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舊時農村的這個陋習,缺德無比,但直到如今依然有人趨之若鶩

舊時代的中國有過很多陋習, 像女性纏足、納妾、活人殉葬等。 這些陋習很多都已經被廢除, 甚至在現在的中國幾乎都難以找到它們存在過的痕跡。 在這些眾多的陋習當中, 有這麼一種陋習最為缺德, 舊時代的老人把它叫作“吃絕戶”。

那吃絕戶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各位且聽史話君慢慢道來。

如今的社會是一個文明社會。 一般來說如果有人去世, 那逝者的親朋好友會去參加葬禮, 表達一下哀思之情, 這些都是理所應當的。 可是在舊時代的農村, 可不是這樣。

一旦碰到一戶人家老人去世, 而這戶人家又沒有兒子的時候。 那這戶人家門前立馬就會變得比集市還熱鬧, 平時那些躲得遠遠的所謂的親戚們會立刻出現。 他們來幹嘛呢?當然是過來埋葬去世的老人了。 當然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葬完老人之後, 他們會把這當作飯店, 一直在這吃流水席。 他們會把這家所有值錢的東西都賣掉,

然後換成吃的。 總之就是不把這家吃光吃絕, 他們是不會離開的。

所以, 過去有良心的人便會把這種行為叫吃絕戶, 一方面就是史話君上面解釋的原因, 還有一個原因就包含著咒駡的意思了。

當然如果只限於這種程度,

雖然很不妥, 但還不至於讓那些有良心的人咬牙切齒。 吃絕戶最為過分的就是欺負孤兒寡母, 人家明明沒有絕戶, 硬是被這些人逼成了絕戶。

史話君曾經聽村裡的老人說過這樣的一個故事。 在民國時期, 有一戶人家還算是家境殷實, 可是不幸的是這家的男人意外去世了,

留下了一個老婆和一個兒子。 這個男人總共有四個兄弟, 他排行最小, 平時兄弟之間關係一般, 很少走動。 可是這個男人剛去世, 他的三個哥哥立馬歡天喜地的出現了, 當然臉上還得掛著悲傷的表情。 最後由老大決定把他老婆賣給鄰村的老光棍, 家產平分, 至於他兒子, 據說後來沒人再見過。

現在我們看這些故事, 都覺得很不可思議。 大家都會感慨幸好咱們生在了現在的文明社會, 可是這樣的行為現在真的沒有了嗎?

親兄弟之間為了父母的一點家產, 相互之間打破了頭, 這種現象是屢見不鮮, 這跟吃絕戶有什麼不同呢?陋習的破除不單單是從形式上的, 說到底還是要從根底去破除這些陋習。 那這個根到底是什麼呢?或許就是人性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