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別逗了,你這樣也能叫努力?

總有人分辨不出什麼是努力, 什麼是自己感動了自己。

他們喜歡宣稱自己加班到深夜、連續幾天只睡了幾個小時、週末也投身工作、很久沒有放假了;他們喜歡發朋友圈:你見過淩晨四點地北京嗎?但如果你問他淩晨四點在幹嘛,

他們又會撓撓腦袋, 什麼都答不出來。

多數人的努力, 只是讓自己看起來忙碌一些罷了。 這種努力, 也不過是“吃力不討好”的自欺欺人。

朋友, 你叫囂著說自己努力的樣子真醜。

1.你不是努力, 而是在努力表演罷了

我到現在都記得我曾經的高中同學A, 她來自農村, 總感覺自己低人一等, 所以她非常努力。 A每天早上5點起床, 晚上宿舍熄燈後還要開著小燈堅持學習到12點。 風吹雨打, 寒冬炎夏, 每天都是如此。

我曾經把她當作學生時期的榜樣。

可是很奇怪, 她的成績與她的“努力”並不成正比。 即便她這麼努力, 成績也僅僅是中等水準。

於是每次考完試之後, 她都“發誓”要比以前更加努力才可以。

那時候的我並不能理解為什麼她都這麼努力了, 卻還是成績平平。 我至今還能記得高考後, 她的成績依舊不理想, 她苦澀地說:“我真的努力過了, 沒有對不起任何人。 ”

A雖然努力, 但也只是在努力表演而已。 她的努力, 只是為了她不必為自己的失敗而愧疚。

A只知道盲目學習, 卻不知道的是努力≠耗費時間。 她太渴望超過別人, 她努力不能比別人做的差, 但從來不會去思考, 是不是自己的學習方式有問題。 後來我認識的學霸們, 從不耗費過多的時間, 他們能很快地投入學習工作當中, 並且總結出一套自己的方法論。 這樣的努力, 事半功倍。

2.你的努力, 只是努力讓自己去做不願意做的事情

B在一家事業單位上班, 做著外人眼中穩定的工作, 拿著讓人羡慕的薪資, 可她並不快樂。

“我對這份工作提不起來熱情, 工作中的所有事情都讓我崩潰, 我甚至覺得自己快要抑鬱了。 ”B如是說。 我問她為什麼不考慮跳出現在的圈子,

換一個工作, 然而B沉默了。 原來她從小到大都是聽從父母的話生活著, 包括現在的工作, 都是父母的建議。

很多人都是這種狀態:少年時候在父母面前裝作是一頭溫順的綿羊, 但私底下抽煙、說髒話、叛逆地做著父母不允許做的事情, 只要父母不發現就好;

中年時候就在領導面前裝成一個盡職盡責的員工, 每天早早地上班, 晚上加班到半夜, 然而忙碌的一天過去之後, 自己都不知道這一天到底做了些什麼。 因為你做的這一切, 都是為了讓領導認為你很努力。

就這樣, B拼命表演, 沿著父母對她的幻想走下去, 但是自己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一邊想改變, 一邊又不敢改變。 閉環。

你拼命表演, 沿著老闆對好員工的幻想走下去, 但最後升職加薪都沒你的份兒,

想跳槽沒有真材實料, 不跳槽也只會越來越窮。 閉環。

有些事情你也覺得枯燥無趣, 但是卻又認為是正確的, 是該做的, 所以逼自己去做。 可當自己做的事情不被認可, 努力還有什麼意義?

3.你不是努力, 而是焦慮

C最近變得“努力”起來。 報了很多的專業課程班,每天都焦慮地覺得自己有很多東西要學習,忙的沒時間。每次上完課之後還會寫一篇感悟,然而時間一長,感悟全都拋到腦後,自己到底學了些什麼都不記得。因為C對這些並不感興趣,他想要的只是心理的安慰,這當然沒辦法令他沉浸在學習當中,他看上去很努力,實際上是在浪費時間。

這種現象在這個“知識共用”時代簡直是太普遍了。接觸的東西越多,越發現自己有多無知,於是就想努力地將這些知識據為己有,可對知識本身並不在乎。心不在那兒,雜念就會紛湧而至。

只有極少一部分人,做什麼事都可以很快投入進去,不受外界打擾。而這才是“努力”。

知乎上有一句話:以多數人努力的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天賦。

而多數人的努力是什麼呢?

他們努力讓自己的失敗歸結為自身以外的原因;他們努力讓自己做不願意做的事情;他們努力讓自己成功。如果你將裝出來的努力標榜為真正的奮鬥,你獲得的只會是朋友圈的點贊,但依然活不出你朋友圈的模樣。

如果努力沒有效果,請停下來想想是哪裡出了錯,而不是像A一樣,高唱“青春無悔,努力過就知道應該放棄”;也不是像B一樣,努力壓下心頭的不情願,為了別人而活;更不是像C一樣,只在乎現在是否努力的狀態,而不是為了有所回報。

拋開你所有的顧慮,努力分析、思考和總結,將浪費的時間合理利用起來。與效率為伴,會讓你進步的更快。時間是公平的,它會為你的進步作見證。

你應該努力獲得自己的認可,而不是努力讓別人看你更順眼。

作者:趣呀APP

來源連結:http://www.jianshu.com/p/05fd70df14c1

報了很多的專業課程班,每天都焦慮地覺得自己有很多東西要學習,忙的沒時間。每次上完課之後還會寫一篇感悟,然而時間一長,感悟全都拋到腦後,自己到底學了些什麼都不記得。因為C對這些並不感興趣,他想要的只是心理的安慰,這當然沒辦法令他沉浸在學習當中,他看上去很努力,實際上是在浪費時間。

這種現象在這個“知識共用”時代簡直是太普遍了。接觸的東西越多,越發現自己有多無知,於是就想努力地將這些知識據為己有,可對知識本身並不在乎。心不在那兒,雜念就會紛湧而至。

只有極少一部分人,做什麼事都可以很快投入進去,不受外界打擾。而這才是“努力”。

知乎上有一句話:以多數人努力的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天賦。

而多數人的努力是什麼呢?

他們努力讓自己的失敗歸結為自身以外的原因;他們努力讓自己做不願意做的事情;他們努力讓自己成功。如果你將裝出來的努力標榜為真正的奮鬥,你獲得的只會是朋友圈的點贊,但依然活不出你朋友圈的模樣。

如果努力沒有效果,請停下來想想是哪裡出了錯,而不是像A一樣,高唱“青春無悔,努力過就知道應該放棄”;也不是像B一樣,努力壓下心頭的不情願,為了別人而活;更不是像C一樣,只在乎現在是否努力的狀態,而不是為了有所回報。

拋開你所有的顧慮,努力分析、思考和總結,將浪費的時間合理利用起來。與效率為伴,會讓你進步的更快。時間是公平的,它會為你的進步作見證。

你應該努力獲得自己的認可,而不是努力讓別人看你更順眼。

作者:趣呀APP

來源連結:http://www.jianshu.com/p/05fd70df14c1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