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先進生產技術助力中國空軍“下餃子”,補齊短板,空軍走向“職業化”

首先講明, 題目中的“職業化”並不是說中國空軍不職業, 而是裝備不夠職業。 眾所周知, 中國空軍發展到今天, 其實整體偏重於防守, 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戰鬥機數量遠遠大於其他飛機數量, 而轟炸機和特種“輔助性”飛機的缺乏, 是中國空軍不夠“職業”的重要原因。

我們用美國作為職業化的代表, 2016年美國空軍, 配備預警機52架, 戰鬥機2674架, 戰略轟炸機174架(其中B-1B型95架、B-52H型66架、B-2A型13架), 偵察機57架, 運輸機846架, 加油機607架, 教練機1225架, 直升機220架, 還不包括海軍陸戰隊和海軍航母戰鬥群的飛機編隊;中國空中力量包括空軍和海軍航空兵,

總共擁有1321架戰鬥機和攻擊機、134架重型轟炸機和空中加油機、20架預警機、700架直升機。

2016年中美俄空軍飛機機型構成圖

從上圖, 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 中國在特戰飛機, 情報指揮類飛機, 加油機, 戰略轟炸機, 大型運輸機, 這些“輔助性”飛機與美國, 甚至俄羅斯都存在較大差距,

這些往往是“防禦性戰術空軍”和“進攻性戰略空軍”的分水嶺, 也就是筆者所講的“職業化”空軍。

言歸正傳, 中國空軍的短板正在影響我軍現代化建設的進程, 相信空軍高層一樣清楚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近日, 有衛星圖片顯示, 陝飛脈動生產線的門口停滿了運-9運輸機和特種機, 從解密的圖片來看, 總共12架運8/9平臺特種機, 其中至少有4架空警-500預警機、4架高新六號反潛巡邏機。

陝飛脈動生產線的門口停滿了運-9運輸機和特種機

中國空軍的空警-500預警機採用運-9平臺, 作為空警-200的替代品, 可以說是輕車熟路, 最大起飛重量77噸, 採用4台渦輪螺旋槳發動機, 巡航速度為550公里/小時, 資料顯示運-9航程約5000公里, 續航時間接近10小時。 空警-500也採用了背負式圓盤雷達天線, 但採用了和空警-2000一樣的新型數位相控陣雷達, 所以不需要像空警-200一樣即時360度掃描, 新雷達系統的體積與重量變小, 但是性能卻不降反升, 不僅換裝了新的雷達系統, 其它設備也進行同步更新, 包括全新的資料鏈系統,

以及通信系統, 可以說空警-500將逐漸取代空警-200的成為中國預警機的絕對主力。

空警-500預警機

空警-500預警機

高新六號反潛巡邏機, “高新6號”飛機以運-8型運輸機為搭載平臺, 2015年6月中國的高新6號反潛巡邏機正式穿上海軍灰進入海軍服役, 最大航速660千米/小時, 巡航速度為550千米/小時, 航程為5615公里, 高新6號反潛機配備有可360度環視海面的搜索雷達, 機尾安裝了磁異探測儀, 機體上安裝了許多刀形的高頻天線, 配備魚雷、深水炸彈、水雷和反潛導彈等武器。 高新六號的對照目標是美國的P-3C反潛機, 和美軍的P-8A還有不小的差距,可以說作為中國第一代專用固定翼反潛巡邏機,高新六號反潛巡邏機可以為我軍近海提供強大的反潛支援能力。

高新六號反潛巡邏機

下面我們來說說,中國的脈動生產線,這種飛機生產線對我軍飛機產量的提升具有質的飛躍,據新聞報導顯示,陝飛於今年四月份才正式打通運-9飛機的脈動生產線,到6月就能夠看到量產數量驚人,按照現有數量計算,兩月12架,平均一個月生產最少6架,一年產量可以達到72架之多,而據說,我軍在成都、瀋陽、貴州等地都開通了各種飛機的脈動生產線,有些已經初見成效,有消息稱運-20的脈動生產線也將於今年年底正式打通,這對於中國空軍來說絕對是個好消息。

美軍F-22的脈動生產線

殲-10早期的脈動生產線

而且大量脈動生產線的建設,可以從側面反映出,我國空軍最遭人詬病的發動機產量也逐漸增速,產品品質也趨於穩定,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作戰飛機順利交付部隊,有外媒表示,中國空軍的落後只是暫時的,畢竟近期殲-20的第15架量產型以及運-9的大批量生產交付部隊足以說明,中國正在卯足了勁建設世界一流“職業化”空軍,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出現中美空軍平分秋色的局面。

傳聞第15架量產型殲-20

筆者認為,數千年來,中國人領先世界長達上千年,而落後的上個世紀,中國為此付出了血的代價太過沉重,解放後幾十年,近三代中國人奮發圖強才造就了今日中國之局面,我們有理由相信,當中國真正覺醒的時候,必將繼續領先世界。

和美軍的P-8A還有不小的差距,可以說作為中國第一代專用固定翼反潛巡邏機,高新六號反潛巡邏機可以為我軍近海提供強大的反潛支援能力。

高新六號反潛巡邏機

下面我們來說說,中國的脈動生產線,這種飛機生產線對我軍飛機產量的提升具有質的飛躍,據新聞報導顯示,陝飛於今年四月份才正式打通運-9飛機的脈動生產線,到6月就能夠看到量產數量驚人,按照現有數量計算,兩月12架,平均一個月生產最少6架,一年產量可以達到72架之多,而據說,我軍在成都、瀋陽、貴州等地都開通了各種飛機的脈動生產線,有些已經初見成效,有消息稱運-20的脈動生產線也將於今年年底正式打通,這對於中國空軍來說絕對是個好消息。

美軍F-22的脈動生產線

殲-10早期的脈動生產線

而且大量脈動生產線的建設,可以從側面反映出,我國空軍最遭人詬病的發動機產量也逐漸增速,產品品質也趨於穩定,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作戰飛機順利交付部隊,有外媒表示,中國空軍的落後只是暫時的,畢竟近期殲-20的第15架量產型以及運-9的大批量生產交付部隊足以說明,中國正在卯足了勁建設世界一流“職業化”空軍,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出現中美空軍平分秋色的局面。

傳聞第15架量產型殲-20

筆者認為,數千年來,中國人領先世界長達上千年,而落後的上個世紀,中國為此付出了血的代價太過沉重,解放後幾十年,近三代中國人奮發圖強才造就了今日中國之局面,我們有理由相信,當中國真正覺醒的時候,必將繼續領先世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