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藏龍臥虎之地,獲得數十斤大鰱魚!

作者:江西 曾繁志

釣點: 江西

釣者:曾繁志

魚種: 鰱魚

重量:5千克

贛江流經太和縣境80餘千米, 上有萬安十八灘水電站, 下有石虎塘工程, 兩處都是截流發電工程, 可蓄水又防洪澇災害。 為了生態平衡, 我縣每年在這一水域投放魚苗數百萬尾, 這也為釣友提供了“用武”之地。 住在縣城裡常去拋竿釣魚的以退休老年人居多, 也有上班族青年人。 老年人釣在白天, 年輕人多喜野釣, 一江兩岸終年不乏釣魚人。

城東防洪閘門外一段三四十米處, 經常有人在此拋竿。 那裡的河底以亂石為主, 局部是泥沙, 水深大約有三四米。 以紅鮊、白鰷、鯉魚居多, 也有鰱鱅, 只是個頭不大, 大概是閘內有活水流出, 雜魚較多的原因。 一位釣友去年曾經在此處擒獲一條19斤多重的大鱤魚。

7月29日下午, 我騎車載著8支海竿來到江前村堤壩外, 這裡草木茂盛, 是放牧之地。 所在之處還沒有人下鉤, 我判斷水域是泥底, 於是定為釣點下了竿。 這次果然收穫不錯, 接連上了3條鱅魚, 共有8斤左右。 第二天下午我去這個地方又上了一條5斤的, 還斷線跑了一條估計有10多斤的魚。 唔, 這裡還真是“藏龍臥虎”之地。 第三天下午我再度“出征”, 收穫兩條, 7斤有餘。 連日上魚的消息吸引了不少釣友前來一試身手, 有的還日夜輪班守釣。 到了第七天下午, 我又擒獲一尾10斤重的大白鰱。 同來的龔釣友更收穫一條15斤多的大鱅。

前後10天釣下來, 我有了數十斤的收穫。 我手捧大白鰱照相留念。 這次收穫頗豐, 我總結為除了泥底這個有利條件以外, 還有天時條件, 最好是多雲的天氣, 水微渾, 有二三級的風, 上魚多在下午。 再就是, 出太陽的高溫天氣似乎就不適宜, 可能是鰱鱅不沉底吧, 從而導致不少人空手而歸。 我體會到, 鰱鱅喜歡在泥底水域棲息, 這種地方有豐富的微生物、藻類等食物, 有微風時它們就更容易遊到近岸的地方來。 而大晴天氣壓高, 它們通常不會沉到河底覓食。 為此我多選在陰天或多雲的天氣出行, 而且多在下午。

文章源自:去哪釣魚app

文章源自:去哪釣魚app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