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兒子舍小家為大家 父親舍自家為親家 “最美父子”邵新運、邵魯現平凡故事感動社會

一家人合影

岳父身患肺癌臥床需要親人護理;妻子身懷六甲需要親人陪伴。 面對接踵而來急需他去承擔的家庭困難, 駐鷹企業中鐵十一局橋樑公司鄭(鄭州)阜(阜陽)專案黨工委副書記邵魯現,

為了高鐵項目建設, 讓遠在山東煙臺務工的父親邵新運辭工替他行孝照顧住院的岳父。 之後, 他便義無反顧地選擇了駐守項目工地。 而邵新運在接到兒子的電話後, 毅然放下自家的事務, 不遠千里來到鷹潭, 無微不至地照顧病重的親家。 這對父子倆的故事雖然平凡, 但卻收穫了社會上眾多人的感動。

“項目建設工期緊, 我不能撂下擔子。 ”

邵魯現今年27歲, 2013年7月高校畢業後進入了中鐵十一局橋樑公司。 從進入公司起, 他便一直在專案部工作, 駐河南鄭阜高鐵專案部是他工作的第三個專案部。

在平時工作中, 邵魯現兢兢業業、一絲不苟, 有責任、有擔當, 敢挑大樑。

雖然是90後, 但在項目領導的帶領下挑起了施工生產的重擔, 成為了項目建設的主力。 通過鍛煉學習, 他在工作崗位上已經能獨當一面, 成為專業能手和業務骨幹, 在完成項目部急、難、險、重、新任務中發揮著先鋒模範作用。 2016年9月, 邵魯現被公司派駐河南鄭阜高鐵項目部任黨工委專職副書記。

此時, 妻子已身懷六甲, 臥床住院的岳父也被確診為肺癌晚期, 生活不能自理。 由於專案部工作太忙無法抽身, 岳母要照顧丈夫和女兒兩人實在力不從心。 家庭的困難很需要他來分擔, 如何才能平衡好家庭和工作的天平?邵魯現說, 當時自己的心裡很矛盾。 “我也想辭職, 做一個孝子”。 但是經過一番強烈的思想鬥爭, 邵魯現最後決定沉下心好好工作。

“鄭(鄭州)阜(阜陽)項目建設工期緊, 我不能撂下擔子跑回家。 ”邵魯現說。

“親家生病了, 我理應前來照顧。 ”

但是, 怎麼才能解決照顧生病的岳父的問題, 邵魯現想到了自己的父親。 於是, 去年11月, 邵魯現打電話給父親邵新運, 將自己的困難告訴了父親。

邵新運當時正在煙臺務工, 每月有5000多元的收入。 但是, 當他接到兒子的電話後, 立即辭去了在煙臺的工作, 放下自家的事情, 輾轉1800多公里趕到鷹潭, 替兒子幹起了照顧病人的護理工作, 這一干就是四個多月。 “親家親家, 親如一家, 親家生病了, 我理應前來照顧。 ”憨厚的邵新運說。

對於親家邵新運的護理, 躺在病床上的吉蘇華頗為感動:“他把我照顧得無微不至, 每天都為我擦身體,

護士交代的注意事項, 親家公都做得很好。 ”

“‘最美父子’是好人, 他們的故事讓我們感動。 ”

隨著親家吉蘇華的病情穩定, 3月15日, 父親邵新運和兒子邵魯現分別從鷹潭市人民醫院和河南許昌高鐵建設工地趕回老家。 16日上午, 在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紅船鎮南于莊行政村邵莊自然村一幢普通農舍內, 這對被人們譽為“最美父子”正在做農活:給玉米脫粒、給麥子施肥。 一家人正在搶時間把耽誤的農活幹完。 邵新運說, 農活幹完後, 他要把妻子也帶到鷹潭去, 一起照顧親家和兒媳, 以便讓兒子安心在高鐵項目建設工地踏踏實實做好本職工作。

給玉米脫粒

父子倆給麥地施肥

一家三口人去幹農活

對於邵家父子倆舍小家為大家的舉動,邵莊很多村民說,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邵魯現的爺爺邵衍立就是當地“舍小家為大家”的楷模,而紅船鎮鎮長史燕則稱,淳樸的邵莊民風為邵家蘊育“最美父子”奠定了基礎,“‘最美父子’是好人,他們的故事讓我們感動。”

邵衍立今年81歲,妻子徐福榮今年84歲。邵新運有兄弟4人,但一直都由老大邵宗科和邵新運兩人在家輪流服侍邵衍立。現在,邵新運去鷹潭照顧親家了,於是擔子就落在了邵宗科一個人的肩上。擔子更重了,但邵宗科卻叮囑邵新運,“安心照顧親家,父母由我來照顧。

父子倆給麥地施肥

一家三口人去幹農活

對於邵家父子倆舍小家為大家的舉動,邵莊很多村民說,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邵魯現的爺爺邵衍立就是當地“舍小家為大家”的楷模,而紅船鎮鎮長史燕則稱,淳樸的邵莊民風為邵家蘊育“最美父子”奠定了基礎,“‘最美父子’是好人,他們的故事讓我們感動。”

邵衍立今年81歲,妻子徐福榮今年84歲。邵新運有兄弟4人,但一直都由老大邵宗科和邵新運兩人在家輪流服侍邵衍立。現在,邵新運去鷹潭照顧親家了,於是擔子就落在了邵宗科一個人的肩上。擔子更重了,但邵宗科卻叮囑邵新運,“安心照顧親家,父母由我來照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