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羅田天堂寨上的“獨臂挑夫”

黃岡新視窗網消息(羅田台:李格娟 黃小平 雷鳴)在羅田縣天堂寨景區, 有一位獨臂男子, 每天在山上肩馱背扛運送建築材料或者生活物資賺取酬勞,

就是靠這些艱苦掙來的工錢, 他不僅贍養著年邁的父母, 更是將收養的一名棄嬰撫養成人, 更令人感動的是, 還將孩子培養成了一名大學生。 這位不屈的漢子就是被人們稱為“獨臂挑夫”的王惠敏。

當我們找到王惠敏的時候, 他正準備去工地搬運建築材料。 為了多掙點錢, 他就準備和工友一起順便將山間的鋼筋帶上去。

陡峭的山路、崎嶇的彎道, 遊客們空手走上去都會覺得累, 可王惠敏他們抬著一百多斤的東西硬是一步一步挪上去。

工友:平時我和王大哥兩個配合, 他走前面, 我走後面, 有時他的體力比我還要好一些。 他這麼大年紀在這裡做事確實不容易。

今年54歲的王惠敏是九資河鎮河西畈村人。

1984年, 他幫人鋸樹時, 不慎鋸到左手, 由於傷勢較重, 醫院建議截肢。 手臂沒了, 王惠敏憑著超常的毅力, 克服種種困難, 不僅能生活自理, 還學會了幹農活。 王惠敏曾經與村民一起外出打工, 因獨臂, 每次被拒之門外。 無奈他只好回到家鄉, 靠四處賣苦力, 打零工, 維持一家人的生活。

王惠敏:上有老的, 下有小的, 家裡只有我一個人掙錢, 那年手受傷了, 出去打工工地不要, 然後我就回來慢慢練習, 我掙錢完全是靠賣苦力, 然後就是種天麻和茯苓。

王惠敏父親 王珍傳:我家的生活全靠我的小孩一個人維持, 我現在快到80歲了, 老伴也快到80歲, 如果身體好, 還可以在家裡做點事兒, 如果身體不好, 只能夠坐著, 吃喝、人情全靠我的孩子來維持。

由於自身殘疾, 王惠敏至今沒有成家。 1996年的一天, 王惠敏在回家的路上, 發現了一個被人遺棄在路邊的8個月大的女嬰, 他將女嬰帶回家撫養。 養女的到來, 給這個本就貧困的家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家人勸他把孩子送走, 王惠敏當即拒絕, 稱無論自己再苦再累, 都要將她撫養成人。

女兒進入大學後, 每年的學費和生活費將王惠敏壓得喘不過氣來, 但他毫不氣餒。 海拔1300多米的仙女峰上, 堆滿了由纜車從山下運上來的石子, 再靠人力背上哲人峰工地。 每次, 王惠敏要在其他挑夫的幫助下, 才能將灌滿石子的袋子放上馬叉再扛上肩。 每背一袋石子都是50多公斤, 最多的時候80多公斤, 每天要背8袋, 來回16趟。

工友:王大哥年紀比我還大一些,

手也不方便, 但他做事比我還要狠一些, 背的東西還要重一些。

工友:每趟都比我們要多一些, 實際上他並不是力氣比我們大, 而是他想多掙一點錢。

王惠敏:這個有一百五六十斤, 一天要走八個來回。 這是為了家裡的生活。

兩年多來, 王惠敏這位獨臂男子爬了近20000多公里的陡峭山路, 用壞了10多根馬叉, 穿爛了20多雙球鞋。 為了養家, 王惠敏自己卻捨不得亂花一分錢, 大多選擇住在山上, 早上可以出工早點, 晚上收工晚點, 有時一個星期才回家一次。

王惠敏:現在父母都老了, 已經到了七八十歲了, 女兒也在學校讀書, 我現在沒有別的辦法, 再大的壓力都要我自己來解決, 讓父母能夠安度晚年, 讓女兒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九資河鎮河西畈村村委會主任 葉慶華:王慧敏作為殘疾人, 自強不息, 他的這段自強不息的精神在村裡傳為佳話, 村裡的群眾都為他點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