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聲音】工程院院士:科技評獎只認第一作者,扼殺合作精神

文/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 彭薇

今天下午, 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 多名政協委員將就有關議題作大會發言。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衛提出, 按實際購買力計算, 我國的科研總投入世界第一, 從事科技工作的人數和專利論文數量達到世界第一。 但總體來說, 科技成果仍然是多而不新, 科技創新能力特別是自主創新成效與科技強國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在他看來, 雖然我國的科研環境有較大改善, 現實中仍存在一些不利於科技創新的現象。

“有的科技人員反映, 政策滿天飛, 疲于應付。 ”李衛說, 關於科技創新和體制改革, 國家出臺了許多政策和意見, 但是‘飛在天上的多, 落到地上的少’。 從國家宏觀政策頒佈到執行細則出臺, 往往要花很長時間, 而到了基層對政策執行又變了樣。

 “科學研究也出現了‘爛尾樓’現象。 ”他說, 科研專案立項分大小年, 饑一年飽一年, 這樣大起大落的專案支援方式, 很容易造成關鍵科研人員流失、重複勞動增多、效率低下等問題。 “科研‘公關’風盛行, 人情難卻。 ”他反映, 近些年, 從專案立項評審、結題總結, 再到科技評獎等, 一些評審專家被打招呼、走關係所困擾。

 李衛認為, 科技評獎時, 只認“一”、不認“二”的做法, 有失偏頗。 “只有第一作者被認可,

比其他人榮耀高出十倍不止。 這種做法, 扼殺了科研工作中應大力提倡的合作精神。 ”

“科技評估考核體系, 是科技改革的‘牛鼻子’。 ”在他看來, 我國的科技考評體系, 歷經改革, 但在很多地方實質上仍停留在重論文專利數量、輕創新創造品質的階段, 影響到創新型國家建設戰略的實施。

 為此, 他建議, 強化協力廠商專業評估機構, 加強對科研管理部門及管理人員進行考核評估。 “要建立與完善分類評價體系, 對科研成果的評估要差異化、多元化。 ”他說, 從原創性、成果實效性、預定目標完成度、論文專利影響度等多個維度, 綜合評估科研成果, 並進行項目結題幾年後的再評價。

他還提出, 對於大學、科研院所及企業類研發機構,

在考慮其科技成果的綜合價值時, 要有不同的偏重性。 比如允許研究人員自主選擇最適合的評價方式, 更多鼓勵協同創新。

李衛還建議, 加大專案評估的成本投入, 實現全過程、全方位的動態評估。 “拿出較高比例經費用於項目的檢查、評估, 這種多投入的成本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他表示, 評審不僅要追求程式公正, 還要追求結果正確, 必要時可將科技創新的成果以及專家組評估考核意見公示於眾, 接受社會監督。

李衛認為, 建立評審專家信用制, 有利於形成不想、不敢也不必打招呼的健康科研文化。 “對科技創新的‘法官’建立考核問責和責任倒查機制, 有助於消除專案評估中的人情票、關係票、隨大流票等不公平、不負責任現象。

”他說。

文/彭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