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育就是愛

夏丏尊說過:“沒有愛的教育, 猶如沒有水的湖。 ”

換言之:教育就是愛, 就是在這裡長久守候, 並且留著燈、留著門。

一個生在富人家的兒子,

父母不可能會讓他像窮人家的孩子一樣, 過著半饑半飽的日子;

而一個生在窮人家的女兒, 父母也一樣不可能讓她像富人家的孩子那樣, 過著披金戴銀和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般的生活。

其實, 只要翻開古今中外的歷史, 看看那些有作為的偉人或卓越者, 並不是窮養與富養的結果, 而是教養使然!

不管是司馬光, 還是曾國藩, 都為中國在對子孫的教養上點燃了一盞盞的智慧之燈。

特別是諸葛亮的教子書, 更是寫得語重心長、言簡意深:

“靜以修身, 儉以養德。 非澹泊無以明志, 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 才須學也。 非學無以廣才, 非志無以成學。 淫漫則不能勵精, 險躁則不能冶性。 ”

教子書中雖然有一個“儉”字, 但絕不是“窮養”的意思,

可以說節儉是體現在一個人身上的永恆的美德, 不管他是窮人, 還是富人, 不管是男人, 還是女人!

可見, 教養, 就是讓一個人從年幼之時, 是一定要明白的最基本的“是”與“非”的標準, 是必須懂得的事理和常識;

教養, 是一個人內在的良好的品格修養映射于外的優雅和從容之美, 能讓一個人從骨子裡飄出芳香來。

所以, 當一個人擁有了良好教養的時候, 他就能舉止合範, 進退有度, 在取捨之間能把握好分寸;

在成功之時, 他可以喜不自勝, 但不會得意忘形;

在失敗之中, 他可以黯然神傷, 但不會意氣消沉;

為官為富為貴, 不會泯滅良知, 不失側隱之心;

身為布衣匹夫, 依然會傲骨凜凜, 心清魂淨地做人;

在犯了錯誤之後一定會從自身去找癥結,

而不是怨天尤人, 百般推脫責任…

教養, 不是富貴人家的專屬, 也不是貧窮人家的私藏, 而是任何一個家庭或父母或教師都能送給孩子的一筆無價之寶, 是為孩子心靈世界打造的一盞智慧之燈。

孩子生於貧窮之家, 擁有了教養, 他知道自己怎樣的立足現實和發展自我;

孩子生於富貴之家, 擁有了教養, 他知道怎樣利用自己的優勢開拓未來。

因此, 教養, 是培養孩子成人的靈魂, 是教育孩子成材的基礎, 是一個讓孩子在心身等方面得以全面發展的系統工程。

只想通過窮養或富養的捷徑, 劍走偏鋒, 看似奇巧, 自以為可以出奇制勝, 其結果, 往往事與願違!

教育孩子是一門科學, 也不是“窮養與富養”所能涵蓋的;

教育孩子是一種智慧, 亦是對父母本身所具教養的一種考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