯吃這個啞巴虧她就不是劉老太了。一向脾氣倔強的劉老太找到和她一樣受冤枉的另外兩個老太太,她希望她們能道出真相。

可是事實卻遠遠出乎她的意料。

她們家的媳婦都為自家的老太太辯護,其中一個王姓的媳婦說,我家老太太我比誰都清楚,平常買件衣服都不捨得的人,若說她亂買了鐲子,我把手剁給你們看。

劉老太聽了既感動又心酸,她的媳婦也能有別人家的媳婦一半理解她就好了。

可是只是如果,這個罪名,沒人願意和她一起背。

劉老太日漸消瘦,飯也常常吃不下,只覺得胸口難受。她打電話給閨女說,可能自己的大限就要到了。

女兒連忙呸呸呸地捂住了嘴,告訴她,“您不要自己詛咒自己,當年那個幹練的老太太呢?您可曾是我們全家的精神支柱啊!”

劉老太聽著聽著,不禁淚流滿面。

她沒有告訴女兒,是隔壁鄰居李老太造謠她買鐲子一事,無中生有地告訴了兒媳張氏。

本就記恨她燒了房屋的張氏,這還不就逮住了機會,平常和她吵架的時候,也老是搬出李老太造謠的那一套,“你看你,我不在家這家裡髒得還能住人嗎?那麼愛買東西,就算萬貫家財到你手裡也會被敗光!”

事實上,她的家裡都是從來乾乾淨淨,除了雜物比較多而已。

而李老太,只是嫉妒她的要強,這是很多年前就已經開始了的。

是是非非,有時候不是一句話就能解釋得清的,她不想遠在百里之外的女兒為她擔心。

3

所有的後事辦完,已經是幾天之後。

劉老太的房間被整理了出來,按照以往的慣例,她生前的東西都是要燒掉的。

媳婦張氏在院子後面點燃了一堆柴火,將整理出的東西一股腦送進了火堆。柴火燒得很旺,火堆裡的東西發出劈裡啪啦的聲響,不一會兒就悉數燃成了灰燼。

忽然有東西從燒焦的密封鐵盒裡蹦了出來,看樣子很像一顆藥丸。張氏嘴角升起一絲冷笑,忽的記起幾日前她打開鐵盒的那一幕:蜷縮的病歷本上,乙肝二字如此醒目。(原題:《劉老太之死》,作者:曦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