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深圳萬科內部降薪?回應稱只是調整薪酬結構

報料有獎

南都深圳報料電話:0755-82121212

南都訊 記者陳博鄒晨輝 股權狙擊戰即將進入尾聲的萬科近日再次陷入風口浪尖之上, 一封“集團薪酬政策將分步調整”的內部郵件被曝光, 這一次, 媒體的眼光聚焦在“降薪”這個關鍵字上。 一接近萬科的知情人士透露, 此前基本工資已經漲了30%以上, 本次將會重構獎金制度。 而據瞭解, 獎金是萬科員工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 萬科方面隨後予以否認, 稱本次員工薪酬體系調整的方向, 不是降低薪酬, 而是調整結構和發放節奏。

除了萬科, 北京首創在近期也被曝降薪。 地產觀察人士認為,

白銀時代, 從房企內部來說, 精簡人員結構和對於人員的薪酬調整機制難以避免。

被曝“降薪” 萬科稱只是調整結構和發放節奏

6月12日, 有媒體曝出一封由萬科集團人力資源部於6月1日發佈的內部郵件。 裡面指出, 面對地產“黃金時代”的結束, 公司更加強調真實價值創造, 集團薪酬政策將據此進行分步調整。

援引澎湃新聞此前報導, 萬科內部人士確認了上述郵件的真實性。 不少媒體隨即對此解讀為, 萬科將在內部針對員工進行降薪。 按照郵件內容顯示, 萬科人力資源部擬於6月2日召開“關於集團薪酬政策的視頻溝通會”。 但萬科集團相關人士立即回應稱, 萬科並未召開上述郵件中的會議。

“在深圳地鐵入主萬科之前,

萬科曾將漲過一輪底薪。 ”一接近萬科的知情人士告訴南都記者, 去年下半年, 萬科的基本工資普遍上漲了1/3-1/2左右。 “大家還沒高興多久, 就暫緩發放第二季度獎金了。 ”

“萬科是很典型的低底薪、高獎金的房企, 員工的收入跟項目銷售額、利潤率等指標緊密掛鉤。 ”一位要求匿名的資深地產獵頭舉了一個例子, 之前萬科一個城市公司的總經理, 每個月基本工資大概介於3-4萬元之間, 但如果計算上獎金, 業績較好的甚至能拿到300-400萬元/年。

“重構的方向應該是將獎金部分適當降低, 畢竟基本工資已經增加了。 ”上述資深地產獵頭認為。 濤哥雜談也表示, 今年萬科重點關注利潤指標, 計畫降低季度獎的提取係數。 “但一旦取消或減少季度獎,

將導致員工總體年收入大幅降低, 並且績優員工的損失比一般員工更大。 ”

在“降薪”傳聞沸沸揚揚兩天之後, 6月14日, 萬科方面予以否認稱, 本次員工薪酬體系調整的方向, 不是降低薪酬, 而是調整結構和發放節奏。

“調薪”皆因引入深圳地鐵?萬科:和股東結構變化無關

“相比招商蛇口之類的國企, 萬科員工目前的收入加上跟投制度的收益, 還是具有一定的競爭力。 但如果與發展勢頭迅猛的碧桂園、融創等民營企業作對比, 萬科的薪酬水準幾乎沒有競爭力。 ”上海索樂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創始合夥人聶勇鋼為南都記者列出上述的比較。

薪酬水準在一線房企中並不具備優勢, 這是行業對萬科的一個共識。 根據聶勇鋼的觀察, 收入比萬科更高的, 一般都是帶有擴張性、進攻性特徵的房企, 基於戰略佈局的拓展, 它們急需聚攏人才。 “像萬科這樣特別大型的龍頭房企, 已經進入平穩期, 薪水其實並不需要高競爭力。 ”

縱使如此, 這次“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調薪”, 依然一石激起千層浪,

萬科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候選擇將對薪酬結構出手?開頭那句“地產黃金時代的結束”最先讓一眾業內觀察人士遐想聯翩。

6月3日, 萬科發佈2017年5月份銷售簡報, 資料顯示, 上月萬科實現銷售面積242平方米, 環比下降16.4%, 銷售金額為358.9億元, 相比上月同樣下跌14.3%。 若再追溯之前兩個月的銷售業績, 除了3月份的銷售業績達到今年月度頂峰之外, 4月份的289.8平方米, 418.9億元環比同樣雙雙下降。

“我們對下半年房地產市場發展保持謹慎態度, 未來形勢可能比想像中更嚴峻。 ” 萬科董秘朱旭在5月的銷售業績電話會議上曾表示。

不過, 國內著名房地產市場研究專家、廣州市同創卓越房地產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卓文認為, 萬科是一個有多年歷史的企業, 無論是經營還是薪酬都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如果僅僅因為短期內的一點銷售小波動就對薪酬進行調整,可能性還是不大的。“而且,從萬科的運營情況來看,其對整個房地產市場還是看好的。因此,兩方面並沒有太多關聯性。”

“萬科這樣的大房企,銷售的短期下跌不會那麼快影響到員工薪酬的變化。”聶勇鋼持相似觀點。

上述兩位業內人士,更傾向將調薪的原因歸結於引入深圳地鐵所帶來的影響。“雖然目前股東大會還沒召開,但如果股東結構發生變化,整個企業的運行必然會有所改變。深圳地鐵進入的這個因素對萬科的戰略方向、未來都會帶來影響,薪酬體系也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趙卓文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面對諸多紛紛擾擾的猜疑,萬科在14日的回應中乾脆地將這次調薪動作解釋為“企業慣例”,“這是公司主動根據市場和行業情況、戰略重點及當前任務,適時調整薪酬激勵政策,和股東結構變化沒有任何關係。”萬科表示。

行業薪酬在下跌,人才需求量下降,地產人被逼“出走”

早在萬科被曝“調薪”之前,據一知情人士透露,北京首創近期也曾進行過一輪調薪,薪水相比此前一定比例的下調。該知情人士解釋,作為國企,北京首創原本的工資並不高,新的管理班子上臺之後,一些福利性待遇的空間被縮窄,導致整體收入下降。

在招聘平臺BOSS直聘提供的一組近一年來房地產行業平均薪酬資料中,去年10月到今年1月,中國整個房地產行業的月均薪酬不斷環比上漲,今年1月份達到7388元/月/人的頂峰。但隨後這幾個月,房地產行業的月均薪酬有了小幅下跌的態勢,近兩個月基本徘徊在6900元/月的水準上。

“隨著房地產行業從過去的支柱產業轉變成如今的基礎性產業,屬於這個行業的黃金時代自然會過去。等待各家房企的將是發展方向和政策的調整。從內部來說,精簡人員結構和對於人員的薪酬調整機制難以避免。”黃金錢包首席分析師肖磊分析。

不過,聶勇鋼告訴南都記者,據他瞭解,最近整個房地產行業的薪酬其實在向上走,降薪的房企極少數,加薪的房企反而增加。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房企在實踐中更傾向於選擇將收入與業績掛鉤,以此增加職業經理人的工作動力。正如此次萬科在解釋“調薪”導向時一直強調的,更加鼓勵真實價值創造。“萬科鼓勵通過努力把蛋糕做得更大,讓全體股東獲得更高回報的同時,讓員工獲得與業績相匹配的收入,保證公司持續健康發展。”

但可以看到,這同時也是一個共進退的機制,在市場上揚時,職業經理人確實能獲得更多的利益,但一旦市場波動,職業經理人也會蒙受較大的損失。

也正因此,近期業內傳聞,萬科此時調整員工工資,自然引來獵頭的關注,多位萬科員工表示,最近獵頭的電話確實多了不少。早在去年的萬科集團中期業績發佈會中,朱旭就曾坦言,股權之爭下,獵頭集中針對公司員工挖牆腳的情況嚴重。去年6、7月份萬科的離職率呈明顯提高趨勢。

“並非最近,萬科的挖角一直以來都很頻繁,華夏幸福、陽光城、正榮等很多房企都相對青睞萬科員工。其中挖得最凶的華夏幸福,一般會以100%-150%的薪酬漲幅來招攬萬科員工。”從事地產獵頭諮詢服務工作多年的聶勇鋼透露。

硬幣的另一面是,越來越多的地產人選擇轉型。趙卓文指出,在“大魚吃小魚”的競爭機制下,房地產行業大開發商規模持續擴大,但中小房企數量在減少,整個行業對於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下降。“從業人員的就業壓力增大,逼使很多地產人加速轉型。”

無論是經營還是薪酬都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如果僅僅因為短期內的一點銷售小波動就對薪酬進行調整,可能性還是不大的。“而且,從萬科的運營情況來看,其對整個房地產市場還是看好的。因此,兩方面並沒有太多關聯性。”

“萬科這樣的大房企,銷售的短期下跌不會那麼快影響到員工薪酬的變化。”聶勇鋼持相似觀點。

上述兩位業內人士,更傾向將調薪的原因歸結於引入深圳地鐵所帶來的影響。“雖然目前股東大會還沒召開,但如果股東結構發生變化,整個企業的運行必然會有所改變。深圳地鐵進入的這個因素對萬科的戰略方向、未來都會帶來影響,薪酬體系也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趙卓文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面對諸多紛紛擾擾的猜疑,萬科在14日的回應中乾脆地將這次調薪動作解釋為“企業慣例”,“這是公司主動根據市場和行業情況、戰略重點及當前任務,適時調整薪酬激勵政策,和股東結構變化沒有任何關係。”萬科表示。

行業薪酬在下跌,人才需求量下降,地產人被逼“出走”

早在萬科被曝“調薪”之前,據一知情人士透露,北京首創近期也曾進行過一輪調薪,薪水相比此前一定比例的下調。該知情人士解釋,作為國企,北京首創原本的工資並不高,新的管理班子上臺之後,一些福利性待遇的空間被縮窄,導致整體收入下降。

在招聘平臺BOSS直聘提供的一組近一年來房地產行業平均薪酬資料中,去年10月到今年1月,中國整個房地產行業的月均薪酬不斷環比上漲,今年1月份達到7388元/月/人的頂峰。但隨後這幾個月,房地產行業的月均薪酬有了小幅下跌的態勢,近兩個月基本徘徊在6900元/月的水準上。

“隨著房地產行業從過去的支柱產業轉變成如今的基礎性產業,屬於這個行業的黃金時代自然會過去。等待各家房企的將是發展方向和政策的調整。從內部來說,精簡人員結構和對於人員的薪酬調整機制難以避免。”黃金錢包首席分析師肖磊分析。

不過,聶勇鋼告訴南都記者,據他瞭解,最近整個房地產行業的薪酬其實在向上走,降薪的房企極少數,加薪的房企反而增加。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房企在實踐中更傾向於選擇將收入與業績掛鉤,以此增加職業經理人的工作動力。正如此次萬科在解釋“調薪”導向時一直強調的,更加鼓勵真實價值創造。“萬科鼓勵通過努力把蛋糕做得更大,讓全體股東獲得更高回報的同時,讓員工獲得與業績相匹配的收入,保證公司持續健康發展。”

但可以看到,這同時也是一個共進退的機制,在市場上揚時,職業經理人確實能獲得更多的利益,但一旦市場波動,職業經理人也會蒙受較大的損失。

也正因此,近期業內傳聞,萬科此時調整員工工資,自然引來獵頭的關注,多位萬科員工表示,最近獵頭的電話確實多了不少。早在去年的萬科集團中期業績發佈會中,朱旭就曾坦言,股權之爭下,獵頭集中針對公司員工挖牆腳的情況嚴重。去年6、7月份萬科的離職率呈明顯提高趨勢。

“並非最近,萬科的挖角一直以來都很頻繁,華夏幸福、陽光城、正榮等很多房企都相對青睞萬科員工。其中挖得最凶的華夏幸福,一般會以100%-150%的薪酬漲幅來招攬萬科員工。”從事地產獵頭諮詢服務工作多年的聶勇鋼透露。

硬幣的另一面是,越來越多的地產人選擇轉型。趙卓文指出,在“大魚吃小魚”的競爭機制下,房地產行業大開發商規模持續擴大,但中小房企數量在減少,整個行業對於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下降。“從業人員的就業壓力增大,逼使很多地產人加速轉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