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王陽明知行合一:最大的優勢是“心外無物”,一般人望塵莫及!

知行合一是王陽明最重要的哲學觀點。

“致良知”的過程一定要有“行”, 不“行”能不謂之真知。 “行”就證明你真正認同了“良知”。 “行”的結果又可以從知識上、心理上完善你的“良知”。 “行”和“知”是不能分開的, 它們是渾然一體的。

1、知行合一可以避免陳過高之論, 也可以檢驗“知”的真實性和可行性。 鍛煉身體對健康的好處, 每個人都能說出來。 但是, 能說出來並不意味著能做得到。 有多少人把鍛煉身體看得跟“吃飯”、“睡覺”一樣重要, 每天持之以恆的?

很多家長在孩子面前, 理論一套套地講, 可是孩子不以為然, 因為家長的行為在證明著相反的理論。

比如很多家長不斷在孩子面前講學習的重要性, 可是自己在電視機面前、在麻將檯面前樂此不疲、得意忘形, 孩子會怎麼看你?

我們的社會不乏空頭理論家, 缺的是知行合一的實踐者。

2、知行合一, 通過“行”來加深對知的認知和肯定。

一次股市崩盤, 新手看到的是恐懼, 老手看到的是機遇。 因為新手沒有經歷過如此恐怖的場面, 而老手卻經歷過無數次這樣的場面, 並從這樣的恐怖事件中活了下來, 後來甚至有若干次從中獲利的經歷了。 同樣的事情, 在新手的心中, 是一個恐怖的世界, 在老手的心中, 是一個美好的世界。

在戰場上, 新兵學習了軍事理論, 經歷了若干次戰鬥並活了下來的老兵, 學習了同樣的理論。 但是, 兩者的效果是不一樣的。 在新兵, 理論跟實戰技能是油水相隔, 能否在戰鬥中活下來, 就看他的造化了。 在老兵, 這些知識都是他在戰鬥中親身省悟出來的, 已經成為他的本能了, 理論和行動, 已經合二為一, 成為一種技能或智慧了。

3、因為“心”就是你的世界。 因此, 在博弈中, 可以通過對“心”的干擾, 達到自己的目的。

在我國古代的兵法中, 有一種戰略就是“激將法”, 使你的情緒失常、心態失穩, 從而影響你正常的思維能力。

從王陽明剿匪和平反的幾次經歷, 他沒有複雜的戰術, 都是通過偽造證據, 製造假相, 傳假資訊, 使敵人上當, 按自己預期的方向發展, 最後達到自己的目的。

最後, 王陽明學心最大的優勢就是“心外無物”, 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或者說一個通過不斷“致良知”、知行合一而達到“內心強大”的人, 他對世界的掌控是無以倫比的, 至少, 他對自己的個人的世界的掌控能力, 是一般人望塵莫及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