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平潭流水牡蠣檢出貝毒,已暫停貝殼類海產品銷售!最新資訊將第一時間告知!

16日, 我省赤潮災害監視監測網報告

平潭流水海域檢出低密度鏈狀裸甲藻,

採集的牡蠣樣品中麻痹性貝毒超標。

對此, 我區召開防赤潮工作緊急會議,

要求立即關閉檢測出貝毒的養殖生產區,

開展麻痹性貝毒定期跟蹤監測;

將流入市場的牡蠣全部下架銷毀;

暫停制售貝殼類海產品。

近日, 在福建漳州漳浦縣, 多位村民出現頭暈、手腳麻痹等中毒症狀, 而在漳州龍海、泉州石獅等地, 也有部分居民因食用貝類出現中毒, 針對此次多人中毒的情況, 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調查後, 在福建漳州海域發現赤潮生物。

據介紹, 引發本次赤潮的主要生物鏈狀裸甲藻, 能夠生產麻痹性貝毒, 被貝類生物濾食後, 可在貝類體內積累毒素, 從而引起食用者的中毒反應。 受影響的主要為濾食性雙殼貝類, 如青蛤、牡蠣、花蛤等。

16日, 據我省赤潮災害監視監測網報告, 平潭監視監測海域水色正常, 但流水海域仍檢出低密度鏈狀裸甲藻, 採集的牡蠣樣品中麻痹性貝毒超標。

福建赤潮災害資訊公告中, 省海洋與漁業廳要求平潭綜合實驗區農村發展局立即關閉檢出貝毒的養殖生產區, 同時做好資訊公開。

我區召開防赤潮工作緊急會議

17日上午, 我區召開防赤潮工作緊急會議, 針對流水海域採集的牡蠣樣品中檢測出麻痹性貝毒超標, 且該毒素具有較高危害性,

不能通過烹煮消除的情況。

區農村發展局:立即關閉檢測出貝毒的養殖生產區, 暫停水產品採捕上市, 開展麻痹性貝毒定期跟蹤監測。

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將流入市場的牡蠣全部下架銷毀, 並對其進行估價後匯總上報。

“這次檢測出有毒素的只是牡蠣, 所以我們明確要求牡蠣要全部下架銷毀。 ”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表示, “為了安全起見, 我們也會讓各轄區農貿市場、小攤販及超市暫停銷售貝殼類海產品, 各餐飲單位暫停制售貝殼類海產品。 在此期間, 我們會加強檢測的頻次, 一旦有新情況, 會第一時間告知大家。 ”

會議還同時要求, 各相關部門要密切關注水質動態, 並做好資訊公開, 及時向社會公眾和漁區養殖戶推送相關資訊。

什麼是赤潮

赤潮發生時, 常常在海洋或湖面上形成一大片紅色景象, 它是水中的一些細菌、原生動物和浮游植物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突發性地增殖或高度聚集從而引起水體變色現象。

什麼是貝毒

“貝類所含的毒素其實並非由貝類自身產生的, 而是被其攝食的微藻(主要是甲藻, 其次是矽藻)或菌類所產生的, 在貝類的體內積聚至足夠濃度後才會發生中毒事件。

貝毒中毒症狀

初期唇舌麻木, 發展到四肢麻木, 並伴有頭暈、噁心、胸悶、站立不穩、腹痛、嘔吐等, 嚴重者出現昏迷, 呼吸困難。

根據中毒後所產生的症狀, 科學家把貝毒分為六大類, 分別是:“記憶缺失性貝毒、腹瀉性貝毒、神經性貝毒、麻痹性貝毒和氨代螺旋酸貝類毒。

”這次我們平潭涉及的就是麻痹性貝毒。

慎食赤潮地區貝類海鮮

食藥部門提醒各經營企業、餐飲單位、消費者, 在購買貝類等水產品時, 應選擇大型、正規的超市或市場購買, 儘量避免購買來自赤潮地區的貝類。 沿海地區的消費者在毒素暴發高峰期不要採捕和購買食用野生的貝類。

同時在烹飪貝類時, 一定要煮熟煮透, 高溫下會大大降低微生物污染所造成的食源性風險;避免食用貝類周邊內臟、生殖器及卵子等發黑的部位;儘量減少食用頻率, 單次食用量不宜太多。 蔬菜水果等含維生素C較多, 多吃有助於肝臟排毒、加快毒素分解;牛奶、米湯等也可以保護胃腸道, 因此在吃海鮮之前吃蔬果、喝點米湯,

或可起到輕微的緩解之效。

不過, 赤潮也分為無毒和有毒, 有毒赤潮災害已納入全省海域監測工作, 包括平潭海域在內都有重點監測點, 所以無需恐慌, 檢測到有毒赤潮藻類後, 大家及時瞭解公開信息, 互相轉告, 避免誤食。

文字:劉鈴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