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周恩來重視體育鍛煉 提倡工間操

近來,久違的工間操又愈來愈多地引起人們的關注和參與。 其實,早在1954年政務院第205次會議上,周恩來就提出:“健康的身體是建設和保衛祖國的一個重要條件”,“政務院可考慮發個通知,提倡早操和工間操,先在北京的中央各機關試行”。 隨後,政務院發出《關於在政府機關中開展工間操和其他體育運動的通知》,要求各單位正式規定在每天上午和下午的工作時間中各抽出10分鐘做工前操、工間操。 當年,全國機關中就有70%的人參加了這項活動。

周恩來提倡工間操,緣於他歷來對體育鍛煉的重視和堅持不懈。

1910年,12歲的周恩來就背井離鄉,跟隨伯父來到風高雪寒的東北求學。 這位胸懷“為了中華之崛起”偉大志向的南方少年深知,文弱的身體不能擔負起救國救民的重任,必須有意識地強健體魄,長大後才能更好地肩負“國家將來艱巨之責任”。 於是無論酷暑嚴寒,周恩來堅持跑步、踢球、做操、爬山等各項戶外活動,體質逐漸得到增強。 他曾回憶說:“到了東北有兩個好處,一個好處是把身體鍛煉好了。 上小學無論冬天夏天都要做室外體育鍛煉,把文弱的身體鍛煉強壯了……能適應以後艱苦的戰爭年代和繁忙的工作。 ”

1913年夏,周恩來考入天津南開中學。 他在如饑似渴地汲取新思想、新知識的同時,更堅定了鍛煉身體報效祖國的信念。

南開4年中,他堅持每天6點半起床,千米晨跑後,與同學們一起做“千人操”。 他經常參加的球類活動有排球、籃球、乒乓球和足球。 他也喜歡田徑運動,最擅長的是跳高。 據南開的學生刊物《校風》記載:1916年4月,丁二班舉行班級運動會,周恩來參加的“勇”字籃球隊和“勇”字排球隊均獲冠軍。 此外,他還獲得了跳高第三名。 南開時期,為了強身健體,周恩來還拜名揚京津的拳師韓慕俠為師學習拳術,一絲不苟地練習“站樁”、“立體式”等基本動作。

周恩來不僅自己注重體育鍛煉,還常常動員身邊的同學積極參加。 1915年2月,南開足球隊招新,他寫下了《約友入足球隊啟》。 文中對“去歲本校與新學書院比賽足球之際,不幸偶一不慎,鹿死他人之手”一事甚是懊惱,鑒於友人“曾思自薦”,又“具好身手”,誠摯地邀請“加入球隊”,並以“況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一校榮辱,學生均負”激昂相勸。 這年春天,周恩來又在《與友人預約春假旅行啟》一文中直言不諱地指出友人“學識文章,足可睥睨一世,而於體育一門,則稍有缺憾”,建議其利用春假旅行爬山,鍛煉身體。 1916年暑假,南開中學中專門一年級徐紹琨、四年級張潤身兩位學生,因勞致疾,不幸夭亡,令周恩來尤為震撼。 他在《校風》上大聲疾呼:“我同學諸君痛悼之余,尚望時深醫惕,注重體育,以二君為殷鑒,保千金之軀于永久,則二君為不死矣。 ”

1943年整風期間,45歲的周恩來親筆寫就《我的修養要則》,對自己在學習、工作和思想修養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嚴格要求,並概括為七條修身警言,在最後特別提到要“健全自己身體,保持合理的規律生活”,並以此作為“自我修養的物質基礎”。

然而,從戎馬倥傯的戰爭年代,到緊張奮進的建設時期,忙碌的周恩來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越來越少,繼續早年鍾愛的多項體育運動也逐漸成為一種奢望。 他曾回憶自己連做夢都夢到過划船,醒來後無限感慨:“這些年有多少事情等著我們去做。 有時候工作忙,遇到棘手的事情、難遣的煩惱,緊張得連飯都顧不上吃,覺不能睡,真想立即回去約幾位童年時的朋友,爬爬鼓樓,放放風箏。 ”

儘管如此,為了使身體能更好地適應超負荷的工作,周恩來始終堅持幾項簡單易行的體育鍛煉。 他對乒乓球有著特殊的情感,中學時代就打下一定的基礎,1939年墜馬摔傷右臂後,更是有意識地多打乒乓球,以調理和鍛煉右臂功能。

長期陪周恩來打球的衛士摸索出一套適合他鍛煉的打法:“如果總理是開會回來,他精神很好,我除遞球任他扣、吊外,一有機會,也回敬他一個硬球;如果是辦公中間休息時,我主要是把球供他右手,有時也送中線球,讓他稍微挪動一下腳步,角度一定不能過大,以防摔跤;如果是夜間打乒乓,就要把球供給他最好的位置,使他不用挪步,就可較輕鬆地調動我左右奔跑。 ”

散步是周恩來常年堅持的一種鍛煉方式。 他在1971年接見防治慢性氣管炎的工作代表時,清楚地表達了自己對這項活動的鍾愛:“老年人搞一些散步,做一些柔軟活動,不能靠藥物,要搞一些別的方法,提倡活動。 人是高級動物,要動嘛!活動在先主要是呼吸新鮮空氣,每天兩三次,每次十分鐘。人總是要活動的,盡坐著不行,散步也是個辦法,鍛煉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後來,鄧穎超深情地回憶道:“你常常白天在繁忙的工作之中,抽幾分鐘散步觀賞,在夜間你工作勞累了,有時散步站在甬道旁的海棠樹前,你總是抬著頭看了又看地欣賞它,可以從它那裡得到一些花的美色和花的芬芳,得以稍稍的休息,然後又去繼續工作……”

周恩來還針對自己長期伏案工作的特點自編了一套保健操,包括頭部運動、腰部運動、四肢運動和轉體運動,配合協調,節奏分明。他每天堅持一兩次。只要沒有急事,起床後就先在盥洗室做。這套保健操直到住院期間,周恩來還在病房裡做過。

長期規律的體育鍛煉使周恩來保持了較好的身體素質。他在冬季從不穿毛衣、毛褲和棉鞋,上身一般從裡到外就是棉毛衫、布襯衣、西服背心和薄的法蘭絨呢上衣。下身就是布襯褲,外加一條薄的法蘭絨呢褲。只有在零下十幾度刮大風或下雪天去機場接送外賓時,偶爾將西服背心換成毛背心,這樣就算是增加衣服了。1965年3月,周恩來前往羅馬尼亞參加該國領導人喬治烏?德治的葬禮。67歲的他跟隨送葬隊伍整整五個小時在風雪中徒步數裡路,沒有穿大衣,沒戴帽子,甚至連毛衣毛褲都沒穿,居然也沒有感冒。衛士長成元功38年後回憶此事仍十分感慨:“這說明他的身體是多麼健康呀!”

周恩來在堅持自身鍛煉的同時,更關注全民體育活動。他認為體育鍛煉是增強人民體質,改善人民健康狀況的重要手段,“只要堅持開展體育運動,5年、10年、15年,中國人民的體質就會大大改變”,這樣才能更好地為建設社會主義、保衛祖國服務。1954年,他主持政務院會議,批准在全國推行“準備勞動與衛國”體育制度,規定當時全國統一的體育鍛煉項目和考核標準,極大地激發了全民健身的熱潮。1955年全國有230萬人照此鍛煉。1964年,他又指示將該制度改為《青少年體育鍛煉標準》,即今天為人熟知的《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的前身。

為革命和建設事業鍛煉身體,對此周恩來踐行了一生,這也是他對民眾的殷切期望。今天我們重溫周恩來注重體育鍛煉的往事,從中仍可引起思考和感悟。

〔作者朱薇,女,中央文獻研究室助理研究員〕

(《黨的文獻》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佈,請勿轉載)

人是高級動物,要動嘛!活動在先主要是呼吸新鮮空氣,每天兩三次,每次十分鐘。人總是要活動的,盡坐著不行,散步也是個辦法,鍛煉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後來,鄧穎超深情地回憶道:“你常常白天在繁忙的工作之中,抽幾分鐘散步觀賞,在夜間你工作勞累了,有時散步站在甬道旁的海棠樹前,你總是抬著頭看了又看地欣賞它,可以從它那裡得到一些花的美色和花的芬芳,得以稍稍的休息,然後又去繼續工作……”

周恩來還針對自己長期伏案工作的特點自編了一套保健操,包括頭部運動、腰部運動、四肢運動和轉體運動,配合協調,節奏分明。他每天堅持一兩次。只要沒有急事,起床後就先在盥洗室做。這套保健操直到住院期間,周恩來還在病房裡做過。

長期規律的體育鍛煉使周恩來保持了較好的身體素質。他在冬季從不穿毛衣、毛褲和棉鞋,上身一般從裡到外就是棉毛衫、布襯衣、西服背心和薄的法蘭絨呢上衣。下身就是布襯褲,外加一條薄的法蘭絨呢褲。只有在零下十幾度刮大風或下雪天去機場接送外賓時,偶爾將西服背心換成毛背心,這樣就算是增加衣服了。1965年3月,周恩來前往羅馬尼亞參加該國領導人喬治烏?德治的葬禮。67歲的他跟隨送葬隊伍整整五個小時在風雪中徒步數裡路,沒有穿大衣,沒戴帽子,甚至連毛衣毛褲都沒穿,居然也沒有感冒。衛士長成元功38年後回憶此事仍十分感慨:“這說明他的身體是多麼健康呀!”

周恩來在堅持自身鍛煉的同時,更關注全民體育活動。他認為體育鍛煉是增強人民體質,改善人民健康狀況的重要手段,“只要堅持開展體育運動,5年、10年、15年,中國人民的體質就會大大改變”,這樣才能更好地為建設社會主義、保衛祖國服務。1954年,他主持政務院會議,批准在全國推行“準備勞動與衛國”體育制度,規定當時全國統一的體育鍛煉項目和考核標準,極大地激發了全民健身的熱潮。1955年全國有230萬人照此鍛煉。1964年,他又指示將該制度改為《青少年體育鍛煉標準》,即今天為人熟知的《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的前身。

為革命和建設事業鍛煉身體,對此周恩來踐行了一生,這也是他對民眾的殷切期望。今天我們重溫周恩來注重體育鍛煉的往事,從中仍可引起思考和感悟。

〔作者朱薇,女,中央文獻研究室助理研究員〕

(《黨的文獻》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佈,請勿轉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