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千年古道:胡宗憲多次率兵經過這裡,胡雪岩徽商生涯從這開始,歷史上它的地位比肩絲綢之路

西漢建元(前139年), 張騫出使西域, 從當時的都城長安出發, 途經甘肅、新疆, 到達今天的中亞、西亞等地, 並進而連接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

這條路被認為是連接亞歐大陸古代東西方文明的交匯之路, 跋涉在這條路上的商人進行著各種各樣的貿易活動, 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生產於古老中國的絲綢。 因而, 它又被後世稱為“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上的商隊

在中國的西南地區, 有一條自然風光最壯觀, 文化最神秘的路, 它是明清時期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

可以說, 它對中國西南方各民族之間進行文化經濟交流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為, 是西南的大走廊。 今天, 人們習慣於稱呼這條路為“茶馬古道”。

老照片 茶馬古道

而歷史上, 還有這麼一條古道, 它的歷史也很悠久, 也曾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發揮過巨大作用, 並且它也擁有著無可比擬的自然風光以及神秘文化。

它就是徽杭古道。

徽杭古道

古代徽商和浙商都依賴它進行貿易

徽杭古道, 西起安徽省績溪縣伏嶺鎮的魚川, 東到浙江省臨安市馬嘯鄉的浙基田, 它是古代徽商與浙商之間貿易往來的重要通道, 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

其中保存最完整的是績溪縣境內的一段盤山小道, 長度大約16公里, 沿途可見峽谷山中的溪水、瀑布。

既有險峻的山體, 在道邊巍峨聳立, 又有柔軟的小草原在向你遙遙招手, 途中還有鯉魚跳龍門, 擋風岩等原始古樸的景觀。

峭壁聳立

偶爾可見如同世外桃源的山中人家, 炊煙繚繞, 男耕女織, 山裡人家純樸可親, 生活是那樣平靜自然, 那樣的美妙和諧, 宛如一首醉人的田園詩歌。

而說道徽杭古道,則不得不提到一首古徽州的民謠,因為這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

古徽州,就是今天的皖南地區。這裡北靠黃山,南依天目山,地窄人稠,人均耕地面積少,生存資源比較匱乏,所以自宋朝以來, 當地人就不斷向外尋求發展。

可以說正是古徽州那樣的地理環境,才決定了生活在那裡的人的命運,也間接創造出中國歷史上一種特殊的商人團體和商業現象。

一代代的徽州人靠販運鹽、茶、山貨,走出了一條條飽含風霜的經商之路,也走出了一種徽州人謀生置業的歷史文化現象,同時也成就了“無徽不成市,無績不成街”的美談。

徽杭古道上最獨特的一處美景

在徽杭古道上有許多山,山多,因此關隘也就有很多。有從山關,徽嶺關,雞公關,新嶺關,江南第一關等,而其中尤以江南第一關最為險峻,且風景也最為獨特。

江南第一關,又名瑤瑤岩,海拔424米,是通往清涼峰的主要道路。沿途山勢極為險峻,怪石嵯峨。

據說,當年太平天國待王李世賢於1861年率部於此,贊為天險,因此後人也就盛讚它為江南第一關。

關內高峰巨岩,南北夾峙,中間隔著一條深闊的溝澗,澗水瀠洄跌宕,輕吟怒嘯,時而涓細飄逸,時而湍急成流,猛浪若奔。而深澗岸邊,則是一川亂石,如獸如瓜,重重堆疊。景致好不壯觀!

關門由四根大廠條橫架天然岩石構成。門楣西刻“江南第一關”,東刻“徽杭鎖鑰 同治二年裡人建造 邵道棠題”,楷字。

它的傳奇,更因歷史名人而奇上加奇

徽杭古道之所以讓世人情有獨鍾,每到此地便會留戀忘返,除了悠悠古道雄關奇景外,源遠流長的徽文化和績溪徽商故里的種種傳說在這裡更讓人回味無窮。

明朝時期,兵部尚書、七省總督,也是著名的抗倭英雄——胡宗憲,在杭州為官時,從老家龍川村去往上任地方,都會經過徽杭古道。

不知在這條路上忘返了幾多次,當他見到部分地段因天長日久,過往的商旅行人太多,以致道路毀壞,甚難行走,於是便自掏腰包,出資修繕了那些毀壞的地段。

胡雪岩,清代赫赫有名的紅頂商人,年少時就曾沿著徽杭古道肩挑背扛進浙經商,艱難求生。他要翻過這座山頭,把當地出產的貨物送到杭州這個大碼頭,才能賣個好價錢。

隨著更多的貨物源源不斷地運出來,少年的生意越做越大,不僅徽州,甚至上海、京城也有了分號,他成了全國第一大商人。

古往今來,神奇秀美的徽杭古道是經商、從政、求學者的崇尚之地。這條古道,在當時成就了一批批胸懷夢想的人,而在今天,它也成為了那一段歷史活著的例證。

而說道徽杭古道,則不得不提到一首古徽州的民謠,因為這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

古徽州,就是今天的皖南地區。這裡北靠黃山,南依天目山,地窄人稠,人均耕地面積少,生存資源比較匱乏,所以自宋朝以來, 當地人就不斷向外尋求發展。

可以說正是古徽州那樣的地理環境,才決定了生活在那裡的人的命運,也間接創造出中國歷史上一種特殊的商人團體和商業現象。

一代代的徽州人靠販運鹽、茶、山貨,走出了一條條飽含風霜的經商之路,也走出了一種徽州人謀生置業的歷史文化現象,同時也成就了“無徽不成市,無績不成街”的美談。

徽杭古道上最獨特的一處美景

在徽杭古道上有許多山,山多,因此關隘也就有很多。有從山關,徽嶺關,雞公關,新嶺關,江南第一關等,而其中尤以江南第一關最為險峻,且風景也最為獨特。

江南第一關,又名瑤瑤岩,海拔424米,是通往清涼峰的主要道路。沿途山勢極為險峻,怪石嵯峨。

據說,當年太平天國待王李世賢於1861年率部於此,贊為天險,因此後人也就盛讚它為江南第一關。

關內高峰巨岩,南北夾峙,中間隔著一條深闊的溝澗,澗水瀠洄跌宕,輕吟怒嘯,時而涓細飄逸,時而湍急成流,猛浪若奔。而深澗岸邊,則是一川亂石,如獸如瓜,重重堆疊。景致好不壯觀!

關門由四根大廠條橫架天然岩石構成。門楣西刻“江南第一關”,東刻“徽杭鎖鑰 同治二年裡人建造 邵道棠題”,楷字。

它的傳奇,更因歷史名人而奇上加奇

徽杭古道之所以讓世人情有獨鍾,每到此地便會留戀忘返,除了悠悠古道雄關奇景外,源遠流長的徽文化和績溪徽商故里的種種傳說在這裡更讓人回味無窮。

明朝時期,兵部尚書、七省總督,也是著名的抗倭英雄——胡宗憲,在杭州為官時,從老家龍川村去往上任地方,都會經過徽杭古道。

不知在這條路上忘返了幾多次,當他見到部分地段因天長日久,過往的商旅行人太多,以致道路毀壞,甚難行走,於是便自掏腰包,出資修繕了那些毀壞的地段。

胡雪岩,清代赫赫有名的紅頂商人,年少時就曾沿著徽杭古道肩挑背扛進浙經商,艱難求生。他要翻過這座山頭,把當地出產的貨物送到杭州這個大碼頭,才能賣個好價錢。

隨著更多的貨物源源不斷地運出來,少年的生意越做越大,不僅徽州,甚至上海、京城也有了分號,他成了全國第一大商人。

古往今來,神奇秀美的徽杭古道是經商、從政、求學者的崇尚之地。這條古道,在當時成就了一批批胸懷夢想的人,而在今天,它也成為了那一段歷史活著的例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