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王勇:愛琢磨的“大管家”

呂峰 張然 屈琳琳

長著一副善良的面孔, 平時說話聲音不大, 但較起真兒來“九頭牛”也拉不住他。 他就是河南省西華縣檢察院的計財科科長王勇,

他多次被上級院評為後勤管理先進個人, 先後4次榮立個人三等功。

2006年至2008年, 該院新建了辦公樓, 平時本來就喜歡琢磨與轉悠的王勇, 忙得不亦樂乎。 有人看他轉悠著把建築工人丟棄的邊邊角角的東西都撿起歸攏, 開玩笑說:“王勇, 那些東西你還撿它幹啥, 還等著賣破爛資助孩子學費呀?”王勇卻說:“眼下沒用, 不等於將來沒用。 ”2008年8月, 當辦公大樓竣工時要添置許多東西, 而他撿的那些東西都派上了用場, 僅此一項就為院裡節約3萬多元, 讓很多人都傻了眼。

2015年3月, 該院對所有固定資產進行統計, 包括對各種辦公用具以核定價值形式逐一登記, 既責任到人又歸捲入檔。 王勇到一個科室統計時連一把破椅子也不放過。

一位幹警不情願地說:“王科長, 這把椅子算我送人情了, 你說多錢, 我掏。 你別把責任落到我頭上好不好?”而王勇一臉較真兒地說:“過去這把椅子是不是你坐的?你倒好連一點感情都沒有啦?”說著硬是讓這位幹警在責任人一欄上簽了字。

對扣押、收繳財物設專門帳戶時, 為嚴格落實收支兩條線, 實行一案一賬, 一物一卡, 專人管理等制度, 王勇又琢磨出了運用二維碼功能。 既做到日清月結, 又對大小物件實行二維碼編號, 手機一掃就知道何時入院, 經手人是誰, 目前責任人又是誰。 這一做法受到河南省檢察院表彰。

在規範車輛管理方面, 王勇也琢磨著新方法。 他著重採取“教育、管理、服務、保養”四抓工作法。 每週開展“小練兵、小比武、小保養、小維修、小交流”等“五小”比賽,

以此練就司機的過硬作風與技術。 他還琢磨出印製派車“三聯單”, 每次出車門崗一份, 司機一份, 帶車幹警一份, 並且每週“三對照”, 即對照筆跡看是否有主管副檢察長簽字, 對照門崗看是否有門崗簽字, 對照公里數看是否有超路線行駛, 以此杜絕弄虛作假現象發生。 正是因王勇的愛較真, 該院多年沒發生一次車輛事故, 甚至連剮蹭現象也沒有出現過。

如何讓“三公”經費支出明明白白?2016年1月, 王勇又開始琢磨起來。

他借鑒兄弟單位經驗結合該院實際, 很快拿出了《關於進一步嚴格執行“三公”經費管理規定的若干意見》, 意見包括杜絕“口中浪費”、控制“外出花費”、實行“陽光消費”等。

對此, 該縣審計部門點評說:“機關單位如果都能像檢察院一樣, 既減少了審計人員的工作量, 還杜絕了腐敗現象發生。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